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起伏众生相:有人仓惶有人悔,还有头部交易所“顶风”拉新营销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一定不会选择进入币圈。”回望过去三年的经历,币圈用户张茂(化名)的讲述中充满了沉重的懊悔。
币圈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是市场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交易市场打上的标签。不设上限的涨跌幅度、“做多”“做空”两头吃、可自主设置的合约杠杆……虚拟货币的种种交易规则,让币圈更显疯狂。
2020年3月,起伏波动的比特币,自3800美元附近开始“触底”反弹,开起了长达两年的“高光时刻”。比特币一路暴涨,也将火热的虚拟货币再度推向大众视野。而从逼近70000美元关口跌破20000美元,比特币也只用了不到8个月。
短短数年光景,币圈风云变换,也改变了无数参与者的命运。“造富神话”的背后,更多炒币用户交出了高昂的学费,黯然离场,只留下一地鸡毛。而在国内虚拟货币及其炒作交易被全面叫停的当下,不曾被人注意的隐秘角落里,还有头部虚拟货币交易所仍在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有用户单日亏损80万元
熊市、寒冬……对于金融领域投资者而言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自2021年11月开始,虚拟货币市场在比特币的暴跌中,迎来了漫长寒冬。现实世界里冬去春来,进入炎炎夏日。而在更多用户看来,币圈何时能够结束熊市,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炒币三年,究竟亏了多少钱,张茂甚至无法给出确切数据。“60万元左右吧。时间太久了,交易平台上没有办法完整查看,只能通过客服查询账单。”张茂解释道。而在短暂停顿后,张茂再次补充道:“不想查,也不敢查。”
但张茂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的账单却清楚地记录着,在2022年1月15日-7月15日的6个月里,张茂亏损金额为11万元。按照此前工资计算,张茂挣得11万元,需要整整24个月。而在剧烈亏损引发的惴惴不安中,张茂失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
在币圈用户聚集的交流群里,时不时有人晒出高额的收益图。周语(化名)偶尔也忍不住问自己,别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与张茂情况类似,不足四年的炒币生涯里,周语亏损约170万元。除了80万元本金外,剩余资金均源于借贷。
时间重新回到2018年。冲击2万美元失败后,比特币一路走低至3000美元关口,关于“虚拟货币崩盘”的讨论屡见报端。而在2019年上半年,比特币走出回调行情,在2019年6月到达14000美元附近,随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暴跌。
虚拟货币起起落落,既可“做多”又能“做空”的玩法之下,币圈“造福神话”吸引了无数用户。周语、张茂等人就在此时相继入场,试图入场分一杯羹。
2020年3月以后,比特币来势汹汹,接连突破多个万元关口,在2022年4月突破6万元大关。“比特币有望涨超10万元”的火热预期之下,暴跌同样猝不及防。
2021年5月19日,是回溯币圈历史时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日子。当日比特币交易价格急速跳水,从43000美元附近跌至29000美元水平,单日最高跌幅一度达到34%,以太坊更是几乎遭遇腰斩。仅仅这一天,全网近60万人爆仓,超过440亿元资金灰飞烟灭。
“就在5月19日那一天,我就亏损了近80万元。”周语表示。周语清楚地记得,在5月19日前,比特币已经连日走跌,本以为有望回调,周语押宝“做多”。“暴跌之下,想要强行平单也来不及了,也没有人接手买入。不断补仓后,80万全部爆仓了。”周语说道。
交易所被指隐蔽“运营”
而炒币为张茂、周语等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亏损,还有银行卡被封禁的风波。一直以来,由虚拟货币交易引发的洗钱等操作都是监管方高度关注的问题,银行也为此对用户资金来源进行严查。
