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2022年高考后的你该如何选择专业?
DIY留学神助攻系列
今日故事
UKuni梁同学
个人标签:
学历:长沙理工大学(双非网大排名154)
专业:生物工程专业
GPA:均分80
IELTS:5.5
Offer:伦敦玛丽女王大学financial Management;雷丁大学: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利物浦大学
Final Decision: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曾经有一位优秀的师兄告诉过我一句话,
激励着我一直走到最后,
想在这里送给大家:
“出国留学,不要把它当成你的退路,
要当成唯一一条路,全力以赴”。
01
生物工程就业现实很骨感~
从高中开始,我对数字计算等概念就很感兴趣,“数据”、“计算”、“统计”几个单词在脑海中铺陈开来,描绘着我未来继续前进的大概方向。高考发挥一般,没有能够去到自己心仪的学校,读的是生物工程专业,所幸这个专业也会涉及计算、高数、统计这类课程,我还是十分感兴趣的,从大一开始我就不断摸索自己合适的道路,并规划在硕士阶段向商科方向靠近。
说起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很多人都知道,一般都是实验室宿舍两头走,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需要能忍受繁琐的重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能抵御实验做不出结果的挫败感。
一些人总说从事生物行业的人觉得“生物是个坑”,就业环境十分差。超级搞笑的是,有网友曾经在网络上评选出大学十大“鸡肋专业”,生物工程就曾名列榜首。但在我看来,生物工程就业差不是说很难找到工作,而是很难找到待遇高的工作,但也不是没有,这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生物工程曾经是非常热门的一个理科专业,很多人甚至表示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世纪。只能说这是一个前景很美好但是目前现实很骨感的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成了就业困难户。生物工程最好的就业方向一般是留校任教,但海归似乎更受青睐。
我当时入学发现,其实大学的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几乎都是以研究微生物为主的。通过与导师的交流,我也明白生物是一个需要不计代价不计回报才能读下去的专业,这可能与我自己的人生规划不太相符。
所以我开始转而朝向商科方向考虑,因为毕竟自己对于数据统计、数学计算这方面还是相当感兴趣的。说起商科留学,第一选择无非就是英美两国,基于这个印象,我开始去了解英美两国的商科申请,关注了各种留学机构的微信公众号,也收听了几十场留学相关的讲座,多渠道搜集学校信息,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对各大院校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和印象。
在得知了英美留学申请在学生软实力、文书、标化等各个方面的严苛要求后,我意识到,在这个多维度综合考量学生能力的体系下,学校背景的权重并不具备压倒性,“双非” 虽然意味着竞争力的一定削弱,但是如果其他方面够出彩,或许可以弥补这个弱势——这也是留学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未知的挑战性,但机会对每个人来说相对公平,比起“语言标化” 一锤定音,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煎熬的持久战。
美国和英国开设的商科硕士项目大体一致。美国高校多,但是开设这些硕士项目的学校并不多;英国则开设了非常多的商科硕士项目,所开设的会计、金融和金融相关硕士项目远远多于美国。
而英国TOP50高校,几乎所有高校均开设金融硕士,除了传统的金融硕士外,还会细分货币银行硕士、金融会计硕士、金融经济硕士。从可以选择申请的硕士项目数量上,英国的选择性非常大,美国的选择性则相对少。不过要想申请英国顶级高校的商科硕士也非常不容易,申请难度不比美国顶级高校低,每年有非常多的申请者,竞争同样激烈。
如果定位申请英国TOP10之后的院校的商科硕士,录取难度会小一点。首先,申请前无需提交语言成绩,更不需要GMAT和GRE,最终IELTS达不到学校的最低语言要求,还可以申请语言课程,语言课程顺利毕业则可以直接进入硕士项目学习。申请美国则没有配语言课这样的录取情况,对于我这个英语渣渣来说申请英国高校的希望不会那么渺茫。
