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几千不重复的字保证你全会读
繁体字大全
岩同巖、时同峕、野同埜、币同幣、旧同舊、丽同麗、贤同賢、戏同戲、劝同勸、观同觀、冲同衝、褒同襃、巩同鞏、从同從、丛同叢、历同歷、励同勵、厘同釐、让同讓、认同認、谗同讒、泽同澤、选同選、适同適、边同邊、还同還、迁同遷、仙同僊、优同優、体同體、侄同姪、冢同塚、写同寫、卫同衛、苍同蒼、坤同堃、坟同墳、坛同壇、圹同壙、坝同壩、盐同鹽、庙同廟、应同應、庆同慶、庵同菴、搀同攙、挽同輓、携同攜、折同摺、摆同擺、拨同撥、和同龢、称同稱、秋同龝、龟同龜、鳌同鼇、郁同鬱、鬱同鬰、岳同嶽、胆同膽、鉴同鑑、禀同稟、苏同蘇、草同艸、弼同弻、塜同塳、尽同盡、晁同鼂、晋同晉、丑同醜、吊同弔、畅同鬯、奋同奮、辞同辭、独同獨、盖同蓋、恳同懇、隶同隸、腊同臘、芦同蘆、脉同脈、尧同堯、为同為、飨同饗、乡同鄉、宪同憲、宝同寳、献同獻、勋同勳、牺同犧、淆同殽、凿同鑿、总同總、显同顯、韵同韻、穷同窮、症同癥、医同醫、听同聽、叶同葉、养同養、寻同尋、屉同屜、铁同鐵、栖同棲、弃同棄、签同籤、策同筞、强同彊、寝同寢、尝同嘗、琼同瓊、枪同槍、丧同喪、肃同肅、岂同豈、岁同歲、嵩同崧、头同頭、韬同弢、袜同襪、实同實、态同態、参同叅、征同徵、绣同繡...
一、简化偏旁
讠[訁] 饣[飠] [昜] 纟[糹] [臤] 只[戠] 钅[釒]〔〕〔睪〕〔巠〕〔〕呙[咼]
A
爱[愛] 碍[礙] 肮[骯] 袄[襖]
B
罢[罷] 备[備] 贝[貝] 笔[筆] 毕[畢] 边[邊] 宾[賓] 坝[壩] 板[闆] 办[辦] 帮[幫] 宝[寶] 报[報] 币[幣] 毙[斃] 标[標] 表[錶] 别[彆] 卜[蔔] 补[補]
C
参[參] 仓[倉] 产[産] 长[長] 尝[嘗] 车[車] 齿[齒] 虫[蟲] 刍[芻] 从[從] 窜[竄] 才[纔] 蚕[蠶] 灿[燦] 层[層]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 忏[懺] 偿[償] 厂[廠] 彻[徹] 尘[塵] 衬[襯] 称[稱] 惩[懲] 迟[遲] 冲[遲] 丑[醜] 出[齣] 础[礎] 处[處] 触[觸] 辞[辭] 聪[聰] 丛[叢]
D
达[遌带[帶] 单[單] 当[當][噹] 党[黨] 东[東] 动[動] 断[斷] 对[對] 队[隊] 担[擔] 胆[膽] 导[導] 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 递[遞] 点[點] 淀[澱] 电[電] 冬[鼕] 斗[鬥] 独[獨] 吨[噸] 夺[奪] 堕[墮]
E
儿[兒] 尔[爾]
F
发[發][髮] 丰[豐] 风[風] 矾[礬] 范[範] 飞[飛] 坟[墳] 奋[奮] 粪[糞] 凤[鳳] 肤[膚] 妇[婦] 复[復][複]
G
冈[岡] 广[廣] 归[歸] 龟[龜] 国[國] 过[過] 盖[蓋] 干[乾][幹] 赶[趕] 个[個] 巩[鞏] 沟[溝] 构[構] 购[購] 谷[穀] 顾[顧] 刮[颳] 关[關] 观[觀] 柜[櫃]
H
华[華] 画[畫] 汇[匯][彙] 会[會] 汉[漢] 号[號] 合[閤] 轰[轟] 后[後] 胡[鬍] 壶[壺] 沪[滬] 护[護] 划[劃] 怀[懷] 坏[壞] 欢[歡] 环[環] 还[還] 回[迴] 伙[夥] 获[獲][穫]
J
几[幾] 夹[夾] 戋[戔] 监[監] 见[見] 荐[薦] 将[將] 节[節] 尽[盡][儘] 进[進] 举[舉] 击[擊] 鸡[鷄] 积[積] 极[極] 际[際] 继[繼] 家[傢] 价[價] 艰[艱] 歼[殲] 茧[繭] 拣[揀] 硷[鹼] 舰[艦] 姜[薑] 浆[漿] 桨[槳] 奖[奬] 讲[講] 酱[醬] 胶[膠] 阶[階] 疖[癤] 洁[潔] 借[藉] 仅[僅] 惊[驚] 竞[競] 旧[舊] 剧[劇] 据[據] 惧[懼] 卷[捲]
K
壳[殼] 开[閉克[剋] 垦[墾] 恳[懇] 夸[誇] 块[塊] 亏[虧] 困[睏]
L
来[來] 乐[樂] 离[離] 历[歷][曆] 丽[麗] 两[兩] 灵[靈] 刘[劉] 龙[龍] 娄[婁] 卢[盧] 虏[虜] 卤[鹵][滷] 录[録] 虑[慮] 仑[侖] 罗[羃腊[臘] 蜡[蠟] 兰[蘭] 拦[攔] 栏[欄] 烂[爛] 累[纍] 垒[壘] 类[類] 里[裏] 礼[禮] 隶[隸] 帘[簾] 联[聯] 怜[憐] 炼[煉] 练[練] 粮[糧] 疗[療] 辽[遼] 了[瞭] 猎[獵] 临[臨] 邻[鄰] 岭[嶺] 庐[廬] 芦[蘆] 炉[爐] 陆[陸] 驴[驢] 乱[亂]
M
马[馬] 买[買] 卖[賣] 麦[麥] 门[門] 黾[黽] 么[麽] 霉[黴] 蒙[矇][濛][懞] 梦[夢] 面[麵] 庙[廟] 灭[滅] 蔑[衊] 亩[畝]
N
难[難] 鸟[鳥] 聂[聶] 宁[寧] 农[農] 恼[惱] 脑[腦] 拟[擬] 酿[釀] 疟[瘧]
P
盘[盤] 辟[闢] 苹[蘋] 凭[憑] 扑[撲] 仆[僕] 朴[樸]
Q
齐[齊] 岂[豈] 气[氣] 迁[遷] 佥[僉] 乔[喬] 亲[親] 穷[窮] 区[區] 启[啓] 签[籤] 千[韆] 牵[牽] 纤[縴][纖] 窍[竅] 窃[竊] 寝[寢] 庆[慶] 琼[瓊] 秋[鞦] 曲[麯] 权[權] 劝[勸] 确[碷]
R
让[讓] 扰[擼] 热[熱] 认[認]
S
啬[嗇] 杀[殺] 审[審] 圣[聖] 师[師] 时[時] 寿[壽] 属[屬] 双[雙] 肃[肅] 岁[歲] 孙[孫] 洒[灑] 伞[傘] 丧[喪] 扫[掃] 涩[澀] 晒[曬] 伤[傷] 舍[捨] 沈[瀋] 声[聲] 胜[勝] 湿[濕] 实[實] 适[適] 势[勢] 兽[獸] 书[書] 术[術] 树[樹] 帅[帥] 松[鬆] 苏[蘇][囌] 虽[雖] 随[隨]
T
条[條] 台[臸[檯][颱] 态[態] 坛[壇][罎] 叹[嘆] 誊[謄] 体[體] 粜[糶] 铁[鐵] 听[聽] 厅[廳] 头[頭] 图[圖] 涂[塗] 团[團][糰] 椭[橢]
W
万[萬] 为[爲] 韦[韋] 乌[烏] 无[無] 洼[窪] 袜[襪] 网[網] 卫[衛] 稳[穩] 务[務] 雾[霧]
X
牺[犧] 习[習] 系[係][繫] 戏[戲] 虾[蝦] 吓[嚇] 咸[鹹] 显[顯] 宪[憲] 县[縣] 响[響] 向[嚮] 协[協] 胁[脅] 亵[褻] 衅[釁] 兴[興] 须[鬚] 悬[懸] 选[選] 旋[鏇] 献[獻] 乡[鄉] 写[寫] 寻[尋]
Y
压[壓] 盐[鹽] 阳[陽] 养[養] 痒[癢] 样[樣] 钥[鑰] 药[藥] 爷[爺] 叶[葉] 医[醫] 亿[億] 忆[憶] 应[應] 痈[癰] 拥[擁] 佣[傭] 踊[踴] 忧[憂] 优[優] 邮[郵] 余[餘] 御[禦] 吁[籲] 郁[鬱] 誉[譽] 渊[淵] 园[園] 远[遠] 愿[願] 跃[躍] 运[運] 酝[醖] 亚[亞] 严[嚴] 厌[厭] 尧[堯] 业[業] 页[頁] 义[義] 艺[藝] 阴[陰] 隐[隱] 犹[猶] 鱼[魚] 与[與] 云[雲]
Z
杂[雜] 赃[贜] 脏[臟][髒] 凿[鑿] 枣[棘] 灶[竈] 斋[齋] 毡[氈] 战[戰] 赵[趙] 折[摺] 这[這] 征[徵] 症[癥] 证[證] 只[隻][衹] 致[緻] 制[製] 钟[鐘][鍾] 肿[腫] 种[種] 众[衆] 昼[晝] 朱[硃] 烛[燭] 筑[築] 庄[莊] 桩[樁] 妆[妝] 装[裝] 壮[壯] 状[狀] 准[準] 浊[濁] 总[總] 钻[鑽] 郑[鄭] 执[執] 质[質] 专[專]
二、一对多繁体字
干:对应三个繁体字:(干)涉,(乾)燥,(幹)部
后:对应两个繁体字:(後)面,皇(后)
系:对应三个繁体字:唔(系),關(係),聯(繫)
历:对应两个繁体字:(歷)史,日(曆)
钟:对应两个繁体字:時(鐘),(鍾)意
板:对应两个繁体字:老(闆),木(板)
表:对应两个繁体字:手(錶),外(表)
丑:对应两个繁体字:(醜)怪,子(丑)寅卯
范:对应两个繁体字:模(範),(范)仲淹[注:姓氏]
丰:对应两个繁体字:(豐)富,(丰)采
刮:对应两个繁体字:(颳)風,搜(刮)
胡:对应两个繁体字:(鬍)須,(胡)闹,(胡)亂
回:对应两个繁体字:(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伙:对应两个繁体字:(夥)計,團(夥),(伙)食,(伙)房
姜:对应两个繁体字: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对应两个繁体字:(藉)口,(藉)題發挥,(借)錢
克:对应两个繁体字: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困:对应两个繁体字:(睏)倦,(睏)覺,(困)苦,圍(困)
