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专题:那些在区块链里差点称霸天下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已经28岁的90后,也将迎来他们最后一个青年节。
当然,他们也不一定care。
作为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批创业潮人群,90后之中部分人已经忙着西装革履、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试图与70、80后一决高下。3月份,95后区块链创业者王子健创立了一个“90后区块链大咖会”微信群,其中不乏明星创业者面孔:金色财经合伙人安鑫鑫、火爆币圈深受薛蛮子偏爱的朱潘、还有豪头几个亿布局区块链的土豪孟可等均在群里。
“成为大佬”,是王子健经常在朋友圈里提到的口号。
数十位号称身价上亿的90后区块链创业者带着财富自由的光环,纷纷被集结在群里,这不禁让人想起另一个社群传说“三点钟无眠区块链”。
区块链作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大的一次技术变革,对于这群急于逆袭父辈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而青年节?对于那些为了能在圈子里不受年龄歧视,装着80后的90后创业者来说,每一次年龄的增长,更是包袱的减压。
时代的车轮碾压过一代又一代的人,90后很快也不必再当投资人陪衬的噱头——这些All in创业的90后,真的翻身了吗?
“人设论”造富
圈子里流传着一个段子:60、70后把房价炒高了卖给80、90后,80、90后就把币价炒高了卖给60、70后。
在企图赶超前人路上,90后精力充沛,没有浪费每一个夜晚。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持有比特币最多的就是90后。这是一个涨跌不设限的行业——如果不睡觉,能换来一夜暴富,估计就没有什么人抱怨因为熬夜少了几根头发了。
相关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90后大学生创业动机是希望发家致富,而他们出道的方式大多逃不开“创新”二字;但讽刺的是,近百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夭折,失败原因正是因为团队领军人物缺乏创新能力、过于木讷。
于是,一些稍微聪明一点的90后,不再过于纠结于业务能力,而是把所有的目光转向一个靶点——人设。
马佳佳在2012年刚毕业,想做一个营销公司,当投资人问及为何要创业,她脱口而出:“我聪明呗。”当对方继续问,你做营销公司的优势是什么,她答:“现在还没有创业的90后,我做肯定马上就红翻天,我们公司就会红,我们就能接很多单子。”
作为互联网一代,社交频率比过往更加密集的90后比任何一代都更懂“人设”二字之重要。
马佳佳将其2012年融资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不够红”。于是,在2015、2016年,她相继创立的“High”“泡否”等更大尺度的情趣品牌生意,并成功融得了上千万的天使轮。在马佳佳几乎没有产品推出的情况下,徐小平投了她。
不过,始于人设,也毁于人设。
与这些标配这人设的90后创业者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短暂的存活周期与“天才陨落说”。
创立神奇百货电商平台的98年少女王凯歆,因节目上一句“帮你们赚够95后的钱”,被称为鬼才少女,迅速获得经纬中国、真格基金等大佬资本青睐,但在今年4月,就被指已卷款跑路;刚刚提到的马佳佳,创业不久,便与号称马云弟子的区块链项目波场创业者孙晨宇一起众筹份子钱结婚了,但后来孙晨宇却被传出“套现120亿”。
造人设,成为了大多风口上造富的90后的标配。
乔布斯、扎克伯格辍学创业的神话,取代少年英雄哪吒和白雪公主,成为了他们的青年童话,也成了投资人的中年童话。
用徐小平的经典投资逻辑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误区,营销自己是创业者需要面对的问题——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何如此多投资人,对这敢闯又任性的一代如此宽容的原因。
宽容,还是为虎作伥
自互联网创业潮开始,许多人便在鼓吹,互联网公司一定要招“90后”、“年轻人”、“新鲜血液”,因为他们“脑子活”。
