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必集团提供的交易方式;火必交易费率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王传君:现在看这个世界,没那么愤怒了丨人物

来源:补壹刀

执笔/鸽子叨&叨叨姐

金正恩正在访问俄罗斯。

对此,最紧张的,恐怕当属韩国。

韩国媒体密切关注着这位朝鲜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并作出自己的猜测。比如“朝鲜放弃过去30年的对美改善关系努力,要开始对俄关系新时代?”甚至有不少韩国媒体把“新冷战”放到了相关评述的标题上,“朝鲜半岛成为新冷战的角逐场了吗”“新冷战时代即将来临”……

这时候,就扯上了中国。

在韩联社关于半岛“新冷战”的制图中,明确把中俄朝放在了一起。美国方面甚至传出所谓“轴心说”的论调。

又在憋什么坏水?

就在15日,一名日本政府高官表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愿意“不设任何先决条件地”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日方的诚意有多少,不好说,但如果这一消息属实,紧跟美国政府步伐的东京做此表态,恰恰说明,所谓“轴心说”纯属这些极少数人的无稽之谈。

1

“俄朝必将为双边军事合作付出代价。”

韩联社15日下午最新的报道称,在当天美韩延伸威慑战略磋商(EDSCG)第四次会议之后的记者会上,美韩对俄朝作出了上述“强烈警告”。

据报道,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长)张虎镇还称,俄朝军事合作严重违背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韩美将紧密共享情报,让其为军事合作付出相应代价。

而在一天之前,美日韩三方也对此发表“警告”。韩国总统办公室14日发布的新闻稿称,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赵太庸、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秋叶刚男当天通电话。三方一致警告,朝俄应履行安理会相关决议和各类国际制裁措施规定的禁止武器贸易和军事合作义务,“否则定将付出相应代价”。

俄朝领导人会晤后,美日韩、美韩接连进行“警告”,措辞和对抗色彩愈益强烈,无疑在东北亚上空的紧张气氛上又放了把火。

实际上,对于金正恩此次访问俄罗斯,美国及其盟友的神经已经紧张很久了,算上这两次,美国光“警告”就进行过不下6次。

早在8月30日,媒体传出金正恩将访问俄罗斯的消息时,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就对所谓“朝鲜和俄罗斯的军备谈判正在积极推进”感到担忧,警告朝鲜不要给俄罗斯提供武器。

随着俄朝领导人会晤日期的临近,美方的警告也一步步“进阶”。9月5日,沙利文在白宫宣称,朝鲜若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必将为此“付出代价”。本周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又进一步宣称,朝鲜向俄罗斯转移武器将违反多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美国将毫不犹豫地对朝鲜祭出更多制裁。

对此,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接回应称,如果有必要,俄方准备就美国的制裁与“我们的朝鲜同志”进行讨论。此外,他还表示,在处理邻国关系包括俄罗斯和朝鲜的关系时,重要的是两国之间的利益,而不是“来自华盛顿的警告”。

不过,对于所谓的“强烈警告”能起什么作用,美媒和相关专家也已经给华盛顿提供了答案。

华盛顿的智库史汀生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珍妮·汤直言, “美国目前对朝鲜没有任何影响力。”她分析说,“我们可以实施更多制裁。我们可以加紧封锁。我们可以让生活更艰难,但我们不能阻止它与其他国家建立平等关系——尤其是当我们自己与它没有关系时。”

独立的亚洲事务分析师马克·巴里也说,美国可以对朝鲜实施更多“不起作用的”制裁,但这些制裁不会阻止平壤与莫斯科合作。

2

美韩最新的“警告”发出当天,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正在俄罗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俄罗斯飞机制造厂进行正式访问,他和俄方人员共同视察了苏-35、苏-57飞机总装车间以及战斗机的单元组装生产。据佩斯科夫之前透露,金正恩在远东地区的访问将“再持续几天”,但到目前为止,对这趟访问之旅持续多久并没有确切的消息。

