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文交所板块走强+3.35%
作者
韩武斌律师:广强经济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核心律师
关键词:数字藏品 NFT 文交所 刑事合规
《地方文交所是数字藏品交易的合规之路吗? (上)》谈到部分文交所存在被拒之门外以及无资质经营的风险,除此之外,即使有资质的文交所组织数字藏品交易,仍存在交易方式不合规的风险。
但目前的数字藏品平台属于电子商务平台,只能按照线上商城网购的交易模式进行交易,通过对数字藏品设定固定价格,由买卖双方按固定价格或议价来成交。
主要的风险在于:即使是拥有合法牌照,通过了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验收的地方文交所,也绝不能超出业务范围,开展类资产证券化、类资产期货化业务与交易活动。
其中包括:
1. 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将权益拆分发行、降低投资者门槛、变相突破200人界限。
2.开展类资产期货化业务,将产品做成“标准化合约”,采用集中交易方式交易。
3. 发售以数字藏品为底层商品的金融产品,组织金融产品交易活动。
也不尽然。
由此,文交所的数字藏品可以探索出一条现货交易模式之路,对于 获得地方政府批准、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验收的地方文交所,可从事以实物为交易对象,交易方式为“协议交易”、 “竞拍交易”、 “挂牌专场交易”等非集中交易的现货交易模式。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的规定,“衍生品交易,可以采用协议交易或者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交易方式进行。“地方文交所能否实现数字藏品衍生品交易,也是值得期待的。
综上所述,在数字藏品能够交易的前提下,任何个人或机构都不想放弃打通数字藏品二次交易的机会,但寄托文交所进行数字藏品就能完全合规,过于理想化,文交所仍然容易走上文化产权、文化艺术品权益等权益类商品证券化、期货化的老路,面临刑事风险。因此,数字藏品交易与文交所结合,要想真正能够做到完全合规,只能在现有法律法规之下积极探索合规的交易模式。
一张照片7000万美元,马斯克鼓吹呐喊,突然“爆红”的NFT是什么?
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无忧购物,购物赚钱” “0元获投资,分享做生意” “一波行情赚个几万、几十万并不多”……称自身为“新经济会员制直播电商孵化平台”“中国首家将互联网新消费和文化价值投资进行跨界融合的创新平台”的商业品牌——“倍美新视商”近期异常活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从倍美新视商业务生态体系来看,无论是倍美商城、倍美e店交易制度设计,还是倍美短视频、倍美直播平台分享内容主题,均浮现出了“交易所”的影子,即香港大公文交所。而文交所开展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模式已在多年前被内地监管叫停。此外,倍美新视商背后运营公司的股东与香港大公文交所此前在内地子公司的两位高管存在重名现象。
种种迹象显示,沉寂一段时期的“文交所”业务正在卷土重来,并通过内地相关平台和网络技术招揽内地投资人。
改头换面?
倍美新视商官网显示,倍美新视商创立于2020年7月,是香港大公集团(NYSE American:TKAT)重磅打造的新经济会员制直播电商孵化平台,母公司香港大公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大公”),现已形成以大公文交所、倍美产业链联盟及大公NFT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为主体的集团化经营模式,为倍美新视商的发展提供品牌背书与数据支持。
按照倍美新视商的上述介绍,香港大公是倍美新视商的母公司,不过香港大公方面回复记者称,“香港大公文化集团与倍美新视商是战略合作关系。”
倍美新视商官网显示,该网站版权所有单位为天津瑞祥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瑞祥鸿”)。天眼查显示,天津瑞祥鸿成立于2019年11月,注册资本100万元,股东为两位自然人张向东(持股占比90%)、王松(持股占比10%)。
张向东、王松同时还是天津智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源科技”)、鑫智源(天津)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智源商贸”)两家公司的股东。
智源科技成立于2019年11月,鑫智源商贸成立于2020年10月,两者注册资本均为100万元,并且股权架构与天津瑞祥鸿一样,均为张向东持股占比90%,王松持股占比10%。其中,智源科技是倍美新视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主体。
从上述股权架构来看,天津瑞祥鸿、智源科技、鑫智源商贸与大公文化集团均无股权关联。
不过记者注意到,倍美新视商与香港大公此前在内地成立的子公司的高管人员存在重名现象。