02
转专业,一定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大学的前两年,主要处于一个向着目标不断打磨自己的阶段。专业课上,我一定是坐在前排的那个学生,用心对待每一次作业和测验,老师见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可能过目就忘,但十足用心的肯定会给他们留下印象的。无论是否喜欢,我都抱着同样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虽然有些课程的分数努力了还是不咋地,但还好生物工程专业里面也会涉及计算、高数、统计这类课程,我的专业课成绩以及数学计算类课程成绩相当不错。
读生物工程刚开始进实验室的时候,当三点一线的生活开始,我发现身边的人作为理科生,基本都是埋头做实验,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feel,很少看到外面的世界。自己所在的国内本科院校不算是一流院校,专业跟自己未来就业方向不一致。
我意识到自己想要转专业,这样是不行的,我不仅需要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还要丰富自己的眼界和经历。
我是在大二寒假决定要出国读研的,其实当时我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非常久,决定出国这个选择其实机会成本是很大的,因为我需要不断说服自己去放弃原本可以轻松拥有的东西,去做很多没有保证的事。
之前我试过去英国上了近一个月的暑期课程,我渐渐喜欢上在海外念书的感觉。英国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了海外教学的诸多好处,也爱上了国外的多元文化。
最后我还是做出这个决定——跨专业申请商科,也是因为当时想到我中学老师给我们说过的一句俗语: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如果我留在国内可能之后五年十年的人生轨迹就已经定下来了,还是要趁年轻多做一些不一样的有挑战性的事情,舒适圈虽然安逸,但呆久了真的害人。
还好理科转商科申请还是比较好转的,至少比很多文科或者艺术生好转,因为同样都是数理化背景。由于一早就定下了申请英国商科研究生的目标,在课外,我通过各种渠道去留意是否有符合我的比赛机会,特别是对出国留学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赛事;也会积极找一些比较有价值意义的实习,可以帮助我的CV增添色彩的。
大学的前两年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感兴趣的,除了学术上的主线,过程中再不断加入一些新鲜的分支,比如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一些大学才有机会做的事情: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为智力缺陷的特殊人群提供陪伴、去欧洲进行文化交流和探索等等……
申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要想赢得这场赛跑,就要注重每一个组成它的“时间点”。我想只要把握好每一个关键点,就能赢到最后~
03
前路坎坷未知,早打怪早升级!
暑期课程回国后我立马开始做留学准备,因为我很清楚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申请的所有事,而且当时除了确定申商科这个大类外,我对学校方向等一无所知,所以我就开始着手对这个领域查阅更多的资料。
很多同学总说选校的时候一头雾水,其实只要找准了参考维度并不难。那会儿我首先是先找各个学校的专业排名,然后去各个学校的官网看对应项目的课程设置,时间长度,就业数据等。
其次是尽量利用身边的人脉资源扩散找在这些项目的学长学姐多聊一聊,进一步了解这些项目的就读感受以及就业方向;最后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地理位置偏好以及标化成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我自己也DIY了一个详细的时间安排表,把我接下来要做的一些事列的非常清楚,比如雅思什么时候考,文书何时开始准备等,这种具体的规划对我这种容易忘记一些申请细节的人来说真的非常实用的。不过那段日子总是在准备期末、面试练习、赶各种deadline的循环中打转,压力虽大却很充实,成长也是飞速的。
在申请过程中我也是“取长补短”,尤为重视自己的背景短板——薄弱的商科背景。所以我还积累了三段实习,私募、银行等单位都有涉及,也做了两段科研。丰富的课外实践经历是我申请的一个亮点,在申请中确实很关键!
