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本聪?他14年前的比特币白皮书对今天的加密货币意味什么?
跟着中本聪学赚钱
作者:祝维沙
https://chainless.hk
Email: zws200712@yahoo.com; briancui2018@gmail.com
字数:2532
我写了“中本聪没有想到的,没有说的........。比特币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系列后,有读者希望我详细解释中本聪所说的比特币成功的四大原因。我认为其中三个是市场原因,市场原因没有太多值得分析的地方。另一个是他的创新:“选择了一个基本固定的货币基础”,意思是发行总量限定2100万个比特币,而发行缩量减半,四年为一个周期。意味有一个四年上涨一倍的预期,用132年可以形成比特币本位,用以度量全球财富。此预期带来长期的上涨效应。维持132年的的上涨趋势,人类从未见过,是不是一定会实现谁也说不准,中本聪也不敢说,但是不妨碍他做——持币不动。中本聪的比特币设计,发行和持有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实现持续赚钱的过程,非常值得分析学习。
说到赚钱这事,最赚钱的事情就是发钱。若你能发钱,就不需要赚钱。加密货币的出现,一下子出现了万人发钞的局面。但是发钱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事,要不你有信用,比如国家信用;要不你有价值背书。最典型的是稳定币锚定美元,美元的价值成为稳定币的价值支撑。
中本聪发行货币不是上面两种情况,他采用了价值汇集的方法。汇集闲散的电脑算力、用户和用户的电能消耗,也就是让比特币符合价值转换(能量转换)的原理。这保证了比特币的价值有来源。
万事开头难,汇集要持续性地进行,尤其是靠口口相传。比特币第一年算力持续低于1,尽管第一年还有一众大腕如哈尔芬尼等加持,但到了2009年12月30日第一次难度调整,算力只增长了18%,达到1.18%。回顾历史,这是挖矿的黄金时代。种子轮都存在暴利,中本聪通过四年减半设计出这种暴利,十分有助于前期参与者和口口相传式人力和算力的汇集。哈尔芬尼挖了70个区块,收获了3500个比特币,便不挖了。他的做法和中本聪只持有全部比特币的5.42%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好吃的菜也要有够,All in one,一铺清袋,是不是投资。
第二年2010年算力的增长达到了1.2万倍。这一年出现了门头沟(MT.GOX)比特币交易所,也就是意味着比特币出现了赚钱效应。
2010年对于比特币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同年2010年5月21日,美国程序员拉斯洛用一万枚比特币换取了两张比萨饼,折合市场价50美元。人们用它作为比特币产生价值的起点,因此比特币的初始价值应该是0.005美元。2010年11月,当时在全球最大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上,比特币的价格已突破0.5美元,比初始价格上涨了100倍。不到半年有了100倍的涨幅,如果不卖都是“傻瓜”。然而哈尔芬尼听到这个消息,不是卖,而是把存在电脑中的比特币下载到硬钱包,然后将钱包存到了银行的保险柜。在2009年,他挖了70个区块得到3500个比特币。他是比特币的第一笔交易者,中本聪发送给他10个比特币。当年的拉斯洛有8万多个比特币,都被他卖了。今天他在推特置顶一条推文:“我很穷,我需要捐赠”。
拉斯洛对比特币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是第一个用GPU挖矿的人,也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程序员。但是比特币是个跨度很大的行业,所需要的金融背景知识远远超出了一个技术人员的认知。他曾经离财富这么近,但却只套现了属于他认知的那部分。
哈尔芬尼在比特币发行的第三天,提出了著名的哈尔芬尼猜想,认为比特币的价格会超过1000万美元一个。如果是这样,3500个比特币足够了。投资有个很重要的逻辑是“到价”,即到达预期价格。不到价不卖。判断合理预期价格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实业有句话叫做“不熟不做”,用在资本上是“不熟不投”。因为不熟就不可能预期未来价格,那样就不是投资,而是。
对于比特币来说,哈尔芬尼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是专家,依然见好就收,这是分散投资的观点。任何事都有风险,投资不是。
还有概率可算,赚取波动价格差当然是另一种盈利模式:投机。投机除了有的成分,也有大鱼吃小鱼的的潜规则。小赌怡情,短线投机,机会也在且来得快;长线投资要忍受煎熬,没有知识和定力做不到。煎熬就是后悔,到了高点没有抛出,没有高抛低吸。中本聪不后悔吗?巴菲特不后悔吗?如果你不后悔,你是投资型的投资者。
套利者分为四类:投机型,专做短线;投资型,专做长线;投资投机型,兼做投资和投机;无型,随机漫步的韭菜。
一个人有钱没钱靠什么决定?