在这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能力、理想、创意都因为“年轻”两个字赋能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看似90后趁着风口赶上了投资人的新时代梦,但实际上,归根溯源,部分“看似主动送上门的”投资人,纯粹只是因为他们想要送上门。
在90、95后创业者的路上,深圳创新谷CEO朱波是个不可回避的名字——他在圈内号称90后投手,专投90后。
朱波先后参与了93年温城辉创办的礼物说;92年钱勇创办的次元仓;92年王锐创办的兼职猫;当然还有红极一时的王凯歆和余佳文。
朱波曾经跟媒体透露过自己的投资逻辑:趋势、事情、人,是他投资的三根平行红线。这三根红线,就是要满足“刚需、高频、粘性”三个条件。他认为,创业者的能力和认知便捷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
不过,在一些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朱波所投资的90后“名人”,实际上与他的投资观是相违背的。而一些聪明的90后创业者,也非常清楚自己作为试验品的价值,王凯歆就曾公开表示:“他们投出去的钱,就当打了一个广告。”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大家深知,再不透支我们就老了。
All in 的下半场
区块链创业者孟可曾在采访中对币圈部分90后误入歧途表示感慨:“很多90后没见过钱,而数字货币的财富增值效益有那么大,面对这样的诱惑,难免会有人走歪。”
这样一番话,颇有长辈教育后辈的意思——但从年龄上,孟可也是一位90后。
事实上,对于兢兢业业照着父母设计的路子来走的那一批年轻人来说,这群早早All in的年轻人,他们折腾过的生活,确实比普通年轻人要多得多。
比如1996年的王子健,高中时间基本在捣鼓互联网,最后高考失利,只上了四川一所大专院校;大学时,又做众筹,又做自媒体,导致学分不足无法毕业;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未来财经的合作人,ALL In区块链,身家上亿——短短几年,他终于在一次契机住了财富自由的钥匙。
而这把钥匙,与其说,是因为他们趁了早,不如说,他们趁了时。
而那些趁了时,仍在存活着的年轻人,其实已经开始规规矩矩。
同样是90后创业者,脸萌的创始人郭列,从深圳宝安偏远的一个小平房里,被一场90后创业者名号炒红,然而,他的脸萌最终以3亿美金的标的被收购,完成了一个还算体面的退出。
余佳文,曾在央视放言要拿出一个亿的利润分给员工,不到两年,便准备开个“认怂会”,表示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钱。
打算“只过1%生活”的陈安妮,并没有被击垮,但也少了早前的热血与锐气,在版权问题不断受到质疑的时候,“创业经验不足”成为了她解释一切的理由。
掌声过了吗?不,是时势过了。
活成大人的模样,逐渐成为了90后的下半场。
90后的下半场,我们不去揣测,但区块链的上半场才刚刚开始。随着如“2018胡润区块链企业排行榜”这样行业标志性大会的举办,区块链冰山下的更多形容马上就要浮出水面。
胡润百富与嘻哈财经联合主办的“2018胡润区块链企业排行榜”,将推出区块链企业排行榜单:领军企业Top20,投资机构Top30,创新企业Top50,共一百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企业。
本活动以打造“区块链+”创新应用为方向,开展基于产融结合、脱虚向实、区块链技术迭代服务于供给侧改革,为产业升级转型赋能,围绕技术创新方向、金融创新与监管,聚焦行业热点与痛点,坚守监管红线与底线,以跨界与融合的趋势思维,与国际区块链同业以及相关企业共铸创新、专业、智慧、共享的平台。
男子从泰国被带到缅甸电诈园区,高墙铁网内每天工作14至16个小时
大象席地而坐,区块链人成臀下之蚁
一头大象,每天坐在动物园里,它他妈就一直坐那。你真不想去看看?
——《大象席地而坐》
孙宇晨就是那头坐着的大象,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但大家都忽略了孙宇晨那一屁股坐下去压瘪的区块链圈,人们看不到那些被压在下边的区块链从业者,但他们却能清晰刺耳的听到观众的骂声。
乌合之众们通常忘了为何而出发,事件发酵到今日,还有几个人关注巴菲特老爷子的饭,有人在乎具体哪天吃吗?
