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过山车行情,一二级市场投资人士热议
记者 杜萌
千亿REIT市场又迎来新的重磅文件。
8月29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优化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发行交易机制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发售定价、询价与认购、二级市场交易、资产评估行为、配套支持政策等多方面对REIT市场进行了规范。
《通知》共从发售定价安排、询价与认购、二级市场交易、资产评估、配套支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一、关于发售定价安排。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应当按照规定做好基础设施REITs的路演推介、询价、定价、配售等工作;结合产品规模、行业特征、原始权益人及其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自持比例等情况合理确定战略配售规模,优化投资者结构,保障基础设施REITs首次发售上市后流通份额合理充裕;建立原始权益人与投资者沟通机制,推动网下投资者在充分了解项目基本情况、估值情况、所属市场和行业概况、发售方案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参与询价;根据网下投资者报价情况,结合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募理财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资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等配售对象的报价情况,合理审慎确定认购价格。
二、关于询价与认购。参与询价的网下投资者应当根据基础设施项目评估情况,遵循独立、客观、诚信的原则,合理报价,不得采取串通合谋、协商报价等方式故意压低或抬高价格,不得有其他违反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鼓励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在确定网下投资者配售原则和配售方式时,引导认可基础设施REITs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及认购。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可以根据项目路演情况,以增加承诺条款等形式,合理审慎约定上市特定期限内网下投资者可交易的份额比例。期限、比例等具体要求可以由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与网下投资者协商确定。
三、关于二级市场交易。做市商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基础设施REITs做市服务工作,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将优化做市商考核激励机制,配合落实将基础设施REITs做市业务纳入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体系的有关安排,表彰优秀基础设施REITs做市商。鼓励长期持有型投资者结合基础设施REITs的产品特征,参考权益类产品拓宽优化现有止损线等风控机制安排。
四、关于资产评估行为。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审核关注事项(试行)(2023年修订)》《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运营操作指引(试行)》等法律法规及本所相关规定开展评估工作,在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底层资产特征基础上,合理设置评估参数,审慎确定评估结果。评估机构应当对评估参数的选取进行独立判断,不得完全依赖第三方意见,同时应充分说明关键核心指标的预测依据及合理性,并对不利情形进行压力测试。
原始权益人应当积极配合基础设施REITs资产评估工作,按照规定提供相关经济行为文件、资产权属证明、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资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应当结合基础设施REITs同行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大宗交易的估值参数选取情况,对评估参数和评估方法的选取进行独立核查,确保评估结果审慎合理。评估机构、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应当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本所将对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及基金管理人、财务顾问的评估核查责任加强监管。
五、关于配套支持政策。基础设施REITs是国际通行的配置资产,具有流动性较高、收益相对稳定、安全性较强等特点。后续本所将进一步推动扩大基金中的基金(FOF)参与投资基础设施REITs;配合中国证监会持续推动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积极推动将基础设施REITs纳入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交易标的,引入境外投资者,提高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研究推出基础设施REITs实时指数及ETF产品,不断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共有28只公募REIT上市交易。截至9月1日收盘,有10只REIT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跌破发行价。其中,平安广河高速REIT的收盘价为9.07元,相比13.02元的发行价跌幅达到30.31%;华夏中国交建高速REIT,收盘价为5.88元,相比9.4元的发行价跌幅为37.41%。
今年以来,受底层资产的基本面表现、投资者结构、市场流动性等多方因素影响,REITs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增加、遭遇了阶段性的下跌。
对此, 华夏基金表示,目前REITs市场单只产品规模和日成交额有限,因此大额资金进出容易导致产品二级市场价格剧烈波动。《通知》旨在引导长期投资理念,有助于防止网下“打新”投资者交易行为短期化、集中减持引发的产品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实操中通过基金管理人与网下投资者协商确定锁定期限,注重引导长期和价值投资理念,可设置产品分阶段减持的安排,有助于市场平稳发展。
博时招商蛇口产业园REIT基金经理刘玄认为,《通知》的发布有利于优化基础设施REITs投融资功能,有助于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有助于更好地激发REITs市场活力,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市场吸引力。
红土创新基金表示,进一步合理调整做市商的考核机制将有利于发挥做市商稳定市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做市商的积极性。一方面,做市商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这对于平抑产品的非理性波动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作为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做市商,需要承担风险和成本,此举将有助于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市场,提高其服务质量和交易效率。