“对于我们这种普通用户来说,在售出虚拟货币的时候,实际上很难把控买家资金来源。但因为炒币收到‘黑钱’,我好几张银行卡被封了。”周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语近日来辗转广东、北京、陕西等多地,但进度并不顺利。
在问及是否了解当前境内禁止用户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时,张茂、周茂等坦言,自己使用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一直以来均可正常使用,因此对于炒币被禁一事没有太多感知。“我所在的用户社群里,还有运营人员在提供日常服务。”周语补充道。
根据介绍,从进入币圈以来,张茂、周语使用的一直是被称为全球三大虚拟货币交易所之一的欧易(OKX App)。而周语所在的群名为“OK核心用户群”,群内多人备注为“欧易VIP运营”。这类运营人员会在群内同步欧易公告、上线新币种的推广信息,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同时,还会告知境内用户如何下载使用OKX App,并提供下载链接和渠道。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币圈用户多通过各交易平台官网提供的链接或推广二维码,下载平台手机应用程序进行炒币。后随着国内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持续升级,2021年6月,三大交易所的相关关键词被各类搜索引擎和公开社交平台所屏蔽,官网等也无法查看。用户下载App转入了更为隐蔽的地方。
7月18日,根据周语转发的信息,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安卓、IOS等两个系统,对OKX App移动端下载进行了实际测试。通过用户群内运营人员提供的链接,安卓端欧易App可直接下载;IOS系统下载需要境外ID,运营人员“贴心”提示,可以在电商平台购买,通过这一方式也可以完成OKX App下载。两种方式下载的平台应用程序,在完成注册、实名认证环节后,均可以进入炒币流程。
“按照央行要求,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虚拟货币服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分析认为。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则指出,这一情况也说明虚拟货币的炒作活动在境内还没有完全根绝,既有相关机构面临监管高压顶风作案,也有用户难以抵制诱惑参与投机炒作。
针对这一情况,7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也向欧易方面进行了了解。欧易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欧易OKX注册地位于在塞舌尔,平台在2021年发布了《关于中国大陆地区监管政策的通知》,并且停止了官网在大陆地区的访问权限,App也下架了所有的中国大陆地区的应用市场。平台难以判断用户通过特殊网络手段的访问,未来仍会坚持遵守各地法律法规。
同时,前述负责人表示,目前无法确定社群内的运营人员是否为官方人员,可在提供相关信息后进行核实。在各国反洗钱要求下,欧易OKX做出了明确、复杂的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商家保证金、交易实名制等手段,且对于执法机构的相关调查,平台也会积极配合。
对于这一说法,周语则并不认同。周语称,此前其通过OKX App内的客服进入社群,还进行了OKX平台资产核验。平台对于活跃用户较为重视,隔一段时间就会将群内的活跃用户移入到新社群中。
而另有一名币圈用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前其使用的交易平台在2021年末清退了大陆用户,后其通过使用境外ID的方式下载了OKX App,无需通过特殊网络手段也可正常使用。
远离这场“人性的博弈”
关于虚拟货币的重要时间节点,每一个都耐人寻味。2021年里,虚拟货币爆点频出,比特币和以太坊屡破新高、狗狗币单日暴涨900%、“屎币”横空出世、鱿鱼币一夜归零……更为重要的是,境内监管方时隔四年再度向币圈举起了整治的大刀。
