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618首场带货超1500万件,甘肃陇南产销对接成绩“新”
随着六月来临,年中促销大战也悄然拉开帷幕。对于头部主播而言,直播带货领域将再次迎来升级挑战。5月20日,辛选创始人辛巴开启618辛选年中购物节首播,200多个头部品牌出现在辛巴直播间,引爆了用户的消费热情,全场总人气达到7723万,总带货销量超1500万件。
在当天的直播中,辛巴不断强调理性消费,“需要的买,不需要的不买”。辛巴直播间内多款大牌好物依然被用户的消费热情淹没,vivo S17e曲面屏手机全球首发,以超高的性能、颜值和性价比引起追捧,成交量超7.2万台,带货销售额超1.4亿。在辛巴直播间,超能、百事、TCL、喜临门、心相印、清风、欧莱雅等品牌爆品也纷纷上架,款款力度超前,分别成交几万单到几十万单,用户一边刷屏“抢到了”、“太爽了”,一边感慨品牌方“卷疯了”!
一向死磕性价比的辛选为618这场“年中大考”做足了功课,辛巴再次严选优质品牌,将众多高性价比的商品送到辛选消费者面前,有多个品牌的产品在这场直播中实力出圈。相关数据显示,在辛巴直播间首发的一款吾双跑鞋以38.8万双的成绩兑现了辛巴为用户“每年定制一双鞋”的承诺。卡尔顿品牌的一款吐司产品上架五分钟被拍下162万箱。来自厄瓜多尔的盐冻大虾一举售空60万箱,总重量超1000吨。而在夏天备受欢迎的青岛啤酒则被疯抢超40万件。
综上,此次年中大促首场直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辛巴还将与更多的品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让年中大促更加火爆有趣。此外,辛选创始人辛巴表示,辛选将以提升品质、提升体验、提升价值为核心,不断提升辛选用户购物体验。
2023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紧盯特色山地农业实际,依托电商发展优势,利用各类电商展销、会议、合作等对接机遇,搭建原产地直面消费市场的桥梁,真抓实干促进产销对接,大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今年以来,陇南市电商局策划实施赴国内重点城市开展产销对接的“甘味陇货城市行”系列活动,拉近产地与市场距离。
4月,陇南市电商局在青岛市市北区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主会场布展了“甘味陇货城市行(青岛)活动”。陇南市30余家优质农产品企业参展,在活动上还邀请了100余家青岛采购企业现场体验农产品,与陇南参展商深度对接购销意向,活动期间线下销售10.07万元,线上销售600余万元,达成橄榄油、中药材、核桃、蜂蜜、食用菌等农产品购销意向订单2.51亿元。
5月,陇南市电商局再次牵头组织其他8县区联动参加了在重庆市长寿区协信广场布展的“甘味陇货城市行(重庆长寿)活动文县专场”。活动期间线下销售15万余元,线上销售100余万元,达成农产品购销意向订单1.12亿元。
通过陇南“甘味陇货城市行”第一、二场的系列活动,有力提高了陇南农产品在省内外的知名度,扩大了陇南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陇南电商同城配送平台正式上线
距与全国同步小康还有267天
卖配送员陈亚平接到了今天的第一个订单。在做好防护措施后,陈亚平骑上配送车前往某快餐店,停车、进店、出示订单号,不到一分钟便完成了取餐。
外卖配送员安全上岗
“您好,您订的外卖到了,请问是自取还是放到指定地点?”到达客户所在的小区,陈亚平按照客户要求将外卖放到小区保安室后转身离开,配送全程未与客户接触。
“以前,大家觉得送货上门很方便,但疫情期间,‘无接触配送’很受欢迎。”陈亚平说,“无接触配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防止疫情传播,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送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
疫情期间,武都区各大电商平台异军突起,让群众宅在家、放心购
电商平台货品齐全
“土豆2斤、西蓝花3斤、花椒1斤……”当天,在“金陇源生态商城”电商平台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兵分两组,一组负责阅读订单内容、一组负责称重打包,然后交到等候的配送员手中,由他们送给下单客户。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电商平台每天24小时持续不间断接单,商品涵盖蔬菜、水果、肉类、粮油、副食、日用百货等,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目前,该平台送货范围已覆盖武都城区。
据悉,疫情防控期间,“尚好佳”“物联美”“森美”多家超市入驻”“金陇源生态商城”“美佳惠互联网超市”“”“同诚到家”等电商平台,正常开展配送到家服务,通过“无接触式配送”方式,日配送量8000单左右,居民不出社区也能吃上新鲜果蔬。
据了解,从启动线上下单、同城配送工作以来武都区共有6家平台开展了宅在家、放心购业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平台复工人员美团60多人、饿了么20多人、美惠家超市10多人、金陇源8人,截至目前,共接单22万多单,配送金额1500余万元。
如今,武都区广大城乡居民只要通过在网上搜索“同城配送”APP,进入本地综合商超、购物中心、农产品合作社的线上卖场,按要求或者提示选购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填写地址后,就可以在家中坐等快递小哥送货上门,真正实现了“安心宅在家,生活有保障”。
文丨王雯
监 制: 王亚辉 审 核:杨建辉
责 编: 李腊梅 编 辑:王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