比特币经销商因未经许可的加密货币交易而被判两年徒刑
来源:澎湃新闻
巴西球星罗纳尔迪尼奥又有麻烦了,又可能是牢狱之灾。
25日,据西班牙埃菲通讯社和《每日体育报》报道,小罗因为涉嫌比特币诈骗而被指控——他代言了一家名为“18kRonaldinho”的公司,该公司存在犯罪嫌疑。
外媒称,他此前已经缺席了前两次的传唤,而本次他又以航班为理由未能出庭。
“我们警告了他,告诉他如果再次缺席就会被警方强制转移到巴西利亚的法庭作出声明,这是调查委员会主席在本周四上午决定的。”一位调查巴西加密货币可疑交易的委员表示。
但罗纳尔迪尼奥的辩护律师表示,该公司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非法盗用了他的形象,因此小罗也是受害者。
2020年,小罗就曾涉嫌使用假护照入境巴拉圭被扣留超过5个月。
2020年3月6日,小罗兄弟二人被关入巴拉圭国家警察局的监狱中拘留,并等待案件宣判,其律师此前三次要求保释均未成功。
当年4月初,法院同意狱外监禁后,二人每人缴纳80万美元保证金,之后转移到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中心一酒店内,如果离开酒店,保证金将被没收。
除使用假护照外,巴拉圭司法部门曾认为“有迹象表明,二人可能存在其他犯罪事实,因此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俩必须留在巴拉圭”。
那么,小罗的假护照是怎么来的呢?
回归巴西后,小罗在家乡阿雷格里港的一处湖畔,造起了私人别墅、游艇码头和垂钓平台,但随后,这栋豪宅就因破坏环境,被巴西司法部门处以850万雷亚尔(约合230万欧元)的罚单。
然而,罗纳尔迪尼奥始终拒绝上缴罚款,于是阿雷格里港政府索性申请了冻结令,小罗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及里约热内卢的57处房产被全部冻结。
当然,这些房产还拖欠着各种尾款和税费,各路追债人联合追讨小罗约180万欧元的欠账。
唯恐小罗继续当“老赖”,当局一不做二不休,没收了小罗的巴西和西班牙护照……
由于护照被没收,小罗根本出不了国,所以去巴拉圭参加商业广告活动,他选择了用假护照。
小罗坦言入狱让自己深受打击,“我从未想象过自己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竭尽全力达到生涯的最高水平,用我的足球来为人们带去快乐。”
不过,巴西人也说,狱友们对待自己都很好,“踢足球、为照片签名、合影,这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没有理由(在狱中)停下,尤其是那些人和我一样,正在经历艰难的时刻。”
壹现场|北京首例比特币“挖矿”案宣判 投资者955万美元收益被认定无效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比特财经网
随着比特币的诞生以及大涨,挖矿热开始兴起。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开始出现一种“偷电”挖矿的行为,近年来,被报道出来的偷电挖矿新闻几乎没断过。
就在昨日(12月22日),央视新闻又报道了一则关于偷电挖比特币的新闻。消息称,河北唐山警方在近期会同国家电力部门,开展打击窃电犯罪的专项行动中发现,借用比特币矿机盗电,成为近年来新型的窃电犯罪手段,目前已收缴比特币矿机6890台,大功率变压器52台。
据称,这些比特币矿场多由集装箱改造而成,主要通过私接变压器来达到偷电挖比特币的目的。
挖比特币到底有多耗电?
比特币的挖矿,与生活中的挖矿可以说是天差地别,而随着矿工的日益增多,挖比特币的难度增加,挖矿,也早已从最初的个人挖矿变成了如今的矿机挖矿。
“矿机”其实就是一台大功率的电脑,只是其耗电量相较于普通的电脑可就要大的多了,甚至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一台比特币矿机需要一天24小时不停运转,如此下来耗电量将近40度。
因此,挖矿除了高昂的硬件成本,电费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比特币价格纵然昂贵,但要开采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可一点也不低,这样算下来,也大大减少了比特币的价值。于是,不少人就把主意打到了“电费”的身上。
在俄罗斯,比特币挖矿年均耗电成本高达4亿美元,矿工的电费一度被建议增收。在我国,“挖矿”产业虽主要以中小规模为主,但近万台设备就已经算大规模了。
据外媒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矿场。丰富的能源,低廉的电力成本,无疑都让中国成为了挖矿首选地。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约70%的比特币都是产自中国,尤其是川西高原地区,遍布着多处矿场。
挖矿是合法的,偷电是违法的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感到不解,挖矿不是一直是合法的吗,怎么突然变成违法犯罪了呢?
这里小编就得和大家好好掰扯掰扯了,首先,偷电挖矿违法并非指挖矿是不合法的,这里的违法行为指的是“偷电”,而偷电一直以来都是属于违法行为。
偷电属于盗窃,触及法律也违背道德。但是,这其实与挖矿的本质也脱不了干系,看似是高科技,实则就是典型的资源依赖性产业。近年来,挖矿行业愈发疲软,很多地区的矿场已经“关机”,矿场转卖的信息也是比比皆是。
今年,矿机业第二大巨头嘉楠耘智的上市,似乎给矿工们带来一丝曙光,只是在其招股书中,却避开了“矿机厂商”这一主打产业,由此可见挖矿行业依然严峻,虽然挖矿暂时未被定为违法行为,但是如果偷电挖矿行为越发变本加厉,难保哪天挖矿就不合法了。
似乎只要是需要用电的行业,就总会有人想方设法的薅羊毛,更不用说如此耗电的比特币挖矿了。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社会主义的羊毛可不是那么好薅的,除了罚款,严重的还将面临被判刑。
比特币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偷电挖比特币可真是得不偿失,切勿因小失大。
欺诈勒索比特币BTC,实施职员被判刑3年
比特币是我国法律并不认可的虚拟货币,在国内也没有法定机构可以交易。当经济纠纷牵涉到比特币,法院该如何界定其属性并认定价格呢?
