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陆借着AI芯片入局智慧城市,首站选择了福州,原因有这几点
小编:记得关注哦!
文章来源: 雷锋网
文章来源:王刚
目前,明确提出把智慧城市列为2019年重点任务的城市有: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天津、成都、重庆、武汉、济南、西安等。此名单之外,有一个城市正悄悄汇聚各方资源,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国家政策扶持,成为各类“城市大脑”的必争之地,但我们却有可能在忽略它——福建省福州市。
至少阿里、蚂蚁金服、京东、腾讯、科大讯飞、滴滴、中国移动等巨头已在此地布局,一股新鲜力量也快马加鞭赶来。
1月28日,比特大陆与福州市签署合作“城市大脑”备忘录,福州市长出席,据悉双方将在2019年展开全面合作。比特大陆董事长詹克团表示,比特大陆的愿景是为人工智能时代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算力基础,这也是智慧城市、“城市大脑”的核心。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认为,比特大陆是计算芯片企业,其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式就是提供算力基础,采取的也是找安防监控、数据中心、超算、机器人等合作伙伴的方式。但是相比巨头的全产业链布局,似乎场景有些局限。
比特大陆的入局,在外界看来,标志着2019年AI芯片与智慧城市的场景将有着深度捆绑。
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发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各家都在瞄准福州?这个城市在智慧进程中做的怎么样了?有无借鉴之可能?
智慧城市是福州的“一把手工程”
在我们的印象中,福州市虽贵为福建省省会,但经济上无法与北上广深媲美,文化上无法与南京成都等平行比较,河口盆地的地貌让福州与其他沿海城市的繁荣水平有着一段差距。
但不得不提的是,目前的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这决定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还是不容忽视的。
2018年4月,一场规格极高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成为福州迈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从那次开始,“新型智慧城市”有了独立的舞台,各类新兴应用、计算架构纷纷推出,成为数字经济的有力推手。据后来统计的数据,那次峰会涉及数字经济相关项目超400个,总投资达3600亿元,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6个,现场签约项目29个。
△图为:此前福建省智慧城市在建名单(福州市部分)
顺便说一句,“数字中国”这个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火遍神州大地的。
另外一点,福州市的这一届政府属于拥抱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班子,一直在积极引进外界厂商的合作,雷锋网注意到,无论是阿里城市大脑的进入还是比特大陆AI芯片的现场签约,政府出席的官员都是市委书记和市长乃至福建省一二把手级别。
此外,福州市还专门设立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州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务中心,这在其他类似级别城市中并不多见。
马云、马化腾、刘强东为自家牌子站台造势
在政策的光环之下,眼下的福州在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在国内国外各项智慧城市榜单之中无法看到福州的身影,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一“战略要塞”被巨头放弃。
△马云站台的签约仪式
阿里是在2018年4月(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前夕)进入福州的,马云亲自站台。阿里立足的场景其一是城市大脑中的交通,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自动识别交通拥堵,自动调节交通灯的通行时长;其二是工业互联网,淘汰当地落后产能;其三是阿里云大学和福州的教育机构合作,培养AI、云计算和IoT人才;其四是蚂蚁金服的移动支付,目前福州市的“无卡城市”就是这一合作的新进展。
△马化腾站台的签约仪式
腾讯入局福州的智慧城市,同样也在拥挤的2018年4月,马化腾出席了签约仪式。据悉,那次合作被定性为“长期稳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几乎能用到的词汇都用上了)。福州市政务、民生、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建设,开始对接上腾讯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智慧旅游上,游客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载体为游客提供包括旅游管家、商品/服务预订服务;腾讯的微瓴智慧管理系统为福州数字中国永久会址提供管理服务;政务、民生、交通出行等领域接入腾讯的微信支付、乘车码;此外腾讯觅影等技术也在福州相继上马。
