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人员从业现状,从满地的培训机构到无人问津
2020 即将来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或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能在 2020 年脱颖而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或者成为企业的明星员工?
近日,领英的一份报告为我们展示了 2020 年就业市场对技能需求的整体趋势。该报告列出了 5 项软技能, 分别是创造力、说服力、合作、适应性和情商。
此外,领英还列出了 10 项市场上最急需的硬技能,分别是区块链、云计算、分析推理、人工智能、UX 设计、商业分析、会员营销、销售、科学计算、视频制作。
无论你 2020 的目标是什么,了解和学习下面的技能,都可以帮助你在下一个机会中脱颖而出。
2020 年企业最需要的软技能
你需要了解的 2020 年的流行软技能如下:
软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能力,它们会促进或破坏我们在当前工作中完成工作并把握新机遇的能力。
今年的软技能榜单前几项包括创造力、协作、说服力和情商,所有这些技能都证明了我们如何与他人合作并提出新的想法。需求最旺盛的五项软技能中,有四项年复一年地保持着头号位置,这进一步证明了这些技能是必须的,它们很可能仍然是公司想要的明星员工中最重要的技能。
最需要的软技能列表中的变化显示出,公司正在吸引具有人际交往和以人为本技能的人才。“时间管理”是一种面向任务的技能,不再出现在软技能榜首。“情商”取而代之。尽管面向任务的技能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但数据显示,雇主更重视我们与同事良好合作的能力。
最热门的 5 种软技能是:
1、创造力 -与 2019 相同
组织需要所有业务角色(从软件工程到 HR)的人员都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任务。所以,要专注于提高你在 2020 年将新想法落实的能力。
2、说服力 -与2019年相同
领导者和招聘经理重视可以解释“为什么”的人。要推进职业发展,请提高你有效交流想法的能力,并说服你的同事和利益相关者遵循自己的领导才是他们的最大利益。
3、合作 -与2019年相同
高绩效团队可以完成比任何个人都更大的成就,任何组织都知道这点。了解你的优势并学会如何与同事相辅相成,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4、适应性 -与2019年相同
生活和业务中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要在 2020 年脱颖而出,请拥抱现实,并确保以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胸怀露面,尤其是在压力大的情况下。
5、情商 -新上榜
情商是感知、评估和回应自己的情绪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今年最抢手的技能列表来说,新的知识是对情感智能的需求,这突显了有效响应和与同事互动的重要性。
2020 年企业最需要的硬技能
你需要了解的 2020 年热门硬技能如下:
虽然需求最大的软技能都是关于我们如何一起工作的,而最需要的硬技能则是那些改变我们工作内容的。
其中许多技能将继续快速发展。例如,今年以来,区块链不仅首次列入了顶级技能,而且也名列榜首—突显了人们对该技能将日益广泛地应用的认识和需求。
趋势数据还显示,以数据为依据的决策技巧,例如业务分析,比去年上升了十位,对当今的劳动力至关重要。随着公司继续收集和分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数据,他们需要可以帮助解释和对这些数据采取行动以推动业务增长的人员。
最需要的十大硬技能是:
1、区块链 -新上榜
区块链诞生于 2009 年,旨在支持加密货币的使用。但是,区块链存储、验证、授权和在互联网上移动数据的新颖方法已经演变为安全地存储和发送任何数字资产。具有这种技能的专业人才很少,所以需求相当旺盛。
2、云计算 -下降 1 个名次
如今,公司是在云上构建和运行的。他们需要具有云计算技能的人才,以帮助他们推动技术架构,设计和交付像 Microsoft Azure 这样的云系统。
3、分析推理 -与 2019 年相同
数据已成为每一项业务的基础。企业需要能够理解这一点并发现能为企业做出最佳决策的人才。
4、人工智能 -下降 2 个名次
人工智能(AI)增强了人力资源的能力。可以利用 AI、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人们将帮助组织提供更相关、个性化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5、UX 设计 -与 2019 年相同
似乎消费者的平均注意力范围逐年减少,并且他们对不直观的产品几乎没有耐心。组织需要更多专业知识来帮助他们构建更多以人为本的产品和体验。
6、商业分析 -上升 10 个名次
业务分析是我们榜单上最重要的技能提升。这是每位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少数硬技能之一,因为大多数职位都需要一定水平的业务分析才能做出决定。
7、会员营销 -新上榜
随着传统广告的衰落和社交媒体的兴起,
会员营销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技能正在迅速崛起。会员营销利用公司的合作伙伴或影响者来针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营销。
8、销售 -与 2019 年相同
你很难找到不需要优秀销售人员的公司,这些人员可以有效地管理销售团队,了解销售规则,与跨职能合作伙伴合作并提高业务的销售水平。
9、科学计算 -上升 3 个名次
数据科学专业人员、工程师、软件架构师和其他人员均需要具有科学计算技能。公司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来开发机器学习模型,并使用 Python
MATLAB 等程序将统计和分析方法应用于大数据集。
10、视频制作 -下降3个名次
消费者对视频内容有着无法满足的胃口,因此将视频制作继续作为公司的优先事项是有道理的。思科估计,到 2022 年,视频将占全球互联网流量的 82%。
神秘且高薪的元宇宙世界,好找工作吗?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网络购物在中国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2003年的非典过后,人们开始积极参与网络购物,到2006年中国的网购市场进入第二阶段。然而,真正的爆发发生在2007年,这一年可以被称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崛起。