而对于13日普京和金正恩那场将近6个小时的会面究竟谈了些什么,外界仍众说纷纭。

据朝中社的报道,金正恩9月10日下午乘专列从平壤启程出访俄罗斯,13日在远东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同普京举行了“历史性会晤”。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称,当天双方会面总时长约六个小时,会晤本身持续约四小时。

会后,朝俄双方均未对外公布会谈细节,会谈后也未签署共同文件或声明。唯一得到证实的是,普京接受了金正恩的访朝邀请,佩斯科夫称俄方将首先“迅速准备”派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于今年10月访问平壤,之后安排普京访问。

普京在交流期间表示,双方需要讨论经济合作、人道主义和地区局势等很多问题。金正恩则表示,相信此次会晤会使两国关系再上新台阶,还表达了对俄罗斯的支持,“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为反对、建设主权国家而斗争”。

对于美国高度关注的双方军事合作问题,双方的表态显然都很模糊。佩斯科夫当天在谈到朝俄关系时表示,全面关系其中也包括军事技术领域合作和就安全问题交换意见,“所有这些都将会进行”。但他同时又称,“所有其他问题只关系到我们两个国家、两个主权国家,而且不应当成为第三国不安的对象。”而朝媒的报道称,双方“诚恳坦率地讨论了多项重大问题和当前合作事项”,并“满意地达成协议和共识”。

普京15日又表示,所谓俄罗斯在招募朝鲜志愿者参加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相比于美方一直宣称的“俄朝军事合作”仍未见真章,美韩、美日韩的相关表态则是实打实地挑高了紧张气氛。

3

韩国,有点慌了。

有韩国媒体以《朝俄关系密切令人担忧,不能关上对华、对俄的外交大门》发表社论,一语道出了对朝俄走近的“恐慌”心态。

有媒体注意到,这次俄朝两国首脑会谈时,俄罗斯总统普京特意比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提前30分钟抵达会谈地点。两人的上一次会晤,也就是2019年,普京也是率先抵达会谈现场。

对于普京来说,这并不多见,德国总理、韩国总统、日本首相等都领教过普京的“姗姗来迟”。2013年普京见韩国总统朴槿惠时迟到30分钟,2014年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迟到4个小时,2016年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迟到两个小时……

通过对比,有韩国舆论解读说,这恰恰反映了俄罗斯如今“对朝鲜的看重”。

韩国国内进步派早就说过,随着尹锡悦政府外交倒向美日,俄朝走近是必然的。不过,韩国政府对此不是反省自己的做法,反而作出强势回应。

韩国外长朴振15日表示,正在考虑是否对朝鲜和俄罗斯采取单边制裁措施。他的逻辑是,一旦朝鲜和俄罗斯通过首脑会谈达成某种协议,进而促成武器交易,“会对半岛和平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朝对俄单边制裁将正式成为议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补壹刀”,韩俄之间本来有很多合作空间。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修建从远东经朝鲜到韩国釜山的铁路,铺设经朝鲜到韩国的天然气管道,并打通俄罗斯经朝鲜到韩国的海上运输通道。

然而,从去年开始,情况有了变化。

俄乌冲突去年2月爆发后,韩国加入了西方的对俄制裁。之后,首尔被认为通过第三方间接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去年10月,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上警告说,由于韩国向乌克兰供应武器,俄罗斯可能与其断绝关系。

虽然韩国政府否认了美国媒体有关韩国向乌克兰运送炮弹的报道,但在今年7月尹锡悦访问乌克兰时,有媒体分析称,作为世界第9大武器出口国,韩国除了向乌克兰提供人道援助外,还向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重要盟友波兰出售坦克和炮。

在刚刚结束的G20上,尹锡悦提出“将分阶段援助乌克兰23亿美元”。就在15日,韩国企划财政部表示,韩乌已经正式签署《关于韩国从对外经济合作基金(EDCF)拨款向乌克兰借款的协议》。

换句话说,韩国本来预期俄罗斯不会作出强硬回击。而这次普京和金正恩会晤比较突然,金正恩还参观了俄罗斯的航天发射场、飞机制造厂,还有韩媒爆出明天去看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韩媒认为,“俄朝军事合作的意味非常浓”,这是超出首尔预料的。

