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丨2024亿宠物市场背后,做的还是人的生意
文|王慧贤
曾称霸一时的中华田园犬已经慢慢淡化出人们的生活圈,二哈、柴犬、美短、英短等网红宠物进入大众视野。养猫的人被称为“铲屎官”,阿猫阿狗被称为“闺女”、“儿子”。但是现在,想养一只宠物可能得先考虑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了。据资料统计,每年“铲屎官”们平均要在宠物身上花掉5000元。 怎么能花出这么多钱?钱都花在哪了?刚刚毕业不久的95后菲菲前几天刚刚买了一只宠物狗,品种是恶霸,2000元。菲菲说,除了买狗狗花的钱,狗粮100元,平均一天10元,狗盆、喝水器60元,狗窝40元,狗厕所35元,狗链牵引绳等70元,测犬瘟热和细小(一种病毒)50元,狗洗澡十天一洗40元。
“宠物狗狗很容易生病的。”菲菲跟鞭牛士说,如果狗狗生病,去宠物医院的花费轻则几百,重则上千。
这还属于最基本的消费,除了涵盖宠物基本需求如食、护、医的服务产品,宠物酒店、宠物游泳乐园等宠物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多样,淘宝大数据显示,2018年卖出单价为5000元左右的智能铲屎马桶就有3000台,还有宠物玩具、宠物零食、宠物衣服、剃毛器等等,在淘宝销量都十分可观。 宠物经济演化自单身经济,但如今,别管单身与否,90后都心甘情愿当一个“铲屎官”。面向宠物的消费市场早已催生出完整的产业链,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红利。 宠物经济:行业的千亿生意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突破2000亿的关卡,整体消费规模达到2024亿元,比2018年增长18.5%。 其中,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为1244亿元,比去年增长17.8%;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为780亿元,增幅达19.6%,超过犬消费市场规模增速。 宠物行业到底多挣钱?宠物食品是宠物生活的必需品,菲菲说,100块的狗粮一般只能吃10天,一天10块;月销量在3.5万以上的一款40元左右的5斤美滋源猫粮一般可以吃一个月,不管是猫粮还是狗粮,复购率都很高。 给宠物洗澡也能成为宠物机构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大众点评上,各个宠物机构也都推出了宠物洗澡套餐价位不等,鞭牛士打开了首页推荐的第一家连锁认证的宠物机构北京地区的“美联众合动物医院(煦风分院)”,该店推出猫狗洗澡套餐,有狗狗洗澡次卡,分周六日档和平时档,拿周六日狗狗洗澡次卡来说,套餐费用为500元,狗狗体重小于5kg的可以洗10次,5kg到10kg的狗狗洗5次,10k到20kg的狗狗可以洗三次,一般来说,体重越大收费越高,洗澡费用划分的很精细,还有猫洗澡套餐75元一次。 除了宠物洗澡业务,该机构还有绝育、疫苗、体检、洁牙等宠物医疗服务,其中幼猫、幼犬全面免疫套餐300元,幼猫幼犬体检套餐(基础版)119元,幼猫幼犬体检套餐(加强版)299元,母猫绝育手术398元,10公斤以内的狗狗洁牙套餐698元。 据了解,宠物行业的产业链十分完备,宠物服务也更加多样化,只要你有钱,宠物一条龙服务不是梦。产业链上游是宠物饲养、宠物食品加工销售、宠物用品,产业链下游是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食品、宠物培训。除了关注宠物基本的食、护、医的消费厂商外,还涌现出一批新兴业态,宠物酒店、宠物娱乐、美容服务产品等越来越常见。
鞭牛士查询,在大众点评北京区域排名较前的“皇宠假日酒店式宠物寄养”推出狗狗酒店式寄养豪华间高级套餐198元,包括毛发梳理、户外活动、宠物食品、标准间住宿一晚等项目。 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指出,宠物行业产业链中,宠物食品消费领跑,仍然是最大的养宠支出,消费占比达61.4%,较去年增长9.2%。宠物食品的消费占比达到了61.4%,引来了众多投资方的青睐,目前已有2家宠物用品公司登陆A股,分别是佩蒂股份和中宠股份。 在淘宝上,凯锐思旗舰店一款69元的牛肉味狗粮月销10万+,迈仕宠物用品专营店一款39.9元的狗粮月销10万+,卡萌宠物用品专营店的7元左右的狗狗牵引绳月销2.5万+,
