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关于PoS,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摘要: PoS(Proof of Stake)为什么这么火?2019年为什么是“PoS 元年”?Staking Economy 又是什么? 我们特地邀请到了 Cobo PoS 生态的负责人、美丽智慧的小姐姐 Grace Yu 来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近期大热的 PoS 话题,以下为分享内容,超硬核!
本周 Cobo 刚刚发布了新产品 Staas (Staking as a Service),在发布会上,神鱼提到 2019年是 Staking 元年,目前PoS 机制的区块链项目已经超过80个, Staking 权益池中资金总额高达60亿美元。Cobo 在 2017 年成立之初就在 PoS 生态进行着布局,致力于建立长期和用户共同盈利的能力。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 Proof of Stake 是什么?
PoS 是区块链(Blockchain) 技术中的一种共识协议(Consensus Protocol)的统称。很多人都把它他和最早的 PoW 共识算法对应着看。想要系统的理解他,我们先从解释几个关键概念来看。
区块链上的共识协议 ( Consensus Protocol ) 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的根本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在 P2P(Peer to Peer)的网络上共同维护一个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账本。既然是共同维护,那么当新的交易记录产生,哪个交易记录合理且可以记录在链上是P2P网络上各个节点,通过一定的算法来决定。这个算法称做共识协议(Consensus Protocol)。共识协议的特点决定了一条区块链的安全性,性能和去中心化程度。
出块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循环往复,一般每个出块的周期称作 Epoch。
出块的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的决议和共识协议(Consensus Protocal) 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个共识协议 Pow (Proof of Work)
PoW (Proof of Work) 是区块链的最早的共识算法。诞生于比特币,以太坊 (现在还是)也采用了 PoW 共识。拉出市值排名前 100 的币种,绝大多数仍然使用 PoW,但是明显看到了更多新的项目采用或过度到了 PoS (Proof of Stake),比如以太坊。
参与 PoW 出块的节点(Node)称为矿工(Miner),这个过程俗称为挖矿 (Mining)。出块的过程是矿工打包一定量的交易后,通过群举法 (Brute and Force) 解决一个谜题,第一个解出谜题的节点网络广播谜题答案和区块信息,其他矿工验证区块和谜题正确性以后,收录此块,增加区块高度,进入下一轮的出块流程。解出谜题的节点获得出块奖励 (Block Rewards)。
Proof of Work 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角度来讲其实做的不错,毕竟比特币已经安全存在 10 年,且仍是不错的去中心化网络。但是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他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PoS (Proof of Stake) 共识协议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解决 PoW 日益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共识算法的统称。从字面意思来讲:
虽然在最近引起了很高的热度,但 PoS 的概念早在2012年就已被提出,且被 Peercoin 第一个采用。它的本质是节点(Node / Validator)通过质押一部分资产(Staking)获得出块或验证区块的权利。它分别对应于 PoW 网络中的 矿工(Miner) 和算力 (Computing Power)。
以下是针对出块5个流程中 PoW vs PoS 的对比:
让我们来聊聊「PoS 」
对数字资产持有用户来讲,提到 PoS (Proof of Stake), 可能脑中最直接的词便是”睡后收入“ (Passive income), 因为从表面上看,用户买入一定量的 PoS 币种,进行质押(Staking),便可以获得的一定的收益。和 PoW 挖矿相比,这可以被理解为只需要资本投入的挖矿行为,简称为「PoS 挖矿」。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很多不同的以 PoS 为共识的项目和类 PoS 共识协议。比如 DPoS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PBFT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DBFT (Delegated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还有 Proof of Authority (PoA), Proof of Believability (PoB)。如何读懂他们的代币经济,收益分配规则,未来前景,安全稳定性等重要指标,下面我们就来系统的了解一下。