从投递、面试到入职,导师都全程跟进。这几份实习经历是我的申请准备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学到了不少,避免了局限在实验室可能造成的狭窄眼界和思维方式,积极去探索自己新的人生方向和领域。
雅思考试仿佛总是跟我过不去,要不是单项发挥不稳定,总分上不去,要不就是投入了很长的时间学习,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经历了很长的拉锯战,一度心灰意冷。后来我选择尽量让自己考到能满足语言班要求即可,语言成绩真的需要早早拿下,为之后“扫除障碍”,毕竟后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准备。
一路申请下来,我深知在申请硕士时,真正发掘自己的申请动机,有自己 career plan 的重要性。我会参考一下不同项目的就业情况,深入了解每个项目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思考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可以在未来为己所用的。
申请研究生项目的话学校很注重申请者的职业规划,有清晰、目标明确的职业规划,加上我在文书中展现出的发展潜力,这也是给我自己大大加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想申请的是财务管理专业,最后拿到的 offer有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利物浦大学和雷丁大学。我把每个学校专业的官网都仔细看了一遍,最主要的是看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的内容。
玛丽女王大学当时把财务管理专业的每一门课和知识点都详细罗列了出来,我发现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这也是我最后选择玛丽女王大学最主要的原因啦。
我个人认为,在申请前期,不要对申请过程中的细节太纠结,比如哪些学校对学校背景有强烈的限制,文书应该怎么展开等等,仅仅停留在一个初步了解的阶段就足够了,一是为了减少时间成本,二是前两年是非常重要的蓄力阶段,需要一点幻想和憧憬来充值,心无旁骛地先把该做的都做了,有一点 “无知者无畏” 的意味,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反而会更大。 就拿我本人而言,“学校硬背景不够,软实力来凑”,这句充满了“蜜汁自信”的话可以说是支撑着我走过了漫长的申请之旅。
现在的我在英国这边也扩展了很多专业之外的兴趣,我想如果我留在国内的话应该不会像现在这样过得丰富多彩,所以人生的各种可能性还是要勇于挑战做出不同的选择后才能发现呀!
下期预告
非学霸的ta锦鲤附身,多所大学争着发offer
往期回顾
如何不用面试而且不到一个月就拿到offer?!| 从高中就开始出国留学的我......
四年英语教学工作后,我毫不犹豫放弃安稳工作选择申请出国留学!
从商科到艺术,我是如何扛过压力申请到利兹的时尚管理的?
分不清什么是独立学院被自己坑了.....最后选校好比相亲...
作品集不合要求被拒,艺术留学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啊
超励志!高考失利近乎崩溃,最终逆袭拿下英国四大名校offer
BA、金融数学傻傻分不清?数学申商科的他终圆足球梦
工作2年DIY申请失败,211的他没想到栽在这...
英国top30院校offer大满贯|其实从未想过可以去国外申MPH......
双非二本学霸险翻车,被忽悠选“吊车尾”院校!
为什么我那么钟爱伯明翰大学?看完你就明白了~
布大本科、均分65、只申G5......压力超大的他最后只收获UCL
想成功申请?我劝你还是少点幻想、多点实际、感受差距
瞒着父母跨专业申请传媒,拿下3个offer,一波三折终圆梦
父母不支持,不顾一切去留学充实自己,只为这个梦想...
放弃高考后录取结果,美术基础薄弱的她却成功申请到UAL和UCA双offer!
考研二战失败,再申请英国留学还来得及吗?
美国本科学历申请英国硕士,是更容易还是更难?
罕见2+1背景的他实现逆袭,成功冲刺到世界百强名校!
拒绝QS前100的学校,选择去金斯顿大学还可以收获波士顿大学学位?
工作五年遇到瓶颈,留学时尚管理做个时尚买手~
曾纠结选传媒还是商科,如今成功和UEA学姐江疏影女神成为校友!
传说是万金油的专业,留学后就业还年薪百万?
拿到英国十大商学院之一的带奖offer!他是如何通过3+1项目免雅思成功申请的?
谁说专科生没有春天?专科生也能申请去英国留学!
有一个硕士学位还不够?国内外同时读研可行吗?
考研失败后紧急申请,他拿下了3所世界顶尖名校
低分高录 均分75也能申请到英国Top10名校
看跨专业的他如何利用双学位翻盘!
读着最顺应就业趋势的专业,我却选择了去英国留学......
广告学就业,经验重要还是学历更重要?
给你50万,你会选择留着继续创业还是留学?
毕业5年后去留学,边工作边备考,只为一个目标!
艺术生弯道逆袭,给自己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
双非500开外院校,申7中5,有什么秘诀?
“母亲不同意我留学!”看佛系少女低GPA如何逆袭Top名校
从毫无规划到G5 offer触手可得,G5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远
跨专业申请拿到谢菲和爱丁堡录取 | 除了努力没有其他秘密
异地恋4年,终于可以相约在拉夫堡大学
曾被人说不能申请到学校,现在我挤进牛津大学啦!
就算是本科双非找不到好工作,我也能低分高录!
