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涉及微信,已有人中招!
新华社武汉6月15日电 题:英雄城里迎知音——解码江城武汉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李鹏翔、梁建强、熊琦
江汉壮阔,百湖多姿;四方贯通,九省通衢。
浩浩长江水,巍巍黄鹤楼,见证武汉的千年荣光。
这里大江腾涌,重义崇礼显英雄;这里弦歌不辍,雅意诚心迎知音。
首义之城:“首”当其冲 敢为人先
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新华社记者程敏 摄
首义之城武汉,历史悠久,文韵绵长。
黄鹤楼,是这座城市最著名的地标。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崔颢登高望远,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绝句;“诗仙”李白经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佳作……“江城”美名,传扬天下。
南北文化交汇,古今文明交融,孕育武汉“豪气冲天、包容并蓄”的气魄。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聚集于此,探寻民族复兴之路。
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在执行武昌起义任务时被捕,他们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慷慨就义。黄鹤楼南,有了一条“彭刘杨路”。相邻的武昌起义军旧址与辛亥革命博物馆,参观、追思者络绎不绝。
首义路、首义小区、首义中学、首义广场……“首义”二字,嵌入这座城市每个角落;“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融入武汉城市历史的血脉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义之城在多个领域创下“全国第一”:
建起“飞架南北”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新中国首个特大型钢铁企业“武钢”,汉正街拉开我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序幕,我国第一条光纤在此诞生,中国第一位“洋厂长”在武汉走马上任、全国第一家技术市场在武汉成立、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武汉诞生……
今日,“拼搏赶超、敢为人先”的精神,依然激励这座城市奋力向前。
晨光熹微,梁子湖畔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筑芯科技产业园项目经理孟巍巍说,700多名工人三班倒,正不分昼夜地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
这里地处“世界光谷”,是武汉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集聚亿元以上项目205个,总投资4376.44亿元。这个寄托未来发展动能的梦想之城,正在加速建设中。
英雄之城:大江奔流 尽显本色
长江、汉水穿城而过,造就武汉“龟蛇锁大江,烟雨莽苍苍”的磅礴气势。滔滔江水、悠悠文脉,滋养出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武汉东湖。新华社记者程敏 摄
回溯历史,武汉一直是座激荡家国情怀、厚植英雄基因的城市。
七雄争霸、战乱频仍之际,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泽畔、心忧家国,写下“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等名篇,为后人传颂。初夏时节,东湖之畔,为纪念屈原兴建的行吟阁中人头攒动。
长江之滨,黄鹤楼旁,岳飞雕像迎风矗立。岳飞曾在江城驻军七载,写有《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五大会址、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八七会议会址……一处处红色地标引人探访、让人驻足。武汉,是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传播的主阵地之一。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八七会议在武汉召开,首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奋勇向前。”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宣教部青年讲解员李岚说。
成于水、兴于江,武汉的城市发展史,是一部依托江河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与洪水搏击的历史。
1998年,特大洪水袭击武汉,汉江、长江汇合处的龙王庙闸口前,16位武汉守堤人立起“生死牌”,写下“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那一年,在百万军民日夜严防死守之下,武汉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隔一座城,护一国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之际,武汉再度为世人所瞩目。关闭离汉离鄂通道,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迅速建设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和大量隔离场所,解决病人收治难题;集结全国精锐力量,坚决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身患渐冻症却坚守一线的医生张定宇、身上挂满为社区居民代购药品的“药袋哥”丰枫、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为医护人员提供后勤保障的快递员汪勇……危难之时,江城处处英雄,他们舍生忘死,共同筑起病毒的坚固防线。
