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亿光年外发生恐怖爆发,能量席卷太阳系,望远镜观测到诡异圆环
2022年10月9日,曾经有一股强大的能量席卷了地球,位于地面以及太空,甚至遥远的旅行者探测器都相继探测到这股恐怖的能量。
2022年10月拍摄的闪光爆发
牛顿X射线天文台更是观测到了约21个能量环,这是人们探测到最为震撼的一次圆环。
牛顿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的环
大家好,我是腾宝,这期我们来谈谈这次恐怖的能量爆发。
还望大家点击关注,查看更多天文探索
2022年10月8日,正在飞往太阳系之外的旅行者探测器被一股异常的能量扫射,那是之前从未遇到的强大能量。
但此时位于地球的人们,并没有预示到这股异常的能量来袭。
旅行者探测器探测示意
次日,10月9日,位于地球上空的费米伽马射线望远镜正在同往常一样,遥望着宇宙的深处,大约在东部时间上午9时许,它忽然注意到射手座方位出现了一道明亮闪光
射手座闪光示意
费米伽马射线望远镜拍摄的闪光
它比以往的闪光都要强烈,随之而来的便是高能的伽马光子,它们不断的轰击着探测器。
随后其它太空探测器也相继探测到这股能量,包括我国的慧眼以及极目探测器。
费米伽马射线望远镜和其它探测器反应示意
太空探测器响应之后,位于地面的观测站也是探测到高能光子降临地表,它们是那些伽马射线在经过大气层后产生的次级光子,我国四川的宇宙射线天文台,在这次闪光后探测到了大约5000个高能光子,这比以往的闪光多了数十倍之多
慧眼、极目探测示意
4分钟后,这股能量来到了火星,被位于火星上空的探测器探测到。
火星上空探测器响应示意
一个小时之后,X射线雨燕望远镜探测到了余晖的出现,那是一圈圈同心圆所组成的光环。
雨燕天文台观测到的光环
就这样,这股能量以一种极其震撼的方式席卷了太阳系,让位于地球的人们感受到了它恐怖的存在,不过还好,它对地球大气层,只是造成了微弱的影响。
强势的席卷,让我们知道了射手座方位出现了强大的爆发,可还是没有想到,这次的爆发,比想象的还要激烈。
在2022年11月至12月的时候,哈勃望远镜在红外波段依然可以看到闪光的出现,这时距离第一次的探测已经过了将近两个多月。
哈勃近红外拍到的余晖
虽然这时它已经不再那么的耀眼,但余晖的存在证实它还是没有消散。
那么这道强烈的闪光到底是什么呢?
这道闪光天文学家将其命名为GRB 221009A,意思就是2022年10月9日发现的第一次伽马射线暴。
所以这次闪光,便是号称继宇宙大爆炸之后最为强烈的一种爆发-伽马射线爆。
GRB221009A
这次的伽马射线暴距离地球大约24亿光年,
它是目前人类探测到最为激烈的一次爆发,比起以往探测到的爆发,它要高出50至70倍。
GRB221009A和以往的对比
我国的科学家根据慧眼以及极目的探测数据,在2023年3月29日也是发表了最新的研究,GRB221009A这次爆发释放的能量,超过了10的55次方尔格,换成简单的话语就是,它在1分钟的时间,可释放8个太阳质量转化的能量。这是人类遥望浩瀚太空第一次遇见如此强大的爆发。
伽马射线爆根据闪光持续的时间,天文学家将其分为了长爆和短爆两种类型,长爆指的是大于两秒的爆发,短暴则是小于两秒的爆发。
伽马射线暴示意
不同的分类预示着不同的形成机制。
现在我们是这样理解的:长暴产生于大质量恒星的超新星爆发,短暴则产生于中子星合并时的千新星爆发。
而GRB221009A闪光持续的时间是大于2秒,所以它是一次长暴,那么这也说明它可能是一颗由大质量恒星死亡时产生的超新星爆发而形成。
不过,在探测到伽马闪光之后,詹姆斯韦伯和哈勃望远镜一直没有观测到超新星的出现。