无论 PoS 的共识协议如何演变和优化,它归根接地是在出块的三个流程中使用了不同的算法而已。
以下我们根据相似性或历史出处将 PoS 类共识协议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传统的 Proof of Stake 和 Masternode
传统的 PoS 项目成为候选节点的流程相对简单,只要质押(Staking)一定数量的币便可以拥有出块权利。出块过程一般依赖币量或币龄, 即质押(Staking)的币量越高, 或者「币量」和 「币龄」的乘积越大。被随机选中出块的概率越大。
验证区块通常是随机选 X 个候选节点进行区块验证。或者有的项目会用 Masternode 来验证区块。(Masternode 是类PoS的节点,但是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会在后文中讲解)
传统使用 PoS 的项目早期有 Peercoin, NXT, Blackcoin, Neblio。一些项目从数学上将这个过程优化,衍生出变种,比如 DCR, 它是以票(Ticket) 的数量和价格来动态调节成为节点的难度和数量。
Masternode vs PoS
对于比较了解 PoS 生态的朋友来说,可能会发现一些区块链项目采用了 Masternode 机制,或用中文来讲为主节点。很多人将 Masternode 的项目谈做 PoS 项目,虽然从外表上看,他们都提供 Passive income, 但是其实他们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Masternode 是在一个去中心化网络上具有特殊功能的服务器节点,比如 DASH 网络中,Masternode 提供 Direct Send 和 Instant Send 的功能,且 Masternode 拥有治理权,网络提议投票。因为 Masternode 在网络中的特殊功能,所以会收到一定的奖励。每条链的激励周期和数量都不尽相同。但是区别于 PoS 的是, 它的奖励都比较固定,所以从计算年化角度来讲相对比较确定。
另外 Masternode 的参与门槛较高, 不仅需要证明有一定数量的币,还需要操作节点,为节点提供服务。但和 PoS 不同的是,被锁定的币不是质押(Staking) 而是「证明拥有」。一个节点证明达到币量后即可成为网络服务节点,参与网络分红,但是也可以随时解锁,所以本质上 Masternode 上”锁定“的币是流动的,他没有长期的锁定合同。
最后最重要的是,Masternode 是辅助节点,不是共识节点,所以它不负责产生区块和验证区块。所以你会发现,Masternode 不会单独成为一条区块链,它必定是和 PoS 或者 PoW 的区块链共存。一些地方也将 Masternode 的分红方式称作 Proof of Service 或 Proof of Commitment, 但它不是共识协议。
纵观 Masternode 生态的项目,在市值前 100 名的项目中,Masternode 模式的币种只有少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 Dash(7%年化), PIVX(14%年化)和 XZC (27%年化)。由于 Cobo 是最早提供 Masternode 和 PoS 增益的钱包,这几个币种都已在 Cobo 中支持。正如上面提到 Masternode 的参与门槛都比较高,个人用户参与 DASH Masternode 需要有 1000 个 DASH 币的证明 (现市值12W美金),并且需要自行操作和服务器管理。所以 Cobo 钱包提供了 Pooling 的方式,即用户只需要将任何数量的币存入 Cobo 的云端增益钱包,既可按比例获取 Masternode 分红。
如果扩展到市值前 3000 名的项目,大概有 200 多个基于 Masternode 的项目(masternodes.pro),但是市值都较小。虽然一些项目的年增益可以到 5 倍,但是1年后项目是否存在还需仔细评估。Cobo 的上币委员会一直在关注 Masternode 的好币种,在安全性,发展前景和年化增益等维度权衡,为大家提供简单方便的增益方式。
第二部分:DPOS (Delegate Proof of Stake)
成为候选节点的条件较高且略中心化,他需专业的服务器和运维人员来维护节点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获得资格来讲,不仅需要质押 (Staking)很多币量,吸引用户投票 (Voting),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实力做为节点的背书。
采用DPoS共识协议的项目会限制最大节点数 X ,持币用户的每个币对应一定数量的投票权,用户将票权投给自己信任的节点。根据投票(voting)数量的多少排名前 X 个节点成为出块节点。
在每轮出块时,节点通常是轮流(Round-robin) 出块,只要( 2/3 + 1 )个出块节点验证一个块通过,则该块上链 (reach finality) 。