2023年3月18日,武汉大学举行抗疫医护赏樱专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一座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关闭外出通道,世所未见;76个日日夜夜,见证了武汉人民的顽强与坚韧、付出与牺牲。2020年4月8日,武汉迎来历史性时刻——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正式解除,江城大地恢复往日容颜。
英雄之城更是不断创造新的奇迹:重大项目接连落户,重大工程纷纷开工,主要经济指标加速回升,新产业与新业态接连涌现,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在艰辛中淬炼、从磨难中奋起,锻造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和人民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品格。
知音之城:和合共生 携手发展
武汉龟山脚下,有一处雅致的“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钟子期而建。这两人,一人寄心志于弹奏,一人闻琴音而会心。一曲《高山流水》,演绎出这段千古流传的知音佳话。
两千余年过去,故事发源地武汉形成了知情重义、崇礼守信的“知音文化”,成为武汉对外交往的精神标识。
知音者,志合也。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近年来,武汉相继参与承办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等重要外事活动。时任法国总理贝尔纳·卡泽纳夫、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接连造访,武汉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今年4月21日,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15个国家文旅主管部门及国际旅游机构、22家文旅行业龙头企业和2000余家文旅参展商参会参展。
2023年4月22日,观众在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参观。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今年5月30日,“中国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湖北的实践”专题对外宣介会在武汉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的170余名政党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会议。
……
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人类心灵的桥梁。在心息相通、相互认同中,武汉向四海宾朋敞开大门。
目前,武汉已与五大洲61个国家的118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友城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不断加强:中法生态示范城落户武汉,与曼彻斯特在海绵城市及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有序开展……
来自危地马拉的塞莉娅任教于武汉大学,在武汉生活了12年,平日喜爱用西班牙语进行网上直播。最近一次直播时,她走进一家菜市场,发现市场里的屏幕上清晰显示出所售菜品的生产日期、产地、检验合格等信息。这让她和直播间的粉丝们都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让更多人爱上这座‘每天不一样’的城市。”塞莉娅说。
2023年3月26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杨泗港都市T台“国风”篮球场。曾经废弃的货运码头变身新潮时尚篮球场和临江公园。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
相知相交,和合共生。在敞开胸怀、携手发展中,武汉的全球吸引力不断增强。
今年5月1日,6列返程中欧班列满载木材、新闻纸等进口物资抵达武汉。吴家山站货运负责人刘宏涛说:“如今,不仅运往欧洲的列数不断创纪录,从欧洲返回的单日列数也创下新纪录。”
目前,在武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由2012年的101家上升到309家。面向未来,武汉正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内陆对外开放高地。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穿越武昌首义的硝烟与战火,肩负英雄之城的不屈与坚强,秉持“知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美丽江城以无比的自信,昂首走向明天。
视频记者:余国庆、方亚东、喻珮
报道员:陈田浩
编辑:王曙晖、廖翊、杰文津
有人一次性买几十袋、部分中医院供不应求……中药版酸梅汤火了
“正是盛夏,外面很热。大榆树上的知了叫得正欢,园子里的玉米和葵花,好像才几天工夫就蹿出了一大截儿。房檐上的一窝小燕子,叽叽叽地探出黄嘴巴……”(引自《陈土豆的红灯笼》)