拒绝南安拒绝卡迪夫,她选择去利物浦的原因是...
研究生出国留学和在国内上个 985 哪个划算一点?
讲真,双非申请英国Top10的名校有这么难?
申请英国大学TESOL一定要雅思吗?
IB让我成为主动学习者和善于思考的研究者
年后了,HND的同学们还有这些学校可以去
史上难度最大的留学申请!还跨专业!
攻下南安普顿大学!实习+创业一个不落!
申请难度较高?低GPA、低语言成绩真的没救了吗?
冒险一搏只申梦校!他说了一个G5录取的秘密…
211院校冲英国名校申7拒4,最后收获梦校的秘籍?
利兹大大拒我?那我就选择爱丁堡!
申5中5,拿到了专业排名英国第二的offer!
斩获华威、曼大offer的他,比谁都更焦虑?
双非输在起跑线?低分小姐姐成功冲刺UEA!
就因为这个问题申请艺术留学一路颠簸...
低绩点、低语言成绩,冷门专业,我还能逆袭吗?
从双非院校到全英Top10的“一路逆袭”...
二本三战雅思6.5分申请4所英国名校
到手的Offer差点飞了!!
被利兹发拒信,不甘心继续冲刺KCL
DIY留学总失败 修改申请材料终于获得offer
拒绝利兹、格大,最后她竟然选了这所学校!
双非进击英国名校传媒专业拿到3个offer!
逃过校招这场大难,GPA低到谷底的我逆袭了一回
英语渣渣斩获多所名校offer
都说三本申请英国名校挺难的,我竟然做到了...
从挂科、倒数到被曼大认可,他如何逆袭?
放弃华威曼大,她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学区块链有未来吗?学区块链应该报什么专业?
工作一年后辞职,我来雷丁留学圆金融梦
怎样一不小心就申请上伦敦政经
“我想DIY留学” “请不要拿自己的前程当试验品!”
谁说三本留学没出路?世界前300强名校等我挑!
能拼敢冒险,如愿收获剑桥大学offer
我帮全寝室DIY,居然都成功拿到offer!
【DIY攻略】中国教育部承认学位的英国大学名单
英国DIY留学神助攻系列之最强攻略!
2021高考区块链工程专业报考遇冷的原因
DIY留学神助攻系列
今日故事
UKuni赵同学
个人标签:
本科: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专业:Economics
GPA:3.04
IELTS:不需要
Offer:萨里大学(MSc Business analytic)
莱斯特大学(Msc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雷丁大学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Final Decision:雷丁大学
了解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以后想追求的是什么、
自己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基于此和经济能力、时间、自己的性格等因素,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了,
才会知道,
哪个更适合自己。
01
为什么会想着去美国读本科?
为什么想去,反正是各方面原因就是想去了;
为什么去了,自然是因为拿到offer所以去了。
去美国读书不是必需品,不能说出一定要去的原因,只能说美本和陆本的区别以及会带给留学僧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归根到底,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无论表面上是不是承认,潜意识里一定是认可美国的教育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的,是标杆意义的存在。毕竟哈佛在美国,硅谷在美国,MIT在美国,沃顿在美国,不胜枚举。当然不是说美国什么学校都是好的,应该说具有代表性吧。
其实“为什么要去美国留学”这个问题我也是后来慢慢才想明白的,或者说在交完申请以后自己心中才有一个比较确切的答案。
最开始决定要去美国,单纯的是因为经历了一次竞争激烈的中考,觉得高考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刷题、考试、进步、退步,时间被卷子撕裂成碎片,不能在一道数学题上钻研太多的时间,一篇札记不能写太多字,否则其它作业就做不完。
成为分数的附属品也让我难受。现在还很记得初三时每次大考成绩出来之前心跳加速睡不好的感觉,也记得一模大退步的时候崩溃、质疑自己的感觉。
所以决定大一就去美国读。参加了很多相关的活动,也做了很多之前没想过自己能做到的事。但是大一下的时候又反悔了,希望能继续留在国内,各种活动却一点也没有停下。
纠结到底去哪里的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想过学CS,学金融,学工程,但是似乎并不是真爱。那段时间非常迷茫,仿佛被人群推着走,不知道何去何从。
转折点在大一下的课堂上。那时候非常浅地学了一些莎士比亚、艺术史和社会学相关的东西。到现在,留下影响的并不是内容了,而是那种课堂讨论的思辨精神。一个莫名其妙的脑洞大家可以争论很久,谈论的是那些并不“实用”的东西。每次讨论时,我心里都有一种火焰被点燃的感觉。