△刘强东站台的签约仪式
京东实际上也是在2018年4月进入福州。京东在福州部署了“一个基地、四个中心”的云计算大数据布局,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中心项目,承载无人智慧仓储、订单结算、信息处理等功能,还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京东福建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打造跨境线下展示交易中心(貌似很好利用福建自贸区的优势)。此外,福州市三坊七巷鼓楼区作为当地的招牌,在2018年6月9日,被授予“信用城区”牌匾,这也意味着国内首个以信用为主题的城市街区在福州开街。这背后,有京东数科的信用画像技术予以支持。
△刘庆峰站台的签约仪式
科大讯飞与福州在智慧城市上的“接洽”似乎比阿里、腾讯、京东更早一些。2017年6月1日,双方签署了一个“1+1+2+X战略合作框架”,简而言之就是围绕人工智能来合作,比如科大讯飞与福州市委市政府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设立国家语委-科大讯飞联合实验室,建立福州-讯飞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等。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现场表示,科大讯飞福建区域总部将落户福州。
而华为和中国电科集团在2016年提出将深圳、福州、嘉兴三城确定为双方合作的首批标杆城市,但是目前来看,华为在福州的动作似乎并不大。百度、浪潮等公司目前的触角停留在优势地带(北京和济南),对相对遥远的福州并没有多少布局。
△“e福州”的网页登录版本
眼下福州被政府推崇的明星案例——“e福州”正发展迅速,有点类似数字广东的粤省事小程序,区别在于“e福州”是一款App,是福州政务民生发展的一款主流软件。2018年4月22日,“e福州”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首次登场,并将作为峰会观众的唯一入场“门票”。截至目前,“e福州”App汇聚了福州本地各类便民服务、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社会服务等资源,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100万。
BATJ等巨头进入福州的5大原因
综合看阿里、腾讯、京东等的打法,雷锋网总结出以下几个观点:
△图:2017福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清单(部分)
to B+to C+to G的生意,谁能笑到最后?
总体而言,目前智慧城市还处在不完全发育阶段,市场是供大于求的,政府占据主动,即使是手握众多资源的BAT,也在与政府合作的宣传上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2019年,智慧城市会出现更多细分的主题,比如智慧城市+AI芯片、智慧城市+安防、智慧城市+金融、智慧城市+医疗等等。但这个领域不仅需要BAT这种大的互联网企业,还需要一大批超越BAT的大公司和超级公司。
用马云的话说“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多如牛毛,小而美,而且充满了活力,他们是创新的主要的生力军,但是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公司实在太少”。
的确,智慧城市是个大盘子,它天生有着to B+to C+to G的强大基因,会吸引很多巨头,但其也是个还没有形成规则的灰色地带,将在一场浩大运动中造就新的巨头。
谁能笑到最后?
快看 | 比特大陆旗下蚂蚁矿机将停止向大陆地区发货
文章来源:智东西;作者:Lina
看点:全球知名的比特币矿机销售商比特大陆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超过51亿人民币。
智东西9月26日晚间消息,今天晚上,比特大陆在港交所递交A1招股文件,正式启动了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计划,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比特大陆成立于2013年10月,由詹克团和吴忌寒共同成立。它是全球第一大虚拟货币矿机芯片生产商,其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427亿美元(约合51亿人民币)。2017年比特大陆宣布进军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推出“算丰”系列云端AI芯片。
在此之前,这家公司一直保持着极端的“神秘主义”,从不对外公布任何营收、利润、以及创始人的任何信息。
但他们用短短几十个月的创业时间就将年营收做到了几十亿美元,财富积累的迅猛程度几近恐怖;他们狂热地崇拜技术,极尽可能地压榨出芯片最后一丝计算性能;他们蒙眼狂奔、千金一掷,与此同时却又神秘而低调,对于外界的种种猜疑不置一词。
现在,通过这份招股书,我们终于揭开了比特大陆的神秘面纱。
比特大陆将成为数字货币和芯片两大热潮中的最大赢家,而其核心创始团队全部不到40岁,最小的仅有26岁。
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比特大陆”,获取比特大陆招股书PDF下载地址!