漓:对应两个繁体字:(灕)江,淋(漓)
里:对应两个繁体字: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關係
帘:对应两个繁体字:窗(簾),垂(簾)聽政,酒(帘)[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对应两个繁体字:(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对应两个繁体字:污(衊),(蔑)視
千:对应两个繁体字:鞦(韆)[注:簡體:秋千],一(千),(千)秋基业。
秋:对应两个繁体字:(鞦)韆,(秋)季
松:对应两个繁体字:(鬆)散,(松)樹
咸:对应两个繁体字:(鹹)菜,老少(咸)宜
向:对应两个繁体字:(嚮)前走,方(向)
余:对应两个繁体字:業(餘)愛好,(余)[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郁:对应两个繁体字:(鬱)(鬱)?,濃(郁)
御:对应两个繁体字:抵(禦),(御)驾親征
愿:对应两个繁体字:(願)望,(願)意,許(願),
云:对应两个繁体字:(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对应两个繁体字:(蕓)薹,(芸)香
沄:对应两个繁体字:(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对应两个繁体字:細(緻),(致)敬,(致)力
制:对应两个繁体字:節(制),(制)度,(製)造
朱:对应两个繁体字:(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筑:对应两个繁体字: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准:对应两个繁体字:(準)則,瞄(準),(准)許
辟:对应两个繁体字:复(辟),開(闢),精(闢)
别:对应两个繁体字: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对应两个繁体字:占(卜),前程未(卜),蘿(蔔)
种:对应两个繁体字:(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对应两个繁体字:昆(蟲),毛(蟲),長(虫)[注:“虺”的本字,毒蛇]
党:对应两个繁体字:(党)項[注:姓氏],(黨)員
斗:对应两个繁体字: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鬥)牛士,(鬥)智(鬥)勇
谷:对应两个繁体字:五(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划:对应两个繁体字:(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对应两个繁体字:茶(几),(幾)乎,(幾)個
家:对应两个繁体字:(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据:对应两个繁体字:占(據),(據)點,凭(據),拮(据)
卷:对应两个繁体字: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蜡:对应两个繁体字:(蠟)燭,(蜡)[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对应两个繁体字:(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对应两个繁体字:(纍)贅,罪行(纍)(纍),(纍)计,連(累)
勞(累)
朴:对应两个繁体字:(朴)刀,(樸)素
仆:对应两个繁体字:前(仆)后繼,(僕)人,公(僕)
曲:对应两个繁体字:彎(曲),戲(曲),(麯)酒
舍:对应两个繁体字:(捨)棄,施(捨),宿(舍)
胜:对应两个繁体字:(勝)利,名(勝),(胜)任
术:对应两个繁体字:技(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
台:对应四个繁体字: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兄(台)[注:稱呼]
2.亭(臺)樓閣,舞(臺),3.寫字(檯)
4.(颱)風
体:对应两个繁体字:身(體),(体)夫[注:抬靈柩嘅人)
涂:对应两个繁体字:1.(涂)[注:水名
姓],(涂)月[注:農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
2.生靈(塗)炭,(塗)改
吁:对应两个繁体字:長(吁)短歎,呼(籲)
佣:对应两个繁体字:雇(傭),(傭)人,(佣)金
折:对应两个繁体字:奏(摺),(摺)叠,曲(摺),(折)本,(折)斷
征:对应两个繁体字:遠(征),(徵)召,象(徵)
症:对应两个繁体字:(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厂:对应两个繁体字:(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
广:对应两个繁体字:(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
发:对应两个繁体字:(發)達,頭(髮)
复:对应两个繁体字: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汇:对应两个繁体字:(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获:对应两个繁体字:捕(獲),(獲)得,收(穫)
尽:对应两个繁体字:(儘)管,(盡)力,前功(盡)弃
苏:对应两个繁体字: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坛:对应两个繁体字: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团:对应两个繁体字:(團)结,(團)體,師(團),(團)員,湯(糰),飯(糰)
须:对应两个繁体字:必(須),(須)知,胡(鬚)
脏:对应两个繁体字:肮(髒),內(臟),五(臟)六腑
只:对应两个繁体字:(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三、繁体字简化详列
本栏按繁体字简化规则反推详列,若嫌繁琐,学习以上栏一、栏二即可。
1、本表共收简化字350个,按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A碍[礙] 肮[骯] 袄[襖]
B坝[壩] 板[闆] 办[辦] 帮[幫] 宝[寶] 报[報] 币[幣] 毙[斃] 标[標] 表[錶] 别[彆] 卜[蔔] 补[補]
C才[纔] 蚕[蠶]N1 灿[燦] 层[層]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N2 忏[懺] 偿[償] 厂[廠] 彻[徹] 尘[塵] 衬[襯] 称[稱] 惩[懲] 迟[遲] 冲[遲] 丑[醜] 出[齣] 础[礎] 处[處] 触[觸] 辞[辭] 聪[聰] 丛[叢]
D担[擔] 胆[膽] 导[導] 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 递[遞] 点[點] 淀[澱] 电[電] 冬[鼕] 斗[鬥] 独[獨] 吨[噸] 夺[奪] 堕[墮]
E儿[兒]
F矾[礬] 范[範] 飞[飛] 坟[墳] 奋[奮] 粪[糞] 凤[鳳] 肤[膚] 妇[婦] 复[復] [複]
G盖[蓋] 干[乾] [幹] 赶[趕] 个[個] 巩[鞏] 沟[溝] 构[構] 购[購] 谷[穀] 顾[顧] 刮[颳] 关[關] 观[觀] 柜[櫃]
H汉[漢] 号[號] 合[閤] 轰[轟] 后[後] 胡[鬍] 壶[壺] 沪[滬] 护[護] 划[劃] 怀[懷] 坏[壞] 欢[歡] 环[環] 还[還] 回[迴] 伙[夥] 获[獲] [穫]
J击[擊] 鸡[鷄] 积[積] 极[極] 际[際] 继[繼] 家[傢] 价[價] 艰[艱] 歼[殲] 茧[繭] 拣[揀] 硷[鹼] 舰[艦] 姜[薑] 浆[漿] 桨[槳] 奖[奬] 讲[講] 酱[醬] 胶[膠] 阶[階] 疖[癤] 洁[潔] 借[藉] 仅[僅] 惊[驚] 竞[競] 旧[舊] 剧[劇] 据[據] 惧[懼] 卷[捲]
