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麻又辣下饭神器—炒鱿鱼
不想天天买菜的我,经常会买可以冰冻的食材,没菜从冰箱里掏一掏还能凑出几个菜来。今天做一个炒鱿鱼不过突然觉得它似乎像墨鱼的口感,不重要啦反正步骤是一样的。
By 灏灏呀5203
1、小鱿鱼清洗干净,掏了肚子把像塑料管一样的小管抽出来,表面一层黑膜刮去。
2、准备配菜切丝切片
3、把鱿鱼用刀横着斜着划几道,然后切成一块一块的,焯一遍水卷起来就可以了,捞出控水。这一步是为了美观也更入味。
4、起锅烧油,油热下入姜蒜炒香。
5、倒入洋葱翻炒,可以加几粒花椒增加口感层次
6、倒入鱿鱼和朝天椒,加两勺料酒一勺盐炒匀,喜欢吃爆炒的就不加水,我加了一点水,汤汁泡饭别提多美了。
7、一勺生抽一勺老抽增香增色,加入青红椒和辣椒粉,最后来点鸡精耗油就好了,当然我比较爱吃辣放的辣椒比较多
8、出锅装盘,非常下饭的炒鱿鱼就完工了。
ps:鱿鱼表面的黑膜要去掉,否则可能会有点腥哦。
1.防治贫血
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含有的多肽和硒等微量元素有抗病毒防辐射的作用。
2.预防带血综合症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缓解疲劳,恢复视力。
3.预防糖尿病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对糖尿病有预防的作用,促进肝脏的解毒作用,预防有酒精肝引起的肝脏功能损害,所以鱿鱼作为下酒菜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这道香辣孜然烤鱿鱼!简单又好吃比大厨做的还好吃
2835米的深海拍到的罕见巨型鱿鱼:
鱿鱼作为人类熟知的海洋生物,早已被人类搬上餐桌。但是在神秘的大海深处,却暗藏着许多巨型鱿鱼,由于生活的位置相对较深,人类基本很难到达这样的深度,导致人类非常难发现巨型鱿鱼的踪迹。
11月16日,美国科学家在墨西哥湾超2835米深的海里,拍到了罕见的大鳍鱿鱼,这种生物最大可以长到6.4米,手臂和触须就有6.1米。
这种大鳍鱿鱼比其他已知的同类生活的地方都要深,目前有记录的最深目击深度为4735米的深海。
关于大鳍鱿鱼,人类对它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根据统计,截至目前全世界大约只有12次得到证实的目击事件。而且根据研究,它们通常可以生长到22英尺(7米)长。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对其的印象十分特殊,那就是大鳍鱿鱼的触须十分长,身体十分小,由于处于深海,观察十分困难,仅仅只能观察到细细的蓝色触须在飘动,导致大鳍鱿鱼看起来,就如同一个恐怖的“外星人头”。
巨型鱿鱼“大鳍鱿鱼”虽然长相十分可怕,但是它在海洋中的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因其触手相对十分地长,因此大鳍鱿鱼也被归类为头足类动物。
实际上,巨型鱿鱼“大鳍鱿鱼”的颜色有很多种,有棕色的、橙色和淡粉色等等,因为其年龄的差异,其大小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但是其最大的同点,那就是幼崽就已经长有长长的触足。
巨型鱿鱼“大鳍鱿鱼”是如何握住这些触须的?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发现,大鳍鱿鱼在最靠近身体的一端盘绕触足,使其缩回。科学家猜测,这种方式是以 ''肘部姿势 ''握住触足,垂直悬停在海底之上。
实际上,人类关于巨型鱿鱼“大鳍鱿鱼”的了解还不够,还有很多需要观察研究,但是因为其生存环境的特殊,导致科学家需要借助先进设备,才可能观察到该物种的出现。
关于深海探索,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研究重要目标,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盖,地球表面只有29%是陆地,海域是陆地面积的3倍多。由于地球的广袤海域和上海洋的隐蔽性,其中主要原因是地球深海藏有大量的未解之谜。
但是,如果想要能抵达深海底部,并没有几个国家能实现。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最新一代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最终抵达的深度是10909米。
为什么深海探测难度那么高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海底的能见度很低,几乎是漆黑一片。其次就是海底大压力很大,研制的设备需要顶住巨大的压力。
根据专家的调查发现,在深海区8000米发现有鱼群的出现,由于其压力巨大,通常情况这样的海水深度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因此,科学家定义为该深度属于“海底8000米生命线”。
因此,在深海中发现一些鱼类种群,往往身体的结构都十分独特,比如身体为透明的状态,没有皮肤,就如同水中透明的塑料。
因此,深海探索看似就如同潜水,实际上下潜的深度越是深,对设备的要求是非常地高的,这样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的建造,也不是任何国家能够办得到的。
总结,在人类熟悉的大海深处,有大量的未知生物,还未被发现;还有许多资源,待开发的状态。目前,人类需要对大海深处有更多的了解,发现潜伏在我们星球黑暗中的神秘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