2021年9月24日,央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用户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这一背景下,周语等人在反思自身参与虚拟货币炒作的同时,也将亏损矛头指向了虚拟货币交易所。周语回忆称,在过往进行炒币交易时,欧易平台也曾多次出现网络卡顿、无法交易的情况,造成用户损失。
对此,欧易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密资产交易需要高频的网络数据传输和应对极端数据洪峰的能力。但鉴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平台无法保证每位用户都处在顺畅的网络环境中,在用户网络失联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相应服务。
平台用户能否由此要求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赔偿损失,李亚指出,主要看平台方是否存在主观意愿,如果平台方故意通过宕机、拔网线、冻结资产等手段使交易突然停滞,投资人因无法交易而损失惨重。平台方对投资认的财产可能存在非法占有的恶意,该行为可能涉嫌诈骗。
苏筱芮则认为,平台会出现网络卡顿且无法使用的情况,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平台自身的科技管理水平薄弱,难以承载短时间大量用户访问;二是平台刻意为之,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来“割韭菜”,不论哪种情况都是平台不规范、安全性存疑的重要体现。
另有一名区块链行业研究人员直言,交易平台“拔网线”在过往较为常见,多发生在极端行情下。但对于交易所是否具备主观意愿,用户实际上也很难举证。
2022年5月以来,虚拟货币领域“雷声阵阵”。千亿“币圈茅台”LUNA币闪崩引得币圈大地震,全网虚拟货币遭遇大清洗。用户之外,由此产生的流动性压力也传导至部分虚拟货币交易所。7月2日,加密货币经纪商Voyager Digital宣布,从纽约时间7月1日下午两点起,暂停所有交易、存入、提取和持币奖励。
亏损压力下,张茂、周语相继在6月停止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在谈及以后是否还会考虑这一操作时,张茂回应称,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定不会选择进入币圈。以后对于身边的朋友,也会劝导他们远离币圈。另在周语看来,炒作虚拟货币是一场与人性的博弈,很难有人全身而退,最好不要参与其中。
有人退场有人进军。可以预见的是,境内对于虚拟货币及其相关炒作活动的打击不会放松。北京商报记者也从监管人士处了解到,当前监管方对于虚拟货币发行、“挖矿”等活动持续检测中,建议用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此类投机活动。
苏筱芮同样建议,从各类政策对比特币的“围堵”来看,炒作虚拟币既不符合主流风向,也会给自有资金带来极大的风险。建议参与投资者认清形势,远离当下鱼龙混杂且存在政策风险的虚拟货币市场。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没有健康危险但有财产危险!加密货币“奥密克戎”2天暴涨10倍后闪崩
从暴涨“出圈”到跑路,鱿鱼币只用了一个星期;从近3000美元突然归零,鱿鱼币只用了5分钟。
傍上热门韩剧《鱿鱼游戏》后,一款名为鱿鱼游戏(Squid Game)的加密货币“火”了。11月4日,记者注意到,处在舆论中心的鱿鱼币在历经暴涨暴跌后,仍有用户抱有侥幸心理继续开展相关代币交易,鱿鱼币的价格仍然处在大幅波动中。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市场关注热度逐渐冷却,鱿鱼币也将如同此前炒作出圈的空气币们一般,渐渐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不见。
鱿鱼币成为新闻主角
11月4日,记者注意到,经历了11月1日的暴跌、币价几近归零后,鱿鱼币当前仍在交易中,但交易量有所缩减,交易价格也处在大幅波动中。
全球加密货币行情网站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11月4日11时15分,鱿鱼币交易价格迎来一波拉升,由0.037美元迅速拉升至0.1581美元,短线上涨327.3%,24小时涨幅超过2000%,随后呈现波动状态,涨幅收窄。