K开[閉克[剋] 垦[墾] 恳[懇] 夸[誇] 块[塊] 亏[虧] 困[睏]
L腊[臘] 蜡[蠟] 兰[蘭] 拦[攔] 栏[欄] 烂[爛] 累[纍] 垒[壘] 类[類] 里[裏] 礼[禮] 隶[隸] 帘[簾] 联[聯] 怜[憐] 炼[煉] 练[練] 粮[糧] 疗[療] 辽[遼] 了[瞭]N9 猎[獵] 临[臨]N10 邻[鄰] 岭[嶺]N11 庐[廬] 芦[蘆] 炉[爐] 陆[陸] 驴[驢] 乱[亂]
M么[麽]N12 霉[黴] 蒙[矇] [濛] [懞] 梦[夢] 面[麵] 庙[廟] 灭[滅] 蔑[衊] 亩[畝]
N恼[惱] 脑[腦] 拟[擬] 酿[釀] 疟[瘧]
P盘[盤] 辟[闢] 苹[蘋] 凭[憑] 扑[撲] 仆[僕]N13 朴[樸]
Q启[啓] 签[籤] 千[韆] 牵[牽] 纤[縴] [纖]N14 窍[竅] 窃[竊] 寝[寢] 庆[慶]N15 琼[瓊] 秋[鞦] 曲[麯] 权[權] 劝[勸] 确[碷
R让[讓] 扰[擼热[熱] 认[認]
S洒[灑] 伞[傘] 丧[喪] 扫[掃] 涩[澀] 晒[曬] 伤[傷] 舍[捨] 沈[瀋] 声[聲] 胜[勝] 湿[濕] 实[實] 适[適]N16 势[勢] 兽[獸] 书[書] 术[術]N17 树[樹] 帅[帥] 松[鬆] 苏[蘇] [囌] 虽[雖] 随[隨]
T台[臸[檯] [颱] 态[態] 坛[壇] [罎] 叹[嘆] 誊[謄] 体[體] 粜[糶] 铁[鐵] 听[聽] 厅[廳]N18 头[頭] 图[圖] 涂[塗] 团[團] [糰] 椭[橢]
W洼[窪] 袜[襪]N19 网[網] 卫[衛] 稳[穩] 务[務] 雾[霧]
X牺[犧] 习[習] 系[係] [繫]N20 戏[戲] 虾[蝦] 吓[嚇]N21 咸[鹹] 显[顯] 宪[憲] 县[縣]N22 响[響] 向[嚮] 协[協] 胁[脅] 亵[褻] 衅[釁] 兴[興] 须[鬚] 悬[懸] 选[選] 旋[鏇]
Y压[壓]N23 盐[鹽] 阳[陽] 养[養] 痒[癢] 样[樣] 钥[鑰] 药[藥] 爷[爺] 叶[葉]N24 医[醫] 亿[億] 忆[憶] 应[應] 痈[癰] 拥[擁] 佣[傭] 踊[踴] 忧[憂] 优[優] 邮[郵] 余[餘]N25 御[禦] 吁[籲]N26 郁[鬱] 誉[譽] 渊[淵] 园[園] 远[遠] 愿[願] 跃[躍] 运[運] 酝[醖]
Z杂[雜] 赃[贜] 脏[臟] [髒] 凿[鑿] 枣[棘] 灶[竈] 斋[齋] 毡[氈] 战[戰] 赵[趙] 折[摺]N27 这[這] 征[徵]N28 症[癥] 证[證] 只[隻] [衹] 致[緻] 制[製] 钟[鐘] [鍾] 肿[腫] 种[種] 众[衆] 昼[晝] 朱[硃] 烛[燭] 筑[築] 庄[莊]N29 桩[樁] 妆[妝] 装[裝] 壮[壯] 状[狀] 准[準] 浊[濁] 总[總] 钻[鑽]
2、本表共收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简化字按读音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简化偏旁按笔数排列。
A爱[愛]
B罢[罷] 备[備] 贝[貝] 笔[筆] 毕[畢] 边[邊] 宾[賓]
C参[參] 仓[倉] 产[産] 长[長]N1 尝[嘗]N2 车[車] 齿[齒] 虫[蟲] 刍[芻] 从[從] 窜[竄]
D达[遌带[帶] 单[單] 当[當] [噹] 党[黨] 东[東] 动[動] 断[斷] 对[對] 队[隊]
E尔[爾]
F发[發] [髮] 丰[豐]N3 风[風]
G冈[岡] 广[廣] 归[歸] 龟[龜] 国[國] 过[過]
H华[華] 画[畫] 汇[匯] [彙] 会[會]
J几[幾] 夹[夾] 戋[戔] 监[監] 见[見] 荐[薦] 将[將]N4 节[節] 尽[盡] [儘] 进[進] 举[舉]
K壳[殼]N5
L来[來] 乐[樂] 离[離] 历[歷] [曆] 丽[麗]N6 两[兩] 灵[靈] 刘[劉] 龙[龍] 娄[婁] 卢[盧] 虏[虜] 卤[鹵] [滷] 录[録] 虑[慮] 仑[侖] 罗[羃
M马[馬]N7 买[買] 卖[賣]N8 麦[麥] 门[門] 黾[黽]N9
N难[難] 鸟[鳥]N10 聂[聶] 宁[寧]N11 农[農]
Q齐[齊] 岂[豈] 气[氣] 迁[遷] 佥[僉] 乔[喬] 亲[親] 穷[窮] 区[區]N12
S啬[嗇] 杀[殺] 审[審] 圣[聖] 师[師] 时[時] 寿[壽] 属[屬] 双[雙] 肃[肅]N13 岁[歲] 孙[孫] T条[條]N14
W万[萬] 为[爲] 韦[韋] 乌[烏]N15 无[無]N16 X献[獻] 乡[鄉] 写[寫]N17 寻[尋]
Y亚[亞] 严[嚴] 厌[厭] 尧[堯]N18 业[業] 页[頁] 义[義]N19 艺[藝] 阴[陰] 隐[隱] 犹[猶] 鱼[魚] 与[與] 云[雲]
Z郑[鄭] 执[執] 质[質] 专[專] 简化偏旁讠[訁]N20 饣[飠]N21 [昜]N22 纟[糹] [臤] 只[戠] 钅[釒]N23 [睪]N24 [巠] 亦 呙[咼]
3、以下39个字是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摘录出来的。这些字习惯被看作简化字,附此以便检查。括弧里的字是停止使用的异体字。
呆[獃騃] 布[佈] 痴[癡] 床[牀] 唇[脣] 雇[僱] 挂[掛] 哄[閧鬨] 迹[跡蹟] 秸[稭] 杰[傑]N1 巨[鉅] 昆[崑崐] 捆[綑] 泪[淚] 厘[釐] 麻[蔴] 脉[脈] 猫[貓] 栖[棲] 弃[棄] 升[陞昇] 笋[筍] 它[牠] 席[蓆] 凶[兇] 绣[繡] 锈[鏽] 岩[巖] 异[異] 涌[湧] 岳[嶽] 韵[韻] 灾[災] 札[剳劄] 扎[紥紮] 占[佔] 周[週] 注[註
4、下列92个字已经简化,作偏旁时应该同样简化。例如,“爲”已简化作“为”,“僞嬀”同样简化作“伪妫”。
愛爱罷罢備备筆笔畢毕邊边參参倉仓 嘗尝蟲虫從从竄窜達达帶带黨党動动 斷断對对隊队爾尔豐丰廣广歸归龜龟 國国過过華华畫画匯汇夾夹薦荐將将 節节盡尽進进舉举殻壳來来樂乐離离 歷历麗丽兩两靈灵劉刘盧卢虜虏鹵卤 録录慮虑買买麥麦黽黾難难聶聂 寧宁 豈岂氣气遷迁親亲窮穷嗇啬殺杀審审 聖圣時时屬属雙双嵗岁孫孙條条萬万 爲为烏乌無无獻献鄉乡寫写尋寻亞亚 嚴严厭厌業业藝艺陰阴隱隐猶犹與与 雲云鄭郑埶执質质
5、下列40个偏旁已经简化,独立成字时应该同样简化(言食糸金一般只作左旁时简化,独立成字时不简化)。例如,“魚”作偏旁已简化作“鱼”旁,独立成字时同样简化作“鱼”。
貝贝賓宾産产長长車车齒齿芻刍單单 當当東东發发風风岡冈會会幾几戔戋 監监見见龍龙婁娄侖仑羅罗馬马賣卖 門门鳥鸟農农齊齐僉佥喬乔區区師师 壽寿肅肃韋韦堯尧頁页義义魚鱼專专
6、其他常用的字
寀雰頫暠驩 龢勣堃崑崙 淼廼酒仝霑喆闇晻髈鉋並 佈艸喫餈邨 獃騃盪矴遯 疿覈閧虖燬
袷姦絜跼獧 凓慄嬭孃撚 旂毬搉衕陞 昇屍寔蒐搨 薙陿閒倖脩 燿瞖異佔炤 週耑斲斮貲
骯壩錶彆蔔 廠衝醜達澱 鬥髮(发专对發)範複(复专对復)幹 榖廣閤後鬍 壞彙(汇专对匯)
穫(获专对獲)極幾 價薦薑膠儘(尽专对盡) 驚虧睏臘蠟 離裏隸曆(历专对歷)獵 滷矇濛懞麵
衊寧闢蘋撲 僕樸遷韆縴 鞦麵確灑捨 瀋勝適術鬆 臺壇罎體聽 塗襪係繫嚇 纖鬚鏇鑰藥
葉禦籲鬰園 髒(脏专对臟)摺徵癥證 隻祗緻製鐘 鍾種硃築鑽收起
书法篆刻创作中容易写错的81个字集录
干:對應三個繁體字:(干)涉,(乾)燥,(幹)部;
后:對應兩個繁體字:(後)面,皇(后);
系:對應三個繁體字:唔(系),關(係),聯(繫);
历:對應兩個繁體字:(歷)史,日(曆);
钟:對應兩個繁體字:時(鐘),(鍾)意;
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
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
丑:對應兩個繁體字:(醜)怪,子(丑)寅卯;
范:對應兩個繁體字:模(範),(范)仲淹[注:姓氏];
丰:對應兩個繁體字:(豐)富,(丰)采;
刮:對應兩個繁體字:(颳)風,搜(刮);
胡:對應兩個繁體字:(鬍)須,(胡)闹,(胡)亂;
回:對應兩個繁體字:(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伙:對應兩個繁體字:(夥)計,團(夥),(伙)食,(伙)房;
姜:對應兩個繁體字: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對應兩個繁體字:(藉)口,(藉)題發挥,(借)錢;