总营收飙升,超过28亿美元
根据比特大陆招股书数据,2017年比特大陆是中国第二大、全球前十大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
根据招股说明书,比特大陆2017年全年及2018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均高达9.5亿美元。据了解,比特大陆是次赴港上市,将有望成为今年或明年港股最受瞩目、集资额最大的高科技芯片股IPO,以及暨小米、美团之后的香港第三家同股不同权公司。
2017年,比特大陆的总营收已经飙升至25.177亿美元,在全球建立了百亿次计算的数据中心。
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陆总营收更是达到了28.455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占全球矿机专用芯片市场74.5%份额,几乎具有压倒性的市场优势。
比特大陆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427亿美元(约合5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95%,手握现金等价物超过34亿美元,净资产超过161.7亿美元。
▲比特大陆营收变化
不过与此同时,比特大陆的毛利率却在下滑,其2015年毛利率为52%,2016年为54.4%,2017年为48.2%,2018年上半年则为36.2%。
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大陆的营收增长与其研发投入费用几乎成正比:
2015年,比特大陆投入研发的费用为570万美元;2016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1660万美元;而到了2017年,比特大陆一共投入了7260万美元进行研发。
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陆研发费用为8700万美元。
高昂的研发费用除了与芯片的设计支出有关之外,芯片的流片也是一个大头。一次失败的流片可能会烧掉几十、上百万美元,而比特大陆以“快”闻名,这中间不乏数次失败的可能。
成立以来获得三轮融资
根据招股书显示,成立至今,比特大陆一共经历了三轮融资,分别是:
2017年8月获得5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8年6月获得2.927亿美元B轮融资;
2018年8月获得4.42亿美元B+轮融资。
五大主营业务,矿机销售占比超过90%
比特大陆有五大主营业务:矿机销售、矿池运营、矿场服务、自营挖矿、其他。
1)历经9代芯片,14代蚂蚁矿机
从2015年到2018年,比特大陆矿机销售业务所占总营收比例在不断加重,2015年矿机销售占总收入的78.6%,而到了2018年上半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94.3%。
与此同时,业务占比压缩最明显的是自营挖矿业务,其营收占比从2015年的20.3%一路下降到了2018年上半年的3.3%。
蚂蚁矿机是比特大陆的主要矿机系列,距今已经成产了超过14代产品,分为比特币矿机、以太币矿机、莱特币矿机等。
▲比特大陆历代矿机型号与参数
在2015年,比特大陆卖出了23万台矿机,其比特币矿机售价为463美元;
2016年,比特大陆卖出了26万台矿机,其比特币矿机售价为767美元,其他货币矿机平均售价1310美元;
而2017年,比特大陆一共卖出了162万台矿机,其中148万台都是在2017年后半年卖出的,这段时间全球比特币价格疯涨,其比特币矿机平均售价为767美元,其他货币矿机平均售价1553美元;
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陆卖出了256万台矿机,,其比特币矿机平均售价为767美元,其他货币矿机平均售价1553美元。
比特大陆累计售卖矿机超过460万台。
除了矿机之外,比特大陆还为矿机专门定制电源,以提高挖矿性能。
而在矿机的挖矿专用芯片方面,目前比特大陆已经有9代虚拟货币ASIC芯片的生产经验,最先进的制程为2018年4月推出的10nm工艺BM1740芯片。
根据比特大陆9月21日消息,其7nm挖矿芯片已经成功流片,单颗芯片集成多达10亿个晶体管,采用独有电路结构和低功耗技术,能效比将低至42J/T。
2)两款AI芯片已经推出,AI芯片设计团队298人
2017年,比特大陆正式推出了第一款云数据中心AI专用芯片“SOPHON(算丰)”,采用28nm工艺,主要关注安防、互联网和大数据三个领域。
今年2月时,比特大陆产品战略总监汤炜伟还曾向智东西透露,比特大陆的AI芯片团队规模已经极速扩张到300人。而根据招股书消息,AI芯片设计团队目前有298人。
到目前为止,比特大陆的AI芯片已经生产了两代,分别为2017年Q2推出的28nm的BM1680,应用于云端AI训练和推理;以及2018年Q1推出的28nm的BM1682,应用于云端AI推理。
第三代AI芯片BM1684采用12nm工艺,同样应用于AI云端推理,但预计2018年Q4才会推出。
高管控股比例:詹克团+吴忌寒持股超过56%