詹德斌认为,韩国无视俄罗斯的警告,是心态在作祟。首尔觉得,俄罗斯对朝俄军事合作一直很克制,而且它如今有了华盛顿做靠山、加入了不少多边机制,俄罗斯不会想和自己直接对上。

在某种程度上,当前,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加剧,对立对抗上升,不仅有美方把半岛纳入“印太战略”,在半岛及周边地区持续进行军事活动、大幅增加军事存在的缘故,也有韩方早就按照阵营化方式搞外交的推动。

尹锡悦政府认为,国际社会正处于阵营化的进行时,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占优且会最终胜出。既然如此,韩国外交就应调整为战略清晰,明确站到美国一方。

于是,我们看到,今年4月,美韩发表《华盛顿宣言》,表示要加强“延伸威慑”;8月的美日韩戴维营会议承诺扩大三方联合军演。

冷战结束以来的半岛地区一体化趋势,出现逆流。如果半岛阵营化局面真的形成,遭受最大冲击的将是韩国。

韩国政府可能已经忘记,正是受益于后冷战时代的“和平红利”,韩国才收获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一旦和平发展的环境可能被打破,必然刺激自己进行大规模军事投入。这将给已经处于困境中的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4

中国也被一些外国舆论扯进俄罗斯与朝鲜的这次走近之中。

“朝鲜半岛成为新冷战的角逐场了吗”“韩半岛新冷战时代令人担忧”“新冷战时代即将来临”……韩联社则制作了一张图详细描述韩媒口中的所谓半岛“新冷战”对峙双方:美日韩VS中俄朝。

推特上甚至出现了“中俄朝成为新轴心”的“轴心说”。

这一轮“轴心说”,最早出于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尼基·黑利之口。她说,中国是美国的“头号国家安全威胁”,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伙伴关系是“邪恶的轴心”。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认为,黑利这么说,一点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在共和党内选情严重落后的她,迫切需要惊人之语,也就是说,越是处于落后的候选人,说话越可能很极端。反正大概率没法在共和党内提名胜出,选举没希望了,好歹立个人设,也方便需要旋转门找代言人的各种力量有个清晰的指向。

而对于美国舆论中一部分迎合“轴心说”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理解为他们的言论,主旨是在释放挫败情绪。

沈逸说,如果说中俄朝三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是美国想要打压却未遂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发展表现出的是美国政策的挫败,通过把这些国家打包并贴上一些他们认为不言自明的标签,他们可以释放和宣泄这种挫败感。这种做法,就和美国国内对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围剿,本质上是一致的。

真要就与美国的关系来说,中国和俄朝的情况还不一样,中国属于美国的发展离不开的国家,所以美国人在中国身上体会到格外沉重的挫败感。对美国来说,通过舆论给中国泼点口水,是它成本最低的方式。

沈逸表示,我们要认识和理解今天的美国对待中国的复杂心态。这种复杂心态就是华盛顿意识到用实体层面的方式对付中国代价高,还不一定有效,就像之前的贸易战。于是,他们就倾向于在舆论中释放出很多噪音、口水,试图对中国发展形成干扰。

对此,我们的最好做法就是不做理睬。或者说,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回应,而不是“敌一动我必动”,因为今天美国大概率出现“盲动”,如果我们完全没有定力全面跟着,那很容易陷入“敌盲动我乱动”的局面。

对于别人说了什么,我们要分辨,哪些说的是对的,哪些说的是不对的,哪些是有必要回应的,哪些是没必要回应的。简单一句话,相比听其言,观其行更加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这串必火!”潜力股的小众文玩,你信吗

