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流货币名称简说
由于港澳台地区在近现代时期成为了其它国家的殖民地,以及受国外殖民的影响,拥有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力,人民币无法在港澳台地区直接流通,下面盘点港澳台地区流通的三种货币,排名不分先后。
1、新台币(TWD)
货币符号:NT$
殖民台湾的国家:荷兰、日本
荷兰殖民时期 : 1624年-1662年
日本殖民时期 : 1895年-1945年
新台币流通范围:台湾地区(包括台湾实际控制的福建省金门县和金门县代管的乌丘乡、以及马祖列岛,台湾称连江县)。
我国台湾地区目前的通用货币是新台币,新台币使用之前的流通货币是旧台币,旧台币是指中华民国行政院于1946年授权委托台湾银行在台湾发行的钞券,正式名称为“台币兑换券”,当时相对于日据时期的“台湾银行券”而称为新台币,后来因为1949年6月15日发行了“新台币”,而称为旧台币。
旧台币
而在得到正式授权之前台湾银行在1946年5月22日已发行旧台币,最初只发行一元、五元、十元的钞券,于9月1日发行了五十元与一百元的钞券,后来因物价波动,发行了五百元、一千元、一万元、甚至到一百万元的钞券,之后进行币制改革,以四万比一的方式发行新台币,于1949年6月15日起开始发行并且流通,基本单位为圆(简作元)。
新台币
新台币的硬币面值为:5角(使用较少)、1圆、5圆、10圆、20圆、50圆。纸币的面值为:100圆、200圆、500圆、1000圆、2000圆。新台币的发钞行是台湾中央银行,属于台湾地区的法定货币。
台币的前身为旧台币,1949年6月15日开始发行流通,ISO4217代号为TWD(或简称为NT$、NTD)。 新台币是相对于旧台币而言的,如今讲的台币,是指新台币。旧台币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停用,新台币基本单位为“圆”,但一般都写成“元”,1圆=10角=100分。
2、港币(HKD)
货币符号:HK$
殖民香港的国家:英国
英国殖民时期 : 1841年-1997年
港币流通范围:香港特区、澳门特区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是港币,港币或称港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的自治权包括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力,其正式的ISO 4217简称为HKD(Hong Kong Dollar)。
香港的货币政策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首批发行于1845年(清朝道光25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10元和各种硬币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20元及以上面值的港币纸币由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现行流通的纸币面额为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毫、2毫和1毫,在香港,“毫”是“角”的意思,另外,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直接使用港币。
香港建立了港元发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外汇基金所持的美元就为港元纸币的稳定提供了支持。
香港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因此使港币成为体系健全、币值稳定的货币之一。
3、澳门币(MOP)
货币符号:MOP$
殖民澳门的国家:葡萄牙
葡萄牙殖民时期 : 1553年-1999年
澳门币流通范围:澳门特区
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是澳门币,也称澳门元、或澳门圆,为了和澳币(澳大利亚法定货币)作区分,澳门的法定货币简称为澳门币。
澳门币在澳门和香港的民间,常被俗称为“葡币”,很多人认为“葡币”是澳门币的不恰当称呼,认为该称呼带有殖民色彩,以为“葡币”一词是“葡萄牙币”的简称,这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葡币”是民间对澳门元的英文单词“Pataca”的音译简称,这与葡萄牙本国使用的货币无任何关联,与澳门回归前后更无关联。
葡萄牙在加入欧元区之前, 葡国使用的货币是“埃斯库多(Escudo)”, 澳门称之为“士姑度”或 “盾”,而并非“葡币(Pataca)”,代指称呼,“Pataca”是澳门元特有的货币单位,不像“Dollar”一样用的地区特别广泛。
1966年以前澳门的货币单位叫磅,后来改为元(英文:Pataca)为单位。
澳门的货币政策由澳门金融管理局管理。首批澳门元于1905年(清朝光绪31年)发行,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目前澳门流通的货币是1999年发行的,纸币面值有1000元、500元、100元、50元、20元、10元,硬币面值有10元、5元、2元、1元、5毫、2毫、1毫,在澳门,“毫”是“角”的意思,目前澳门币的发钞行有大西洋银行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
以上就是港澳台地区使用的货币。
你知道世界9大的钱有哪些吗?
前几日,美联储再次宣布加息75个基点,引发全球震荡。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加息5次共300个基点,举起镰刀,疯狂收割世界财富。
持续加息后,美元持续走强,世界各国货币都遭遇贬值。新兴市场国家就不用说了,土耳其里拉跌惨了,8月通胀率飙升至80.2%。发达国家也没能幸免,日元、英镑、欧元兑美元汇率都降至低值。
自从美元成为世界主导货币后,一直反复使用“降息”、“加息”等货币政策收割世界各国的财富,而且是屡试不爽。
01
美元支付占比上升至42.6%
这两年,“去美元化”的声音很多,但更多的是迎合民众的情绪。美元的国际地位到底如何,主要衡量两个数据,一个是全球支付占比,另一个是世界外汇储备货币占比。
作为世界通用货币,在全球各种结算交易中,都会用到美元。这两年,美元的地位似乎越来越稳固了。
由此来看,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持续升高。
与之相反,欧元从今年7月的35.49%下降至8月的34.5%,2020年8月为36.04%。
欧元是世界第二大货币,是目前唯一有能力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挑战美元的货币。此前欧元似乎也有这个雄心,今年2月,欧元支付份额只比美元少1个百分点,非常接近。如今随着欧元兑美元20年来首度跌破平价,欧元的雄心也随之“烟消云散”。
不过,有人说欧元的支付份额有水分,因为欧元区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内部贸易往来频繁,都是用欧元交易,但国家之间又是独立的,所以有点重复计算。就算我国各省之间用人民币交易,但不会将这些统计进去。
另外,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近59%,依旧高居第一。从支付和储备货币来看,美元都稳居第一,地位很牢固。
02
“去美元化”是一个伪命题吗?
“去美元化”是不是一个伪命题,主要看两点,有多少国家在去美元,它们去美元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滥用美元霸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过去几十年来,一直有发生,但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能力脱离美元计价体系,更没有能力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货币交易体系。
有人会说,不止这些国家,前段时间澳大利亚首次用人民币来结算铁矿石,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实际上,这可能只是澳大利亚为了保持和大客户的关系而“被迫”作出的决定。
不过,在笔者看来,“去美元化”肯定不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哪个国家自愿被
过去几年,人民币在加快国际化进程。央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2.88%,比2016年提升1.8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另外,2021年跨境收付金额达到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这些都是好的发展势头。
03
为什么美元地位短期难以撼动?
短期内,想撼动美元的地位很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虽然有很多霸权行为,但至今没有出现过违约。在一些国家可以直接用美元交易,老百姓也愿意持有美元。当然,美国也在逐渐消耗美元信用,比如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就是一个重大事件。
军事上可以威慑,科技上可以禁售,金融上可以制裁,依靠着自己在各个领域的优势,可以让很多国家“臣服”,甚至是默默吞下苦果。
当有国家不再依赖美国技术,不再惧怕美国军事,不再持有美元,或许它就可以与美元霸权相抗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