研究人员认为,没有观测到超新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的位置只比银河系的盘面高了几度,所以从我们的视角看向它,会存在许多尘埃云的遮挡。
和银河盘面角度示意
还有一个原因,这次爆发的恒星,质量可能非常的庞大,以至于在形成伽马射线爆之后,它直接塌缩为了黑洞,而没有发生超新星爆发。
但不管怎么样,这次的爆发是预示着一颗黑洞的诞生,只是这次诞生的动静有点大,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这次最为神奇的便是X射线光环的出现,对于这种现象,研究人员是这样解释的。
光环的出现是因为尘埃云的存在,在伽马射线爆传播期间,X射线每遇到一团尘埃云就会被散射,形成一个环,随着传播的不断扩大,散射后形成的环也不断的扩大,所以当被我们观测到时,就会看到这一圈圈同心的光环,目前,研究人员根据X射线牛顿天文台的观测已经发现21圈环的存在,这预示着在传播期间,它至少穿过了21个不同的尘埃云,这样的现象也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了解路途中尘埃云的性质。
对于这次的伽马射线暴天文学家也仍在继续研究,若有新的发现,我们持续跟进。
好了,这个就是有关GRB221009A的一些介绍,那本期就到这里了,点击关注不迷路哦。
黑洞,为什么是宇宙中最恐怖的天体?其可怕之处究竟在哪里?
宇宙中最可怕的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黑洞吧!尽管我们可能从未亲眼见过它,但每每说到这种如吸血鬼般吞噬周遭一切的家伙,我们都会不自觉的心生畏惧。
所谓黑洞,就是宇宙时空中一个引力场极大的区域。无论是恒星坍缩、超新星爆炸、还是引力波合并事件的发生。
总之,当足够大的质量,被限制在足够小的体积内时,就会形成黑洞。它通常是由事件视界、内部事件视界和奇点三部分组成。
其中,前两者组成了黑洞的边界,它拥有着让任何物质,甚至是光也无法逃逸的能力。而奇点,则是包含了黑洞全部质量,且物质密度无限大的区域。
超强的引力场,赋予了黑洞吞噬一切的能力。但凡出现在它前进道路上的东西,无论恒星还是宇宙尘埃,都将被撕裂并吞噬殆尽。每次饱餐过后,黑洞就会变得更大,也更加危险。因此,它也被称作是宇宙的物质坟场。
不仅如此,研究表明,就连时间也会在接近黑洞时发生变化。当你冒险进入事件视界,就会以接近光的速度移动。此时作用在你身上的时间流逝速度,会比黑洞外部更慢。
与此同时,你的身体开始变得扭曲,整个人被拉伸得如同一根意大利面。紧接着,巨大的引力将开始分解你的骨骼、肌肉、肌腱,直至将你变成分子为止。
当然,如此危险的黑洞,也并非永生不灭的。根据斯蒂芬·霍金的说法,宇宙中的黑洞,将在恒星全部死亡,星系坍缩殆尽之后很久,慢慢蒸发掉。
只不过,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甚至长到,我们根本无法去理解那个数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黑洞也可以说是永恒存在的。
作为弱小的一方,我们不得不和宇宙中数十亿,甚至数万亿个黑洞相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片空间足够的大。大到在有生之年,我们都不大可能会和地球一起,走进那片物质坟场之中。
每每想起黑洞,我的脑海中都会出现爱莲说当中的那句名言。
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啊!
