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儿时玩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听我讲故事
小时候关于游戏的信息大多来源于口口相传,有些谣言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有趣的是,这些谣言也不知道是怎样传遍全国的,如今问起一些当年的老玩家,还能煞有介事地回忆道“听说当年街机《恐龙快打》捡了那块石头后难度飙升”……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当年那些奇怪的游戏谣言吧!
在宝可梦还被称为《口袋妖怪》的年代,最著名的谣言莫过于《口袋妖怪》金银版“上太空”了。
众所周知,初代《口袋妖怪》曾经被程序员藏了一只神宠梦幻,此事件在日本引发过相当大的轰动。
到了《口袋妖怪金/银》版本中,很多玩家也期盼捉到梦幻。毕竟该版本同样保留了关东地区的地图,玩家在成都地区结束冒险后,可以在若叶镇的水域通过冲浪抵达关东地区。
以此逻辑进行延伸,官方把未曾在初代正常展现的梦幻,在二代版本同样塞了一只,似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于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小伙伴之间就传出:只要在阿鲁夫遗迹完成4幅拼图,并且分别收集26个不同字母的未知图腾后,前往凤凰所在的地铃铛塔顶层,通关道具穿洞绳就能抵达太空,从而见到这只幻之宝可梦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笔者听过的版本还有另一个——所有步骤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抵达太空后最终看到的变成了铠甲超梦。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说法,个人猜测或许还是受到1998年上映的电影《超梦的逆袭》所影响。电影初期超梦以铠甲形式出现,到了在电影最后一幕中,超梦和梦幻带领着克隆宝可梦飞向天空,并且表示要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活下去。
或许当时有玩家误认为,超梦和梦幻飞往的地方正是太空,再加上金银版中关东地区没有华蓝洞窟,于是以讹传讹,逐渐诞生出了上太空就能捕捉梦幻或者铠甲超梦的谣言了。
至于为何谣言要把登陆太空的地方设定成铃铛塔呢?原因或许是在游戏里,铃铛塔是所有玩家能感受到的最高的地方吧。
有趣的是,上太空的谣言其实还有第3个版本——玩家抵达天空后,看到的不是超梦或者梦幻,而是雪拉比。
在《口袋妖怪·水晶版》中,玩家是能够按照正常途径在桐树林里捕捉雪拉比的,不过当年由于信息不发达,大家并不知道这是水晶版独有,毕竟金银版的差别也仅只是凤凰和洛奇亚的相遇顺序不同罢了。
因此当《金银》版玩家在桐树林的小庙里见不到雪拉比后,很容易就诞生出上天空就能捕捉的谣言了。
毕竟当年能够成功捕捉26只未知图腾的玩家少之又少,没多少人能够验证是不是谣言,这才导致这些谣言在玩家中间蔓延开来。
玩过初代《暗黑破坏神》的玩家,或许当年有些许人听说过奶牛关的传言。当年的版本是——当玩家只要连续点击位于崔斯特瑞姆中特定的奶牛一定次数后,就能解锁一个秘密关卡,里面全都是奶牛!
该谣言当年在美国玩家群体中流传度非常广,以至于引起了暴雪官方的注意并专门出来辟谣。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如暴雪所愿,玩家还是在继续询问官方到底有没有奶牛关?
