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老旧出租房 变身“爱情公寓”
【更安全】
智能管理 将可疑人员拒之门外
【更舒心】
多方共治 吸引人们入住创业
【更安定】
依靠群众力量 实现两年零警情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程午鹏 吴俊鸿 通讯员 厦公宣
地处“城中村”深处,这里原本是一片老旧出租房,但混乱的治安、嘈杂的环境,不仅让租客怨声载道,各方基层管理者也十分头疼。如今,这里变成了“爱情公寓”,安防设施大幅增加,出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有人管,连续两年实现零警情,这里渐渐成为不少白领心驰神往的聚集地。
这些变化,都发生在莲前街道洪文石村社北片区490号盘古众创社区;这些变化,也是莲前派出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激发多元共治活力,推动“城中村”社会治理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为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提供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莲前经验”。
连日来,本报记者跟随莲前派出所社区民警的脚步,走访盘古众创社区,探访他们如何把治安问题多发的老旧出租房变成平安温馨的“爱情公寓”。
【秘诀1】
智能化安防体系 构筑平安不出事基础
监控、智能门禁、网络管理平台,实现进出社区人员可查询,住户信息实时录入
前日,记者跟随莲前派出所民警董永炟来到盘古众创社区,一进大门,保安室的三块大屏幕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129个监控探头画面显示在屏幕上,社区停车场、出入口、楼道等各个角落一览无余。
恰巧,这时一名外卖骑手来社区送餐,保安登记其身份后,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开门放行。“任何人进出社区,智能门禁系统都会拍照、记录时间。”董永炟告诉记者,警方能从后台查询相关信息,使用智能门禁甄别进出社区的人员。
公寓楼内,董永炟打开“厦门百姓”App,调出住户登记信息,和负责公寓管理的总经理练墙微一起核实住户身份,更新App信息数据并同步宣传反诈骗知识。据了解,盘古众创社区共有400多套出租房、700多名住户,大部分住户都是从招租开始入住至今,社区黏合度之高实为罕见。
该公寓管理公司采用数字化的“云平台”App进行智能管理,所有住户信息录入平台,房租、水电费也在平台结算,避免传统出租公寓的租赁纠纷,防止出现转租、二房东等情况带来的安全隐患。
借助监控、智能门禁、网络管理平台,警方与企业在盘古众创社区建起一整套智能化安防体系,不仅为租客提供现代化的生活便利,还有效将可疑人员拒之门外,构筑社区平安不出事的基础。
【秘诀2】
多方共建共治共享 激发活力实现共赢
社区与民警密切合作,民警常上门开展安防培训
如今,站在盘古众创社区,你很难想象之前这里的旧貌。
2017年,莲前派出所以莲前街道洪文石村社北片区490号为试点,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各界力量,发挥社会协同功能,联合社区、街道引进专业公司,将该处改造为盘古众创社区公寓,并介入指导,大力加强智慧安防体系建设。
“改造涉及很多方面。单单消防问题,我上下沟通协调,至少跑了10趟。”董永炟告诉记者。在街道、社区以及莲前派出所的努力下,盘古众创社区在开放出租的第一个月,400多套出租房就几乎被“抢空”。
盘古众创社区专业管理团队与莲前派出所保持高度密切合作,民警经常上门开展安防指导、培训,提升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水平。“社区民警很认真,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公寓管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软件园二期的不少白领都在公寓安居,年轻人在这里创业,青年男女在这里成为情侣,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爱情公寓”。
老旧出租房变成“爱情公寓”,实现多方共赢——住户安居乐业;盗窃、纠纷等治安问题大幅减少,街道、社区等各方也不再“头疼”。以盘古众创社区为试点,莲前派出所在“城中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中探索出新路子。
【秘诀3】
群众成民警得力助手 化解矛盾宣传反诈骗
2017年以来,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社区住户无一人被骗
在借力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同时,莲前派出所还借鉴“枫桥经验”,发动群众参与社区的矛盾纠纷化解。
6月24日晚10时30分许,盘古众创社区1号楼两名住户因噪声问题发生争吵,管理人员立即上门调停,很快化解矛盾。其实,社区管理人员正是莲前派出所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群众力量。据统计,2017年以来,该社区共快速调处矛盾纠纷12起,调处率达到100%。