王传君饰演的角色再次出圈了。

电影《孤注一掷》上映前,王传君在片中饰演的陆经理“前一秒,后一秒拜佛”的镜头火遍短视频平台。电影上映后的路演中,很多观众反馈:“不像演的,建议查查”。

王传君上一次被观众如此热烈地讨论,还是五年前,电影《我不是药神》热映期,他在片中饰演癌症患者吕受益。

从《我不是药神》到《孤注一掷》,王传君聊到这五年里的变化称,“人生就是在不断打脸的过程中成长的”。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五年时间,王传君的表演一如既往地让人过目不忘,但有些转变也悄悄在他身上显现。他接演了电视剧,上了真人秀综艺,打破了之前的“誓言”。“人生就是在不断打脸的过程中成长的”,面对新京报记者,王传君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反思那时候的自己,有种“迟到的叛逆”。那之后,他参加了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坞》,被山河湖海和新交的朋友所治愈。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女儿后,他看这个世界不再那么愤怒了,内心开始变得柔软。他最开心的就是给女儿做各种点心,陪女儿看动画片,每天演各种各样的动物。“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去给动画片配个音什么的”。王传君说。

松弛

熟悉的团队会给王传君带来极度的安全感和自信,特别是一些大的情绪戏,在镜头前就会更加放松自如,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谈及表演,“自由”是王传君口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汇。他喜欢跟一些有想法、拍戏方式独特的导演合作。

导演程耳拍戏,经常不断调整剧本。在现场,时不时会给演员来个飞页(指拍摄过程中,针对已定剧本进行删改或添加的拍摄内容)。王传君特别享受这种创作方式,“那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得把自己全都丢进去,才能在不同的语境里成为那个角色”。

拍摄《无名》时,导演程耳会不断调整剧本,很多戏份也是演员和导演在拍摄前临时定下的方向。

《无名》最早的一支预告片里,有一场王一博和王传君在海边的抛尸戏。那是几位主创从凌晨一点一直聊到凌晨四五点才定下的方案,天亮了就去拍了。“程耳导演在文本上的要求非常严苛,每一句话都要有玩味,所以大家就得一直琢磨这个事”。王传君说。

娄烨导演也让王传君在表演中感受到极度的松弛和自由。“你可以自由到任何地方,现场是‘失控’的,他(娄烨)会负责在‘失控’里找到一种有序”,回想起和娄烨的合作,王传君都觉得挺刺激的。

在王传君看来,和娄烨合作是件很刺激的事。(图为王传君出演娄烨作品《兰心大剧院》)

和娄烨合作过的演员,都知道他拍戏有个习惯——经常不喊咔,任由演员自由发挥。“现在越发严重了”,王传君说,有一次拍戏,他和几位演员演了90多分钟,导演都没喊过咔。之后导演自己拿了一部DV,又多加了一个机位在那拍,已经把自己拍开心了。“90多分钟里发生了太多戏剧性的故事,但又很合理,确实是那几个人会干的事情”。王传君说,所有台词全都是即兴的,必须提前做大量功课,关于年代、角色等方方面面,全都得熟悉。

这几年,王传君的合作对象大多是比较熟悉的团队,文牧野、程耳、娄烨等导演都至少合作过两次。熟悉的团队会给王传君带来极度的安全感和自信,团队越熟悉,输出就会越没有障碍,特别是一些大的情绪戏,在镜头前就会更加放松自如,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王传君觉得这种动物属性,挺像陆经理这种身份地位的人。“他究竟对谁真诚了,并没有,他的目的就是压榨”。

电影《孤注一掷》虽然是王传君和导演申奥的第一次合作,但两人很早就认识了。2017年,王传君在拍《我不是药神》时,摄影师王博学就将王传君介绍给了申奥,当时申奥正在准备他的第一部电影《受益人》,虽然两人没有合作,但成了很好的朋友,经常会在一起聊聊,互相疏导一下。

申奥找王传君出演《孤注一掷》时,两位主演张艺兴和金晨已经定好了。“他可能不太确定我会不会去,非常客气地说,现在已经弄得差不多了,我们终于要合作了”。王传君看完剧本,觉得陆经理这个角色虽然是一个反派,干了很多坏事,但对观众应该也能有一些警示作用。

开机前,王传君想为陆经理这个人物寻找一个动物属性。“我们学表演的时候就有动物模拟课,老师说演一个类型化的人物,如果能找到一个具体的动作,会更好地代入到那个角色”。王传君最开始为陆经理设定的动物属性是蛇,能够吞噬掉所有东西,把所有东西卷起来的那种感觉。但后来他发现,其实陆经理也不是诈骗集团最高端的领导,他上面还有头目。