或许暴雪也是被逼急了,在后来推出《星际争霸》之时还特意加入了一个作弊码“there is no cow level(这里没有奶牛关)”。
虽然在此之后绝大部分玩家也相信了《暗黑破坏神》真的没有奶牛关,但他们对奶牛关的渴望依然从未终止,到了暴雪着手制作《暗黑破坏神2》时,玩家们又开始询问暴雪官方,《暗黑2》会不会有奶牛关……
最终结果大家也知道,暴雪决定不让玩家失望,在《暗黑破坏神2》1.04版本中把奶牛关作为隐藏关卡,让多年来的谣言最终成真。玩家有机会玩到奶牛关,或许也要感谢一下当年的造谣者吧。
《恐龙快打》一直是街机厅谣言最多的游戏之一,比如黄帽哥是主角、一命不死可以触发隐藏结局、第6关可以偷出车子等等,不过说到知名度最高的谣言,还是第四关不能捡石头。
想当年,一开始就敢于独自一人闯进街机厅的人应该很少吧?大部分玩家都是被同学或者表兄弟带着进入街机厅,逐渐熟悉环境后才敢自己一个人去。
当时带我们一起打《恐龙快打》的朋友,到达第四关时几乎都会万分叮嘱道:千万不能捡门口前的小石头,捡了之后关卡难度会陡然提升,关底BOSS更是会血量加倍外加狂暴化。只要不小心捡了石头,运气好打赢了还好说,万一打输就要唯你是问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BOSS血量只跟玩家人数挂钩,或者是老板私下对机器做手脚调高敌人数值,跟捡不捡石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只不过当年基本没人去特意验证该说法的真实性,毕竟可没多少人能够达到游戏币自由的境界啊!不过有趣的地方在于,该谣言几乎传遍了全国各大街机厅,让无数80、90后玩家中招。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捡不捡石头对游戏而言影响真不大,毕竟没有必要冒着潜在风险特意拾取一个用处不大的道具,最终反而导致这种似是而非的谣言令无数人深信不疑。
大家当年还听过哪些游戏谣言呢?不妨分享一下吧!
曾经一款游戏类型的顶流,距离现在已经有许久了,热度不减当年!
抓子是童年时代女生们的专利,但男生们偶尔也会凑凑人数。
抓的石子全部是从河里捡的指拇头大小的圆溜石子,也有自己砸的,找一些废弃的瓦砾块,拿一个石头轻轻地砸成指拇头大小的样子,没有刺手的棱角就可以了。女生们一般都准备一大把石子,少的有二十颗,多的甚至三四十颗,只要衣兜里装得下。因为长期揣石子,所以女生们的衣兜总会先破。
抓子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原材料简单,石子、一尺见方的场地足矣。
抓子的名堂挺多。最常见的是抓二、抓三。
抓二的方法很简单。先将一整把子握在右手中,然后向上一抛,再用手背去接,然后,再将接到的子向上一抛,反过来手里抢接一颗做母子。就开始抓了。这个过程也很要技巧。首先你得手指上翘,这样,第一次抛子的时候手背才可能接住多的子;第二是手背上抛的时候得用力,这样,你才能将子抛得开散。
怎么抓二呢?就是找到相邻的两颗子后,将手中的母子抛起来,手迅速去扫收地上的两颗子,必须在一瞬间抓起来,再接住抛起的那颗母子,这样才算挣了一颗子,放在一边。然后将手中的两颗子中的一颗按捏住,再抛起一颗母子(母子可以随时更换),期间迅速将按捏的那颗点在较孤远的一颗旁,手还要在瞬间接住抛起的母子,而后再选定相邻的两颗,灵巧抓起……
如果运气好,碰见四颗连在一块,可以同时扫收四颗,一次挣得三颗子,如果有六颗在一起,也可以一同扫收,总之,只要是双数,都可以一次性扫抓起来。但有一点,不能抓热子,就是刚点下的那颗不能抓,必须隔一手后才行。除非到了最后两颗子。
抓子时有两个讲究,一是不能触动别的子,否则,伙伴说声“动子”,你就丢掉机会,轮到别人了。别人抓掉了,再轮到你。二是必须全部扫收起要抓的子,没抓完不行,抛起的母子没有接准,也算掉子。
抓到最后,只剩两颗子事,将其中的一颗点在地上,抛母子去接收。最后只剩一颗的时候,就要“拍胸拍地”了。将手中的母子抛向空中,手迅速地在地上拍一下,再拍一下胸,再拍一下地,而后接住母子。如果程序不到位或者没接住母子,也算掉,轮到别人。子抓完了,双方清点各自的数量,以挣子多少决定胜负。赢家有资格在下一盘先抓。