俗话说小钱靠勤奋,大钱靠命运,命运就是对机会的把握。比特币的早期注定是程序员的机会,而不是大多数人的机会。一个人的机会在哪?机会就在身边。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位置优势。皇子和草民之子命不相同,后者的机会少于前者,故其必须抓住身边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加密货币是草民之子实现阶层跨越的机会,因为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之所以有机会,在于大多数人不懂,也不愿意学习,所以对早期愿意参与项目者弥足珍贵,要给出大利益。抓住一个早期可能成功的项目,很小的机会成本就可能实现阶层跨越。这个利益和种子轮投资一样,是对未来的预期,但是必须注意逻辑一定要合理。中本聪非常明白早期投资者的重要,四年减半规则旨在鼓励早期参与者,核心的问题是早期参与者如果没有知识或者搞不懂就拿不住比特币,早早卖掉还沾沾自喜,而后肠子都悔青了。
中本聪的比特币没有动,哈尔芬尼的比特币没有动,我们会比他们更“专家”吗?投资比特币时跟着中本聪走没有错,他没有动,我们作为投资就要拿得住,当然如果作为投机者,你可随意。
加密货币有机会,也有陷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选择投机,就要像上班一样,要足够勤奋。这是24小时不停歇的市场,如果你有资产挂出,一觉醒来可能资产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选择投资,就要自己下功夫,努力成为专家,成为大专家。专家是少数,真正赚到钱的也是少数。尤其是加密货币跨度太大,具备综合知识十分不易。
比特币设计的逻辑是确保早期采用者获利,加密货币都是这个逻辑。早期项目很难判断好坏,所以加密货币创新无限,骗子也无限,每一个骗子都有漂亮的外衣。如果你没有知识基础,成为韭菜就是必然的。
中本聪在说比特币为什么会成功时说:“选择了一个基本固定的货币基础,确保早期采用者在比特币流行时获得大量的意外之财,这也吸引了那些不信任政府随意性货币政策的人。”在比特币的2010年前的老地址中有许多和中本聪一样从来就没有动过,不相信随意货币政策而相信中本聪的逻辑的人,很多应该是早期的密码朋克,持有和中本聪一样的观点,哈尔芬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相信密码朋克圈子里有很多人都因此而实现了阶层跨越。
本文献给愿意学习的人。
跟着中本聪学赚钱
中本佐藤,一个普通的日本名字,通常被翻译成中本中文。在P2P基金会网站上的个人数据中,他声称自己是一名37岁的男性,生活在日本,但他从未使用过日语,无论是在互联网上回复或讲话。人们很好奇他是谁,来自哪个国家
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时,他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这个人似乎只在网络的一个角落里活了下来,但仍然逃不过细心的网民。网友们发现了一系列线索:
1.2008年8月,有人匿名注册了该域名http:bitcoin.org
2 .2009年1月,中本发布了实施比特币的第一个版本,同时,挖掘出了第一批比特币。比特币的首次转移发生在中本和哈尔·芬尼之间。哈尔是比特币的早期先驱之一,他响应并支持中本
3.在比特币诞生后的10天里,中本是唯一的采矿者。他挖掘了100多万比特币,但这些比特币至今尚未移动
4.2011年4月23日,中本发了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我转向了其他方面。在加文等人的领导下,比特币会越来越好
然后中本消失了,就好像从来没有这个人一样
在此期间,无数人试图破解比特币代码,但都失败了。世界级黑客丹·卡明斯基就是一个例子。他说:“中本是世界级的程序员,对C++编程语言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了解经济学、密码学和点对点网络。要么是一群人在为它工作,要么这个人就是天才因为如果当时的环境能够设计出这样一个理论,它需要顶尖数学家、互联网专家、经济学家、密码学专家和许多其他人的组合才能完成!就像建造一座大楼一样,它需要不同的人来建造
中本是谁重要吗?对于整个数字货币市场来说,如果中本的出现不能给比特币带来新的价值力量,那么谁是中本,有什么关系
探究中本是谁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我们需要一个更理性的观点。我们期待中本的出现,希望他能再次为比特币带来重要价值。否则,无论他是个人还是团队,他都没有价值意义。
欧易-OKEx比特币今日行情
PCTA圆桌派:中本聪vs比特币,谁才是公链的信仰?
2019年12月8日,由钛媒体主办、链得得协办的2019 T-EDGE 新金融峰会暨 CHAINSIGHTS金融科技与区块链中国峰会重磅来袭,大会于北京大兴·星光视界中心正式举行。
“中本聪”本尊现身?BSV领袖Craig S. Wright首次亮相中国大陆,链得得针峰对话Craig S.Wright,在主题为“区块链中国新局:公链、联盟链技术竞争战略与赋能策略”的圆桌对话中,直击你最想问的问题!