克:對應兩個繁體字: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困:對應兩個繁體字:(睏)倦,(睏)覺,(困)苦,圍(困);
漓:對應兩個繁體字:(灕)江,淋(漓);
里:對應兩個繁體字: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關係;
帘:對應兩個繁體字:窗(簾),垂(簾)聽政,酒(帘)[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對應兩個繁體字:(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對應兩個繁體字:污(衊),(蔑)視;
千: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注:簡體:秋千],一(千),(千)秋基业;
秋: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秋)季;
松:對應兩個繁體字:(鬆)散,(松)樹;
咸:對應兩個繁體字:(鹹)菜,老少(咸)宜;
向:對應兩個繁體字:(嚮)前走,方(向);
余:對應兩個繁體字:業(餘)愛好,(余)[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郁:對應兩個繁體字:(鬱)(鬱),濃(郁);
御:對應兩個繁體字:抵(禦),(御)驾親征;
愿:對應兩個繁體字:(願)望,(願)意,許(願);
云:對應兩個繁體字:(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對應兩個繁體字:(蕓)薹,(芸)香;
沄:對應兩個繁體字:(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對應兩個繁體字:細(緻),(致)敬,(致)力;
制:對應兩個繁體字:節(制),(制)度,(製)造;
朱:對應兩個繁體字:(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筑:對應兩個繁體字: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准:對應兩個繁體字:(準)則,瞄(準),(准)許;
辟:對應兩個繁體字:复(辟),開(闢),精(闢);
别:對應兩個繁體字: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對應兩個繁體字:占(卜),前程未(卜),蘿(蔔);
种:對應兩個繁體字:(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對應兩個繁體字:昆(蟲),毛(蟲),長(虫)[注:“虺”的本字,毒蛇];
党:對應兩個繁體字:(党)項[注:姓氏],(黨)員;
斗:對應兩個繁體字: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鬥)牛士,(鬥)智( 鬥)勇;
谷:對應兩個繁體字:五 (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划:對應兩個繁體字:(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對應兩個繁體字:茶(几),(幾)乎,(幾)個;
家:對應兩個繁體字:(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据:對應兩個繁體字:占(據),(據)點,凭(據),拮(据);
卷:對應兩個繁體字: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蜡:對應兩個繁體字:(蠟)燭,(蜡)[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對應兩個繁體字:(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 瞭);
累:對應兩個繁體字:(纍)贅,罪行(纍)(纍),(纍)计,連(累);勞(累);
朴:對應兩個繁體字:(朴)刀,(樸)素;
仆:對應兩個繁體字:前(仆)后繼,(僕)人,公(僕);
曲:對應兩個繁體字:彎(曲),戲(曲),(麯)酒;舍:對應兩個繁體字:(捨)棄,施(捨),宿(舍);
胜:對應兩個繁體字:(勝)利,名(勝),(胜)任;
术:對應兩個繁體字:技(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
台:對應四個繁體字: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兄(台)[注:稱呼];2.亭(臺)樓閣,舞(臺);3.寫字(檯);4.(颱)風;
体:對應兩個繁體字:身(體),(体)夫[注:抬靈柩嘅人);
涂:對應兩個繁體字:1.(涂)[注:水名;姓],(涂)月[注:農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見 《山海經?北山經》)];2. 生靈(塗)炭,(塗)改;
吁:對應兩個繁體字:長(吁)短歎,呼(籲);
佣:對應兩個繁體字:雇(傭),(傭)人,(佣)金;
折:對應兩個繁體字:奏(摺) ,(摺)叠,曲(摺),(折)本,(折)斷;
征:對應兩個繁體字:遠(征), (徵)召,象(徵);
症:對應兩個繁體字:(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厂:對應兩個繁體字:(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
广:對應兩個繁體字:(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
发:對應兩個繁體字:(發)達,頭(髮);
复:對應兩個繁體字: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汇:對應兩個繁體字:(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获:對應兩個繁體字:捕(獲),(獲)得,收(穫);
尽:對應兩個繁體字:(儘)管,(盡)力,前功(盡)弃;
苏:對應兩個繁體字: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坛:對應兩個繁體字: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 罐罐,(罎)子;
团:對應兩個繁體字:(團)结,(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书法家必知的繁体字用法
板: 老(闆),木(板);
表: 手(錶),外(表);
干: (干)涉,(乾)燥,(幹)部;
后: (後)面,皇(后);
系: 唔(系),關(係),聯(繫);
历: (歷)史,日(曆);
钟: 時(鐘),(鍾)意;
丑: (醜)怪,子(丑)寅卯。
范: 模(範),(范)仲淹[注:姓氏];
丰: (豐)富,(丰)采;
刮: (颳)風,搜(刮);
胡: (鬍)須,(胡)闹,(胡)亂;
回: (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伙: (夥)計,團(夥),(伙)食,(伙)房;
姜: 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 (藉)口,(藉)題發挥,(借)錢;
克: 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困: (睏)倦,(睏)覺,(困)苦,圍(困);
漓: (灕)江,淋(漓);
里: 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關係;
帘: 窗(簾),垂(簾)聽政,酒(帘)[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 (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 污(衊),(蔑)視;
千: 鞦(韆)[注:簡體:秋千],一(千),(千)秋基业;
秋: (鞦)韆,(秋)季;
松: (鬆)散,(松)樹;
咸: (鹹)菜,老少(咸)宜;