等定完造型之后,王传君看着自己高高的发际线,突然想到了秃鹫。“秃鹫经常在空中盘旋观察,吃的都是腐肉,永远在蚕食剩下的动物躯体”。王传君觉得这种动物属性,挺像陆经理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就把秃鹫的一些特点放到了角色身上,比如脖子习惯性前倾、喜欢搂着别人、把双手插在后背像张开翅膀一样等细节,发现还挺合适的。

王传君给《孤注一掷》中陆经理这个角色设定的动物属性是,喜欢盘旋观察,吃的都是腐肉。

在王传君看来,陆经理得是一个“PUA大师”,才能管理那么多人。他讲粤语,给手下员工做辣椒炒肉,其实都是跟手下人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他究竟对谁真诚了,并没有,他的目的就是压榨”。

片中陆经理吃着冰棍第一次出场的戏,其实是后拍的。影片拍摄地在海南,天气特别热。王传君又爱出汗,他就想将自己汗渍渍的状态用在戏里,准备了一块手帕,又想给自己找点福利,就问导演,这么热的天能不能边吃冷饮边演。导演申奥在创作上也特别开放自由,表示完全没问题。这就有了片中王传君吃着冰棍出场的放松表演。

“我表演不太喜欢规规矩矩的那种,我需要不断地动,我觉得只有在动的状态下才能有静下来非常吓人的那种瞬间。”王传君对新京报记者说。

开场那场戏,王传君还有一个开枪的镜头,一只手举着枪,另一只手堵着耳朵,“也不是设计的,我觉得那款枪声音应该很大,我自己的反应是应该需要这样。而且明明开枪还要堵耳朵,这是一个挺事儿的感觉,对人物好像还能有更多的诠释”。拍完之后导演觉得这个动作挺好,就保留了。

和王传君有多场对手戏的演员金晨,在采访中多次提及,有好几场戏都被王传君的表演给吓到了,每次演的时候都非常害怕。其中有一场就是陆经理让金晨饰演的安娜跪下。王传君说,当时他跟导演商量了好几种方案,让观众觉得这个人物危险,似乎之前侵犯过别人,但也不想用太赤裸的方式。现场拍摄时,王传君就想捕捉金晨最直接的反应,没有提前排练,抓着她的头跟她说了那段台词,金晨一下子就愣住了,真的被吓到了。

在多场对手戏中,金晨几次被王传君的表演吓到。 动图来自该片官微

电影路演时,王传君听到观众对角色最多的反馈就是“不像演的,建议查查”。“大家觉得演得是这么回事儿”,在王传君看来,也算是对自己表演的褒奖吧。

“打脸”

“以前自私地觉得我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就要,我不管”。王传君觉得,这样不太现实。如今,他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内心柔和了好多。

2018年,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王传君曾接受新京报深度专访。采访中,王传君曾坦言,之后不会再接电视剧,也不要过度曝光,“曝光过度会影响角色在银幕上的可信度,我的工作就是让你相信这个人是这样的,如果你天天都看到我在那,就没意思了。”

然而,这两年,他又用行动推翻了之前的言论。2023年,他出演了电视剧《三体》,还有一部主演的剧集《她的生存之道》待播;近两年,他又连续参加了真人秀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二季和第三季的录制。

在电视剧《三体》中,王传君饰演了物理学家丁仪。

“人生就是在不断打脸的过程中成长的”。王传君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反思那时候的自己,有种“迟到的叛逆”。

王传君小时候,母亲经营着一家小饭馆,时不时母亲就让王传君表演个节目,唱歌给客人听。那时候的王传君性格内向,内心极度矛盾,但又不得不满足母亲和客人的需求。多年以来,他一直适应着周边的环境去生活,体面地打理着人际关系。

然而,2016年年尾那段时间,他集中体验了所有人生极致的事,事业不顺,好友与母亲相继离开这个世界。那个时候,他开始“放飞自我”,整个人都翻了一个面,开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因为在这之前是妈妈的儿子,后来你得变成自己的时候,就开始有点叛逆,觉得反正我现在找到自己了,就要决定自己的路是什么样子”。王传君说。