传统出租公寓房东一般更重视收入,不太注重服务。董永炟说,盘古众创社区的专业管理团队保持24小时全天候服务,及时帮住户解决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成为派出所社区民警最得力的助手。
社区民警除了利用该社区微信公众号进行反诈骗宣传,还发动社区家庭主妇、老人、保安员、保洁员成为义务宣传员,让他们在日常闲聊中宣传反诈骗常识。2017年至今,盘古众创社区的住户无一人被骗。
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反诈骗宣传深入人心,莲前派出所充分依靠群众,达到理想治理效果。2017年至今,该社区一直保持零警情记录。
【群众声音】
●住户廖欣瑜:
社区环境好治安好 让人住得很舒心
我是2017年5月入住的首批住户,之前住在前埔附近的城乡接合部,房子又老又旧,治安也不好。
搬进盘古众创社区,环境卫生好,保安24小时值班,时常能看到管理人员,社区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让人住得很舒心。
这里安全、温馨。我和丈夫还在这里孕育了新生命,如今孩子已经1岁半了,我可以安心地带着孩子在社区里散步。
●住户李明泽:
在这里开了 第一家培训机构
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我来到盘古众创社区创业,在这里开了我的第一家钢琴和舞蹈培训班,我很喜欢这里便利的交通和安全的环境。
上次办居住证时,社区民警主动指导我,让我觉得很暖心。如今,我已经在厦门开了三家培训机构,在岛内岛外都租了房子,但我还是喜欢住在盘古众创社区。我是玩乐队的,与社区里的年轻人交流音乐,很有共同语言,我还想在社区里组织演出和晚会,活跃社区气氛。
【记者手记】
“枫桥经验” 焕发新活力
盘古众创社区无疑是石村社北片区这条街上最“靓”的社区。记者走访时,它附近已有类似的公寓正学习、模仿它的经验。
凝聚街道社区力量、引入公司公寓化管理、矛盾发生第一时间有人化解……从住户们的笑脸里,我们看到,“爱情公寓”的蜕变,是“枫桥经验”在社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枫桥经验”告诉我们,依靠各界力量,加强社会协同,参与社会热点治理、矛盾纠纷的化解,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法宝。莲前派出所结合这一经验,孕育出盘古众创社区这样的新典型,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盘古众创社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破解“城中村”难题、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走出一条可复制的探索路径。
南宁仙葫一新建小区由于没有社区接管,业主办事处处不顺
南国早报网—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全君兰)南宁市民王女士在凤岭南路仙葫段一新建小区购买房子,因需要联系社区协助处理,却得知该小区未被划入社区管理。小区物业人员也联系多个单位和部门,仍无法确定小区归属哪个社区管理。9月12日,青秀区民政局有关人士表示,该小区所在的片区属新社区调整区域,还需协调处理。 王女士购买的是凤祥名居小区,9月10日,她因需要联系社区协调处理,但问了周边的许多人以及物业,没人知道该小区归属哪个社区。“我们也想知道小区到底归哪个小区管。”小区物业管理部工作人员告诉王女士,公司进驻小区后,他们跑了附近几个社区和相关房管部门及街道办咨询,均被告知无法确定归哪个社区管辖。 据了解,今年2月,青秀区政府发出通知,对各社区管辖区域重新作了调整。三岸园艺场一带新设青环社区和盘古社区,青环社区以凤岭南路至安友小区与三岸园艺场交界为界;盘古社区以桂海高速公路以东、三岸园艺场、三屋园艺场界线为界。按照此通知,凤祥名居小区和相邻的凤岭天空小区应属盘古社区管理。 9月11日,记者联系了盘古社区,一工作人员称,未接到让他们管理该小区的上级指示。凤祥名居和凤岭天空小区是三岸园艺场的地盘,该场原属南宁郊区,以前一直归津头街道办管理。 津头街道办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高架桥以东的小区不确定是他们管理,得由上级来定。 据介绍,由于三岸园艺场和三屋园艺场位于仙葫开发区,距离津头街道办较远,一些单位和居民反映办理业务不太方便。而凤岭天空小区在去年申请社区管理之时,就曾为划入仙葫开发区还是津头街道办管理引起过争议,后来是通过民政部门协调,多部门开会讨论,方解决这个问题。 青秀区民政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的协调会议约定了两个园艺场的土地仍属津头街道办管理不变,而新建的楼盘则划入仙葫开发区下属社区管理。今年2月,该城区出了一份重新调整社区区域管理的通知,其中新设的青环社区和盘古社区,就明确了该片区以该两园艺场为界的社区区域管理划分。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该通知前,已纳入社区管理的小区保持不变,凤祥名居小区物业公司可到就近的社区递交申请报告,由社区通过街道办报给民政局,再由民政局上报城区相关部门来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