苏宠宠物用品专营店一款15.9元的猫砂月销20万+,金多乐旗舰店一款39元的猫罐头月销6.5万+。 除了传统宠物行业产业链给宠物经济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之外,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也刺激了宠物网红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一方面,很多人从开始看抖音、快手的宠物视频而萌发出“太可爱了,要不我也养一只玩玩。”的想法,直接刺激了宠物数量的增加和线下宠物店的收入。 另外一方面,通过在抖音、快手上传宠物视频、甚至开直播的用户,迅速爆火,吸引不少粉丝给宠物刷礼物,越来越多的宠物被迫营业,开始迈入网红圈,成为宠物市场的千亿生意中重要的一部分。 90后成为养宠的主力军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指出,2019年全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到9915万只,比2018年增长766万只。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503万只,比2018年增长8.2%;宠物猫数量为4412万只,比2018年增长8.6%,宠物猫数量增幅超过宠物犬的增幅。 由于养猫的时间成本较小,更符合上班族的情况,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猫。 如果说养猫费钱,那么则不仅费钱还费力,“每天要遛两次狗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总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菲菲跟鞭牛士说。 但为什么,养宠物又费钱又费力,可每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入坑”呢? 《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指出,90后成为中国养宠的“主力军”。 养宠人群开始向低线城市下沉,一线城市养宠人群趋于年轻化。一线城市宠物主占比为38.8%,同时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宠物主占比也不容小觑,达到了34.4%。 90后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也逐渐升级,再加上90后现在多驻扎在北上广打拼,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情感需求都可能让他们萌生养宠的想法。 另外,养宠物能够给“铲屎官”们带来所属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显示,在中国宠物人群饲养宠物观念调查中,近八成用户视宠物为孩子与亲人。只有1.0%的养宠人群将宠物认作功能性动物。“就跟养小孩子一样。”菲菲跟鞭牛士说。养宠能够满足“铲屎官”们的精神需求。 精神依托外,喜爱宠物是养宠最主要的原因。根据艾媒咨询的《2019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状况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宠物人群饲养宠物原因调查中,喜爱宠物的养宠人群最多,占49.4%,其次为将宠物视为精神寄托,占24.1%,而寻求陪伴的人群却只占3.8%,所以,喜欢宠物的人一直很多,宠物市场也一直很庞大,只是之前人们的消费需求没有被充分挖掘而已,现在的宠物市场仍需要继续挖掘消费需求。
2024亿的宠物市场还未爆发目前宠物行业的头部效应还不显著,仅有2家宠物用品公司登陆A股。鞭牛士打开淘宝搜索狗粮后,发现行业垄断现象暂未形成,各品牌产品销量均十分可观。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们的消费认知中为形成特定品牌购买习惯,也就意味着各品牌无论大小,都有可能突出重围占领高地;但这同时也使宠物行业存在诸多潜在危险,比如一些宠物机构的权威性、专业性难以保证,宠物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频出等等,未来,想要长远发展还是要解决好此类根本性问题。