向: (嚮)前走,方(向);
余: 業(餘)愛好,(余)[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郁: (鬱)(鬱),濃(郁);
御: 抵(禦),(御)驾親征;
愿: (願)望,(願)意,許(願);
云: (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 (蕓)薹,(芸)香;
沄: (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 細(緻),(致)敬,(致)力;
制: 節(制),(制)度,(製)造;
朱: (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筑: 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准: (準)則,瞄(準),(准)許;
辟: 复(辟),開(闢),精(闢);
别: 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 占(卜),前程未(卜), 蘿(蔔);
种: (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 昆(蟲),毛(蟲),長(虫)[注: “虺”的本字,毒蛇]
党: (党)項[注:姓氏],(黨)員;
斗: 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鬥)牛士,(鬥)智(鬥)勇;
谷: 五 (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划: (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 茶(几),(幾)乎,(幾)個;
家: (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据: 占(據),(據)點,凭(據),拮(据);
卷: 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蜡: (蠟)燭,(蜡)[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 (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 (纍)贅,罪行(纍)(纍),(纍)计,連(累);勞(累);
朴: (朴)刀,(樸)素;
仆: 前(仆)后繼,(僕)人,公(僕);
曲: 彎(曲),戲(曲),(麯)酒;
舍: (捨)棄,施(捨),宿(舍);
胜: (勝)利,名(勝),(胜)任;
术: 技(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
台: 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兄(台)[注:稱呼];
2.亭(臺)樓閣,舞(臺),
3.寫字(檯);
4.(颱)風
体: 身(體),(体)夫[注:抬靈柩嘅人);
涂:
1.(涂)[注:水名;姓],(涂)月[注:農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見《山海經 北山經》)];
2. 生靈(塗)炭,(塗)改;
吁: 長(吁)短歎,呼(籲);
佣: 雇(傭),(傭)人,(佣)金;
折: 奏(摺) ,(摺)叠,曲(摺),(折)本,(折)斷;
征: 遠(征), (徵)召,象(徵);
症: (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厂: (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
广: (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
发: (發)達,頭(髮);
复: 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汇: (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获: 捕(獲),(獲)得,收(穫);
尽: (儘)管,(盡)力,前功(盡)弃;
苏: 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坛: 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团: (團)结,(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须: 必(須),(須)知,胡(鬚);
脏: 肮(髒),內(臟),五(臟)六腑;
只: (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新考订版繁体、异体、古今字用法
● 並,并,併 :——古代完全不通用。并,併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併,不写作並;“一起”的意义写作並,並排;很少写并、併;“依傍”的意义只写作並;“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併。● “为”统一替换为“爲”,爲、為为古异体字。● 才,纔:“才能”之意,用才;“刚刚”、“方才”、“仅仅”之意,用纔。● 采,採,寀,埰,棌:“摘取”的意义写作採;“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寀,埰 例词:寀地,寀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 例词:棌椽。● 彩,綵 :——古代是两个字;綵仅用于彩色丝织品;“彩色”、“光彩”用彩。● 抄,钞,杪:“掠夺”,“抄写”之意用抄;“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读miao3声 例词:教行于钞;● 沈,沉:沉古代写作沈,但沈没一般写作沉没。● 冲,衝:——古代是两个字: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沖)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衝例词: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要衝,衝水,衝動,衝撃。● 丑,醜: “地支”用丑,子丑寅卯; 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醜,醜陋,醜悪。● 仇、讎: 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報讎,讎人。● 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烟斗、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鬥牛士、鬥智鬥勇。● 厄(戹)、阨、轭(軛):——古代是三个字,厄,困苦意,厄运;阻塞、险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轭(軛),牛马拉车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范,範 :——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范仲淹;模範、范例则用範。● 丰,豐:——古代是两个字,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例词:丰采、丰姿、丰韵、丰儀;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豐産,豐收, 豐富。 ● 復,複,覆:複,有“夹衣”,“繁复”,“重复”之意;復,有“回来,回去”,“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覆,有“遮盖”,覆盖,“翻转过来”,“颠覆”之意;複的“夹层的”,“重复的”意思,覆的“翻过来”的意思,可以写作復;復的义项不能写作複。