那时候的王传君,开始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说话直言不讳。而现在的王传君,更懂得了人情世故,身上的刺逐渐被磨平,内心也变得更加柔软,“以前自私地觉得我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就要,我不管”,王传君觉得,这样不太现实。

促使王传君心态发生转变的,就是那档让他“打脸”的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2021年疫情,王传君哪也去不了,就待在家里看综艺,“因为看综艺的时候会觉得轻松一点,你不会想太多不好的事情”。就是那段时间,他看了《五十公里桃花坞》,觉得还不错,如果能去也可以。“想着想着,这事儿就来找你了”,王传君说,自己在桃花坞待了两年,就觉得山河湖海真的是可以治愈人的。

参加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坞》,让王传君在山河湖海中得到治愈。

不过,治愈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节目一开播,王传君依然有些“水土不服”。宋丹丹安排大家表演节目,王传君说:“我不要,我其实今天都还挺开心的,我觉得是个没有压力很和平的环境,在开会之前一直很开心,直到说到表演节目我就很不开心了。”当晚,#王传君拒绝宋丹丹提议#就上了热搜。

在后来的节目中,王传君也反思了,不应该那么直接地说“不”,其实可以有更软着陆的方式去表达。之后一集节目,王传君被“流放”到孤岛上,磨咖啡的时候,他还惦记着朋友们,记得宋丹丹和董璇想喝咖啡,想要装一些磨好的咖啡粉给她们带回去。哪怕那只是朋友们随口的一句话。

节目中,他还结交了比自己小13岁的新朋友王鹤棣。王鹤棣的阳光热情,像“小太阳”般温暖了王传君。而王传君也像哥哥一样照顾着这个弟弟,王鹤棣想要弄一个篮球架,王传君就在大晚上耐心地为他安装。

“自己慢慢地会被影响,每个人提出任何一件事情,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如果能够帮助别人完成一点点心愿,也是一个挺好的开始”。王传君如今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内心柔和了好多。

王传君(右)与电影《我不是药神》主演章宇(左)、徐峥(中)在影片拍摄现场。

王传君有些许“社恐”,人太多会有些不适应,但在拍摄现场,他却变成了“社牛”,是最活跃气氛的那一个。“我希望工作最高效地完成,只有现场气氛轻松了,大家才能放下防备,把最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王传君说,即便自己是“社恐”,也得努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出来。

导演申奥说,《孤注一掷》拍摄期间,即便没有王传君的戏,他也会每天到现场去看其他演员表演。他一直在凝聚组里所有演员,把大家拉到一个很平均的水准上。对于王传君来说,这不是他第一次干这种事,早在《我不是药神》的时候,他也是每天都在现场。“文牧野说,我就是个‘502’,就是个胶水,负责把大家粘在一起。”王传君说,这似乎也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

转变

“生活的感受远比看电影来得更多,自己能亲身感受到的,比那些别人给你的都好。”

火必集团提供的交易方式;火必交易费率

如果说《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录制经历,为王传君心态发生转变带来一种外部刺激,那么成为父亲这件事,最终成为他心态转变的一种内驱力。

“有了小孩后开始放开很多东西,你看这个世界没有那么愤怒了,你开始把关爱聚焦在某些事情上,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变化”。王传君说,以前觉得自己很难,不会在意当时大家都挺难的,就选择自己觉得舒适的方式去生活,觉得对未来创作会更好,但后来发现不能这样,太自我了一点。

折射到工作中,对王传君来说,现在表演会稍微保守一点儿,不会演太过分的那种坏人,输出的东西正好也是自己想要输出的就行。“我生的是女儿,肯定得给我女儿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反正不要太暴力或者吓人就行,不要吓到小孩,小孩以后长大看到爸爸怎么是这样的,就不好了”。而在有孩子前,王传君不会有这种想法,“觉得想演就演了”。