DPoS 是在 PoS 的一个衍生,出块流程相对简单,大大提升了网络 TPS。代表币种是LISK(101节点) 和 EOS(21个节点) TRON(27个节点). EOS, Bitshare, Steemit 的创始人曾经写过一篇输入分析 DPoS 的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研读 [DPOS Consensus Algorithm - The Missing White Paper
虽然 DPoS 的协议相对简单,且出块迅速 — 一般在三秒之内。但是问题也很明显:不够去中心化。这样作为公链系统作为价值存储不够安全。但作为伸缩性高的侧链系统共识协议也许是上乘之选。
第三部分:(BFT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BFT(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起源于著名的拜占庭将军问题,曾经在 1982 年的文章中便被提及。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他解决一个系统中即使有 1/3 的恶意节点也可以正常运作的共识算法。
BFT 的算法被很多项目使用或优化后使用。比如 Cosmos 的共识层 Tendermint, 是用 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NEO 是最先提出 DBFT(Delegate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算法的项目。虽然衍生很多,但本质上来讲他可以被归纳为以下流程。
成为出块节点(Validator) 的前提是需质押一定币量,即 Staking。同时其他持币用户(Delegator)可以将所持币相等的币权授予(Delegate) 给支持的节点(Validator)。类似于 DPoS,币量和票权相加排名前 X 名的节点可以参与出块。但是和 DPoS 模式有本质区别的是:
BFT 出块节点选择和验证区块和 DPoS 类似,节点轮流出块,一般出块量(Block rewards) 和排名正相关。当每个块被网络上的 2/3的节点验证后边成功上链( Reach Finality)
第四部分:PoS / DPoS / BFT 的扩充 (Extended PoS)
基于传统 PoS , DPoS, 和 BFT 的衍生共识协议基本都满足他们的基本属性,只是在一些条件上有了提升和优化。下面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和协议举例:
Tezos: Liquid Proof-of-Stake 类似于 DPoS,但是节点(Baker) 的数量不固定,最多可以到 80,000 个。和BFT类似,作恶同样有惩罚机制。每一轮的出块节点是随机选出,选择其他 32个 stakeholder 验证(endorse) 后既可出块。
Algorand: Pure Proof-of-Stake 著名的声称可以解决 区块链中不可能三角问题的项目。他的方式是在每一轮出块的时候,每个 stake 的节点可以再本地运行一个加密算法获得令牌(Token) ,从而知道是否自己在下一轮是否出块。如果是,则广播给其他节点自己的信息。出块后, 选出 1000个令牌(Token)进行区块验证后上链(reach finanlity) 。这样的好处是,每次出块,是纯随机,恶意节点不可能持续的成为出块节点。而且每次出块节点和验证节点都是随机选择,可以有效避免 DDoS 攻击。
Near: Thresholded Proof Of Stake 该项目致力于移动端的区块链,所以共识协议需支持百万级别的共识节点。Threshold 的优化方向是在每个出块的时间内,在百万节点中选择 1024 个 席位(Seat)的拥有者。每个 Seat 的价格根据网络总Stake 的数量决定。1024 个席位(Seat)的持有节点可进行出块和验证。出块节点的抵押币量在出块后需要锁定三天才可以被赎回。
IOST :Proof of Believability 是一种混合型的 PoS,提升了选取候选节点的方式。Staking 和获得 Delegate Votes 的数量只是成为 Validator 的门槛,节点还需要证明自己对于社区的贡献,用户行为,技术实力和响应时间来获得更多的节点权益。
PoA Network: Proof of Authority 是修改过的PoS,区别在于不用Staking的币量的经济价值多少来确定节点 (Validator),而利用节点的来作为节点的信任保障。
第五部分:Proof of X and beyond
前方提到的 Proof of Stake 及衍生共识协议都基于公链,确保公链的安全,性能和去中心化。它不仅是公链 Native Token 价值存储的基础, 更是确保公链上 DApp 应用资产所有权和安全性的保证。然而对于 Proof of Stake 的概念除了对共识协议本身的优化之外,它也被扩充到了 Work / Utility Token上。
Livepeer 是视频加密和传输的应用,它的 Token LPT 是基于以太坊的 ERC20. LPT 的 Proof-of-Stake 是基于对视频加密场景的特殊应用。Stake LPT 的节点不再是 区块 Validator 而是视频加密服务节点 (Transcoders) ,Stake LPT 越多从而被选中提供服务的机率越大,从而获得收益越多。
FIlecoin 是 2017 年最火热的 ICO 项目之一,协议层 IPFS 所用的共识协议为 Proof of Spacetime / Proof of Replication. Filecoin 是文件存储和读取的特定应用场景的项目,所以节点根据提供的存储 或 被读取的服务获得收益。Staking 是获得提供相应项目的方式。
是不是感觉和前方提到的 Masternode 有点像呢?