事件的节奏已经越来越偏,从“天价巴菲特午餐”走向王小川、王兴等一众互联网圈的大佬围攻“孙宇晨是个大骗子”,现在已经走向“区块链是个骗局”。
2017年底还在讲区块链的课程,如今却告诉粉丝,“什么技术革命,别扯了,区块链就是宗教”。
想想,实打实在做事的区块链从业者真的挺不容易的:做CX的进来骗了一帮“韭菜”跑了,留下“韭菜”和“公知”们就一起骂这个行业,埋头做事的人却要承担无妄之污。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吴桐写的有道理:“在全球关注度颇高的股神午宴上,孙宇晨代表的恐怕不仅是自己项目的形象,还有整个泛区块链行业的风貌。尽管当前币圈和链圈在一定程度上是泾渭分明的,但行业之外的大部分人并不这么看。”
所以,当演变为社会性事件之后,整个区块链圈(包括链圈、币圈、矿圈、通证圈等)都背了黑锅,受了伤害。
虽然不会有直接的人身伤害或者财务损失,但给大众形成了一种“做直播的以前都是,女一号肯定陪导演睡过”的印象。
说起这种伤害,老互联网人都能感同深受:电商刚刚开始崛起,“淘宝卖的都是假货”就是主流评语。吊诡的是,当年的被害人,成了今天的施害者。
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踏实做事的人被无差别伤害,但却无处回应,因为大佬们没有针对你啊,都是粉丝们起的哄。
当然,孙宇晨的对立面是互联网和创投大佬,他们代表的是权威,这种高压之下,想必大家都生怕跟孙宇晨扯上一点关系,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这事炒这么热,区块链圈几乎听不到回应,真是现实版哑巴吃黄连。
其实这个现象应该分成这个维度来看,一方面是孙的为人和成功路径问题,这个维度大家都看的辩的很明白了,不过多言语;
另一方面其实更重要,媒体、粉丝们为了凑热度,纷纷翻出了大佬们以前对于区块链的演讲或文章,这也是从”围剿“一个人走向“伤害”一个圈子的实质性动作。而这里边,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剖析阐明。
大佬就是真理代言人?首先,我必须说一点,不能高估互联网大佬对区块链的认知,毕竟术业有专攻,大家花在这个领域的时间精力天壤之别,互联网大佬的理解难免有偏差。
我特意看过王小川《区块链与旧世界》的演讲,的确思考很深,但依然有一些谬误,比如认为账本维护成本过高,所以终究要委托给第三方,形成“中心化”。
之所以说思考很深,因为这句话除了最后五个字,我都会竖起大拇指认同。但是这句话的落脚点在于,最终实施结果会回到中心化,暗指跟互联网没什么差别,区块链想要达成的革命最终实现不了。
但这两种中心化真的一样吗,特朗普和金正恩都是拥有极大的中心化的权力,这两种中心化一样吗?其实这种理解就类似于“有了企业存在的市场就不是自由市场”一样,但我们都知道企业就是自由市场的一部分,它和强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力可以自由的和企业签约解约。
另外,王小川和caoz的文章中都提到一点,机制难以升级,暗含的意思是最后很容易共识破裂,走向硬分叉。
这里其实暗含了分叉不是好事的意思,但分叉本身就是一种升级啊。能够分叉,就是一个进步,就在走向更自由!
我曾经在《自由人的自由协作》里描述过,分叉提供的自由超越了我们往常意义上的民主,因为你可以随时退出组织。当投票结果你完全无法容忍时,你可以和你相同观点的人,保留你们想要的契约和原有的履行情况,进行分叉。与之相对的美国大选,很多人明明不喜欢川普,却不得不接受川普当选的结果;否则只有一种选择,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其他国家。
而这次事件中,争议最大的一个点,就更能发现互联网和区块链的思维已经完全不在同一个范式。那便是,“数字货币”有没有价值,是不是骗局?