一文看懂ETF如何在一二级市场套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报道
7月12日下午,21 世纪创投研究院“S 基金发展机遇与挑战”闭门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研讨会由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苏州市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苏州市吴江区创业投资协会联合主办。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总编辑陈晨星在开场致辞中谈到S基金的特点,并分享了对中国私募二级市场发展趋势的看法。
陈晨星表示,S基金投资集成众多优点,比如底层资产相对清晰、投资周期相对较短、资产流动性较高、能够降低盲池风险等。统计数据表明,S基金的业绩平均表现好于一般的私募基金。
因此,无论是政府投资机构、国资、金融机构,还是市场化母基金、S基金、市场化GP等,都对S基金交易表现出参与积极性。2022年,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交易总量超过1000亿美元。而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在2022年的交易金额也突破1000亿人民币大关,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3%。
“因为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多数机构还未经历过完整的基金周期,在基金退出层面仍在探索,大量基金也缺乏退出的经验。S基金、S市场的需求激增,在这个时候是可以理解的。”陈晨星说。
同时,近年来,在全球证券市场持续低迷、一级市场估值大幅递减、投资者对流动性需求猛增的背景下,GP将私募二级市场作为重要的退出渠道之一,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虽然个人和企业投资者仍是国内私募二级市场相对活跃的群体。但真正对市场放大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是大量的政府投资基金、国资和金融机构。2022年,政府基金成为私募二级市场中买卖双方交易资金体量最大的主体,而金融机构则稳坐第二大交易额的交易。
“我们拿到的数据表明,2015年到2022年底,政府引导基金的累积认缴规模超过7万亿元,未来两三年将面临大规模的退出。而万亿级别大体量资金的退出,将持续给私募二级市场供给端带来更多潜在的交易机会。”陈晨星说。
因此,中国的私募二级市场将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各类型的交易,包括LP份额转让、接续子基金、尾盘接续基金等纷纷出现。其中既有LP主导的,也有GP主导的。
陈晨星指出,很多外资也看到了中国S市场的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迈向中国,比如在境内开设办公室来募人民币,也通过QFLP渠道进军中国市场。但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可能对中国市场来说并不能完全复制。因为在海外成熟市场,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交易不是以解决流动性为目的,而是主动管理资产投资组合的主要手段。此外,底层标的的资产阶段也不太一样。
“与海外不同,中国S市场最常见且重要的问题是估值定价。对于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来说,无论是作为买方还是卖方,其面临的估值定价难题更为复杂。同时,诸多国资和政府投资基金并不以财务诉求作为唯一考量,提高了交易的复杂程度。”陈晨星说。
不仅如此,解决S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LP/GP的利益冲突等问题,考验着人民币、GP、LP以及中介机构的智慧。值得欣慰的是,政策在不断地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底层投资的标的估值体系也正在完善,国有资金参与S交易的规定也在陆续的出台。
2021年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建设了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2022年,全国多地政府都出台发展S市场的配套政策,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重庆、海南、山东等地,都在积极推进私募股权转让的平台建设工作。
“相信未来监管规则将会更加清晰,国资参与S市场的交易灵活性也会更好。随着一批专业服务机构的涌现,S市场各参与方认知差和信息差也会逐渐缩小,基金份额的交易流程会更加标准化。”陈晨星说。
她表示,S市场的生态建设正在逐渐地完善,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愿意为各个买卖方提供研究服务,也愿意搭建平台,与行业一起探索与推动S市场的发展。
最后,陈晨星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创投版》进行了介绍。她表示,《21世纪经济报道•创投版》自2010年创立以来,对股权投资行业的成长路径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对资本的创新逻辑也一直在冷静观察与思考。
近几年,依托21世纪创投研究院,《21世纪经济报道·创投版》加大对于股权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的前瞻研究,围绕机构“找钱、找项目”的诉求,强化机构的垂直领域竞争力,陆续推出了系列报道和调研产品。
在今年上半年,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已举办“女性投资人闭门沙龙”、“保险资金股权投资闭门研讨会”,下半年还将定期举办“ESG投资”、“女性投资人走进西湖大学”等闭门研讨会,以及区域性的股权投资论坛,LP/GP/被投项目探访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33年难得一见,股民调侃,全都是泡沫!受益“日特估”的基金盘点
1、场所不一样:场内基金是可以在交易所(场内市场)进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和交易的基金,场外基金是只能在交易因此外进行基金份额申购和赎回的基金;
2、功能性不一样:场内基金可以申购后在二级市场进行卖出,也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入后在一级市场进行赎回。场外基金只可以进行申购和赎回,没有交易功能;
3、交易所需账户不一样:场外基金可以通过基金公司账户,银行柜台,代销平台等账户进行买入,而场内基金只能通过股票账户进行申购赎回和交易;
4、门槛不一样:场外基金最低10人民币就可以,而场内基金的投资门槛通常比较高;
5、品种覆盖不一样:场外基金品种多种多样,场内基金则多是指数型基金。场外基金的选择要比场内基金的选择要多些;
6、买入确认和卖出到账时间不一样:场外基金通常申购后T+1 /2日确认份额,卖出资金到账时间通常为2到7个工作日。场内基金买入是实时买入,通常是T+1日可卖出;
7、分红方式不一样:场内基金对比场外而言只可以选择现金分红,不能选择红利再投。以上就是场内场外基金有啥区别相关内容。
1、:场外基金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经手的“中间商”较多,就会有中间商差价,额外附加成本也比较多;2、:场外基金只看收盘价,完成赎回结算需要等到第二天,而基金公司将基金份额兑换成现金又需要一天的时间,因此从申请赎回到现金入账需要经过三天的时间;
3、:场外基金一天只有一个净值,买卖以每天收盘价为准,不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