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龙头币种—币圈龙头币种有哪些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币圈两龙头交易所“大战”,带崩大盘,24小时共有37万人爆仓

数字货币新时代要来了?

受到央行数字货币应用落户苏州的消息刺激,数字货币概念股接连掀起涨停潮,多只个股逆市走出连板行情,有个股4月份以来大涨近40%。

今日早盘,数字货币概念继续走强。截至发稿,本轮领涨龙头汇金股份股价“一字涨停”,近期收获3连板,众应互联股价收获两连板。

图:数字货币概念早盘表现

什么是数字人民币?为什么要发行数字人民币?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什么区别?如何替代现金?了解这些问题,对每个人都十分必要。

央行数字货币(DC/EP),正在内部测试支付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4月16日,数位银行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数字货币由央行牵头进行,各家银行内部正在就落地场景等进行测试,有的已经在内部员工中用于缴纳党费等支付场景。

DC/EP试点场景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央行数字货币仍在内部研发阶段,央行一直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推进研发和场景测试,各大行内部研发一般由总行网络金融部门负责,具体推出没有时间表。

4月14日晚间,一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开,消息称,央行数字货币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测试。

从网上流出的农行数字货币钱包截图看,其显示的主要功能与银行电子账户日常支付与管理功能基本相似,如农行数字货币钱包首页中,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

图片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网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国银行在某工程的项目中确定了数个试点数字货币的内部场景,经过前期的多次测试和准备工作,内部试点条件基本成熟,目前已在该行深圳等地内部App试点部分内部场景支付。

该场景为中行内部应用场景,尚未开发专门的电子钱包App,而是内嵌到已有的App中,用户交易流程与目前已有的支付工具没有明显差异:用户绑定银行卡后,可使用银行卡充值DC/EP电子钱包,通过电子钱包完成支付。

据悉,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试点地区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去年12月,央行数字货币(DC/EP)试点计划分为两阶段:

试点的机构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

试点的场景包括交通、教育、医疗、消费等。

实际上,央行对数字货币进展的口径一直是“稳妥推进”。

4月16日,中国办公厅课题研究小组在《中国金融》发表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文章称,推进我国DC/EP法定数字货币研发。

4月3日,央行2020年全国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稳妥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的第一项工作是加强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系统推进现金发行和回笼体系改革,加快推进处理业务、发行库守卫和发行基金押运转型。

去年8月,时任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的穆长春就表示:“从2014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进行五年,现在‘呼之欲出’。”随后2019年9月6日,他正式出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尚未“官宣”,但市场已先一步有了动静。数字货币概念连续两日大涨,昨日众应互联、广电运通、恒宝股份等15只个股涨停。

央行数字货币应用落地无疑一个大消息。但是,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什么,相信不少人还是一头雾水。

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还跟别的央行数字货币不太一样,它的英文简称叫做"DC/EP"。

DC=digital currency就是数字货币

EP=electronic payment则是电子支付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其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定位上,DC/EP是M0替代(纸钞和硬币),而不是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具体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使用时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报告。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从法权性讲,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货币”常被拿来同“币圈”“链圈”等信息混淆。

但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区块链并无必然关系。今年2月,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区块链课题组就联合发文《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谈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管理》。

文章指出,区块链以大量冗余数据的同步存储和共同计算为代价,牺牲了系统处理效能和客户的部分隐私,尚不适合传统零售支付等高并发场景。

该课题组指出,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产无法保证其锚定资产的稳定性,甚至缺少真实资产背书,以投机交易为主,部分庄家、投机者通过对敲等手段大肆操纵加密资产的价格,导致市场剧烈波动并形成资产泡沫。

截至2019年9月底,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资产种类达到2417种,总市值突破2192亿美元。同时,部分暗网交易网站通过加密资产进行洗钱、贿赂、偷税漏税、恐怖主义融资等违法犯罪,潜藏风险隐患较大。

此外,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冲突。中央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不能离开集中式账户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统之上,这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相冲突。因此,目前不建议基于区块链改造传统支付系统。

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何不同?