据艾媒咨询的《2019中国宠物经济运行状况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指出,宠物社交逐渐兴起。在中国宠物消费用户性别分布当中,女性占88.1%,加上单身经济等因素的推动下,养宠用户与重度社交用户会出现重合。 目前,比较主要的宠物社交app平台有好好养、波奇宠物、养养宠物、宠明等。 这些宠物社交平台以宠物为切入口,通过分享养宠经验和分享养宠好物的方式进一步建立“铲屎官”们的社交圈,拓展潜在市场。比如好好养app,有日常护理、种草推荐、健康饮食、基础病症、行为纠正、商品测评等栏目,博主通过日常分享养宠经验、日用好物等来实现内容导流和社交建立。 社交APP与宠物的结合,满足了养宠用户分享宠物趣事与交流养宠经验的需求。而对于宠物医院、经销商等企业而言,宠物社交能带来一大批精准的消费者,会成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力点。 目前来看,全国养宠品种大多数为狗狗和猫,但随着近几年养宠潮流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其他宠物种类成为90后的选择,比如龙猫、仓鼠、宠物兔、宠物猪等等。 但归根结底,无论是选择宠物、选择宠物app还是选择宠物洗澡、体检的机构、娱乐饮食的服务产品,做决定的还是“铲屎官”,宠物行业说到底还是在做人的生意。
“它”经济迅速崛起,线上“云吸宠”受年轻人追捧
□楚天都市报记者 雷原
不知不觉间,萌宠霸占了直播间,抢占了短视频流量。吸猫撸狗养鸭鹅,仓鼠羊驼荷兰猪,与宠物为伍正成为年轻一代选择治愈的潮流趋势。从传统猫狗到新兴的宠物品种,从普通饲养到“云吸宠”走红,从食品行业拓展到美容托管保险等新赛道,在蠢萌的宠物背后,隐藏着宠物经济的庞大市场。
“云吸宠”流行 隔空逗宠成潮流
“我喜欢浏览二哈和柴犬的短视频,太蠢萌了,工作的疲惫瞬间被清除,真是神治愈啊!”家住武昌25岁的杨女士告诉记者,每天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社交时间少,云吸宠是她选择减压放松的途径。
“云吸宠”是指生活中因个人原因、家庭条件或环境因素等不能亲自饲养宠物,而通过网络渠道观看宠物视频、图片,参与宠物互动的行为模式。它享受各类宠物展现出的“呆萌”“高冷”“逗趣”等性格特征,行为主体以90后、95后居多。
现如今,“云吸宠”的主要场所集中在以微博、微信为主的社交平台和快手、抖音等视频软件上,“云宠迷”们在“云吸宠”的过程中获得视觉愉悦与心理治愈,受到追捧的“网红宠物”成为特殊的流量产物。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快手宠物生态报告》显示,快手宠物短视频的单日最高播放量达7亿,每5.4秒就有一场宠物直播,宠物观众数量超1亿。
为何“云吸宠”如此火爆?记者走访了解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其高治愈性,成为当代年轻群体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重要途径。23岁的颜女士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云宠迷”,下班时间,除了隔空吸猫撸狗,她还迷上了羊驼和柯尔鸭的视频。“柯尔鸭左右摇头的动作一下就把我萌化了,羊驼吃东西和走路的姿势太可爱了”,颜女士说,很多时候工作压力太大,萌宠们逗她笑一笑,就能减轻心理负担,相比出去玩更省时有效。
与此同时,“云吸宠”低消耗的特性也是吸引众多“云宠迷”的原因。“一直都很想自己养一只猫,但是上班太忙,根本没空去照顾”,“学校宿舍有规定不让养宠物”,“自己养宠物,从吃穿洗护再到医疗花费,费用太多了”。而“云吸宠”经济花费低,时间弹性大,随时随地能通过手机、不限数量的进行“养宠”,让“云吸宠”成为年轻人养宠的理想模式。
线上电商买买买 线下开辟新赛道
除了“云吸宠”群体的日益壮大,饲养宠物的人群也正迅速增加。《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9915万只,比2018年增长766万只,增幅达8.4%,火爆的宠物经济一触即发。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已达到2024亿元,同比增长18.5%,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达到5561元。中国宠物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40亿元,增长至今年的超过2000亿元,复合增速约为36%。
“双11给金宝囤了粮食和营养品,马上双12又准备给它买新衣服、玩具,囤点洗护用品”,拥有十多年经验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吃剩菜剩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狗狗也有自己配套的狗粮和营养品;以前就是溜狗带它玩,现在还得买各种新奇玩具逗它玩。”
想让宠物过上“精致”的生活,日常消费可少不了。如今,包括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玩具以及宠物药品等众多的消费领域都转移到了线上,从日常必需消费到电商节日促销,宠物消费都成为了一个新的消费热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宠物行业线上销售额超过300亿元,天猫淘宝占比七成。