圆桌对话由链得得全球合伙人、总裁李非凡主持,邀请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系教授,bloXroute Labs联合创始人Aleksandar Kuzmanovic、BSV领袖、nChain首席科学家Craig S.Wright、TESRA超算网络技术合伙人 Leo Lam以及Conflux联合创始人张元杰四位嘉宾共同探讨“中本聪”身份之谜。
“中本聪”是团队还是个人?比特币白皮书不符合学术界论文规范?Craig S. Wright是“中本聪”本尊吗?链得得App根据现场圆桌讨论提炼精华观点,为读者重现这场“针锋对话”:
VCR:你知道“中本聪”是谁吗?
主持人:“中本聪”是区块链领域的精神领袖。Craig S. Wright,你确定你就是“中本聪”吗?如何证明?
Craig S. Wright:是(“I'm Satoshi.”)。我的第一篇论文(比特币白皮书)是在2007年10月撰写完毕,这篇论文学校还有一些副本。我并不想证明我是谁,这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去证明一些事情。
主持人:我和比特币网络最早的开发者之一Martti讨论过“中本聪”是谁的问题,他给我看过和“中本聪”的聊天记录截图。从截图来看,“中本聪”有时候表现的像一个团队,但有时候他的对话用语又像一个有性情的人,你如何回应?
Craig S. Wright:有人帮我检查论文,但我仍然不是一个团队。我在大学里待了三十年,目前在读第四个博士学位,我做了很多研究,这样让我能够远离人群,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隐藏自己的身份,我并不是一个精神领袖,我是一个普通的人。
Aleksandar Kuzmanovic:从学术角度来看,读到比特币白皮书的时候,我觉得这种白皮书没有办法被学术界所接受,因为这种白皮书非常的偏激,学术界非常挑剔,不会接受这样的言论。
Craig S. Wright:我其实有很多的论文,大概九年前我来到中国,在那个时候我非常高兴西方的学术圈和大众已经接受了我的这些看法,而且这些论文已经在很多公开的场合发表了。
兰毅:我其实曾经一度相信“中本聪”就是您,在听您做完那个演讲三秒钟之内。我仍然希望你是“中本聪”,因为我看过你的白皮书,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坐在您身边。比特币POW的共识机制很耗电,所以我们想改成POS,你会怎么做?
Craig S. Wright:POS是没用的(“Proof Of Shit doesn't work.” ),但比特币是一个安全的方式。挖矿的过程其实并不能保证比特币的安全,它只是一个经济功能,对于POW来说它需要这么多的电力。我们可以扩容比特币大到每秒数十亿的交易,如果这样做在小的区域范围内它的价格会更低。
张元杰:我非常尊重Craig S.Wright为这个社区所作的一切,但是我非常相信“中本聪”是一个团队。因为它是一种团队、一种社区或者是一种精神,那这就应该传承下去。
Craig S. Wright:简单的回答,我确实就是,我也不关心你们是否相信。不管你们是否喜欢,我都会建立发展区块链,同时也会继续扩容。在几年时间里我就会有250项专利,如果你们不喜欢专利的话,也无所谓。所以最后我的答案还是,我并不需要你们的帮忙,我想要的只是让你们去建立起更好的网络。
我希望你们建立不同的东西,互联网只是建立不同的模型,我们并不想建立一百个一样的互联网或者上千个一样的互联网,微软已经建立了他们自己的网络,所以我们并不需要做重复的发明。你们可以做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真正去实行起来,去可以解决双重花费的问题。当然你们也可以发币,可以成立那些真正能够带来价值的公司,而不是说用来炒币的公司,希望能你们能够创造一些会让你们引以为豪的事情,做更好的事情。
CHAINSIGHTS 全球系列峰会作为链得得(ChainDD)打造的,面向全球区块链创新领袖的重要连接和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其重要使命是连接创新者、影响力人群和行业精英,在区块链提升人们数字生活方式上发挥重要影响。
目前,CHAINSIGHTS 全球系列峰会已经连续两年在纽约举办,并已经成为中国机构在美举办的最高规格行业峰会,嘉宾阵容、话题深度和国际主流媒体关注度皆史无前例。在过往的两届纽约峰会上,众多平日罕见露面的华尔街顶级风云人物悉数出席,包括第十一届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前美国财政部副部长Gary Gensler,前美国证监会(SEC)核心委员Roel Campos,麦肯锡公司荣休高级合伙人Peter B. Walker等。
随着今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开放营运,一个全新的开放北京、开放中国机遇来临。2019年12月8日,CHAINSIGHTS 全球系列峰会首次落地中国。链得得、ChainDD携手钛媒体尽揽全球金融界领袖以及区块链尖端人物,荟聚北京,集中探讨区块链和金融科技将引领这个分野与共识并重的时代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