所以,为什么要去美国?一言以蔽之,大概是为了在我以为更适合我的、新的环境中更好地认识我自己吧。在我的心里,美国的教育内容更适合我,可以让我更自由地真正地学习我热爱的数学、物理、环境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甚至历史、古典学和语言学,而且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美国思辨的教育方式也更适合我。另外一点是想体验一种全新的文化,像希罗多德一样发展出完整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我的英语老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她曾经说过中国的大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是learn for skills的。虽然我觉得不完全是,但也许确实这样的成分比较大。
还记得那会儿留学生之间对美国有一种幽默的形容,叫:美国只有两个地方,一个叫纽约,还有个叫其他地方。
此话说对了一大部分,毕竟除开纽约,芝加哥,华盛顿等个别大城市都有自己的轨道交通系统(当然相比国内的公共交通就是渣渣辉了),出门还算方便,没有车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但是 95% 的地方没有车几乎就是寸步难行。
各种大型连锁的超市,全面的商品,低廉的物价。但是!东西丰富味道却相比国内超市大多不敢恭维,比如我最爱的乐事薯片,种类比国内少太多!!!没有意大利红烩和墨西哥鸡汁番茄的薯片没有灵魂!!!
服饰方面,一些奢侈品牌会有 sample sale,通常信息比较小道,想淘一些奢侈品的朋友可以去多做做功课。我人生第一套正装原价 2000 多美元,结果最后一折到手,回想起来也是觉得很魔幻。
食物方面不忍吐槽,美国食物大多简单粗暴,汉堡可乐披萨等垃圾食物成了主力军,美式中餐(例如 panda express )也通常口味偏甜。我暑假回国 20 天体重还是飙升 10 斤。祖国美食,博大精深,比起餐厅周的米其林我更喜欢路边摊的臭豆腐、煎饼果子……..
02
一直在美国,想要体验英国
刚开始准备来美国的时候,怀着很多憧憬,当时认为美国有多么好多么自由,人的素质高,更以人为本。差不多就是一个对现状有点不满的愤青对一个理想国的美好期待吧。
告诉自己,一定要交当地的朋友,融入当地的文化,千万不要只混中国人的圈子,每天只讲中文,过着中国的生活方式,毕业回来依然没咋变,连像样的英语都说不出来。
我就是怀抱着这样的选择了我的本科学校。除了密集的课程安排,还参加了一些社团,让自己全方位按照最高标准自我拉扯自我教育着。但是,和电视剧不同的是,依然会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干扰你。比如一些人际关系要费心思处理,比如有一些诱惑要你想清楚后拒绝。
不是所有同学都跟我一样那么看重成绩,有很多人是来享受大学时光的。很多美国人或者国际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过上了完全自由的生活,简直就像脱缰的野马那么激动兴奋。一周三五次party,在学校里办,或者在学校外面。我被邀请过几次,但都拒绝了,因为在我看来无非就是聚在一起吃pizza玩桌游挺浪费时间的,当然也有的是抱着找男朋友的目的,但这些都不是我感兴趣的。
后来他们就不邀请我了,在他们眼里我可能是个书呆子吧,因为我每次都说作业太多做不完为理由。而我愿意把时间留给自己,去培养自己的爱好,找我觉得有意思的人聊天。
你如果真的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待久了,你会发现每个校园里走的学生都是背个书包行色匆匆去上课,在图书馆或者是学校附近的咖啡馆要么在看书写作业,要么就是用电脑在写作业,非常安静也没有人大声喧哗。熬夜写作业、赶论文到一两点是常有的事。
可是一快到毕业季,去向又成为自己头疼的事儿,是去工作,那留在美国找工作还是回国内呢?是继续读研,那继续申美国的研究生还是去别的国家呢?做出这个决定告知我妈之后,我妈惊呆了,一点也不能理解,因为我说我想去英国读研究生。
首先是上课方面。总体感觉,英国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均衡和可靠。英美大学教学一般分两部分,一是lecturing,讲课;一是seminar,课后讨论。Seminar部分非常关键。我在美国上的课,教授都过于注重科研甚至社会活动,不太重视教学,搞到lecturing有不少时候居然是助教在讲;而seminar几乎肯定是助教(往往是博士生)主持的。这样一来,教学质量就受到很大影响了。
而我平时有空也会看看英国大学的课堂视频,了解英国大学是如何讲解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的,我还尝试过到朋友读的大学旁听过一次。可以说在英国,大部分课几乎都是教授或讲师亲自主持的,
当然并不是说美国大学不好,在课外活动方面美国大学优势较大,各式各样的讲座、学术会议及交流活动等,学生可以广泛参加,整个经验和视野可能更开阔一些,不局限于课堂和图书馆。