30多年前,当20岁出头的谢华良为自己的学生写故事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用文字讲述他心目中的乡土、乡村、乡愁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谢华良,吉林省农安县人,当过村小教师、中学教师,现为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他还有一个身份——儿童文学作家。30多年来,他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儿童文学作品30余部,多篇作品被选入《儿童文学选刊》《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及多种年度选本。他还是冰心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
他坚守乡土文学创作,将笔触聚焦留守儿童和乡村少年,抒写亲情、陪伴、责任,更抒写淳朴、善良、担当。有评论家认为,谢华良笔下的中国“好男孩”,有最纯粹的“中国味道”。
用文学滋养学生心灵
1966年,谢华良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青山口乡柳条沟村。农安历史悠久,古称黄龙府,在辽、金两个朝代达到鼎盛。如今,这里是全国十大产粮大县,盛产玉米、杂粮等。广袤的黑土地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片丰饶的文学沃土。
谢华良从小喜欢读书,但家里条件有限,可供阅读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很少,每有读书机会他都倍加珍惜。“那时不像现在,当时能看的书少,每次父亲带回报纸和小人书,我都迫不及待地阅读,在书中收获快乐。”谢华良说。
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边上,一所红砖青瓦的村小掩映其间,这就是谢华良曾任教的地方。1984年,谢华良成为柳条沟小学的村小教师。除了上课,他还给孩子们订阅了不少文学期刊。乡村偏僻,期刊经常不能按时送达,为了让大家有书读,有故事看,谢华良萌生了自己给孩子们写故事的想法。
“苏自力是我哥,我叫苏更生,我们哥俩合起来就是自力更生。”(引自《苏自力的秋天》)
“天没亮,我和妹妹就骑着那辆自行车出发了。四周的景色还模糊着,只有脚下那条通向远方的路,微微泛着白;屯子里的公鸡正在一声声报晓,走到几里外的另一个屯子,它们的歌唱还在此起彼伏;头上几颗亮晶晶的星星还没有落下去,在温厚而深情地冲我们眨着眼……”(引自《那辆自行车》)
夏日的夜晚,就着窗外的虫鸣,批改完作业后,谢华良在稿纸上沙沙地写作,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便从笔尖流淌出来。
后来,谢华良从村小调到了青山第二中学。当时学校的孩子主要来自周边的三个村——松花江村、柳条沟村和青山口村。谢华良利用学校里唯一一台刻录卷子的机器,把学生们的优秀作文印在一张小报上,并选取三个村名的首个汉字,将小报取名为《松柳青》。
多年以后,他的一名学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道:“对于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农村少年而言,看下一期《松柳青》成为一种由衷的期盼。”
1988年,谢华良的第一篇作品发表在北京的《儿童文学》上。1995年,谢华良第一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那一年,我本来有机会到北京领奖,见到仰慕已久的冰心老师,但是由于当时农村通讯不发达,我是在半个月之后才得知获奖消息的。”1999年,他凭借中篇小说《麦子,麦子》再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此时,冰心老人已经去世。没能见到心目中的偶像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但他把遗憾变成了写下去的动力。
守住最坚韧的乡村力量
乡村男孩陈土豆、老街少年桑麻、骑行小子彭大蓬、听障儿童小六子、智障孩子逗逗飞……在谢华良的作品中,主人公大都是乡村少年。
“谢华良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高手,他特别擅长刻画少年男子汉形象。”《文学报》主编陆梅曾这样评价他。“小说里的这些男孩无论有着怎样的家庭遭际,性格如何顽劣,当接踵而来的生活扑面砸来时,他们都有各自接招的方式。”
“陈土豆生病了。考完期末试,一回到家他就病了。他对自己说不能病,不能病,还要给妹妹做饭呢。妈妈不在家,妹妹饿了怎么办?”(引自《陈土豆的红灯笼》)
在众多“好男孩”中,谢华良最满意的是“陈土豆”。《陈土豆的红灯笼》是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作品,讲述了15岁的留守儿童陈土豆,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空,生动塑造了一个乡村男孩的奋斗形象。
陈土豆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他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妹妹。后来,爸爸妈妈生病回家,他又扛起了照顾父母的责任。看似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沮丧的有志少年,陈土豆不仅挑起生活的重担,更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善与爱和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陈土豆的红灯笼》同时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出版至今已经印刷30余次,“陈土豆”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和喜欢。