央行人士表示,数字货币也不会取代微信支付或支付宝。

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

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M1和M2级别的数字化,不具有M0级别法律效力,更不可能取代M0。

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单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单位其他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穆长春在网上公开课程中称,中国央行拟推出的数字货币是纸钞替代,它的功能和属性跟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

“只要你我手机上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那连网络都不需要,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把一个人数字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一个人。”穆长春称。

他认为,DC/EP并不会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地位产生影响。因为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也是使用人民币支付,其实也就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只是换成了数字人民币,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货币,虽然支付工具变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场景都没有变化。

另外,把支付宝、微信支付比作一家银行来说,你们的钱都是存在这个银行里,所有的交易都是在银行里转账。虽说支付宝微信体量是足够大,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破产的可能性,毕竟商业银行也会破产,这样亿万用户资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监管层来说,必须做到未雨绸缪。

币圈龙头币种—币圈龙头币种有哪些

如何替代现金?

央行数字货币推广的动力是什么?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原因之一是,基于人民币现金的支付、交易、反洗钱等,在现代社会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银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去年11月在公开活动上表示,在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远超信用卡支付;ATM机在2019年也首次出现下降。人们不再依赖现金流通,不少银行柜台甚至门可罗雀。

这些变化显现在银行的现金流通量上,在2001年-2011年11年中,中国现金流通量M0每年的增长基本上都在10%以上,最高在2010年曾经达到16.7%。但是从2012年以后,不管货币信贷如何波动,M0的增幅始终不大,近几年基本上维持在3%到4%多一点的水平。

“DC/EP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是不计付利息的,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穆长春此前指出,已经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的M1、M2,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电子支付工具(移动支付平台)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无法完全替代M0。

金融分析师肖磊认为,DC/EP替代M0的使命会逐步实现,两到三年时间会有30%至50%的M0被央行数字货币替代,基本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全国范围推广,平常的现金使用大部分会被替代。

另外,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中长期来看,目前国内M0规模8.3万亿(增速逐年下降至5%以内),作为M0部分替代,预计央行数字货币投放量将在万亿规模,受客户习惯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取决于现金交易替换规模和电子支付替换规模。

数字货币概念持续走强

周五,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截止发稿,沪指报2845.03点,涨0.89%,深成指报10614.05点,涨1.37%;创指报2046.99点,涨1.92%。盘面上,数字货币概念持续走强,汇金股份、众应互联开盘涨停。

资料显示,高伟达子公司上海睿民联合民生银行和京津冀协同票据交易中心积极研究基于区块链的票据应用场景,公司自身也在推进对票据网做基于区块链的改造。

聚龙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基于冠字号大数据的人民币管理系统应用了区块链的相关技术。汇金股份的研发投入包括基于区块链的货币交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汇金股份、聚龙股份、高伟达纷纷澄清:

未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汇金股份刚刚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中并未涉及数字货币相关内容,公司截至目前尚无数字货币相关业务收入且公司未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公告称,数字化货币作为一种新应用场景,其发展空间及相应影响目前尚无法明确,具体推广时间、形式及对公司后续业务影响均存在不确定性。早盘汇金股份涨停。

另外,聚龙股份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收入结构中尚未有数字货币产品或技术成果产生直接业务收入,公司未直接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早盘聚龙股份大涨9%。

针对市场上出现“高伟达作为数字货币概念股”等传言,高伟达4月16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业务收入中并未有关于数字货币的研发成果而直接产生的业务收入,未直接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高伟早盘达股价出现下跌,报15.35元。

据新京报,一位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市场报道不代表官方,相关工作一直在做,可关注央行官方宣传口径,但具体到什么程度了,现在都没有官方说法。据央行官网4月3日公告,当日召开的2020年全国货币金银和安全保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稳妥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在4月10日召开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也表示,数字货币正按照原定计划有序推进。

21财闻汇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辛继召 编辑:包芳鸣)、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新京报、同花顺、中国证券报

币圈大行情总体回暖的态势下如何选币

去年大火的加密货币市场今年遭遇酷寒严冬,投资交易平台接连倒闭,加密货币总市值蒸发了上万亿美元,严重打击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信心。