在娄烨的电影《兰心大剧院》中,王传君与日本演员小田切让有过合作。拍戏间隙,他们经常一起喝酒聊天。王传君问小田切让:“拍过这么多好电影,平时在家都看什么片子?”结果对方说,在家从来不看电影,就陪儿子玩。“生活的感受远比看电影来得更多,自己能亲身感受到的,比那些别人给你的都好。”

彼时的王传君还没有孩子。如今新京报记者将当时王传君提问小田切让的同样问题抛给他时,得到了几乎一样的回复。

王传君说,带孩子是一件非常费精力的事,必须全身心投入,一直盯着。他最近看得最多的是动画片,比如《嗨!道奇》《汪汪队立大功》等,陪孩子看了无数遍,不仅要陪看,还要不断地跟女儿切换各种角色表演,“每天要演好几条狗,演各种各样的动物”。“嘿,宝贝,现在到了阿奇时间,噔噔噔噔……”王传君手舞足蹈地模仿起哄女儿开心的动画经典台词。“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去给动画片配个音什么的”。王传君说。

电影《孤注一掷》中,王传君饰演的陆经理同样也是一个“女儿奴”。

因为工作关系,王传君大部分时间都在剧组。女儿现在小,还没上幼儿园,他就带到剧组,收工回去就陪她玩。“每天盼着收工,也不盼着收工,因为盼着收工就有另外一个更大的工程要去完成,每天精疲力尽”。王传君笑着说。

王传君从小在母亲的餐馆长大,从小就爱吃。母亲不在了之后,很多东西吃不到了,他就开始自己做,可能是基因上的优势,他厨艺非常好。王传君聊起最近做的羊肉水饺,更是赞不绝口,“煮完的羊肉切大块,用孜然腌一下做馅,真的好吃”。聊起吃的,王传君两眼放光。

他做点心也非常拿手,女儿吃的点心他全都会做,蛋糕、面包、麻薯,光是蛋糕就能做好多种,芝士蛋糕、巴斯克蛋糕、柠檬蛋糕。采访中,他向身边的工作人员炫耀道:厉害吧!对王传君来说,做饭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解压的一个途径,“做饭特别解压,别人吃的时候你就更爽了”。

对 话

王传君:我不是艺术家,只是认真工作的人

新京报:电影《孤注一掷》中有一个陆经理拜佛的镜头,影片上映前就在短视频平台出圈了,当时有想到角色会这么火吗?

王传君:完全没有。我之前也没用过短视频平台的那些软件,不知道它的影响力是这样子的。一直到后来朋友们或者同事给我转发各种各样的人模仿拜佛的镜头,我觉得怎么会这样子,我不懂,但我很受震撼。

新京报:《我不是药神》上映后也很爆火,之后有很多剧本找到你,但这几年你的产量并不是特别高,你很享受这种创作频率吗?

王传君:我很享受,精力也是有限的,所有戏的时间也不能卡死在一块,一年这几个就可以了。大部分可能时间不合适,因为其实拍戏是这样,每年的四五月份、九十月份是旺季,大家都喜欢在这个季节拍,因为拍出来好看,所以这两个季节只能拍两个戏,同时期别的戏你也没有时间去。

对于接戏的频率和剧本的选择,王传君都更倾向于与其彼时生活的契合度。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新京报:对于剧本,有什么挑选标准?

王传君:比如我最近可能特别爱吃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剧本递过来,里面全是聊吃的,我可能就觉得这个不错,可以通过吃来展现一个人的生活境遇,刚好碰上那就去了。剩下的就是熟悉的团队有要拍的戏,我就会把时间空出来,先去干那个事情。

新京报:你觉得外界对你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王传君:外界对我没有误解,想怎么看都可以。但我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一个比较认真工作的人。大家都觉得我是艺术家,怎么可能,我不配,还差好远。因为大家没有时间去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解一个人要花好长时间,别让大家有不好的情绪就行,生气的朋友希望也能消消气。

新京报记者 滕朝

首席摄影 郭延冰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刘越

上一篇: 周杰伦投资元宇宙,周杰伦投资元宇宙是哪个软件
下一篇: 熊猫手游交易平台官网;熊猫手游是真的还是假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