“儿童文学与其他创作不同,创作者不仅要有童心,更要有良心。”在谢华良看来,儿童文学创作不仅要讲好故事,更要让孩子们找到自我,了解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麦子,麦子》《朋友洋钉》《苏自力的秋天》……谢华良早期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我很纯朴》系列作品,在谢华良看来,乡村孩子身上的那种淳朴,是一种优秀品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这种正直、善良、勇于担当的品质保存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身视野的开拓,谢华良从写自己逐渐过渡到关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寻根少年,他笔下的孩子们也开始了更多的梦想和追求。
他的《金色阳光》系列作品《骑行少年》《大雪封山》《爷爷的森林》,讲述了以主人公彭大蓬为首的一群骑行少年的故事。他们骑行在草原、雪山和森林中,不断磨砺自己,克服困难,最终寻找到人生真谛。“彭大蓬是我倾注很多热情和心血的人物,大雪封山是小时候经常面对的情景,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告诉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要敢于挺身而出。”谢华良说。
最近,谢华良又出版了一部乡村题材小说《秧歌湖》。书中以秧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讲述了东北平原上秧歌湖旁一个叫作“秧歌屯儿”的村屯,屯儿里人都喜欢扭秧歌。随着秧歌湖要被开发,秧歌屯儿也要随之搬迁。书中的主人公英淘在城里读书,暑假回家后,看到老人们在努力留住“乡愁”的记忆,很受触动。
永远的“麦田守望者”
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到全国大奖获得者,近40年来,谢华良有过很多走出农安的机会,但是他从未想过离开。他说,故乡是他的根,乡村是他创作的源泉。
“陈土豆,我倒觉得你越来越像一头毛驴了——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坚忍不拔、乐于奉献、大公无私……”(引自《陈土豆的红灯笼》)在谢华良的作品中,经常有“毛驴”的形象出现,它们沉默执着甚至有些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谢华良说,在某种程度上,他就像自己作品中的“毛驴”。早年进行创作时,他坚持一定要手写,手稿纸攒了一摞也不肯用电脑,他觉得好作品都是反复打磨修改出来的,一定要把文字落在纸面,反复推敲揣摩,保留修改痕迹才行。
“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比别人更能坚持。”回顾自己的创作之路,谢华良这样说。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儿童文学的创作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冲击,农村题材的作品更是首当其冲。那时,谢华良到农村学校采风时,发现孩子们读的都是奇幻、穿越、仙侠等网络文学,不再对传统的儿童文学感兴趣。一些约稿编辑要求他写作多用一点“时髦话”“网络梗”,这样书更好卖。
但谢华良依然不为所动。他坚信:“文字是文学的根源,它能让人心静,这份文墨书香带来的特殊感觉和它给人的浸染,或许是网络文学永远无法取代的。”
2004年,谢华良被调至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尽管不再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的创作初心从未改变。他始终在思考,如何通过文字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光和热。“我希望他们能走出去,希望通过文字,给予他们向高处看、向远处看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2014年,谢华良担任农安县作家协会主席,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文学创作队伍中。
在他工作的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一间文学创作室宽敞明亮,几位作协会员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创作方向。目前,农安县已经形成了一个60人的儿童文学创作群,其中很多人都是县城或者乡村的中小学教师,他们通过线上微信群的方式沟通,定期邀请专家讲座,同时定期与多地儿童文学作家沟通交流,碰撞思想火花。童诗、童话、散文、小说……一篇篇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在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出来,也将新时代乡村少年儿童的群像展示给读者。
“谢华良的写作不走捷径,不搞花架子,不玩吸引人的技巧和包装,是极其真诚、质朴、一步一个脚印地写出来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文学最本质、最高的要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吉林省作协副主席薛卫民说。
“谢华良是一位保持童心、不断营造感动的作家。他的作品情感表达最充沛的地方,恰恰是他对自己儿时生活刻骨铭心的爱,是作家对自己儿时生活和当下少年儿童生活的持续理解和关照。这种爱、理解和关照,在作品中迸发出迷人的色彩,形成一种天成的自在。”儿童文学评论家、东北师大文学院教授侯颖说。
谢华良更喜欢把自己比作“麦田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很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一段话也成了他的座右铭:“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里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记者郎秋红 李双溪 李典)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临沂女干部“亮证”后续:身份被扒底朝天,处理结果大快人心