● 干,乾,幹,榦:“天干地支”用干;“冒犯”“干预”用干 ,例词 :干戈;“干湿”用乾 例词:乾杯、乾旱,乾净,乾燥;“树干”用榦 例词:樹榦 、骨榦 、榦流;“才干”用幹 例词: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 谷,穀:“山谷”用谷, 姓氏用谷;“粮食”、“俸禄”用穀,穀子,稻穀。● 館,舘:“宾馆,客舍”用舘,图书舘、旅舘、博物舘;“饭馆”用館。● 盡,儘:“尽头”、“顶点”、“全部”,用盡 , 例如: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尽心盡力,盡頭,物盡其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儘着三天把活干完;先儘旧衣服穿,儘着老人先上车;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和“最”相似的意思,儘北边、儘南頭。● 歷、曆:歷: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曆: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庆曆四年春??????● 志、誌:“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凭、憑(凴):“靠着”义项时用 凭,其余义项用憑 。例字:怒发冲冠,凭栏处;凭借用憑,例字:憑据,憑証,文憑。 ● 升、昇、陞:“容量名”用升;“太阳升起”用昇、升;“升官、提拔升迁”在唐以前用昇、升,唐以后用陞。● 万、萬:复姓“万俟”(mo qi) 写作万;其它一律写作萬,例字:萬歳,萬花筒。● 系、係、繫:“世系”、“系统”的意义一般写作系,农业農業系統,歴史系; 在“关联”、“连结”的意义上,一般写作係、繫,如:維係,聨係等,係、繫可以通用;但作“提”讲,如把水从井中“繫”上来,作栓、绑讲的,如繫馬,作拘禁讲,繫獄,则不能通用,只能用繫;“係”在书面用语中作“是”讲,如鲁迅係浙江人、確係實情,也不可与繫通用。 ● 游、遊:凡有关水中的活动,一般只能用游;而有关陆地上活动的,游、逰可以通用。游览、旅游则应用遊。
●于、於:作为姓氏时只能用于;《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作于,其他书多用作於。动词词头用于,叹词用於,不能相混。例词:關于、屬于、青出于藍、樂于助人、輕于鴻毛、易于了解。● 余、餘:表示第一人称用余,表示剩下的、业余等,用餘,業餘愛好、富餘、宽餘。● 郁、鬱:郁,有文采的样子/ 云、汽浓盛的样子,濃郁;鬱,树木丛生、茂盛 / 忧愁,愁闷,鬱鬱葱葱;作人名時,如李郁周,用郁而不用鬱;作姓氏时只用郁。●札、劄:札,书信、书写的小木片;劄,奏札、宋朝中央机构发布指令的文书。●制、製:制:制作、制造;禁止、遏制;规定、制定;规章、制度;帝王命令;规模;製:制作、制造;裁制衣服;写作。●鍾、鐘:鍾:酒器;量器;积聚;鍾情;鐘:鐘錶;一种乐器, 鐘磬,通鍾。注意人名中的用法:鍾繇、鍾子期、錢鍾書、張鍾麟。●后、後:皇后、博士后用“后”;后来、以后用後。●发(發、髮):發展、發生;頭髮。●跡、蹟:异体字,杂志中統一用“跡”。● 里、裏、裡:邻里、公里、里程、国外人名地名译音中用“里”;“裏”和“裡”是异体字,杂志中统一用“裏”。●咸、鹹:作“全”、“都”讲时用咸,如少长咸集、咸受其益;年号(咸亨、咸丰)、地名(咸宁)中用咸;作姓氏用咸;表示咸淡用鹹,鹹菜。●岳、嶽:姓氏为岳,岳飞;山岳为嶽。●欲、慾:表示“想要”、“希望”、“需要”、“将要”之意时用欲,如:暢所欲言、從心所欲,膽欲大而心欲细,摇摇欲墜、山雨欲来风满樓;表示“欲望”则用慾,如食慾、性慾、占有慾、求知慾。●溪、谿:为异体字,可互用。●板、闆:木板,老闆。●表、錶:外表,表现,表演;手錶。 ●刮、颳:搜刮, 颳風。● 胡、鬍:胡閙,胡亂;鬍鬚。● 須、鬚:必須、鬍鬚。● 回、迴:回頭,回報,回族;迴旋。● 伙、夥:伙食,伙房;夥計,團夥。● 姜、薑:姜子牙[注:姓氏]; 生薑。●借、藉:借錢;藉口,藉題發揮。●克、剋:千克,克勤克儉; 攻剋,剋期。● 困、睏:困苦,圍困; 睏倦,睏覺。● 漓、灕:淋漓;灕江。 ● 帘、簾:酒帘[注:旧时酒家作店招的旗子];窗簾,垂簾聽政。● 面、麵:當面,表面,反面;麵粉,麵條。● 蔑、衊:蔑視;污衊。● 千、韆:一千,千秋基业;鞦韆[注:簡體:秋千]。●秋、鞦:秋季;鞦韆。● 松、鬆:松樹; 鬆散,蓬鬆。● 咸、鹹:老少咸宜;鹹菜;● 向、嚮:方向,導向;嚮前走。● 御、禦:御(指皇帝)驾親征;抵禦。● 云、雲:子曰詩云;雲彩,雲南省。● 芸、蕓:芸香,芸芸众生;蕓薹。● 致、緻:致敬,致力;細緻。● 朱、硃:朱紅色;硃[注:名詞,硃砂]。● 筑、築:筑[注:古代樂器];建築,築巢。● 准、準:准許,准将,准此;準則,瞄準,标準。● 辟、闢:复辟;開闢,精闢。● 别、彆: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蔔:占卜,前程未卜;蘿蔔。● 种、種: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虫、虺、蟲: 昆蟲,毛蟲;長虫[注: “虺”的本字,毒蛇]。● 党、黨:党項[注:姓氏],黨員。● 谷、穀:山谷,進退維谷;五穀雜糧,稻穀。● 划、劃: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幾: 茶几,幾乎,幾個。● 家、傢:家庭,家乡,科学家;傢具,傢什。● 据、據:拮据;占據,據點,慿據。● 卷、捲:讀書破萬卷,試卷;風捲殘雲,捲起千堆雪。●了、瞭: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瞭望。● 累、纍:連累;勞累;纍贅,罪行纍纍,纍计。● 朴、樸:朴刀,樸素,樸实。●仆、僕:“向前倒下”之意用仆,前仆後繼;“仆人、奴仆”之意用 僕,僕人,公僕;古官名仆射,用僕射。● 曲、麯:彎曲,戲曲;麯酒,大麯。● 舍、捨:宿舍; 捨棄,施捨。● 术、術: 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術業有専攻,技術。● 台、臺、檯、颱: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2.第一人称代词,星宿名。三台、兄台、台甫兄台、台鑒;3.亭臺樓閣,舞臺;4.寫字檯;5.颱風。● 夫、伕:丈夫、姐夫、夫人;旧指用为夫役的专字,车伕、火伕、挑伕。● 苔、薹:苔藓、青苔;蒜薹、抽薹;●体、體: 体(音同笨)夫[注:旧指抬靈柩的人伕]; 身體,體育,體諒。● 涂、塗: 1.涂[注:水名;姓],涂月[注:農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2. 道路的意义一般用涂,与“途”通用;3. 生靈塗炭,塗改,塗抹、塗鴉、塗擦。● 吁、籲: 長吁短歎;呼籲,籲請。● 佣、傭:佣金;雇傭,傭人。● 折、摺:折本,折斷;奏摺 ,摺叠,曲摺。● 征、徵:征,出征、远征、征伐、征税;徵,追究、证明、应验、迹象预兆,徵聘、徵税、徵求、徵询、 象徵、特徵,無徵不信。●症、癥: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匯、彙:匯合,匯款;彙聚,詞彙,彙報。● 蘇、甦:姓氏,蘇東坡;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壇、罎: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團、糰:團結,團體,師團,團員,團長;湯糰,飯糰。●髒、臟:肮髒;內臟,五臟六腑。●隻、衹: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温馨提示:《黔艺空间》所刊文图如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欢迎各位朋友微信关注黔艺空间公众号。
《沙甸方言词典》上集连载:一
好多孩子写字会有倒笔顺的现象,孩子不管是刚学写字,还是已经读到了三五年级经常写字笔顺还是会错。
有时写一个字是不是也要思考一小会儿?有时,写出来的字连笔顺都不一定正确。
你的名字写对了吗?