可以说,英国大学主要主张专业教育。像我这种已经确定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的来说,去英国留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本专业认知和应用,且能够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好根基。而且商科也是英国最有口碑的专业类别之一,大部分院校设有独立的商学院,汇集了商界精英和学术大牛,实力雄厚。趁此机会去体验一下英国大学教育和美国大学教育的差异,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英国的门槛无论在推荐信、学术背景要求都比美国更灵活一些,学制短,大大节省金钱和时间。
03
申请最大的成长就是增强了我的时间管理能力
原则上来说,在英语国家或者有2年以上的纯英语授课经历都是可以免语言成绩的 。所以持有美国的本科学历,其实对于申请英国的硕士更有优势呢!我也不用拿出时间准备雅思,可以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到其他材料的准备上来。
比较尴尬的是,美国的成绩算法与英国是不同的,刚开始我对于自己的成绩能否达到学校的最低要求无法确定,后来通过和学长学姐们沟通了解过后,也在自己学校的官网上找到了学校推荐给国际学生如何换算自己的平均成绩的方法,成功把这问题给解决了。
美本很多专业课业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最后一年各种事情要忙,有导师和朋友的帮助我想能有双重的保障,保证自己游刃有余地 handle 好各种任务。有时候我们总是自信爆棚,觉得自己都能拿下,但当所有任务都堆积过来才发现人的精力有限,特别容易顾此失彼。如果因为这样丢掉了本可以到手的 offer,那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了……
幸亏有我导师和朋友,他们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多方面提问,深度挖掘我在大学四年各种各样的经历(包括学习科研、社团实习、获奖、自我评判等),然后再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发散开来展示,迅速地帮我梳理过去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回顾自己背景的同时,在文书写作以及面试方面更有把握。
导师和学长一直都在反复给我修改、精简,我的初稿因为没什么经验所以废话会比较多,导师一直在教我如何言简意赅把重点突出,并进行了 restructure。而作为一个有强迫症的人写文书一定要一口气写完,不能中断,所以就造成了好几个通宵的夜晚,再不断返稿给导师修改,改了大概 5-6 次后又交给 native speaker 润色。……当然,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导师的把控我的过程大致上可以说是比较顺利的,只是内心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忐忑不安,可以说挣扎了好一番~当时和父母商量过后,也和导师经过深入的讨论和定位,确定了申请院校名单,我相信我的选校 list 是客观可靠的。
因为我是重点申Henley Business School的,所以我的文书一稿基本上都是围绕它的要求来写,后面申其他学校时也只是在这基础上做小幅调整。就这个学校而言,它比较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
我觉得整个申请经历下来最大的成长就是增强了我时间管理的能力,因为我一周五天都要去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晚上回学校还要上课、准备小组 pre、期中期末考试、论文等等。另外就是自己也要不断主动去 sourcing,通过领英或者其他方式去咨询校友或者其他前辈,获得一些一手的宝贵信息。
我觉得作为商科学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要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同时意志坚定地走下去。比如我申请的时候我很清楚我未来的职业规划,就业对我来说很关键,所以我一心就冲着就业服务最好的 Henley Business School去申的,这就是我最想去的学校。而且据说是唯一一所同时提供学术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将收到一张由雷丁大学和ICMA联合颁发的职业证书,对求职很有帮助。
另外我觉得这一路下来与人沟通分享也让我受益良多,我大一的时候对自己是没有什么规划的,后来在大二下加入了一个俱乐部和社团,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收获了很多关于出国的宝贵建议,才逐渐让我对自己的发展走向明朗了起来。
下期预告
非学霸的ta锦鲤附身,多所大学争着发offer
往期回顾
罕见2+1背景的他实现逆袭,成功冲刺到世界百强名校!