在宠物经济线上蓬勃发展的同时,线下宠物实体店也开辟出了线上无法替代的新赛道。“宠物托管主要针对上班族,顾客把宠物托管在这边,我们负责日常喂养、护理和带宠物外出游玩”,位于武汉汉街某家宠物生活馆的王经理告诉记者,“每次长假来了,很多主人选择外出游玩,就会寄养宠物,那个时间段真是“一窝难求”。与此同时,目前正流行的还有宠物,店家上门提供的标准服务包括补充粮食、换水、清理卫生、环境检查等,每次的费用在60元到150元之间。
“它”经济迅速崛起 商业模式推陈出新
宠物已成为当下又一具有消费号召力的商品符号,成为极具话题性的营销手段,广告、电影、品牌logo、餐饮、旅游甚至金融行业等都将宠物作为主角或主要元素,多元化的跨界创新日益丰富。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推动线上宠物经济走向繁荣。除了宠物买卖,宠物食品、服饰、美容、摄影、医疗、殡葬、保险等细分赛道的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且与产业链条紧密结合。
“宠物+餐饮”模式就是当下多元化跨界的典型表现。一方面,商家通过具体的服务允许顾客带着宠物进店就餐。在星巴克宠物友好店,不仅设有专门的宠物休息区,还专门为宠物们免费提供专属饮品,使消费者可以和自己的爱宠共同就餐。另一方面,如今各种网红宠物甜品店,宠物互动摄影馆,宠物餐厅层出不穷,记者在某生活服务类APP上搜索“宠物咖”“宠物餐厅”等关键词,本地的商家数量均高达数百个,餐厅在提供日常餐饮的同时,融入了宠物社交等新元素,相比传统的餐厅和咖啡厅,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目前,“宠物+花店”“宠物+特色小镇”“宠物+旅游”“宠物+IP潮流品”“宠物+金融”等都成为了宠物经济迅速发展下,多元化跨界的创新举措。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宠物正远离曾经看家护院的功能,向纯粹的情感寄托功能演变,宠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图片来源网络)
比特币大事件:90%总供应已被开采
【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11日电 题:“单身狗”:你的孤独,价值千亿
作者 左宇坤
“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养条狗啊!”这句马薇薇在《奇葩说》中的金句,如今真的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现状。
宠物经济是年轻人的“孤独生意”,糅杂着人们特殊的感情寄托,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中国宠物经济正在走向爆发。
柴犬在呼呼大睡。中新网记者 泱波 摄
据某机构调研,中国人2019年有望在宠物上花费2020亿元,较去年增加19%。中国现在的宠物猫狗数量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4年将拥有2.48亿只宠物猫狗。而中国城市的宠物猫狗主人中,几乎有一半是90后,约一半是单身。
过去管儿子叫狗子,现在管狗子叫“儿子”
《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59.1%的宠物主把宠物视为自己的孩子。
程序员小王已经在杭州工作两年了,一年前的一个雨夜,一只湿漉漉的流浪猫跟着下班的他走进了电梯,从此拉开了他“铲屎官”生涯的帷幕。现在,这只因为嘴巴上方长了一撮酷似卓别林小胡子的黑毛而得名“查理”的小家伙,占领了他所有社交软件的头像。“我家不在杭州,大学也不在杭州上,这边老朋友不多,一直是查理在陪我。”
毕业一年多的小兰踏入社会三个月后养了一只英短猫。担心上班的时候猫咪自己在家孤独,几个月前给又猫咪找了个伴儿。今年双十一,小兰给两个“猫主子”花了近两千块钱。
工作人员与萌宠互动。中新网记者 俞靖 摄
光是猫砂,就有矿物砂、木屑砂、玉米砂,甚至更贵的豆腐砂、水晶砂;猫胺、鱼油、营养膏、软磷脂、化毛膏等一条龙下来,轻轻松松四位数;电商平台上价值四五千的智能猫厕所,随随便便就有“100+”的购买评价……这届“未富先猫”的90后自己不富有,但给宠物花起钱来毫不手软。
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双十一全天,宠物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近130%,当天65分钟就突破了去年一年的成交额。