这是一个篇幅长到能够单独成书的话题,所以这里没法详尽,只把目前误解最多的三个点论述下:
a. 当大家谈“数字货币”的时候,其实谈的不是同一个东西。
对于圈外人,基本上认为所有跟区块链有关的“币”(权益证明)都统称为“数字货币”。但是币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仅从技术角度就有coin和token的不同,又有Security Token、Utility Token等不同划分,不能以“数字货币”一概而论。
从四年多以前王小川在《中国企业家》的采访片段中就能发现,对于跟区块链有关的币,王第一反应是它在挑战法币,是违法的,其实不尽然,证券就跟货币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这里边还隐藏着另一个问题,就是“货币国定论”是否正确。
b. 股市不是骗局,币市也不是。
看到关于骗局的言论,我第一反应是,股市里有人骗人,币市里有人骗人,但不能说有人骗人整个市场就是骗局,这和孙宇晨割韭菜所以整个区块链圈都在割韭菜的逻辑一样强盗。
但后来发现我想简单了,原来大众理解的是,我在这里赔了钱所以整个市场就是骗局。现在连银行理财都不保本保收益了,那么银行也是骗局咯?
市场机制的核心便是价格机制,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能够实现多个买家和多个卖家同时高频次交易,这也是目前已知的市场进行价格发现的最有效方式,而有价格波动注定会有亏损者。
买方更不能要求价格只涨不跌,只要跌了就是骗子。诺基亚的股价从高点跌到现在不足十分之一,所以诺基亚的股东就是骗子吗?
一直跌的股票不一定是骗子,一直涨的币不一定不是骗子,张嘴骂人的时候,一定要知道骂的是谁。
人们想骂的其实是虚假信息,其实是价格操纵,而不是这个市场。币市需要改善的,也是这部分的监管。
c. 货币本身就是没有内在价值的。
当然,人们认为币市是骗局,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认为币都“很空气”,没有内在价值。这一点,尤其老大哥比特币承受了很多争议。我不想说比特币有内在价值,而是想反问一句,是否一定要有内在价值?
我在去年6月时就发过一篇文章《黄金是最大的空气币》,其中谈到“黄金没有内在价值,不能拿来吃也不能拿来蔽体,也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
也许你会说黄金的工业价值,但是黄金在被当做货币的前几千年里没有工业。黄金拿来做装饰,也是因为它贵,是果而不是因。”
人类好不容易走到食物链的顶端,不再天天为生存发愁,这时候的“价值”已经和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信互联网人都能理解,毕竟网络游戏一开始可被排斥的不轻。
没有内在价值,并不等同于没有价值;
看不懂价值,不能妄下断言说没有价值。
时代呼唤一场区块链的“真理大辩论”想起人类文明自然会想到“轴心时代”,而对于轴心时代的古希腊,最直观的画面便是拉斐尔的这幅《雅典学院》。画面中央,柏拉图一手指天寓意着他的理想主义,而亚里士多德则伸手覆地,象征着他的实用主义。
他们这个屋檐下的辩论,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还深刻的影响着我们,影响着人类的文明。
反观现在,在网络上你一句“你”,他一句“80后没资格说90后”,这样的无脑对喷着实没有意义。
王峰说的对,“互联网和区块链两个圈子最近都静了,不如来一场线下的辩论。”
但如果只是在孙宇晨和王小川两人之间,意义并不大。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可以看到的是,经济、文化、社会形态,无一不在受到区块链的冲击和改造。
在这样一个时代,作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我们不需要只有情绪宣泄的泼妇骂街。
我们需要的,是一场“真理大辩论”;
是一次对价值真谛的深刻碰撞;
是一场配的上这个时代的、有思想、有深度、有推动的百家争鸣。
这场辩论是两个时代之间的辩论,区块链和互联网时代的交锋;
这场辩论是“雅典学院”那样,鸿师大儒济济一堂,只为真理而来的辩论。
这场辩论会成为区块链时代的标志符号,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话题。
我认为,作为这个时代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有机会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见证并推动此事,是我们一生的荣幸。
愚者建立高墙,而智者则建立桥梁。
桥梁连接的思想将引领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