拒绝QS前100的学校,选择去金斯顿大学还可以收获波士顿大学学位?
工作五年遇到瓶颈,留学时尚管理做个时尚买手~
曾纠结选传媒还是商科,如今成功和UEA学姐江疏影女神成为校友!
传说是万金油的专业,留学后就业还年薪百万?
拿到英国十大商学院之一的带奖offer!他是如何通过3+1项目免雅思成功申请的?
谁说专科生没有春天?专科生也能申请去英国留学!
有一个硕士学位还不够?国内外同时读研可行吗?
考研失败后紧急申请,他拿下了3所世界顶尖名校
低分高录 均分75也能申请到英国Top10名校
看跨专业的他如何利用双学位翻盘!
读着最顺应就业趋势的专业,我却选择了去英国留学......
广告学就业,经验重要还是学历更重要?
给你50万,你会选择留着继续创业还是留学?
毕业5年后去留学,边工作边备考,只为一个目标!
艺术生弯道逆袭,给自己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
双非500开外院校,申7中5,有什么秘诀?
“母亲不同意我留学!”看佛系少女低GPA如何逆袭Top名校
从毫无规划到G5 offer触手可得,G5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远
跨专业申请拿到谢菲和爱丁堡录取 | 除了努力没有其他秘密
异地恋4年,终于可以相约在拉夫堡大学
曾被人说不能申请到学校,现在我挤进牛津大学啦!
就算是本科双非找不到好工作,我也能低分高录!
拒绝南安拒绝卡迪夫,她选择去利物浦的原因是...
研究生出国留学和在国内上个 985 哪个划算一点?
讲真,双非申请英国Top10的名校有这么难?
申请英国大学TESOL一定要雅思吗?
IB让我成为主动学习者和善于思考的研究者
年后了,HND的同学们还有这些学校可以去
史上难度最大的留学申请!还跨专业!
攻下南安普顿大学!实习+创业一个不落!
申请难度较高?低GPA、低语言成绩真的没救了吗?
冒险一搏只申梦校!他说了一个G5录取的秘密…
211院校冲英国名校申7拒4,最后收获梦校的秘籍?
利兹大大拒我?那我就选择爱丁堡!
申5中5,拿到了专业排名英国第二的offer!
斩获华威、曼大offer的他,比谁都更焦虑?
双非输在起跑线?低分小姐姐成功冲刺UEA!
就因为这个问题申请艺术留学一路颠簸...
低绩点、低语言成绩,冷门专业,我还能逆袭吗?
从双非院校到全英Top10的“一路逆袭”...
二本三战雅思6.5分申请4所英国名校
到手的Offer差点飞了!!
被利兹发拒信,不甘心继续冲刺KCL
DIY留学总失败 修改申请材料终于获得offer
拒绝利兹、格大,最后她竟然选了这所学校!
双非进击英国名校传媒专业拿到3个offer!
逃过校招这场大难,GPA低到谷底的我逆袭了一回
英语渣渣斩获多所名校offer
都说三本申请英国名校挺难的,我竟然做到了...
从挂科、倒数到被曼大认可,他如何逆袭?
放弃华威曼大,她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学区块链有未来吗?学区块链应该报什么专业?
工作一年后辞职,我来雷丁留学圆金融梦
怎样一不小心就申请上伦敦政经
“我想DIY留学” “请不要拿自己的前程当试验品!”
谁说三本留学没出路?世界前300强名校等我挑!
能拼敢冒险,如愿收获剑桥大学offer
我帮全寝室DIY,居然都成功拿到offer!
【DIY攻略】中国教育部承认学位的英国大学名单
英国DIY留学神助攻系列之最强攻略!
了解更多留学资讯,请扫描右下角二维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