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风范:要是Twitter被下架,就自己造手机
马斯克将研究发布model π手机,网传该手机配有一块6.9英寸的4K触摸屏幕。同时,前置摄像头将采用挖孔屏设计。配有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后置四个摄像头,成正方形排列分布。并搭载骁龙 898 SoC 芯片,拥有高达 2TB 的闪存,采用感光变色涂层处理,配备“神经链接”技术,也就是由马斯克控制的Neuralink公司正在开发的超高带宽脑机接口,以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它还将是第一款与 StarLink 兼容的卫星电话。
1. 星链技术
关注特斯拉手机,最重要的肯定是它的通信技术,毕竟马斯克可是拥有全球最大卫星系统,有星链技术加持的Model π拥有最强大的信号。StarLink 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全球通信卫星网络,早在2015年,SpaceX公司就开启了Starlink“星链”卫星网络计划,目前已经发射了2100多颗质低地球轨道(LEO)小型卫星,宣称为“稀疏、中等稀疏和相对低密度的区域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互联网访问”。简单来说,就是把互联网信号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寸土壤,包括极端环境无人区,starlink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为人们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沙漠甚至是火星。比起华为的北斗卫星系统,更快更便捷,就算不插SIM卡,也不会遇到信号问题。除此之外,还配备了全新的太阳能充电,与特斯拉汽车连接更是没问题。
2. 脑机交互
特斯拉的Model π还有一个最强的功能,它可以支持Neuralink,这项技术可以让用户用他们的想法控制设备,Neuralink脑机接口公司正在研发为人类大脑开发植入式芯片,一旦成功植入,芯片将允许机器把用户的想法化为行动。其次Model π将采用独家自研系统,可与特斯拉车型进行无缝CarPlay,真正实现人车互联,用户可以通过特斯拉的Model π手机解锁、远程开车,甚至可以远程操作自动驾驶都可以顺利实现,还支持太阳能充电,且与特斯拉车辆的互联体验,也远远超越现在的车型。而“脑机连结”这项技术,备受外界关注与热议,未来想要使用这项功能,只要在人脑植入一小片晶片,就可以透过脑波发送信号操控手机,进一步分析,特斯拉电动车将来也只要用“想”的就可以控制。
3. 用户深度绑定
汽车与手机通过智能化连接,双方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未来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两个行业将不再各行其道,而是围绕“汽车+手机”打造一套智能化的生态体系。小米跨界造车、蔚来跨界造手机只是行业缩影,但打造自己的智能生态都势在必行,说白了就是全面深度绑定用户。马斯克于2022年10月27日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推特,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之一,2021年Statista的数据统计显示,推特拥有近4亿用户,美国用户占最大比例,其次是日本和印度;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国外“支付宝”PayPal也有马斯克20%的股份,再加上庞大的特斯拉汽车用户,一旦马斯克的智能手机Model π上市,依托推特账号、智能手机和车主ID将实现用户的深度绑定,形成全新的特斯拉生态。马斯克早已在暗中布下了囊括人、车、机、网的一个大局,依托VR、AR技术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通互联,马斯克的平台、终端和云端三大领域业务三足鼎立,可以想像,最终他将在元宇宙建立起一个辉煌的“马斯克帝国”。
1.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难度
由于model π手机的starlink技术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即使不插SIM卡,也为人们提供网络服务,那么将产生大量非实名认证的网络用户。大量非实名注册用户和网络账号的出现,为网络诈骗、网络黄、赌、毒等犯罪提供了“掩护马甲”。2017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为450多亿元,而黑灰产业已达千亿元规模,黑灰产业比安全产业发展得更为迅速,网络黑灰产犯罪手法不断升级,攻防技术、手段迭代加速,网络犯罪技术更加平民化,低廉的价格也使得黑灰产技术犯罪的成本逐步降低。公安机关无法对网络用户进行落地,使得犯罪分子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加大了打击难度。
2.技术垄断
马斯克的科技十分先进,一旦引入了modelπ手机,我国目前无法通过当前技术对该手机进行深度分析,进而产生技术壁垒。
3.掌握用户信息
通过手机、车、网络等建立起的生态链,很容易使国外企业获得更多使用者的用户数据,包括生活数据、出行数据、消费数据甚至工作文件等等。该企业可以通过掌握的大数据进而监控国人的生活、研究国人的特点、甚至监听语音、掌握生活状态、社交、购物、联系人、工作文件等重要数据,一旦别有用心,国民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当前我们的网络空间极其脆弱,在计算科学、体系结构、计算模式等方面存在攻防理念、防护部件、安全服务等缺位的问题。还需要完善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建立政府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发挥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统一协调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运作体系,应对技术壁垒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列入科技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加快络建设,建立技术壁垒的预警机制。
企业也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加大创新力度, 加快人才培养,苦练内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鼓励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