地球的结局是什么?列举宇宙的四大危机,每一种都能造成毁灭
宇宙——那无垠的星际浩瀚,我们对它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它的起源、演化和边界始终是人类追寻的终极谜题。近日有科学家们发现了惊人的证据,似乎揭示了宇宙存在边界的真相。当他们无比兴奋地用最先进的望远镜将星系的细节放大到极限之后,眼前所展现的景象竟然超越了任何想象。这恐怖的细节,仿佛揭示了宇宙的黑暗秘密,让人不寒而栗。
宇宙边界的真相:科学家的解析与推测
在现代天文学中,我们已经知道宇宙是一个巨大而不断膨胀的空间。大爆炸理论指出,宇宙在约亿年前由一次巨大的爆炸开始形成,并且在此后不断地膨胀。但是,宇宙是否有边界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热大爆炸理论,宇宙在大爆炸之后迅速膨胀,并且在膨胀的过程中逐渐冷却。科学家们发现,宇宙的膨胀速度正在加快,并且以异常的速度进行。这一现象被称为暗能量,它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之一。
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边界可能不存在,宇宙是无限延伸的。根据这个观点,宇宙是一个无限空间,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边界或终点。这一理论与宇宙的无限膨胀速度相吻合。然而,这个观点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和观测数据来验证。
另一些科学家则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宇宙可能存在边界。根据这一观点,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空间,但是我们目前尚无法直接观测到宇宙边界,因为光线无法穿越宇宙的边界,导致我们无法看到边界之外的东西。这个理论中存在多种可能的边界形式,包括封闭宇宙和开放宇宙。
封闭宇宙的边界形式类似于一个球体,宇宙的膨胀速度趋于零,然后再开始收缩。在这种模型中,宇宙是有限的,并且有一个可以观测到的边界。
开放宇宙的边界形式则被认为是无限延伸的,类似于一个无限曲面。在这种模型中,宇宙仍然是无限的,但是没有明确的边界。
除了以上的讨论,一些科学家还提出了多宇宙的概念。多宇宙理论认为宇宙不止一个,并且每个宇宙之间可能有着不同的物理规律和性质。每个宇宙可能有自己的边界和各自的演化历史。
宇宙存在边界的线索:对暗物质的研究有所启示
近年来,对暗物质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宇宙的质量组成和结构形成的奥秘,同时也为寻找宇宙存在边界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线索。
暗物质的发现与性质:在世纪年代,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恒星的运动发现了一种非常诡异的现象,即天体在宇宙中的运动速度远超出了可观测到的物质质量所能解释的范围。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家提出了暗物质的概念。暗物质是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一种形态,不发光、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但通过其引力影响其他物质。
暗物质揭示了宇宙的质量组成:暗物质的研究在宇宙的质量组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年代谱,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质量以暗物质为主。
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暗物质的质量占宇宙总质量的约,而可见的物质仅占,其余的被称为暗能量。这些研究结果清晰地揭示了宇宙的质量组成和演化的基本特征,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暗物质与宇宙结构的形成:暗物质对于宇宙结构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模拟和研究,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在宇宙早期的微小密度波动下开始聚集,并形成了暗物质密度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物质也开始聚集到这些密度高峰处,最终形成了星系、星团等大型宇宙结构。暗物质的存在使得宇宙结构的形成变得更加合理和丰富,并解释了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分布和演化。
暗物质研究的边界与宇宙的边界:尽管暗物质对于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但暗物质本身也面临着许多未知之谜。科学家至今尚未找到直接证据来证明暗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同时,对于宇宙存在边界的问题也是困扰科学界的难题之一。
在目前的观测范围内,我们无法判断宇宙是否有明确的边界。通过对暗物质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暗物质的分布和演化模式来推测宇宙的结构和可能的边界。
边界的恐惧与未知:我们对宇宙是否能理解到底
宇宙是一个极其广袤的存在,我们对其能够观测和研究的范围仅仅是一个极小的局部。我们通过望远镜观测到的恒星、星系和行星只是宇宙无尽的片段,对于宇宙中更为神秘的存在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诸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它们引领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更为未知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极其难真正理解宇宙的本质。
宇宙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们所处的时间节点只是宇宙演化历程中的一瞬间。我们对于宇宙的观测和研究只能看到它之前的一小段历史,而对于宇宙的未来发展又充满着猜测和假设。我们无法预测宇宙未来的走向,也无法回溯宇宙的初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宇宙的理解难以能够达到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程度。
宇宙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物理现象和理论难题,如量子重力、膨胀加速等等。这些难题迫使科学家不断探索和突破,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宇宙的规律和运行机制。然而,众多的理论和观点争论不休,我们与宇宙的距离似乎变得更远了。
宇宙的终极谜题将永远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讨论。或许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无尽探索的前景,让我们对宇宙的存在感到如此的敬畏。而正是这种深深的敬畏,将推动我们不断穿越知识的边界,追求智慧和成长。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不断探索,揭示宇宙的奥秘,向未知前进。
校稿: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