孤独年轻人撑起的“类母婴”市场
不难想象,无数怀揣着“诗和远方”梦想来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体会了“要钱没钱,要对象没对象”的“人艰不拆”之后,无奈发现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今后的苟且。在这如影随形的无力感中,宠物就是排遣孤独的渠道。
宠物们往往有着软萌可爱的外形和单纯无邪的内心,他们乐于接受爱以及付出爱,能够恰到好处地安抚年轻人心理和感情的缺口。
与其在人际交往中过度耗费心神,年轻人更愿意在宠物身上倾注金钱和精力,以获得更直接的愉悦享受和情感回馈。
另一方面,“萌”作为一种惹人喜爱的天赋,天生萌萌哒的宠物们还具备着神奇的“社交属性”,包括围观性质和经验交流功能。
当一个人有猫有狗之后,会即刻化身“晒娃狂魔”。面对朋友圈里的九宫格连拍,人们也乐于点个赞。
而在小区的遛狗大军中,常常会出现认识狗但不认识狗主人的情况。“原来你是小白的主人啊!”“阿花是你家的啊,小白就喜欢跟他玩。”短短几句话,就能迅速让陌生人变“狗友”。
对这些“独而不愿孤”年轻人来说,宠物是一场“爱的投资”,是暂时逃避生活繁杂的温暖栖息。
在浙江杭州,一家拥有60余只猫的撸猫馆走红,受到年轻人与爱猫者的热捧。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医疗和食品是养宠的主要花费
把宠物当“儿子”,“孩子”生病了,没有“爸爸妈妈”会不着急。
查理刚来到小王家时,带着满身的泥泞和虱子。体检、疫苗、驱虫、洗耳朵……一套流程下来,小王清楚地记得自己花了6500块钱。
生活在北京的小小,家里的猫曾因为误食异物生过一次大病,在宠物医院检查不出来问题,只能输液:“我们整晚都在医院陪着,忘了是两天还是三天。”
但病情没能好转,甚至病危了:“原本肥肥的猫,整个都瘪下去了。”着急的小小又查到一家私立宠物医院,赶过去做了B超,查出病因后做了开腹手术。
折腾了两家医院,一共花了快两万:“很贵的,术后还要住院,每天都是钱。”
国联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整体上看,给宠物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费是500元左右,而诊断和检查基本要花费100元以上,涉及到手术则要花费5000元以上。
病不是每天都生,但饭是每天都要吃。
今年双十一,在最受欢迎进口商品中,猫主粮超过婴幼儿牛奶粉排在第一位;在5个最受欢迎进口品牌当中,宠物食品品牌就占据了2个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保健品成为宠物食品的新增需求。随着宠物与主人的联系更加亲密,主人对宠物健康更加重视,不少人愿意为宠物良性成长付出一定成本。
主人陪伴一只患重度椎间盘疾病导致后躯瘫痪的宠物狗接受针灸治疗。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它经济”崛起!千亿市场指向何方
今年7月,身价25万的克隆猫“大蒜”出生,宠物主人表示不后悔,“大蒜”是自己的情感寄托。
这无疑反映了中国宠物市场的巨大利润空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一掷千金克隆宠物,但关于宠物衣食住行和人类情感需求方面的强调,一直是宠物行业的痛点。
“服务新的年轻人群(增量市场)的能力和长期业务增长能力相当重要。”光速中国基金张怡辰认为,国内宠物行业的“雪坡”足够长、“雪”也足够厚。
《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46.9%的宠物主人被“携宠出行难”困扰,宠物友好概念餐厅应运而生。星巴克宠物友好店已进驻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店内设计了易清洁防抓挠的材料,座位靠近地面的地方还有牵引绳和挂钩;而在北京有多家店铺的The Rug,不仅可以带宠物一起用餐,还专门制定了宠物菜单。
现在,“拟人化”宠物个性化消费也正发展火热。宠物不仅可以理发、洗澡,还能“拍艺术照”、“做美容”,甚至有宠物行业的4S店正在扩展。
线上围观别人的宠物亦成互联网时代宠物经济的一种新营销模式。如,在微博上,“妞妞和端午”、“阿D”等都是宠物界网红,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宠物的照片和故事,并通过广告或将宠物IP化盈利。
铲屎官们不断释放的战斗力彰显着“它经济”的崛起,赛道之上,大家都刚刚起跑。
小小说,“给男朋友买还是给猫买东西,我选猫。”
你也是铲屎官吗?对象和宠物,你给谁花的钱多?(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