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将迎来更加严格的规范,以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方向引领和资金聚集效应。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起草的《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工作指引明确,要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促进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科学高效、风险可控的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格局。
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各级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3.35万亿元,累计设立1627只。接下来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现阶段还需要着重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基金的投向,避免同质化竞争,防止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下的“内卷式”竞争。
为此,工作指引明确:国家级基金要立足全局、抓大放小,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突破产业基础瓶颈,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国家级基金加强与地方基金联动,在前沿科技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地方资源禀赋,通过联合设立子基金或对地方基金出资等方式,形成资金合力。
管理办法列出了鼓励政府投资基金投向的清单,也列出了负面清单。反过来说,明确负面清单说明此前部分政府投资基金在投向上可能已经出现了不合规现象。
防止同质化竞争的另外一层含义是防止“内卷式”竞争。地方上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同质化投资是造成“内卷式”竞争的重要方面。工作指引明确,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在企业层面进行规范,要严防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变相补贴产能过剩领域,防止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
在政府投资基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伴随着公众对社会资本被挤出的担忧。防止挤出效应,要求政府投资基金有所不为。近年来,关于国有资本从完全竞争领域逐步退出的呼声很高。既然如此,政府投资基金对已经完全竞争领域就没有再介入的必要,而应该把这些市场留给社会资本去充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另一方面是在政府投资基金投入项目中要充分尊重社会资本的权益。政府投资基金设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资金聚集效应。
这就要求政府投资基金克服“行政化”、增强市场化,市场化运作对吸引社会资本至关重要。
去年12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规范运作政府投资基金。“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同时,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应明确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权责利关系,建立健全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总之,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政府投资基金的使命担当。在这个过程中,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又是前进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