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打新币”骗局,肆意踢人,随意封号,AT交易所不靠谱
币圈就是一个严重的人为操纵的市场,
中心化操盘,投资者不过是交易所变强的,
据交易所数据显示:
现阶段现货交易用户75%亏钱概率,合约用户超过90%亏钱概率。
合约交易被认为操纵,运气好盈利了,还被交易所限制提现,
下面我们说的就是一家无良“DDEX交易所”。
有受害者爆料称:
一家去中心化的“DDEX交易所”用户盈利直接封禁账户,
给出的理由也是奇葩,
投资者在“DDEX交易所”做合约交易,盈利后平台封禁账户称:
利用不正当手段,所以账户被冻结,本金也不允许提出来。
我们看下受害者与DDEX平台的对话。
投资者盈利被封禁账户本金不能提,交易所给出的原因就是:
多个账户同时交易同一IP,合约进场点位一样。
这样就是非法套利?
哪家交易所不允许一起下单,
合约带单的点位一样进场不是很正常吗?
亲朋好友在同一wifi下交易也没有啥违规的?
难道交易还必须一个人开一个WiFi?其余人用流量?
在火币ok这种大交易所怎么就可以?
说白了就是交易所看到你盈利了不想让你提现,胡乱编造个理由来限制你。
咨询在线客服也是一样,喊单一起交易就是违规的,
这么多大交易所没有哪个说过一起下单不行?
不会做合约,跟着别人在“DDEX交易所”做就是不行?
这家交易所为了圈投资者的钱也是想进各种办法,这么奇葩的理由也能用。
查询“DDEX交易所”,
DDEX.IO 号称由Reddit联合创始人 Alexis Ohanian、YC合伙人Garry Tan、真格基金投资,创始人是王博闻,好像是前真格基金区块链分析师,
真格基金不就是徐小平吗?
徐小平在2018年进入币圈干了什么,这个就不要说了吧,
割完韭菜也是拍拍屁股走人?
目前,DDEX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交易所已经连续数日无法访问,疑似已经圈钱跑路?
“DDEX交易所”仗着真格基金投资,成立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现如今为了生存不要脸的开始坑用户,
就这种交易所还能生存,
一看也是创始人舍不得放弃币圈这块肥肉。
现在丑陋的一面露了出来,
提醒投资者切勿去“DDEX交易所”交易。
如果你进币圈没有玩合约,千万不要抱着好奇的心态去试试,
玩合约和一样,10把一把猜错可能就前功尽弃。
你不会是永远对的幸运儿,你懂K线在币圈没有用处,
狗庄想爆你有千种办法。
即使爆不了你,还能像DDEX一样说你非法套利,到时你本金都提不出来。
交易所中的“老实人”,OKEx掉队了吗?
徐乐的GTC成了全球首个主动下线交易所的项目。
这一昔日的“妖币”,在4月份时侯曾写下3天10倍的战绩,峰值后又遭腰斩,话题性十足。
如今到了8月,从3日18:25标准共识发布评级报告,到23:11 OKEx公告宣布GTC下线,也不过是4个多小时。
徐乐表示区块链行业不需要评级机构,OKEx太上纲上线了;标准共识拒绝回应此事;而OKEx则表示事情起因不是标准共识,本次也并不是针对GTC。
事件的三方各有各的坚持与委屈,而分外无辜的用户,也只能选择神仙打架,自己看戏,虽然这戏里本该有自己的戏份,却不得一言。
这一点都不区块链。
作者 | 刘路阳
编辑 | 方沁雨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这用来形容徐乐看到GTC的评级报告时候的第一想法,再恰当不过。
一个徐乐“从来没听过的”评级机构,给GTC评为D级,属于“极高风险”水平,理由是“项目无法以区块链技术方案解决游戏行业存在的问题;项目信息透明度极低,投资者难以获知团队技术背景、技术方案、代币分配计划等重要投资信息;仓位透明度低,交易真实性存疑。”
徐乐称,他研究了该评级机构评测的其它项目,发现熟悉的Kcash以及CyberMiles也赫然在D级列。
“他们都是行业内我觉得非常优秀的团队,团队实力强,做的产品也落地,和他们一起评级为D,我还有点幸灾乐祸开玩笑的感觉。”
不过徐乐这一感觉没有持续多久,晚21点多,OK方以标准共识报告为参考,要求GTC按照OKEx的下币规则要求,披露团队信息、产品周报等。在双方略带情绪化的无效沟通后,徐乐要求主动下线OKEx,OKEx表示配合,晚23点11分 ,OKEx发布《关于下线GTC交易说明公告》。
半个小时后的23点36分,徐乐在朋友圈表示:“又要火啦,各种妖魔鬼怪,来吧,(GTC)坚决不受抹黑和霸权压制。等我睡个好觉,开始回顾GTC的上币和下架的真实过程回忆。没有对立,只有陈述。希望给行业各个角色多一些思考。”
标准共识拒绝回应此事。
而OKEx则向耳朵财经表示,“第一,我们的下线和隐藏公告里面的5个大方向18个小纬度都写得非常清楚,会对项目全方位地进行监测和跟进,有发现做的不到位的项目,平台会第一时间提醒并与项目方沟通让其改善,我们跟GTC的沟通也是完全按照规则来进行沟通的,另外项目最基本的信息披露是对投资者负责。第二,这次GTC退市是项目方主动要求的,我们尊重并同意他们的退市要求。”