截至11月4日19时50分,鱿鱼币报0.0845美元,24小时涨幅为367%;交易量为6760.4万美元,24小时涨幅为928.44%。过去24小时内,鱿鱼币最高交易价格为0.1743美元,最低价格仅为0.01078美元。
据记者了解,鱿鱼币是在网飞(Netflix)制作的韩剧《鱿鱼游戏》风靡全球后,由游戏商“play-to-earn”推出的游戏平台专属加密货币,游戏原本预计于2021年11月正式上线,游戏内容模仿电视剧的情节设置重重关卡,玩家要通过购买、支付鱿鱼币,赚取更多鱿鱼币,最终用来换取其他加密货币实现收益。其中部分关卡还要求用户购买定制的、价格高达数万美元的NFT产品。
不限制参与者数量、不限制最终奖金的上限……被包装成“玩赚型”加密货币的鱿鱼币,在10月26日上线交易后,开启疯涨模式。
根据鱿鱼币历史交易数据,鱿鱼币发行价为0.0123美元,11月1日鱿鱼币的开盘价为38.48美元,日内暴涨触及2861.8美元顶点,上线一周涨超23万倍,但随着开发者持有的大量鱿鱼币被高价抛售,触及高点后的5分钟内,鱿鱼币以更迅猛的速度暴跌,5分钟内价格趋近归零,日内最低交易价格不足0.0007美元。
“涨幅对标比特币”的噱头之下,鱿鱼币的离奇闪崩引起了广泛讨论,也再度引发了业内对于加密货币风险的高度关注。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看来,境外美元流动性泛滥,催生了大量炒作行为,关于加密货币的“信仰”和“暴富”案例,诱导用户趋之若鹜,难辨真假,也给了加密货币诈骗行为可趁之机。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则表示,鱿鱼币的走势是加密货币价格大幅波动的一个反映与缩影,由于不具备实际价值,容易沦为投机炒作的工具,因此币值也会跟着市场情绪而大起大落。而在鱿鱼币的背后,也不乏“黑手”操纵市场,从中获利。
“利用了电视剧《鱿鱼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鱿鱼币将市场热点和加密货币炒作相结合,由此吸引了更多投资人入场,最终被收割。”苏筱芮说道。
还有用户存侥幸心理
记者通过火币、OKex、币安等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搜索发现,相关平台中均未上线鱿鱼币交易。
有币圈用户告诉记者,鱿鱼币等币种产生时间短,开发者信息不明确,初期通常只能在分散式交易所上线,买卖双方之间可以直接实现点对点交易。“任何一个币种都可以在分散式交易所进行交易,这样也意味着风险更甚。”
前述币圈用户指出,鱿鱼币的崩盘,是币圈典型的“抽地毯”骗局。通过炒作、操盘使得加密货币币价一路走高,短期内迅速增值后遭遇“抽地毯”,币价崩盘,所持币种也毫无价值可言。
另一方面,记者注意到,在鱿鱼币崩盘前,已经出现过无法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进行出售的情况。同时,鱿鱼币运营官网注册时间短、项目描述文法错误等,也让质疑声遍起。在CoinMarketCap关于鱿鱼币的信息页面上方,同样提示了鱿鱼币的风险,“该项目并不属于网飞官方IP,只是用了同一个名字”。
在分析人士看来,与电视剧情节“最终只有一个人能存活”的设定相似,鱿鱼币大概率最终也只有卷款跑路的运营团队“活”了下来。此前有报道指出,鱿鱼币崩盘之时,有用户将价值338万美元的鱿鱼币换成了币安币(BNB),该地址目前已经被币安注记为“涉及骗局”。
11月4日,记者查询发现,鱿鱼币的网站和社交账号均已被封锁,项目白皮书也已无法查看。
对于鱿鱼币近日的价格波动,市场普遍认为是币安表示将对鱿鱼币发行方进行调查一事,使其受到了买家关注,还有不少持币用户对其价格回升抱有乐观态度,并持续进行相关币种交易。
“加密货币发行具备一定的隐匿性,投资者察觉到资金动向异样时,往往已经来不及阻止。同时,背后卷款跑路的开发者身份也很难厘清,”苏筱芮分析称,在此时还在进行交易的用户,实际上是存在侥幸心理,在币价大幅波动之下“快进快出”赚取差价,或是渴望币价回升,但实际上更容易被套入其中。
此外,针对币安成立小组调查鱿鱼币运营方的具体举措和进展,北京商报记者也试图向币安方面进行了解,但未能找到其联系方式。
远离加密货币
从1美分到接近3000美元,再到5分钟内接近清零,鱿鱼币在令人咋舌的同时,也再次展示了币圈“魔幻”的一面。
在公开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调侃称,这不是“割韭菜”,这是将“韭菜”连根拔起。对于鱿鱼币当前的大幅价格波动,有网友表示,“一波没赚够,居然还想再来一波”。