工商资料显示,香港大公2015年7月和2016年1月先后在内地注册成立大恭文化艺术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恭上海”)和大恭文化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恭天津”),而这两家公司高管名单中均出现了自然人王松。其中,大恭上海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为王松,大恭天津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的法定代表人为王松。
此外,香港大公交易服务商——北京百圆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百圆”),2016年10月19日至2020年8月21日期间的股东为张向东,持股比例为100%。2016年10月19日至2020年5月27日,张向东同时还担任北京百圆的法定代表人。
就大恭上海、大恭天津公司高管王松,北京百圆此前股东、法定代表人张向东与天津瑞祥鸿的股东张向东、王松是否为同一人的问题,香港大公方面回复表示,“该信息涉及到自然人个人信息,不便回复。”
“失联”的子公司
作为全球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艺术品电子化交易平台,香港大公2017年中报称,“2015年,我们在上海设立子公司。该业务使得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人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进行交易,为我们带来了数量巨大的新客源。因此,自2015年以来,我们的交易手数和交易金额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2018年底,有媒体报道称,自2017年6月30日,各地文交所陆续停盘后,有多家香港的文交所开始进军内地邮币卡市场,这其中就包括香港大公文交所等。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11月,大恭天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大恭上海则在2020年5月注销,注销原因是“决议结算”,大恭上海还牵涉多起与自然人之间的合同纠纷。
就香港大公 APP 挂牌的艺术品目前的交易模式,以及目前交易模式与此前有何区别,在内地清理整顿交易场所政策持续推进的情况下,上述交易是否合规等相关问题,香港大公方面回复提到,“香港大公文化集团的艺术品单位交易实行‘当日回转交易’”“接受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中国香港两地审计机构的监管。”
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进行咨询时,某自称“大公肖总战队”成员的人士,向记者提供的大公文交所交易指导资料显示,“交易方式等同于股票,T+0交易,每天不限次数买卖,买卖手续费2‰,出金T+1到账,单次100万元以下出金手续费10元”。后记者在该“大公肖总战队”成员的指导下,成功下载、注册香港大公APP。
招募会员
根据倍美新视商官方介绍,其生态体系包括倍美短视频、倍美直播、倍美商城、倍美e店。
以倍美商城为例,倍美新视商在宣传中提到,“注册成为倍美商城会员,购买美丽金卡,不仅可以以超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商品类齐全的产品,满足生活所需,还可以额外获得艺术品交易份额的赠送,将花出去的钱挣回来,最终实现消费赚钱。”
“这是我们给美丽金卡会员的权益,是我们公司目前的营销政策,也是我们的特色和创新,因为我们是私域流量会员,如果我们做一个非常标准的电商平台的话,是不具备创新特色的。”倍美新视商方面提到。
根据倍美新视商方面人士介绍,目前倍美新视商的会员规模在百万用户体量,活跃度在持续增长。购买美丽金卡赠送的文化艺术品份额就是在大公文交所平台上交易的文化艺术品份额。
再以倍美e店为例,倍美新视商官网2021年6月3日发布了《边陲锁钥,共创共赢!倍美e店 NO.1010店盛大开业!》文章,其中提到,“作为西北甘肃首家倍美e店,NO.1010店落地甘肃,标志着倍美新视商全国市场布局已然打开西北市场……同时,香港大公百圆万顺系统将在嘉峪关举行‘香港大公-倍美财富分享会’……倍美新视商将与甘肃市场共同致力于创新消费投资一体化模式的推广,构建多方共赢、人人共享的文化艺术品金融市场……”
就倍美e店关于香港大公的宣传活动,倍美新视商方面解释称,“我们平台和倍美e店是授权关系,这个店是店主的,我们只是给他们进行了品牌授权,至于店主从事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动宣传,不管是关于大公的还是其他的,这是店主的商业行为。倍美e店算是倍美新视商的合伙人,我们平台是给他做赋能的,他也可以招募自己的会员。”
而在倍美短视频、倍美直播方面,相关内容则包括“大公倍美肖总战队亿万财富峰会”“大公百圆俊杰团队线下财富峰会”“大公百圆行情持续火爆”等,以及“文交行业的赚钱方法”“大公新版APP实操”等直播课。
对于倍美短视频平台关于香港大公相关的宣传内容,倍美新视商方面称,“我们的倍美短视频APP平台所展示的直播、短视频,对所有人用户都是开放的,短视频素材是个人用户发布上去的,所有内容合法合规,我们平台是有严格的内容审核管理机制的。”
就香港大公是否意在通过倍美新视商的倍美商城会员制、倍美短视频、倍美e店等为大公文交所提供客户引流,香港大公方面回复称,“基于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香港大公会与倍美新视商进行资讯分享。”