OKEx进一步表示,此次要求GTC披露信息,并非是因为标准共识的评级,也不是针对GTC,而是因为GTC确实缺少相应的信息披露。OKEx对所有上线项目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只要发现有信息披露不全和市场反馈有负面的都会第一时间跟项目方沟通和求证。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标准共识已获得OK资本投资,对OKEx和标准共识的关系,OKEx回应称:“OKEx和OK资本是战略合作关系,OK资本是否投资标准共识,跟OKEx的下线机制毫无关联,这些评级机构无法影响OKEx作为交易所的中立和客观性。平台尊重市场声音,跟这个声音来源于谁无关。”
限于行业发展现状,交易所成为了整个区块链行业中,最不去中心化的存在。
而这一“最不去中心化”的存在,却握有着莫大的话语权。
虽对OKEx的商业模式表示理解,但是徐乐却不能忍受自己被“当孙子”,他也曝光了一些上线OKEx后的遭遇:
“我上线你的交易所。给你付了押金,付了活动费,给你付了各种你要求的钱,我还被要求每天给你“刷量”保证交易量。4月份时侯我们三天涨十倍时候,第三天的1亿美金交易量是我们真实带来的,我的热度给你带来用户。我不想说我帮了你,只能说是互相成就,结果,你却把我当孙子。”
“你不是我的爷爷,我也不是你的爷爷,你是家企业,我也是家企业。单因为你做交易所你就牛逼了吗?”
徐乐称,交易所曾要求项目方每天要有一定量的交易,而且是每一个交易对,如果有交易对没有达成交易所要求的量,交易所就有权利和资格警告你,或是下线你。
按Coinmarket显示,截止成稿(8月15日12时37分),“Top 100 By Reported Volume”标签中,前十大交易所交易量如下,排名第一的BitForex 24h交易量为299亿元,便已经是排名第十的ZB.COM的近15倍。
不过,交易所刷量是公开的秘密。有报道指出,部分交易所80%的交易量都是刷出来的,这样一算,真实的交易量堪忧。
因此,头部交易所们强于中、尾部交易所的地方,实际上是名气。
身为项目方,徐乐就有了诸多感慨:
“大家都图名,于是项目方被交易所绑架,被用户方绑架,被逼着上更多的交易所。”
“但是我们上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个坑,是个包袱。我们每天要保证一定交易量,且交易所不会提供零手续费,都要项目方自己承担。”
“这样子交易所保证了流动性,他们很爽,每个人都在给交易所印。”
“我这个人本来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今天你恶心到我了,我不跟你玩就算了,但是我没见过哪家交易所会出这么幼稚的公告。”
而对于徐明星的朋友圈回应,徐乐也已将相关资料对接给徐明星,并表示,“徐明星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事情原委,错在他的公司”、“他也是个好创业者,我们就不在媒体上对抗了,未来路还很长,各自加油。”
整个事件中,几乎无法作为的,便是第四方,GTC的用户们。
虽然无论是交易所,还是项目方,都口口声声是为了用户好,但是项目上线、下线,用户可参与度实在有限。
这与区块链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做主的初衷显然违背。
且在OK的公告中还有这么一段话:
“为了对广大用户负责,OKEx将同意GTC项目方申请下线Token的要求,并于2018年8月6日12:00(HKT)下线GTC交易。GTC交易下线后持币用户需在2018年8月10日12:00(HKT)前将GTC提至其他平台或钱包,后期OKEx将不支持GTC的充提及交易服务。”
按照徐乐提供给耳朵财经(ID:erduocaijing)的数据,截至8月10日下午15点左右,OKEx上还有1569万个GTC未提取。
不过,OK并没有关闭用户提取GTC的渠道,徐乐担心的用户Token被OK套住的情况没有出现。
虽然OK与更早出现过下线项目的Gate.io都选择了这种相对负责任的方式,但是缺乏监管,也少共识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其他交易所也能保护用户的利益。
且,交易所是会倒闭的,当初连海南发展银行倒闭都未能妥善的处理好储户存款问题,更何况是稚嫩的区块链行业。
那么交易所倒闭后,你觉得存留在交易所中的Token会被如何处理?
死伤一地的,向来都是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