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第二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并再次强调,要锚定全年发展目标任务,加力提升宏观政策效能。更加注重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更好激发消费潜力。
国家统计局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部分地区高温洪涝灾害及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低于荣枯线。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但数据中也有积极变化,价格类指数出现回升,反内卷成效初显。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7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下小幅下降,表明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他认为,反内卷行动主要针对供给端,若需求不能持续回暖,必须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拉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显著加强。
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7月份,我国多地遭遇高温热浪、暴雨洪涝,以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给户外施工作业、居民日常生活等带来阻碍,进而影响到市场需求释放。
7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显示市场需求有所收紧。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1%,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尽管市场需求端有所偏弱,极端天气持续存在,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仍有所扩张。生产指数为50.5%,虽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表示,这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价格方面,7月份,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在连续4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显示原材料价格有所回升。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3%,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文韬分析,分行业来看,7月制造业市场价格趋稳回升主要是基础原材料行业所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显示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较快趋稳。
文韬表示,从近期价格指数走势来看,当前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持续存在。近期推出的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促进制造业利润和效率提升。
对于需求端,7月31日召开的国常会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会议明确,对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贴息,有利于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
制造业企业预期增强
从企业规模来看,7月大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1%和50.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大型企业保持较好生产经营态势;中型企业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改善;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市场预期持续回升,7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从行业看,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相关企业对行业发展更为乐观。
文韬表示,整体来看,7月份受极端天气等短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有所波动,主要是需求端偏弱运行,但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大型企业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经济向好恢复的基础仍然较为牢固。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分析,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生产淡季、极端天气,以及内外需放缓是主要拖累。内部呈“内需放缓更多、中下游PMI明显回落、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同步走弱”特征,指向内需回升基础仍较脆弱,出口和“两新”政策支撑边际弱化。积极信号在于7月价格指标边际改善,预计未来破除“内卷”以及提振消费行动有望从源头上畅通国内大循环,但效果仍需等待。预计8月份制造业PMI继续面临内外部压力,大概率处于49.2%~49.6%之间。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显现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经营活动增速较上月有所放缓,但仍在扩张区间。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下降,仍在50%以上;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居民购物、出行、郊游和文体娱乐相关活动均有良好表现。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7月为50.6%,结束上月上升走势,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表明受雨季影响,建筑业施工活动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仍在扩张区间。房屋建筑相关活动回调较为明显,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0%以下;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下降,但仍保持在55%以上。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武威表示,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随着“两重”需求和城市更新改造相关需求的逐步释放,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相关行业表现良好。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显示居民线上线下购物消费意愿较强。居民暑期出行活动趋于活跃,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7月31日,游客在泰山景区天街游览。图片来源:新华社)
武威表示,与上述行业表现不同,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显示当前居民暑期消费更多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相关活动上,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武威表示,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关注其对住宿和餐饮的带动效果。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魏琪嘉表示,服务消费对于满足民生需要、推动消费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在服务消费领域做大做强,有利于做好内循环,同时做好外循环,实现内外双循环的良性互动。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