NFT文交所板块急速拉升+2.55%
本报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
9月9日,全球最大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的一件NFT资产,这是一张黑底白字的图片,上面用标准印刷体写着——“名为‘卤肉饭’的制作步骤”,该作品售价999个以太坊(ETH),根据9月9日对应美元汇率折合人民币2240万元。
近期,区块链数字资产NFT异常火爆。一件数码绘画集的NFT拍出6900多万美元直搅动一众投资热情高涨,艺术界与金融圈跑步入场,社会名人不吝溢美之词、强势“带货”。
而这场狂欢背后,NFT泡沫与风险也开始浮现……
“一双袜子拍出15万美元、推特上最早的5个英文单词拍出250万美元、一幅将5000天每天发布的数码绘画作品汇集在一起的作品拍出6900多万美元,这些价格是依据什么因素产生的?”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日前公开撰文呼吁民众必须准确把握NFT的本质与明确NFT定价的基础。“在国家严厉控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挖矿和交易炒作之时,NFT的快速升温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参与海外NFT投资,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需要加强对NFT的准确解释,加强对民众的投资者教育,强化交易平台的职责。”他指出。
定价依据成谜
随着NFT概念不断升温,其发展态势也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一段2019年美国洛杉矶湖人队和萨克拉门托国王队的一场比赛中,詹姆斯灌篮内曼尼亚的视频作为NFT以20.8万美元的高价出售;NBA明星球员库里用55个以太坊(折合人民币123万元)买下了一个NFT猴子图画头像;10年前的彩虹猫表情包被虚拟货币平台制作成NFT,以58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推特CEO的首条推文也因NFT技术加持而拍卖到了200万美元……
8月23日,世界知名信用卡公司Visa对外宣布,以15万美元买入第7610号加密朋克(Crypto Punk)——一张卡通头像图片NFT。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1年上半年,NFT行业整体市值达127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300倍。NBA Top Shot等现象级NFT产品的出现带动NFT的破圈,NFT关注度及交易活跃度均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Q2 NFT交易规模达7.54亿美元。
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昌用表示,头像类NFT蹿红的原因或来自链上稀缺的收藏价值、个人偏好的审美价值、身份象征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由于链上稀缺,一旦购买,产权由大家形成共识,具有收藏价值,并且越早期的越贵。还有一些人购买是因为某个头像很酷。一旦NFT流行起来,更多的价值来自于身份炫耀和广告作用。”
在上海散列信息科技合伙企业创始合伙人高承实看来,卡通头像类的NFT作品对一定范围内的特定群体可能会有收藏以及作为独特性标识等方面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具有普适性,仅仅是对特定范围内的特定人群。
对于NFT产品的定价问题,王永利在文中表示,这些物品加上NFT作为加密的权益证明,就可以使其价格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甚至无限升值吗?显然,一双袜子,无论使用何种权益加密技术,也难以使其价格涨得离谱;推特上最早的5个英文单词的推送人更是世人皆知明确无误,实际上是否需要类似NFT的权益证明都值得怀疑;一幅将5000天每天发布的数码绘画作品汇集在一起的新作品加上NFT权益证明(不代表对其归集的5000幅作品都进行了权益证明保护),就使其价格惊人地大幅上涨,并不存在合理的基础。所以,对这些高价格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信仰的力量、炒作的结果。
“有人说,很多人急于投资NFT,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彰显自己在数字世界的领先地位,并抢夺NFT升温后可能大幅升值的潜在收益,并会为此不遗余力地夸大NFT的价值,甚至进行相互炒作抬高NFT的价格,竭力让更多的人相信并跟随投资,存在强烈的‘传销’特性,投资风险是非常大的。”王永利指出。
典型的博傻
在市场升温的同时,另一种形式的NFT也开始杀入市场,即前文出现的黑底白字类,这一类文字NFT名为LOOT。
相比于卡通头像NFT的蹿红,文字NFT在市场上的争议则更加巨大。