5月6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公开开庭宣判了这样一起案件。
去年,从事虚拟币交易的外籍人士布某,因经济纠纷,与妻子一起被投资人非法拘禁,被迫将18.88个比特币转入四名投资人的账户内。投资人受到刑事处罚后,布某还提出了归还比特币的民事诉讼,并得到一审法院的支持。但四名投资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理由是目前我国法律并不认可比特币的财产属性。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刘江:本案中所涉的比特币,不是国家认可的具有法律地位的货币。因为它具有一种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所以,我们考虑从作为虚拟财产的角度来保护它,本案中最难的争议就是价格怎么认定。
布某提供了被迫转账当日,境外货币行情网站的比特币成交价,每个比特币价格在6千多美元。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刘江:本案中最终根据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所陈述的计算金额标准,最终确认了按照每个比特币4万余元人民币作为认定依据。
据此,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要求四名投资人返还布某18.88个比特币。如果不能返还,则按每个比特币42206.75元人民币进行赔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挖比特币,大妈偷电上万度,被判刑4个月!
做成的“毒饼干”
黄油、蛋液、面粉……客厅餐桌上放着没进烤箱的曲奇饼半成品,出门拿快递的丁某某万万没想到,自己没有机会将这些“毒饼干”烤制出炉了,因为他已被成都海关缉私警察盯上,并被迅速抓获。而丁某某除了售卖含的饼干外,还贩卖一种被称为“邮票”的毒品——强致幻剂()。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成都海关披露了去年查获的一起新型毒品案件,这是四川地区首次查获该类新型毒品案。
建“毒友群”用比特币买毒品
“准备进一批‘叶子’,要的报名。”在一个特殊的微信群里,群成员都是“麻友”、“毒友”,他们对境外的非常感兴趣。群主丁某某则被一众“毒友”尊称为“老师”,在“毒界”名望很高。据其交代,“老师”一称的由来是因为他卖的毒品“质量好”,自己“讲诚信”。所以他都是先收钱,后发货,做的是“无本生意”。
他在论坛里发帖打广告,有“志同道合”的就拉进群里。当他要毒品时,就在群里吆喝。
令人称奇的是,收够钱后,丁某某并非直接去购买毒品,而是先用人民币兑换数字货币——比特币。他购买黑网站地址及域名后,“”进入境外地下网站交易并通过比特币付款。网上交易达成后,毒品便通过邮包的形式入境。
让女友学做“饼干”
成都海关缉私局刘警官侦办过不少毒品案,“通常都是贩卖原株”。丁某某却另辟蹊径,把磨成粉,做成曲奇,靠卖饼干获利。
他这一加工,的售价就翻了几番。刘警官算了一笔账,在丁某某家缴获约1公斤,国外买价为5万元~6万元,而他做成饼干出售,能卖到20万元,获利颇丰。为此,他专门让女友刘某去烹饪学校学习制作饼干,并购买烤箱做出各种花式,装袋售卖。一块块香甜酥脆的饼干再配上精美的包装,跟在烘焙店中买到的甜点饼干无异。据其交代,10块饼干装1袋,共含1克,售价高达200元,快递送货上门。
毒品像邮票,装在贺卡里
通过进一步侦查,办案人员还发现丁某某从境外购买了其他毒品。这种外形像极了邮票的印刷品有各种花纹、图案。薄薄的一张纸,无色无味,体积小、重量轻,装在贺卡、信函里难以被发现。
俗称“邮票”,实际鉴定为(),因附着的纸质媒介形似邮票而得名。的用量很小,一般以“微克”计量,副作用却非常大。办案人员称,吸食指甲盖大小的一片,便能产生8~12小时的幻觉。吸食者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产生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幻觉。对情绪的影响上,会无限放大恐惧和欢喜。吸食的次数多了,会对中枢神经产生永久性损伤、并潜伏在身体里,不吃时也会出现幻觉的回闪。
这种“邮票”属于口含式毒品,吸食时只要将其含在口中,就可通过唾液将其中的毒品分解吸收。“往常是稀释后放在咖啡方糖里食用,这样涂在纸片上,直接撕一小片含服也是罕见的”。经调查,丁某某买一小片花40元,却要卖80元,手掌大小的一版有100片~120片,售价最高可达9600元。
四川首例,涉案人员均获刑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去年8月,成都海关在由荷兰邮寄入境的邮包中查获新型毒品。仅用了几天时间,便于8月3日对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实施了抓捕。
警察入户时,丁某某住所地上放了一堆等待冷却的成品饼干,重817.71克;刚用裱袋挤出来的半成品饼干还放在餐桌上,重1139.57克;用于加工的粉末21.66克,电子秤、搅拌器等制作工具均成为丁某某的犯罪证据。
缉私警察发现,丁某某家中还有160.39克未使用,又新购入818.53克,价值4万余元。他竟称“货卖堆山,生意才做得好”。成都海关在该案中查获的毒品“邮票”则有230余片,共计7.14克。
刘警官介绍说,这是四川地区首次查获该类新型毒品的案件。目前,该案涉案犯罪分子已因、贩卖毒品罪被依法判刑。
成都商报记者 严丹(成都海关供图)
原标题:这饼干是 那邮票是致幻剂
编辑: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