第六部分:写在后面的话
正如前面提到,PoS 及其衍生的共识协议多种多样,他的本质都是在以下三个过程中选取不同方式和算法来优化 安全性,性能,和区中心化特性。
随着新的项目逐渐上主网,我们注意到很多提升隐私性和伸缩性的二层网络 (2nd Layer) 解决方案都比较倾向用 PoS 的共识协议。
Staking 经济模型 (Staking Economy)
正如 PoW 的出块奖励模型激励了矿工矿池产业的诞生和繁荣,PoS 生态是否可以长远发展和经济激励密切相关。下面就来讲讲 PoS 共识中基本激励模型, 并且作为持币用户如何在质押和投票(Staking or Delegating)的众多选择中擦亮双眼获得Passive Income。
Proof of Staking 共识系统的增益率没有 Masternode 的增益奖励来的直接,因为他通常来自于三个维度。
通胀奖励
出块手续费 / 服务费
项目方奖励
在选择质押(Staking)和投票(delegating / voting)时,作为普通持币用户该关注节点什么方面来保证资产安全和稳定收益?
我们先不关注币价波动带来的法币价值变化,我们的讨论先限制在币「种自身经济模型」之内,即币的增益。
1. DPoS / PoA 为基础的项目,看节点团队和其
他们一般都代表了项目的利益。可能是投资方,社区,或 Staking Service 。利益紧密绑定的节点方更会以用户利益和项目的成长为目标。和他们一起赚钱才是靠谱的。
2.对 BFT 等具有惩罚机制的衍生 PoS 需要很关注节点的技术实力
如果掉线未出块,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包含了恶意交易,会被协议惩罚(Slash). 此时不仅仅是节点(Validator) 会被经济惩罚,投票给节点的持币用户(Delgator)也会遭受损失。
节点质押币的方式有多种,有时候会质押在热钱包中。所以节点的服务器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一般是否服务器在安全的数据中心或云服务上,是否有 DDoS 保护,是否有安全的硬件加密模块(HSM)保护 Validator 服务器。PoS 生态才刚开始,节点丢币事件还很少,但是它是个巨大的增量市场。之后必定会像 PoW 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丢币盗币时间发生。
3.所有 PoS类项目,市值排名很重要
区块链还在高速发展的时期,这意味着仍然会有大多数项目存在归零的风险。一些项目的年化增益可以达到 500%, 但是市值确是 4 位数字,请大家擦亮眼睛,谁也不想质押自己的币给 Ghost Project.
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讲,市值越大意味着经济体量越大,系统风险便越低。要和鲨鱼一起赚钱。
4. 收益率
一般投票(vote)或 授权(delegate) 节点的持币用户,会付 5 - 20% 给节点作为服务费。节点收取服务费的比例不相同,这会影响用户一部分的年化率。Cobo 的使命是建立长期的和用户一起盈利的能力,所以在服务费收取的角度,会优化执行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最大可能的返利给用户
除了项目本身,用户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也需要被考虑。如果你只想简单增益,且不想去担心节点资质或技术配置及监控问题,那可以选择 Staking Service。
(作者:cobo钱包)
Token全内走线把立和碗组套装,让更多的品牌具有内走线设计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单车基械匠。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所提到的,2019年即将过完,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里,公路车内走线将会更为流行,从早期的复杂的专用组件到近一两年的可调节性越来越高,公路车内走线设计正在朝着一条不归路继续前进,从来没有去考虑过技师感受。
不过,这样的趋势所带来的简洁外观和微弱得气动优势还是不能忽视的。那么问题来了,如今全内走线的设计,除了在一些整合度很高的品牌整车上才会出现,而且越来越的品牌也正在这样做,那么作为DIY玩家或者是实力没有那么雄厚的品牌来说,全内走线是不是就成了痴人说梦了呢?