当初,中国的软件开发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市场对开发人员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在HTML、CSS、JS网页开发以及Java、PHP后端开发领域。中国的网站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对开发人员的需求如骤雨般增长。当时,只要掌握一些基础技能,甚至没有高学历也能找到工作,年薪4千、2年后8千是家常便饭,这些数字在当时可是相当可观的。为了满足市场对大量开发人员的需求,一些互联网开发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最早的达内,再到黑马,再到2020年倒闭的兄弟连,培训机构的出现为互联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各大互联网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视频教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然而,直到2013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才真正迎来了巨大的转折。随着4G网络的普及、宽带、WiFi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成熟,中国从传统的PC时代跃升至移动互联时代。大量的电商网站、应用程序、小程序和WAP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游戏应用程序、网络游戏和端游的兴起更是带动了数十亿的充值流水。2013年可谓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爆发之年。
在2020年初,一场全球性的疫情改变了一切。由于疫情的原因,许多公司的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公司纷纷倒闭,裁员和降薪成为了普遍现象。这场疫情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曾经月入过万的大专和非双一本科的互联网开发人员也被卷入其中,他们的生活一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梦想似乎离他们越来越远。
而到了2023年初,虽然市场逐渐摆脱了口罩的影响,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大专毕业生们纷纷发现自己难以找到工作,投出的简历往往没有回应,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一位上海的网友,在上海工作了整整3年,但去年上海封城后,他不得不回到了三线城市。他进了一个小公司工作了五个月,然而,不幸的是,公司倒闭了。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今年的求职市场将会如此艰难。去年他回家的第一周,他就收到了三个工作机会的邀请,他原本计划在过完年后重新找工作,但没想到如今找工作变得如此困难。他在家乡找不到工作,于是决定前往大城市,北京,寻找更多的机会。然而,他在那里待了一个多月,只收到了三个面试邀请,大部分的求职申请都无人回应,这让他感到沮丧和无奈。
另一位网友表示,他对目前的求职市场感到震惊。他承认自己的技术水平一般,晚上睡觉时经常会感到后怕。他担心,如果当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市场将会饱和,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只有最顶尖的人才才能生存下来。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就像土木工程一样,在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市场受到影响,房价下降,建筑需求减少,导致土木工程从业人员大量失业。市场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杭州的播都十年前是电商的聚集地,但十年后可能已不再是。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总的来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崭露头角到繁荣昌盛,再到如今的低谷。然而,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适应,就能够在竞争激
烈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个行业一直在不断演化,创造了无数机会,也让许多人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但同时也让更多人感到焦虑和挣扎。
在这个多变的互联网世界中,成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技术的发展速度惊人,新的编程语言、框架和工具不断涌现。那些能够跟上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人,往往能够在求职市场中脱颖而出。
同时,也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互联网行业往往需要人们协作开发复杂的项目,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此外,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成功的关键,因为你不仅需要向同事和上级解释你的工作,还需要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
另外,不要忘记市场的多元性。互联网行业包含了众多领域,包括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如果发现当前领域的竞争过于激烈,可以考虑转向其他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心态。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都要坚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互联网行业的历史告诉我们,时刻准备好迎接变化,不断学习和适应,是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繁荣到低谷,再到重新崛起,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只有那些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并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行业如何变化,秉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将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愿每一位在互联网行业追逐梦想的人都能勇往直前,不断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最赚钱的专业,怎么突然不香了
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的中坚力量之一。