哪怕再看跌加密货币行业的投资者恐怕也无法想象该行业今年的困境。2022年对于加密货币行业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也是历史上最糟糕的熊市。在这充满戏剧性的一年内,市值最大的代币比特币暴跌超过60%,导致数字资产暴跌,从2021年11月达到的高点抹去了约2万亿美元的总市值。加密货币行业从年初近3万亿市值顶峰一路断崖下行,截至目前已经跌到0.86万亿美元,下跌了71.3%,在此过程中,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交易价格均跌破其上一周期历史低点,这在历史上尚属于首次。

智通财经APP获悉,数字资产管理公司CoinShares的数据显示,加密货币基金在2022年的净流入为4.98亿美元,而2021年为91亿美元,这反映出主流金融在这个可怕的年头避开了该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的加密货币行业熊市似乎与以往的熊市不同,行业频发的爆雷事件,以及美联储加息导致的全球经济持续恶化,或许当下正是加密货币行业的至暗时刻。本文将带领大家盘点一下过去一年里在加密货币行业发生的历史性事件,感受该行业行业魔幻与现实交织的发展历程。

加密货币浪潮不过是美联储“放水”催生的泡沫

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时候,加密爱好者们充满了乐观。毕竟,这是辉煌的一年:不可替代代币(NFT)已经进入主流。普通投资者正在和他们的朋友谈论比特币与以太坊的相对优点。有些人甚至假装理解算法稳定币。

如今一年过去了,即使是最的加密货币信徒之间的主要话题,也更有可能是关于Sam Bankman-Fried(简称“SBF”)——垮台的FTX联合创始人,或者在一系列大型数字资产崩溃后,他们是否会收回困在破产交易所和借贷平台上的加密货币。

受到利率上升、风险偏好消失以及包括FTX在内的公司倒闭的打击,加密货币价格仍在持续下跌。市值最大的代币比特币暴跌超过60%,而更广泛的加密市场缩水了1.4万亿美元。NFT的价格也跟着跌回了地面。

一年之内,SBF从被称为现代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到被逮捕并被指控犯有包括欺诈在内的多项罪行。

“加密冬天”是行业术语,指的是2022年降临在市场上的寒意。在TerraUSD算法稳定币崩溃后,主要的加密货币玩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三箭资本,Voyager Digital, Celsius Network, FTX, BlockFi。

尽管2022年黑天鹅事件频发,但Terra、FTX、三箭资本破产倒闭是有直接原因的。根本原因与全球货币紧缩造成的现金流紧张密不可分。全球利率上涨对于本已处于熊市的加密货币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只要全球利率上涨时代不停止,加密货币行业的熊市就不会结束。

美联储今年继续实施货币紧缩政策,加息频率也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加密市场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美国当前通胀率达到1980年以来最高水平,基准利率达到2008年以来八个月最高水平,自美联储宣布加息以来利率上调至3.75-4.00% 11 月 3 日加息 75 个基点,明年将可能持续加息,直到美国的通胀水平降低到2%。

当然,2021年加密市场的繁荣也是因为美联储大量印钞,导致美元变得便宜,令市场大量购买风险资产,从而刺激各种资产价格上涨;作为一个市场,加密货币行业早就不能独善其身,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并没有什么避险作用,这点已经被证实了。

2022年两大币圈雷曼时刻

稳定币Terra崩盘

今年5月份的Terra崩盘可谓是加密行业内最具灾难性事件之一,从生态巅峰到开始的 UST 轻微脱锚,再到陷入死亡螺旋、双币几近归零,生态数百亿市值在数日内蒸发殆尽,震波殃及许多机构和加密项目。

在鼎盛时期,按市值计算,Terra(LUNA)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之一,最高峰时Terra 生态系统价值超过 400 亿美元,排名第六。

5月7日至5月13日,算法稳定币龙头UST先后经历两次脱钩,最终陷入死亡螺旋,LUNA和UST双双崩溃。

尽管后来Terra 重启新链,发行新的LUNA和UST,但重塑曾经辉煌时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回顾后半年加密行业的发展,Terra 崩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危机和奠定了熊市基础。

有趣的是, FTX创始人SBF或是LUNA崩盘的幕后黑手,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曼哈顿联邦检察官已经开始调查SBF和他的对冲基金Alameda是否在今年五月利用市场操纵交易手段导致TerraUSD和LUNA崩盘,导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引火烧身,最终引发FTX破产。

