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要开放web3、为什么香港那么开放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香港加密金融夏季论坛”成功举办 为香港web3.0行业与加密金融注入蓬勃生机

中新社香港2月15日电 题:专访吴杰庄:发展Web3.0助力香港科技创新

中新社记者 戴小橦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发展元宇宙和Web3.0(第三代互联网)。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打造香港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必能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对于即将到来的全国两会,吴杰庄最关注的是金融科技话题。“首先就是国家在元宇宙和Web3.0方面如何更好地推动行业,做好技术沉淀。”

回顾过去多年,从勇闯内地的港青创业者到上市企业负责人,再到科技产业投资者,吴杰庄对香港的金融科技市场有着自己的理解。2017年,他参与成立了G-Rocket创业加速器,他告诉记者,“香港背靠祖国、连接世界的优势,让更多内地的优秀企业可以借由这个创业加速器‘走出去’,也把国外的优质企业和产品‘带回来’”。他希望帮助更多Web3.0初创企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吴杰庄说,作为亚洲的交通枢纽城市,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无论去东南亚还是东北亚等不同地区都方便灵活,“希望能提供一个帮助全球企业互动发展的平台,现在G-Rocket在内地6个城市都有实体创业空间,海外方面在韩国和新加坡也有分布”。

吴杰庄提到,最近接到不少海外公司的问询,表示看好亚洲市场,想到香港发展。“这些外国企业到香港或者去大湾区内地城市,不懂当地法律,我们的团队就会提供服务,还会推荐一些项目。”他特别提及,特区政府去年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后,鼓励香港创科大踏步地向前迈进,香港完全有机会成为Web3.0发展中心。

香港为什么要开放web3、为什么香港那么开放

吴杰庄指出,香港过去几年在创科领域投入巨大,无论是基建还是政策方面,都在尽全力打造国际创科中心。“成果很明显,过去几年香港已经产生了18家独角兽公司,几乎一半是做金融科技的。”

他坦言,香港本地市场也有局限性,“我们人口不多,只有700多万,市场也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有开放的金融体系和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于Web3.0的安全风险问题,吴杰庄直言,除了加强金融监管,将数字港元发展成“稳定币”也是很好的解决方法,“相信会有更多国家愿意和我们做这种金融科技的互换,香港有很多企业在网络安全等方面掌握了很先进的技术,我相信未来香港可以更好地协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他和记者说,Web3.0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区块链发展非常快,可以明显发现,现在的区块链项目和实体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在吴杰庄看来,通过发展Web3.0,可以大幅度推动香港的实体经济,加快科技创新脚步。

去年,吴杰庄开设了香港首个“元宇宙议员办公室”,通过这个虚拟实景办公室,他直接在线上解答市民的查询。

“在这个‘元宇宙’空间,我们可以实现实时分组讨论还能举行多人演讲,我了解现在的新技术已经可以同时兼容100万人在元宇宙空间里面一起开演唱会。”吴杰庄说,发展新兴科技,一定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他始终愿意做一个创科“先行者”。(完)

香港能否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界面新闻Web3闭门会回顾(上)

web3.0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它可以让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身份和资产,而不是被中心化的平台所控制。web3.0的愿景是建立一个更公平、透明和民主的数字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和受益。

引用中新网香港web3.0协会图片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和创新枢纽,一直在积极布局web3.0的发展。香港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法律制度和人才资源,为web3.0的创业和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香港也有着强大的社区力量,包括区块链协会、孵化器、加速器、媒体、教育机构等,为web3.0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了贡献。

但是,香港布局web3.0的深层次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技术进步或经济利益,更是为了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挑战。香港近年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和社会动荡,导致了民意分裂、信任危机和自由空间的缩减。在这样的背景下,web3.0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让香港人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表达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权益、参与自己的治理。

香港布局web3.0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为了抓住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机遇,让香港能够在新时代保持竞争力和影响力。web3.0不仅是一种技术变革,也是一种社会变革。

将Web3划入预算,虚拟货币再迎利好,加密企业或将涌入香港

3月15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主办的亚洲品牌及营销论坛及亚洲电子商贸论坛上,所有参会嘉宾不约而同都谈到一个话题——Web3.0。

3月20日,由香港投资推广署、夏焱资本、英皇财富管理和FOMO Asia赞助的Web3.0投资峰会,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许正宇出席并担任讲者。

web3.0,这个如今已与ChatGPT、Blockchain热度不相上下的话题,究竟是什么?