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尽管区块链再次遇到“风口”,但由于区块链技术是一门多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包含了操作系统、网络通讯、密码学、数学、金融、生产等,我国目前在交叉学科方面尚有不足,人才的匮乏让区块链企业无法乘风而起。
“从9月份到现在已经参加了近20场招聘会,仍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区块链技术人才。”济南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王俊永向经济导报记者诉苦道,“区块链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因为区块链不单纯是区块链,更多的是业务模式的创新,所以需要的是熟悉业务的人。”
20多份简历均不符合条件
“现在找个合适的人真是太难了。”王俊永说,“尽管年薪已经给到了20万元,前来应聘的人不少,但很多人看中了高薪,却根本没有那个能力。”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王俊永他们急切要得到的人才是区块链工程师。
“从9月份开始,公司扩大了规模,需要再招1名区块链工程师。已经两个多月了,通过智联招聘等发布过招聘信息,也在线下参加过多场招聘会,虽然收到了20多份简历,但真正符合条件的根本没有。”王俊永对经济导报记者说道,“区块链工程师对专业技术及开发协作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懂软件,精通Go语言、Java等,还要懂通讯、密码学和算法,如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等。”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目前王俊永的公司基本上是到高校招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来自己培养。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区块链技术研发是一种协作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外来的人员与团队磨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未必能磨合得很好。
实际上,这并不是个例。
“花了4个月,本想招一个懂公有链开发的人,但一个也没有招到。”济南景星网络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纳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设想一个岗位有俩人,比如后端工程师,但根本做不到,只能一个岗位一个人。”
在李纳看来,区块链有一个很让人无奈的地方在于,整个认知方面的准入门槛太高。但如果从通证运用的角度来说,这类优质互联网资产如果对于区块链的认知不足,实际上也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存量人才仅占需求量的7%
据了解,王俊永提供的20万元的年薪,并非区块链工程师的顶格年薪。
在济南市,不少区块链公司给出的薪资水平都不低。初入职的毕业生年薪在10万元左右;普通的区块链技术开发工程师的年薪在20万元左右。软件架构师的年薪在30万元左右。如果是技术总监级的“高人”,年薪都接近百万元。
经济导报记者对多个互联网招聘网站进行搜索发现,区块链技术人才市场最为火爆,如工程师、技术经理等职位,年薪普遍在30万元以上,个别岗位年薪甚至达百万以上。
同样,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区块链人才供需与发展报告》显示,区块链领域平均招聘薪酬达16317元/月,而高级软件工程师平均招聘薪酬23606元/月。
高年薪的背后则是区块链人才的匮乏。上述《报告》显示,区块链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求职者的目光,而且供给规模远大于需求。2019年三季度,区块链求职人数是招聘人数的7.12倍。
但由于技术较新、历史沉淀少,拥有相应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的存量人才在现阶段依然凤毛麟角。有数据显示,在投递简历的求职者中,真正具备区块链相关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存量人才仅占需求量的7%。
腾讯区块链技术总经理、腾讯技术专家李茂材表示,要将区块链技术推进至不同行业和场景,目前的矛盾点仍在于懂产业的人对技术不了解、懂技术的人对产业又可能不了解。
发展区块链技术需要典型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真正把技术的核心优点跟产业真正的痛点做好连接,做好真正的定制性设计,区块链的技术威力才能发挥出来。
“区块链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基础技术队伍不够、人才短缺,”在王俊永看来,要利用好区块链技术,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
高校企业培训机构应联动形成人才链
山东海右科技企业孵化器总经理庄璐璐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企业通过直入校园、校企对接、与其他创业公司组团打造招聘平台等方式进行人才定制和招聘,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创业公司“招聘难”的问题。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招不到合适的区块链研发人才,不少公司选择招募毕业生自己培养。
“我们招募毕业生来加入公司区块链技术研发团队,以师傅带学徒的方式培养,让他们融入到开发团队中并能迅速得到成长。”李纳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但在王俊永看来,区块链行业不仅在市场上缺乏有效的人才供应,即便是在理论研究层面,也有相当滞后的现象。
“区块链本身即新技术、新产业,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区块链课程仍以通识课为主,但在现阶段,培训也只能为行业补充一些中低端的技术人才,解决不了高端人才的问题。”王俊永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智联招聘集团首席产品官汪维纲建议,高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联动形成人才链,才能形成有序健康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促进区块链实际产业落地。
他表示:“当区块链底层技术逐渐成熟,被逐渐应用到不同场景后,行业的大框架也将日渐清晰,人才的真实需求也随之显露。从中长期看,企业、高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将继续形成合力,成为区块链市场人才输送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