在Terra崩盘之后,UST 的价格在几天内跌至 $0.2, LUNA 的价格也归零,Terra Network 市值蒸发了 400 亿美元,这笔钱也最终由投资者来买单。Terra的崩盘不仅仅造成了投资者的损失,也为整个2022年跌宕起伏的加密货币行业埋下了祸根,后续一系列爆雷的机构,或多或少都与其有关。

Terra 崩盘后不久,以高杠杆闻名的加密货币资产对冲基金三箭资本(Three Arrows Capital)就陷入了流动性危机,甚至被爆擅自挪用客户资金,最终因无力偿还债务宣布破产。三箭资本的破产引发并加速了加密货币资产市场内更为广泛的动荡,并导致Block Fi出现流动性危机。

Block Fi最大的借款客户之一,就是三箭资本,而后者的倒闭促使Block Fi不得不寻找外部的资金来源来填补缺口。最初FTX平台有意向Block Fi提供4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以支持其以2.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选择权。但这一计划尚未成功,FTX就宣布破产,Block Fi也应为没有筹集到资金在FTX宣布破产一周后在新泽西州申请了破产。Block Fi的法律顾问马克·伦齐称这一现象为加密货币市场的“死亡螺旋”,没人清楚下一个破产的会是谁?但大家都知道破产漩涡不会停下来。

FTX破产

FTX 爆雷是本年度发生的最惨重的“雷曼”事故之一,事件得从 11 月 2 日 CoinDesk 披露的 SBF 的 Alameda Research 存在的资债情况说起,146 亿美元资产中近半数与 FTT 及 Solana 有关。在这之后,FUD 情绪不断发酵。

直到 11 月 6 日晚,赵长鹏宣布币安将在未来几个月卖出账面上的所有 FTT,之后又打算完全收购 FTX.com 并帮助解决流动性紧缩,但考虑到用户重叠、监管等因素最终放弃收购 FTX。至此,恐慌情绪不断蔓延。

曾经市值 320 亿美元的巨头和其旗下 130 多家关联公司最终以破产清算收场,但这注定是一场波及范围很广的“地震”,FTX 和 Alameda 重点扶持的 Solana 生态损失惨重,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旗下 Genesis Trading 衍生品业务在 FTX 交易帐户中拥有约 1.75 亿美元的锁定资金,淡马锡决定全部减记向 FTX 和 FTX US 投资的约 2.75 亿美元,Tiger Global 将其 3800 万美元的 FTX 股份减记为零……

当地时间 12 月 12 日,巴哈马总检察长宣布 SBF 在巴哈马被捕,巴哈马称美国对 SBF 提起刑事诉讼,并且可能会要求引渡。

从FTX破产后公开出来的信息看,这家公司没有任何银行账户、没有会计部门、拿不出完整员工名单,对于公司财务、资产、工作流程都几乎不存在管理。巴菲特的搭档、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查理·芒格评价FTX事件:欺诈与幻想的结合。

正如经济学家Noelle Acheson所说,“这一年杠杆膨胀的泡沫破灭,揭示了一个发展过大、过快的行业的结构性弱点”。

2023年加密货币难翻身

预计加密货币行业在2023年将不会迎来转折点。美联储最新公布的点阵图显示,预计全年利率将维持在高位,且不考虑降息,这对加密货币这种高风险的资产而言将是一个持续利空。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资本都感受到了金融寒冬的冷意,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产品都受到明显影响,出现大幅的下跌,而其中杠杆率越高的产品下跌趋势越明显。

不断恶化的金融环境,也为加密货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加密货币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存在杠杆率相比传统行业偏高的现象,在全球资金收紧的情况下,去杠杆的过程也相对更加暴力和剧烈,如 Terra 崩盘和FTX破产等年度重大事件,它们的发生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都是受到全球货币紧缩的大环境而产生的现金流问题。

全球缩紧货币政策对于本已处于熊市的加密货币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只要全球高利率时代不结束,加密货币行业的熊市就不会结束。

上一篇: 我家有座矿红包版、我家有矿红包版正版
下一篇: 时代物_时代物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