根据维基百科的简介,Web3.0被定义为关于全球资讯网发展的一个概念,主要与给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以及非同质化代币有关。该概念是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于2014年提出,在2021年受到加密货币爱好者、大型科技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的关注。

web3.0是什么?

“如果说Web1.0是拨号上网,50K平均频宽,那Web2.0就是1M平均频宽,Web3.0就该是10M频宽,全影像网络。”Netflix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在2006年11月Technet峰会上首次展望Web3.0的愿景。

简单而言,Web3.0是一种生态网络,它将使我们现有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和模式发生质的飞跃。将允许互联网以最初的存在方式存在,并作为一个真正开放的途径,提供几乎无限的讯息交流。

发展至今,Web给世界的关键词就是“去中心化”,“用户自己发布、保管信息,不可追溯并且永不被泄露,即‘去中心化的网络’。”这也是加文·伍德在2014年提出web3.0的概念。

整理资料后,小编总结Web1.0到3.0三个阶段的发展特点:

Web1.0为仅可供用户单向浏览、搜索并获取的静态网页(即“可读”的HTML),用户只能被动接受内容,没有互动体验,相当于关闭了评论跟帖的数字杂志和报纸,如1993年最早的Apple网站、IMDb(1993)、Amazon(1994)、IBM(1994)等;

Web2.0开始引入“社交”功能,例如eBay在其页面显示推荐和评论,让用户参与其中,Web2.0也就是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熟悉的互联网,它涉及社交媒体、即时网络创建、博客论坛等,从打车拼单到银行服务再到个人博客,应有尽有,如Meta、Youtube、淘宝、抖音等都属于Web2.0(“可读、可写”的动态HTML);

Web2.0不是很好用吗,为什么还要发明Web3.0?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Web2.0的弊端日渐凸显。

大型科技公司忙于垄断Web,他们手中掌握着服务器、基础设施、信号发射器等等,控制着“你”(即用户)参与Web的时间、方式即权限,作为交换,他们还会让“你”提供免费访问“你”数据的权限,之后他们再将其高价卖出,“你”的隐私在Web2.0中荡然无存,而且“你”在Web2.0并不是自由的,相当于Web2.0公司是一个仁慈的独裁者,它可以肆意决定哪些人可以登录或退出、哪些人可以保持在线多久以及他们可以执行哪些操作。

为此,Web3.0应运而生。Web3.0为“可读、可写、可拥有”,即“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2014年以太坊提出的Web3.0概念标志着互联网从Web2.0过渡到Web3.0的开始。

香港在这方面也逐渐发力

近几年,香港也开始逐渐重视Web3.0生态圈的发展。

去年底,港府公布《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后,一些原本遍布新加坡、东南亚等地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开始筹备在港开设分公司。

2月22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其中有一项方案承诺拨款5000万港元,加快香港Web3生态发展。

政府随后成立虚拟资产发展负责小组,成员由决策局、金融监管机构及虚拟资产市场人士组成。

不过,早前政府花了1个亿在观塘修建喷水池,如今只承诺拨款5000万港元供web3.0发展,确实略显微不足道。

就像香港科学园科培网络(TIN)荣誉会长邹健宏所说,由于现时web3.0元素在香港并未被广泛认识,就连最容易被公众接受的“虚拟货币”在港都未能普及,单靠数千万难以在港大力推动企业举办大型研讨会或工作坊。

别说港府,就连一直在科技界领跑的苹果公司,最近也在web3.0栽了不少跟头。

苹果公司原本定于去年秋季问世的新型智能AR眼镜Apple glass能否赶在今年9月推出,还是个问号。若Apple glass成功问世,将取代大多数iphone的功能。或许将成为苹果接力棒传到库克手中之后首个惊艳四座的产品。

用户一旦戴上Apple glass后,将开启零售虚拟实境(RMR)的新元年。Web3.0可应用的场景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Web3.0也被用来描述一条最终通向人工智能的网络进化道路,这个人工智能最终能以类似人类的方式思辨网络。但能否实现,确实还任重道远。

上一篇: 警方对EOS生态已立案_eos生态最新消息
下一篇: 金融工程收入高吗_金融工程工资一般是多少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