抓子的人数不限,两人可以对抓,三人也可以各抓各的。四人的时候,一般分伴儿,大家嘴里念着“划伴成伴,不许择伴”的口诀,右手同时伸向前,手掌、手背来回翻动,话音一落,看结果,两只手掌的一组,两外两人一组。如果出现了三比一的局面,再重新划分。抓伴时,要注意配合,不要惊动同伴,尽量给伙伴创造机会,一般是技术差的先掉,技术好的多抓多挣子。
抓三与抓二大同小异。不过是每次抓三的时候,挣一颗子了,其余的三颗子要再抛到手背上平一次子,手背上至少落两颗才算数,再反转来接住一颗做母子。我的手指无法上翘,所以我一般不抓三,因为经常一平子就只落了一颗在手背上,只好拱手把机会让给别人。我的一位邻居女孩最会抓三了,她的手指翘得高,手背中间几乎都成了一个小圆窝,能装住不少子,所以大家都以能与她搭伴而自豪。她也因此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能人了。
有意思的是抓“兔儿屙屎”了。名字不好听,但形象。一般是五颗子,先抛在地上,然后拣一颗中间的子,先按常规抓一颗起来,而后再抓时就有讲究了。先抛起一颗子,然后手迅速捏成半握拳状,用大拇指和食指捡起一颗,从小指处迅速丢下手中捏的那一颗,就像兔儿拉屎一样,故此得名。必须每颗子都抓到,不能重复,最后将四颗子一起扫收起来,算一盘。如此重复三遍,均不掉时者算赢。
还有一种抓法叫“转转归”。只用四颗子。抓“转转归”有个口诀,叫“转转归,归三子,三子落,捡二脚,二脚小,捡一脚,一脚小,一盘扫”。抓者先将四颗子抛在地上,然后捡其中的一颗,一把抓起余下的三颗,再抛起母子将三颗抛洒在地上,后抛母子抓起其中的两颗,再抛母子散下手中的两颗,抛母子抓剩下的那颗,抛母子散下那颗,然后一起抓在手中,算一盘。每操作一个程序,必须念一句口诀,否则算输,轮到别人。三盘结束,拍胸拍地三次算赢。
抓子活动简单易学,很受女生的亲睐。但因为那时候生活条件差,营养跟不上,加之长期抓子,小伙伴们手上都会起很多倒扦,但农村的孩子,泼辣惯了,大家都不在乎,依旧乐此不疲,用那双双灵巧的手抓出自己无穷无尽的乐趣。
那些年 ——— 我们一起追过的游戏
新版宝石系统在2015年底推出后,彻底改变了大话装备的属性模式。新版宝石升级很像曾经的神兵升级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不小心就人财两空。高级宝石成本实在不是普通玩家所能承受的。
而老版宝石,只要你玩的时间够久,还是能获取到。最初的开发组或多或少的参考了类似暴雪暗黑类游戏的宝石镶嵌规则,更符合玩家潜意识的逻辑。老版宝石总共有11种类型,分别是:红宝石,黄宝石,蓝宝石,绿宝石,黑宝石,太阳石,月亮石,智慧石,符咒石,神秘石,光芒石。10级以内的装备最多只能打上3颗宝石。
大家都知道回合制游戏的出手速度很关键,所以早期加速度的黑宝石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一套顶级的速度宝石鞋子,总速度甚至能媲美藕丝步云履,在当时算是天价物资了。
那时候低等级装备的耐久度消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早期的老玩家都有使用光芒石补充耐久的习惯。不像现在吃个护甲符就开启挂机模式简单轻松。20年前的玩法虽然很费力,但是也更贴近模拟现实。
神秘石和黄宝石都能提供命中率等物理攻击属性,还有致命几率属性。当年的大话2物理攻击是主流玩法,毕竟还是游戏的早期阶段,内丹还有法秒强度不太够,有一度大家会称呼游戏为大砍西游。
当年的大力玩家和现在的大力玩家配装备的逻辑完全不一样,这些连击次数和连击率的宝石更能有效的保障大力输出效果,当年卖身杀称或者坐骑的大力玩家,甚至做天的大力魔玩家可能都有用过这类宝石打造装备。
后来男人法术的价值被大家认可之后,尤其是高端PK,抗人法的高级宝石也受到了欢迎。当时三抗的难度可能比现在八抗还麻烦。如果大家喜欢这些怀旧的图片,咱们下次可以专门做一期召唤兽炼妖石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