“鱿鱼币项目与早前的空气币项目如出一辙,发行主体不明确,没有准确的项目进度和具体的应用场景,”苏筱芮指出,“这也是国内严打加密货币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内对于加密货币及其交易做出明令禁止,此类诈骗行为在我国的生存空间会愈发狭窄,更好地避免用户上当受骗。”
盘和林告诉记者,空气币具备以下几项特征,一是在发行方面,由个人或小团队发行,缺乏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发行量没有限制或很难限制;二是成交量较小,参与方可以通过算力获得区块链的控制权;三是发行没有信用保证。
盘和林强调,整体来看,空气币无法实现区块链技术互信的功能,而一旦被少数寡头控制区块链,加密货币就会沦为庄家圈钱的工具。
对于国内用户如何防范此类骗局,盘和林直言,当前国内对于加密货币及其交易活动,持有严打、退出态度。普通用户防范风险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参与相关交易。要守好我国的大门,防止新型虚拟币诈骗在我国死灰复燃。
苏筱芮同样建议,普通投资者要认清形势,远离当下鱼龙混杂的加密货币市场,相关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岳品瑜 廖蒙)
5分钟,4万人账户“归零”!警惕“砸盘”骗局
小市值加密货币暴涨的逻辑越来越魔幻了。
最近,一款与新冠毒株“奥密克戎”同名的加密货币忽然疯狂炒作,几天内价格涨了10倍。
“奥密克戎”毒株爆发后,多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比特币也没能逃开大跌走势。而这款同名小市值加密货币却突然毫无理由的暴涨,足见加密货币市场充斥着非理性炒作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29日,这款加密货币突然在一小时内闪崩76%,这不禁让人回忆起“鱿鱼币”暴涨2300倍后价值清零的“惨剧”。这些案例均为我们提示,无论涨幅多诱人,投资者千万不能忘了加密货币投资面临着的重重风险。
“奥密克戎”加密货币
两天内暴涨10倍后闪崩
据中新经纬,当地时间11月26日,世卫组织发布声明将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将其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
随后,一款名为“奥密克戎”的同名加密货币暴涨。据CoinMarketCap数据,两日内该加密货币从67美元/枚附近直接冲上700美元/枚,不过在到达高点后不久开启了“闪崩”模式,一度回落至200美元/枚下方。截至发稿,“奥密克戎”加密货币在300美元/枚附近徘徊。
据媒体报道,公开信息显示“Omicron”被描述为基于以太坊扩展技术Arbitrum的“去中心化的国库支持的货币协议”,其诞生早于“Omicron”毒株的命名。
来源:CoinMarketCap
“鱿鱼游戏”同名加密货币
暴涨2300倍后价值清零
此前,在奈飞(Netflix)网剧《鱿鱼游戏》爆火后,虚拟货币市场诞生了一款以该品牌命名的“鱿鱼币”(SQUID)。该币种发布后开启暴涨模式,过去一周内最高涨幅达2300倍,币价达到惊人的2861.8美元(约合人民币18309元)。
然而,美东时间11月1日,鱿鱼币突然闪崩,5分钟内从每个币2861美元跌到了0.0007美元,跌幅为99.999976%。而根据区块链跟踪分析平台BscScan数据,闪崩发生后仍有约4万人持有该虚拟币。
目前,这款币的网站已经下线,与其关联的社交媒体账号也都已经暂停更新,其推特账号也已经拒绝接受直接站内信(DM)。根据CoinMarketCap编辑Yousra Anwar称,恶搞加密货币的开发者一般都不会公布自己的身份。因此,一旦投资者察觉到资金动向异样,这些开发者可以逃过各个国家的监管和审查。
另外,据媒体报道,该项目的发行方目前已经卷款跑路,投资者损失至少达210万美元。分析显示,项目的创始人使用TornadoCash协议隐藏交易细节,从而转移资金,并兑现了等值的币安币(BNB)。该地址目前已经被注记为“涉及骗局”。
编辑|段炼 王嘉琦 杜恒峰
校对|何小桃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850248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中新经纬、中国基金报、每经网、公开资料等
“每经AI品房”小程序正式上线,
全国297个地级城市100万个楼盘小区,
楼市资讯与楼盘分析智能获取!