下面是国家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则,看看你们有多少字的笔顺写错了……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
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
一、横:
1.末笔写二
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
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
隹zhuī(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土、士分开
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
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天、夭分开
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
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王、壬分开
王——呈(程、逞)。
壬——任(凭)廷、淫。
5.首笔是横不是撇
丰(蚌、艳、契)
耒lěi(耕、耘、耙)
邦(帮、梆、绑)的第四笔是撇
刊的第三笔是竖。
6.横“山”的中横向右出头不出头——寻、帚、刍(邹)当、雪、扫、妇、侵。
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ù(建)秉、捷、唐、康、争、兼。
横“山”的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
讯的右旁(汛、讯、迅)笔顺:横斜钩、横、竖(末二笔为十)。
丑(扭、纽、钮)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毋、贯笔顺
毋(wú)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横(两边出头)。
贯的上部部件笔顺:竖折、横折、[先]竖、[后]横(两边出头)。
9.衰的笔顺
中间部件:竖、横折、[中间]长横(两边出头)、短横(堵口)。
10.皮的前三笔笔顺:横钩、撇、竖。
二、撇:
1.应该撇通下来
免(兔、挽、勉)、奂(唤、换、涣)、象(像)、鬼(傀、愧)、卑(婢、碑)——第六笔都是一撇通下来。
2.不是一笔通下来
麦七画、美九画、敖(傲、熬、遨)十画、象十二画。
3.不要多一撇
畏(喂、偎、煨)、展(辗、碾)、代、武、贰。
4.先撇与后撇
先撇:九、及。
后撇:刀、力、乃、万(笔顺:横、横折钩、撇)、方(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5.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
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
不出头——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仑(论、伦、论、轮)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不相交叉。比左旁笔顺:横、竖提。北左旁笔顺:竖、横、提。此左旁笔顺:[中]竖、横、[左]、提。
6.末笔为人
火笔顺:点、[右上]小撇、[中]撇、捺。
臾笔顺:[左上]小撇、竖、短横、[右]横折、短横、[托底]横,最后写人。
爽笔顺:横、[左]撇、点、撇、点、[右]撇、点、撇、点、最后写人。
脊上部笔顺:[左]点、提、[右]小撇、点、[中]写人。
▲注意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
三、竖:
1.竖与撇之分
临、监、坚、竖、紧:第二笔是竖,不是撇。
旧:第一笔是竖。
归:第二笔是撇。
2.“周”与“同”第一笔不同
① 同、冈、网、罔:第一笔是竖。
② 周、用:第一笔是撇。
3.“月”第一笔有变化
① 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笔为竖。
② 肚、肌、肠、期、朗:月在左右,首笔为撇。
4.强调后写竖
① 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三笔笔顺:横折、横、竖。
② 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钩、竖。
5.出头与不出头
出头——由(黄寅)、黾(渑、绳、蝇)奄(俺、淹、掩)。
不出头——龟(阄)。
出头——异、弄、弃、弁、弈、算、弊。
不出头——畀bì(痹、箅、鼻)。
出头——圣(怪、坚)。
不出头——泾、径、经、劲、茎、颈。
6.号、考、污——末笔向上不出头
末两笔笔顺:横、竖折折钩。“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数字“5”。
7.收的左旁,叫、纠的左旁——竖提与竖不交叉。不能写如阿拉伯数字“4”。
8.做左偏旁时向右不出头
① 身(射、躬、躲)——第六笔横、第七笔撇,都向右不出头。
② 舟(舰、般、航)——第五笔横,向右不出头。
▲注意:耳(取、职、联)——做左偏旁时末笔改提,可出头。
9.非字的笔顺与笔画
非(罪、韭)笔顺:[左]竖(不是撇),三小横(最后一小横不为提),[右]竖、三小横。
四、点:
1.有点无点
① 有点——市shì(柿、铈、闹)。
② 无点——沛的右旁(沛、肺、芾),中间竖向上出头。沛七画。尧(浇、挠、绕、烧),右上无点。步(涉),左下无点。染右上不是丸。琴下无点。纸下无点(低下有点)。
2.先点与后点
① 先点点——义、为(笔顺:点、撇、横折钩、[内]点)。
② 后点点——叉、发、拔、成(凡从戈者均末笔为点)。
3.点点的顺序
母笔顺: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横、点(不要写完横再点两点)。凡从母者:拇、姆、毒、每、诲、悔、霉均如此。
舟(船、航)、后三笔笔顺:点、横、点。
丹(彤)的末两笔笔顺:先点、后横。
州的笔顺:点、撇、点、竖、点、竖。
鬯chàng的笔顺:撇、斜点、[上]点、[左]点、[右]点、[下]点、竖折、竖、撇、竖弯钩。
五、折(提、钩)
1.横折与竖折
① 片——末笔为横折,共四画。
② 牙——第二笔为竖折,共四画。
③ 乐——第二笔为竖折,共五画。舛chuǎn(桀、舜、舞)、降,末三笔为:横、竖折、竖(末笔向上出头)。
④ 既——右旁为横、竖折、撇(向上不出头),竖弯钩。
2.从区者末笔为竖折
区、匹、臣、匡、匠、医、匪笔顺:[先]横、[再写]里边被包围的部件,[最后]竖折一笔写完。
3.左偏旁末笔横改提
土(培场)、王(玩球)、止(歧武)、血(衅衄)、耳(取、联)、子(孙、孩)、马(驰、驶)、鸟(鸵)。
4.车字笔画、笔顺的变化
① 车做独体字时笔顺——横、竖折、横、竖。
② 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笔顺——横、竖折、[先]竖、[最后]提。
5.注意竖提
① 切(窃、砌、沏)左旁不是土。
② 瓦(瓯、瓷、瓶)笔顺:横、竖提、横折弯钩、点。
6.发与拔的右旁不同
① 发(泼、拨)第一笔是竖折。
② 拔的右旁(祓、绂)第一笔是横。
7.有钩与无钩
① 有钩——七、儿、几(冗、亢、机、秃、虎)。
② 无钩——朵、殳(没、投、沿、铅)。
③ 有钩——东、杀、条、杂、亲、余(末笔均为点,不为捺)。
④ 无钩——不、木、未、末、禾、耒、来、束。
8.木字钩与捺的变化
木字做独体字时,竖无钩,末笔为捺。
木字构成合体字时:
①作左偏旁时:无钩、捺改为点、如枯、杆、树。
②作右偏旁时:无钩,捺不变,如体、沐、林。
③在上部或下部时:无钩,捺不变,如杏、李、杰;桌、案、荣、采。但遇到有并行的捺时,为了避让,而将捺改点如:漆、茶、荼。
9.“小”字钩的变化
① 在字的上部时无钩——尘、尖、少(抄、纱、省、劣、雀)。
② 在字的下部时有钩——尔(你)、叔(菽、淑)、京(凉、就)、忝、示(宗、票、奈、捺)。
▲注意“尔”字例外——玺、您,在字上部时也有钩。
六、其他
1.几种顺序都有
① 先中间,后两边——丞、承、率、燕、兜、燮、夔。
② 从左到右——辔、盥、鬻、嬴、赢、羸、彘。
▲注意:
肃的笔顺:横折、横(向右出头)、横,[中]竖,再写[左]撇、[右]竖,最后[里边]小撇、点。
齑的笔顺:先写文,[左]撇、[右]竖,最后[中]写韭。
2.堵口与不堵口
① 己jǐ——记、纪、起、忌、岂(凯、铠)、改、妃。
② 已yǐ
③ 巳sì-——包、苞、导、异、巷、祀、圯、汜、巽、熙。
④ 犯的右旁——范、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3.区别几个有戈的字
① 戊wù、戍shù、戌xū、成、咸、戚——笔顺都是先写厂,再写内部部件,最后:斜钩、撇、点。
② 戎róng、戒jiè(诫、械)——相同部分笔顺:长横、短横、在短横上加撇,(“戒”再多一竖),最后,斜钩、撇、点。
4.仑与仓要分开
① 仑——伦、沦、抢、论轮。
② 仓——伧、沧、抢、枪、苍。
5.癸与祭的字头要分开
① 癸——揆、睽。登(澄、橙、瞪、凳)。
② 祭——察、蔡。
6.学与党的字头要分开
学、鲎、觉。
党、堂、常、棠、尝。
兴、举、誉。佥(检、验、签)。
光、当、肖。
7.字的末尾笔画不同
① 呙(涡、蜗、莴、窝)——末两笔:撇、点。
② 离(漓、螭、璃、禽)——末两笔:撇折、点。
③ 禹(属、踽)、禺、隅、愚、寓——末三笔为竖、提、点。
8.冒字上部部件特殊
冒(帽、瑁、冕、勖)上部部件第三笔、第四笔不触及到左、右两边,有时可写成秃宝盖下加二。不要写成曰yuē或日rì。
9.辰字起笔先写厂
辰(振、唇、辱、晨)笔顺:横、撇、横、横、竖提、撇、捺。
10.敝字的笔顺
敝(撇、弊、憋、蹩、鳖、蔽)的左旁笔顺:点、撇、[左]竖、横折钩、[中]竖(向上出头)、[里边]撇、点。敝十一画。
11.女字的笔画、笔顺
独体字女笔顺:撇点、撇、横(横与撇只接触,不交叉,横向右略长。)。
女字做左偏旁时,笔顺同上,不同的是横与撇接触后,不向右略长,构成一定角度即可。横不改为提。
12.兖字中间不是口
兖、衮(滚、磙)笔顺:六下是厶,不是口。
13.三个特殊字形的笔顺
① 凹āo:竖、横折折、竖、横折、横,共五画。
② 凸tū:[上]竖、[中]横、[下]竖、横折折折、横,共五画。
③ 噩è:横、竖、[左]口、[右]口、横、[左]口、[右]口、横,共十六画。
14.部分字的笔画、笔顺
① 了:横钩、竖钩,两画。
② 之:点、横撇、捺,三画。
③ 廿niàn(二十的意思),革字头,笔顺:先横、竖、竖、横,共四画。
④ 卅sà(三十的意思),带字头,笔顺:先横、再撇、竖、竖,共四画。
15.部分部首的笔画,笔顺
① 艹(草字头):横、竖、竖,三画。
② 讠(言字旁):点、横折提,两画。
③ 辶(走之儿):点、横折折撇、捺,三画。
④ 阝(双耳刀):横撇弯钩、竖,两画。
⑤ 忄(竖心旁):[先]点、点,[后]竖,三画。
⑥ 犭(反犬旁):[先]撇、[再]弯钩、[最后]撇
汉字笔画的基础知识
入声字巧记,赶紧收藏吧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长恨歌》开头的八句,首句入韵,除了“国”,其他几个韵脚用涟水话读都押韵。“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是《卖炭翁》里的句子,用涟水话读也都押韵。上述所举两例,押的都是平水韵入声韵的【十三职】,在涟水方言里归为【额部】和【物部】,这两个韵部可归并为【额部】一个韵部。“额”韵母的发音与国际音标里的短音[?藜]极为相似。
在涟水话里,【额部】入声字相当丰富,除了【十三职】之外,还有【四质】【五物】【六月】【十一陌】【十四缉】等五个韵部都有一些【额部】字,如【四质】有“质日出室实率术秩失瑟膝述叱虱侄踬怵秫栉”等字,【五物】有“物佛芾拂弗勿不沸”等字,【六月】有“骨发没窟笏突忽核惚兀凸”等字,【十一陌】有“石客泽宅策册格额尺赤革适厄隔窄核掷责释择摘赫谪跖只炙斥吓拆扼”等字,【十三职】有“职德食蚀色直值得黑侧贼饰刻则塞式轼殖植敕织特勒肋识克恻测啬穑”等字,【十四缉】有“入湿给十拾涩蛰执什”等字。
其中,“膝”在涟水话里有两读:一读“漆”,体现了j、q、x不分的古声母特点;二读“客”,体现了j、q、x和g、k、h不分的古声母特点,而且极好地保留了“膝”的【四质】古入声风貌,很是难得。说“漆盖”,已经是很文、很书面了,口语中都是说“客头”,“客”与“膝”发音对应,“头”与“盖”词义对应。“掷”和“摘”都在【十一陌】,这就为“摘猴子”就是“掷猴子”提供了依据。“炙烤”的“炙”和“责”“择”“摘”等字同在【十一陌】,说明涟水话里皮肤被太阳“责黑了”的“责”,其本字极有可能就是“炙烤”的“炙”。贼”和“则”是【十三职】里的同音字,怪不道“文革”的时候,大家都把“工贼”“刘贼”的“贼”说成“则”呢。“吓人”的“吓”,普通话说“下”,涟水话说“赫”,原来是因为“吓”和“赫”同在【十一陌】。
“率领”“表率”的“率”,与“术”同在【四质】,是同音字,也怪不道涟水人会将“率”说成“术”呢。还有,在涟水做过“一把手”领导人、其行堪称表“术”的米芾,涟水人会说成米“佛”,是因为“芾”和“佛”“沸”“拂”是【五物】中的同音字。“佛”“沸”“拂”这三个原本同音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韵母分化为o、ei、u,而我们涟水还是不忘初音,统统以“佛”事之,发音为[f?藜]。
涟水话【额部】字与古音比,和平水韵的【四质】【五物】【六月】【十一陌】【十三职】【十四缉】里的若干字相对应,与今音比,则和普通话含e、u、i、o、ei、ai等韵母的若干字相对应。如“额厄策德隔赫核劾刻塞(堵塞的塞)瑟特”“勿不弗出骨忽葫窟入述突凸”“赤斥尺叱日识拾式食实失湿室适释饰直侄职质只织汁”“佛没(淹没的没)么”“黑没(没有的没)沸”“拆率塞(瓶塞的塞)”等等。瓶塞子的塞,涟水话发音同“泽”,如“耳塞把耳朵‘泽’起来”“鼻孔流血用青菜团子把鼻孔‘泽’起来”“倒完开水及时把开水瓶‘泽’起来”等等。“塞”说成“泽”,这是涟水方言声母存在的z、c、s不分现象的一个体现。
头发的发,在涟水话里有三种发音。一种发的是【鸭部】入声韵,与“法”“伐”“罚”同音,拼音为[f?],这个几乎就是官话了,用于“理发”“发型”等语汇。一种声母为w、韵母为u,与“务”同音,用于“头发”一语,“头发”说成“头务”,与“特务”话音相近,小朋友都能发现这个情况并用来捉弄人,惊咋咋地大喊“抓特务啊”,等到成功地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后,就若无其事地说他刚刚说的是“抓头务”而非“抓特务”。还有一种发音和“佛”“沸”“弗”相同,拼为[f?藜],保留了【六月】入声韵。头发说成头佛最接近古音,不过,这样说的人并不多见。
涟水话【额部】入声字有一部分是从平声、上声转化过来的。如手指的指、脚趾的趾,都说成是入声的“责”,“手责盖子”即指甲,“脚责盖子”即趾甲,“手责透”就是手指头,“透”是“头”的轻读效果。
轱辘(车轮)、骨碌(滚动,旋转)、咕噜(形容水流动或东西滚动的声音),其中的轱、骨、咕在涟水话里同音,都是入声,属于【额部】。车轱辘人们说得较多,但写出来较难。眼珠子骨碌骨碌直转,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车轮子骨碌骨碌滚到河里了,这些话也常听到;顶嘴、不听训导和安排,这些行为可用“一说翻骨碌”来形容。肚子饿了,或是吃了不洁的食物和饮品,肚子里会咕噜咕噜的,这些话也经常听说。同样,咕叽在涟水话里说成骨叽,还可以扩展为骨骨叽叽,意为小声地或私下地议论某事或发泄不满,或指在会场上、课堂上不守纪律小声讲话,还可以指谁和谁不公开地闹着小矛盾,通常用于领导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批评或告诫。
果类的核,在北方话口语里说成“胡”,如枣核说成枣胡。而在涟水话里,“核”则发成“忽[hu?藜]”,身上起的小结节也被说成“忽[hu?藜]”,如“杏忽子”“桃忽子”“脖子上起个小忽子”等等。
涟水农村的饭食里有一种叫作“忽[hu?藜]兔”的,如“小麦忽兔”“稖头忽兔”等等,这种饭食属于水饭的范畴。将粮食浸泡之后带水磨成糊状,然后将糊子投入开水锅里煮成稀饭,这种稀饭就叫“忽兔”。而所谓“忽兔”,其实就是“糊涂”,“忽”是“糊”的入声发音,“兔”是“涂”的轻声效果。“忽兔”就是“糊涂”还有个口语佐证,就是人们在算账、做作业,还有在应对突发事件或复杂局面的时候,常常会说“被搞忽兔得咧”,“搞忽兔得咧”可不就是“搞糊涂得咧”嘛!
“糊”发成入声的“忽”,而葫芦的“葫”和“糊”同音,所以涟水人理所当然地又会把葫芦说成“忽[hu?藜]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