高承实表示,任何有价值的、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物品,都需要凝结一定的人类劳动,这种人类劳动可能会包含一定的劳动强度,也可能包含由灵感迸发而产生的艺术价值,各种因素都使得这件物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在创作上也存在一定的壁垒。如果说个别的卡通头像类NFT还可能蕴含一定的人类想像力和美学价值,在创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壁垒,那么黑底白字类NFT,则不具有这方面的前提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完成自己的黑底白字类的NFT的制作,不具有任何创作壁垒,也不具有任何稀缺性,其不可能具有任何价值。
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在9月发表的微博中认为,头像类NFT崩盘是毫无悬念的事情,难度只是预测何时崩盘。“说毫无悬念是因为,崩盘微观上由供和需决定。NFT的需(入场资金)是有限的,而供(头像艺术作品)是无限的。任何画手都可以轻松地画出(甚至是用程序生成出)大量头像,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一个JPG头像价值100ETH到1000ETH(250万元到2500万元人民币)是非常荒谬的事情,是典型的博傻。LOOT(文字NFT)的出现,将供给量直接拉到了无穷大,是头像类NFT崩盘的标志性事件。”
投机充斥市场
业内共识在于,当前NFT幕后真正的受益者并非最初说的艺术创作者,而是投机者。
高承实向记者分析道,“币圈需要新故事。NFT背后的协议及其价值实现在2017年就出现了,是因为那个时候有很多故事可讲,当时比较热的是公有链、ICO。后来币圈一直在讲新故事,尽管在去年和今年已经产生了DeFi,但有可能DeFi的故事想象空间不够,因此就把NFT炒作了一次。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动辄百万、千万美元的NFT交易,如果能够去掉公有链交易的匿名性,真正看到很多所谓创纪录的NFT交易到底是谁在交易,可能很多事情立刻就会明白了。如果交易真实存在,艺术创作者按协议会得到其应用的收益,而更多的收益应该是中间的机构和炒作者。”
丝数资本合伙人叶开表示,这一波的NFT市场热是数字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从数字货币的探索到金融工具的探索,而金融工具的核心是融通和套利,所以这一波的真正受益人不会是艺术创作者,而是流动性参与者或套利者,尤其是Maker(提供方)。
“第一波NFT热潮有一些艺术创作者参与并从中获利,但近期头像、文字等NFT跟艺术创作者的关系不大,主要靠玩法的创新、模仿速度和市场运营,获利的主要是开发运营团队和早期投资者。”刘昌用坦言,当前阶段并不看好NFT数字藏品,早期NFT的创新意义和稀缺性都比较明显,从而具有收藏价值。最近跟风模仿的各种NFT藏品无论从发布时间、创新性,还是稀缺性方面看,价值都不大了。相反,炒作泡沫已经很大,投资风险太大。
除了定价与炒作等问题外,NFT“碎片化”的出现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NFT出现的一大背景就是以太坊上的ERC20代币同质化备受诟病,使得作为非同质化、独一无二的NFT被寄予厚望。但是碎片化模式的涌动,让其存在意义更加“模糊”。
碎片化指的是将NFT收藏艺术品的所有权打碎成为若干份,同时提供相关的交易服务。比如交易平台会将一个NFT转变成为一组ERC20同质化代币,并围绕这些代币销售制定规则。
“NFT碎片化只是说起来讽刺,因为‘不可分的’又被‘分’了。但实际上,这是市场交易和投机自发产生的需求,完整的Crypto Punks头像买不起,如果有办法保证权益的话,拆分了卖也可以,有这样的需求,就有供给。”刘昌用向记者解释道。
高承实分析称,由于NFT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拆分性,就类似于古玩文物这一类实体商品,高度稀缺又不可拆分,因此其流动性必然受限,经常出现所谓有价无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金融的角度,相关从业者就通过相关协议的创新实现了NFT的碎片化,将对唯一的NFT的交易变为对NFT碎片的交易。这种碎片化的NFT就成为一种标准品,其价格又要较NFT大幅降低,因此其流动性肯定要比原来不可拆分的唯一的NFT相对良好。
“这种方法前些年被国内的文交所广泛采用,用于文交所内各种文化产品的衍生交易,解决文化产品交易流动性差的问题。但购买到的碎片不能发挥任何作用,也没有任何价值,仅仅是原有商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没有办法将这个组成部分从原有商品上拆分出来,因此其仅仅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炒作工具,因此这种方法后来被国家明令禁止。”高承实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联合创始人弗雷德·艾尔萨姆(Fred Ehrsam)近日直言,“90%的NFT艺术品在三到五年内将变得一文不值,就像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早期互联网公司一样。”他将去中心化金融描述为区块链世界的“嗜血边缘”,并表示美国有可能在加密货币监管问题上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