每日经济新闻
互联网快报|顾诵芬、王大中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虚拟货币市场再度上演魔幻照进现实。全球虚拟货币交易所聚合网站Gecko Terminal数据显示,在经历了此前的千倍暴涨后,科太币价格正在迅速回落,并且仍处于较大幅度的波动中。
8月13日,科太币日内大幅震荡,整体实现连续四日贬值,交易价格较历史高位已经相去甚远。截至8月13日17时30分,科太币报0.000000004066美元,过去24小时跌幅为6.59%。
就在8月8日,张艺兴、金晨等主演的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影片中虚构了一种名为“科太币”的虚拟货币,同时搭配了以太坊的英文名“Ethereum”。影片中犯罪分子利用科太币进行交易,作为洗钱手段,完成“杀猪盘”的最后一环。由于涉及到虚拟货币的情节,电影在引发币圈广泛讨论的同时,科太币也出圈了。
事实上,在《孤注一掷》点映之时(8月5日),同名的科太币已经悄然上线。Gecko Terminal数据显示,科太币最初上线交易价格仅为0.000000000005美元,上线当天最高价格达到0.000000001696,涨幅一度接近340倍。之后连续上涨,8月7日晚间,科太币交易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报0.000000019075美元,较发行价一度暴涨超过3800倍。当日最终收涨479.37%。
不过,与过往爆火的众多“空气币”一样,科太币在暴涨后也迎来了暴跌。在触及高点后,科太币价格极速下行,在《孤注一掷》上映当日创下60.56%的跌幅。此后的几日里,仅在8月9日,科太币价格有所回升,剩余时间均处于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另从科太币的走势来看,上线以来,科太币在1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20%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也加剧了炒作科太币的风险。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科太币这类蹭热点、临时拼凑的概念币,本质上就是击鼓传花,没有任何价值。短期内暴涨暴跌是这类币种共同的特征之一,同时发行方缺乏信用保证,背后也不排除“庄家”操纵币价走势的可能。这类项目具有极高的风险,最终也会在热度散去后消失在大众眼中。
而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根据Gecko Terminal数据梳理发现,科太币单日交易量在迅速下降。在交易价格触及历史高价的8月7日,科太币单日交易量为839.7万美元。而截至8月13日17时的过去24小时内,科太币交易量仅为42.13 万美元。有币圈用户解释称,交易量下滑即意味着虚拟货币的流动性正在减弱,这对于该币种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近年来,“蹭热点”而生的虚拟货币并不少见。2021年韩剧《鱿鱼游戏》热播之时,鱿鱼币上线一周涨超23万倍,最后在5分钟内趋近归零;2022年7月,“二舅币”伴随着短视频走红而被爆炒,发行方也被质疑欺诈、跑路。此外,在世界杯、电竞游戏甚至是公司倒闭等热点事件中,虚拟货币也从不缺席。
当事件热度渐渐散去,强行创造概念的相关虚拟货币也难逃泡沫破裂的命运。从过往的实际案例来看,科太币这类虚拟货币往往会在上线初期大幅暴涨,由此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其中,此后便是持续的暴跌,最终彻底失去流动性和生命力。
盘和林直言,这类虚拟货币属于欺诈工具,参与这类骗局的用户盘算的也并非投资,而是想要投机赚快钱。但虚拟货币相关的发行、炒作交易,在我国是全面禁止的,用户切忌抱有侥幸心理,否则很容易造成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