北京比特大陆科技由詹克团和吴忌寒在2013年10月共同成立,公司在2016年11月28日进行了重组,公司现在的上市主体为BitMain Technologies Holding Company(比特大陆科技控股公司)。
詹克团和吴忌寒都是公司的联合董事长、联合CEO。
▲比特大陆占股分配
目前詹克团持股36%、吴忌寒持股20.25%、赵肇丰持股6.26%、葛越晟持股4.18%%、胡一说占股4.18%、全员股权激励持股0.72%、宋文宝持股18.47%、预计对外引入股票投资者股份占比约为9.94%。
而在2016年重组之前,詹克团在北京比特大陆科技占股61%、吴忌寒占股22.9%、赵肇丰占股6.9%、葛越晟占股4.6%、胡一说占股4.6%,以上五人及宋文宝都是比特大陆的联合创始人。
值得一提的是,葛越晟今年仅仅26岁。
目前比特大陆在全球拥有2954名员工,其员工分布如下:
最年轻的董事26岁,招股书惊现王小川
根据招股书披露,比特大陆一共有7位董事,其中执行董事有4位,分别是:
詹克团、吴忌寒、高级投资总监葛越晟、CFO刘路遙。
▲詹克团
詹克团今年39岁,于2001年7月获得中国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士学位,并于2004年8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硕士学位。
比特大陆招股书对詹克团的描述是:“詹克团先生在集成电路行业拥有近15年管理和运营经验,并拥有深厚的技术专长及对ASIC芯片开发的敏锐洞察力。他领导我们的芯片研发团队实现各项技术突破和尖端产品的更新换代。”
▲吴忌寒
吴忌寒今年32岁,于2009年7月获得中国北京大学金融学专业及心理学专业的学士学位。
比特大陆招股书对于吴忌寒的描述则是:“吴忌寒先生被公认是全球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吴忌寒先生凭借对区块链行业的深刻理解,一直指引着我们的战略发展。”
由这两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比特大陆对两位联合创始人的定位是:詹克图负责带领芯片技术团队研发,吴忌寒负责区块链业务。
此外,高级投资总监葛越晟26岁,2014年12月加入比特大陆,同样是联合创始人,负责投资活动。在加入集团之前,葛越晟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担任上海遨问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分析师。
CFO刘路遥31岁,于2018年7月加入本集团,负责我们的资本运作及投资者关系。在加入集团之前,刘路遥自2012年7月至2018年6月任职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离任前的职位为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
而比特大陆的非执行董事则有3位:王小川、孙含晖、邓峰。
虽然这份名单里惊现了搜狗创始人王小川,但是非执行董事在公司里并没有行政上或管理上的责任,其职责是监督管理层、参与制定公司业务及事务上的方向。比如陆奇就是拼多多的非执行董事。
国内外销售份额
在销售方面,比特大陆2017年的销售份额48.2%来自国内,51.8%来自海外。
目前比特大陆拥有客户超过8万名,其分布较为分散,最大客户从2015年开始贡献的营收占比普遍在5%以下、前五大客户总营收占比在10%-20%之间,没有客户过分集中的风险。
结语:高度依赖虚拟货币,AI芯片为时尚早
从招股书来看,比特大陆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有钱”,从2015年以来,比特大陆的营收和利润不断飙高,尤其是2018年上半年的营收、利润、以及矿机销量都超过2017全年。
2、“高度依赖挖矿”,同样是从2015年以来,比特大陆的各项主营业务占比中矿机销量所占比例在不断上涨,到了2018年上半年已经超过了94.5%。
如此集中的主营业务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具有风险,尤其是在虚拟货币市场前景尚不明朗的当下。
根据谷歌趋势的研究结果显示,从今年年初开始,“比特币”一词的关键字搜索量下降幅度超过75%,最近三个月累计下跌幅度超过50%。比特币价格也跌破6000美元,今年已累计下挫近60%。
3、“毛利下滑”,正如上文提到,比特大陆的毛利率从2015年的52%下滑至了2018年上半年则为36.2%。
毛利下滑可能是2018年上半年营收大幅暴涨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随着芯片工艺制程越来越先进,所需要投入的研发费用越来越大,研发难度也越来越高。
总的来说,比特大陆还是一家对于矿机销售、虚拟货币有着高度依赖的企业,趁着比特币的风口一跃而起,短短5年内造就了一个营收神话。
比特大陆虽然在招股书中讲述了一个“AI芯片”的故事,但是从目前AI芯片所占营收只能计入1%的“其他”选项中来看,这个故事还为时尚早。
不过这也留给了我们一个问题——比特大陆这么挣钱,为什么要急着上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