来源:澎湃新闻
“慢充话费”全网86折、电费9折……这些看似优惠充值的背后,不仅涉及灰色产业,还有“跑路”的风险。
近日,不少消费者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tousu.thepaper.cn)反映称,微信公众号“享乐惠冲”在今年3月底发布“全网话费86折”活动后,公众号被封,账号主体公司疑似跑路,消费者充值的费用至今1个多月未到账,也未退款。
据澎湃新闻了解,通过正规平台充值话费、电费等,一般在5分钟内到账。而“慢充话费”显示3天内到账,但因其优惠力度大、折扣多,受到不少消费者追捧。因为微信公众号、淘宝等平台存在不少慢充话费的途径。
其中,“享乐惠冲”公众号就是“慢充话费”的途径之一。据澎湃新闻了解,该平台被封后,涉及被骗的消费者千余人,其中个人损失金额最大的将近3万元。目前,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发布优惠充值活动后,平台被封疑似“跑路”
据消费者陈利回忆,他第一次接触“享乐惠冲”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推广,称这个公众号上可以提供略低于正价的话费充值和电费充值业务。
今年2月底,陈利通过该公众号以92折优惠充值200元话费,很快就成功到账了。尝到甜头后,3月22日,该平台发布“3月29日全网话费86折”的活动,他当天立刻充值了200元。
“享乐惠冲”承诺充值话费三天内到账,但到了4月1日,陈利不仅没有收到充值的话费,还发现该公众号的充值链接已经关闭。当日,该公众号还发布了多条公告,称“平台由于恶意投诉暂时无法进入,四天未到账失败会自动退款……不影响已经充值的正常到账”。
4月4日,陈利发现自己充值的金额仍未到账,而且也没有收到退款。当天下午,他通过12315投诉,并在4月13日收到回复称,该公众号所属公司已经不在当地经营,且不清楚去向。执法人员通过企业注册的负责人电话也无法联系上被投诉商家,目前按程序申请将该公司录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
意识到平台疑似“跑路”后,陈利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发布了通过该公众号充值未到账的经历,被骗人数涉及近千人,被骗数额从百元至万元不等。
来自浙江的杨先生称被骗金额较高,损失将近3万元。他介绍,今年初接触到该公众号,“当时宣传不仅可以优惠价格充值话费、电费,而且如果在这个平台花29.9元注册会员,分享给朋友充值,自己每单还能得到2%的佣金”。得知该情况后,杨先生就利用该公众号在闲鱼、朋友圈等平台做起了话费代充业务。
3月29日,在该公众号宣传“当日全网话费86折”活动的当天及次日,杨先生用自己、家人、同事的手机号码,帮忙代充了将近150个号码。但没想到充值后迟迟未到账,反而等来了充值链接关闭、公众号被封的消息,“我只能自己垫付资金,把这些充值的钱先退给人家”。
杨先生称,4月7日他联系上该公众号的主体公司广州明珏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成义说因为这次活动优惠力度过大,引起了友商嫉妒,他们向公众号平台投诉导致平台被封,大部分资金都被第三方支付公司冻结,自己的银行账户也被冻结了”。
对方告诉杨先生,涉及金额巨大,已经超出了自己的处理能力,希望大家报警处理。
警方:正在调查
根据被骗消费者提供的截图,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享乐惠冲”的主体公司为广州市明珏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目前显示该公司已经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针对上述情况,有不少被骗者均报警处理,但由于受骗金额较小或人在外地,一些被骗者报警后未被受理。
4月12日,有被骗者收到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发来的信访事项告知单,其中称:“经长兴派出所初查,充值卡未到账的手机号均为手机号副卡,广州市明珏科技有限公司现正按程序向此类用户退还充值款,请耐心等待。”
然而至今陈利和杨先生等人均未收到退款,澎湃新闻记者在维权群里询问,大多数人表示,未到账的并非都是手机号副卡,主副卡均有,还有部分是充值的电费,也未到账。
4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广州市天河区长兴市场监督管理所,该所工作人员称,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后,执法人员立刻前往该公众号主体公司的办公地址去了解情况,但早已人去楼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成义电话也无法联系到,目前已经将该公司录入经营异常名录。
此外,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事件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够处理的范围,正在由公安部门介入处理。
同日,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长兴派出所民警告诉澎湃新闻,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目前还不能定性为诈骗,希望大家耐心等待调查结果。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2日,抖音账号“警花说”就曾发布一条关于慢充话费的涉嫌洗钱的视频。视频中称,如若存在平台不正规,到账时间不合理,且充值优惠数额巨大的,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利用话费充值转移网络赌资的手段,视频提醒消费者,面对此类情况要提高自我判断力,更要抵制住诱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