早些时候的FSA的ACR内走线系统
现在,第三方的厂家正努力的在实现这一目标。近日,token推出了他们为全内走线设计的把立和碗组组件,可以让更多的品牌设计成为全内走线。而且,可以适应的垫圈高度也是目前所有型号中最低的,垫圈所需的最低高度仅为8mm,几乎不用担心因为内走线而影响到自行车的stack值和你的气动外观。
从这里可以看到前叉上管两侧的线管
从外边完全看不到任何的走线,无论是变速线还是刹车线,全部可以通过把立和碗组然后直达头管内部。
整个系统也非常的轻量,顶盖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承受700kg以上的压力,完全不用担心会被压碎。
为了让各种线管进入头管部分,这个设计还需要一个1.5英寸的上轴承,以便为线管预留出进入车架的空间,这也是车架制造商需要跟进的一个标准,不过好消息是,1.5英规格的碗组轴承非常容易获得(常见的锥形碗组的底部的轴承就是该规格)。前叉上管依然保留原有的1-1/8英寸(目前几乎所有的前叉都是该规格上管)规格。
所有的组件正确安装后,不会出现线材过度弯曲影响转向的情况,车把可以左右自由旋转至少90°。不过,token推出的组件中并没有涉及到内走线的车把,所以如果想要完成全内走线,还需要其他配件厂商的配合才可以。不过,我相信凭借token的影响力和价格优势,应该很快就会有其他品牌跟进该设计的。
除了全新的内走线组件,token还为105系列的后拨带来了一款超大导轮的改装件。去年,他们的后拨改装件首次亮相,不过仅提供了针对Dura-Ace和Ultegra级别的改装件。现在,针对105级别(R7000型号)的改装件更为便宜,但是,相应的后拨挡板的材质也改为了铝合金材料,上下导轮的齿数分别为12T和19T,重量为66g,比原版的带有塑料导轮的长腿后拨腿重量还要轻一些。轴承上,上导轮为顶级TBT陶瓷轴承,下导轮TBT不锈钢轴承。考虑到价格优势,这样搭配也是最为经济实用的,也非常符合需要改装105组件的用户的需求。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单车基械匠,每天给您带来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实用的单车知识。
效率消息中心从0-1搭建与思考
-这是#区块101#的第15个采访-
2020年5月12日,区块101由币安思思对话Roark Group、Bitribe和499Block的创始人sky,从清华、MIT走出来的理工男,颜值上有着“币圈郑恺”的称号。他说在区块链行业创业,就像在湍流的亚马逊河里漂流,如果不相信最后会到大海,一定会被甩下车。核心有3点:1.要有初心,对长期有判断;2.得有定力,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3.耐心等待。
Sky认为比特币本质上是基于时间的共识。减半就像在打怪升级,每升一级都让共识更为加强。下一个阶段的主题为:落地、产业价值。在价格方面,他认为中长线肯定会涨,年内可到1.5万美金。
区块101嘉宾观点之Sky
关于比特币:从长期20-30年的周期来说,全世界每个人都会拥有比特币,就是几十亿的人会拥有比特币。中期5到10年的角度,实际上至少持币用户肯定是过亿的。但是对两三年之内的周期,我觉得大家不要估计的太过乐观,比特币还处于一个早期大众的状态,就是往初期试用者到早期大众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是需要咱们认知上的传播。
关于“骗子”:电商行业刚兴起时也有很多人说是骗子。第一个维度,正是这帮当时被大众认为是“骗子”的人改变了世界,建立了阿里巴巴。第二个维度,当时在电子商务里有人真的在骗——所谓"金融创新",当一个事情门槛太低的时候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坏蛋就充分利用这个东西,他就是"骗"。区块链行业也是一样。
关于区块链:就是96、98年的互联网。假设咱们用未来的角度思考,未来20年遍地都是区块链。
关于定力:2017年的时候我还认为自己是一个被世界埋没的投资天才,我觉得"怎么以前没有干投资,我去创业干吗",但是这个就叫获得性认知偏差,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把所有的成绩归到自己身上,实际上跟你半毛钱关系没有。核心点是你在对的时候踏入了那条河流,是水大风大,你不过是一头躺在小船上的猪。你连怎么划船都不知道,但是你自己判断不是猪,是海贼王,是带领这艘航海舰队的舰长,所以我说人得有定力。
关于行业选择: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投入去投的票,不只是用钱投票,我们在用自己的青春,当然如果还有青春的话。
关于币圈女性:总结3点:有颜值;独立会挣钱;迭代能力比较强,学习快。
关于币圈的三个词:升级打怪、共识变强、落地价值。
本期MC 思思
嘉宾 Sky
正文共12478字
预计阅读时间:32分钟
1
币安思思:欢迎Sky,来请Sky给我们介绍一下。
Sky:我对咱们区块101的小姐姐仰慕已久。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叫Sky,我是499和韩国交易所Bitribe的创始人,过去几年一直做区块链,跟币安也是老朋友了,《区块101》很不错,今年开始抢我们499小姐姐的风头。
币安思思:快问快答,说到币圈,你在币圈有没有偶像或者很好朋友之类的?
Sky:我有很好的朋友,一姐。
币安思思:最喜欢从哪些地方获取信息?
Sky:知乎。
币安思思:说起知乎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比特币的时候都是通过知乎。
Sky:你第一次了解比特币从哪里来?
币安思思:我第一次了解比特币是通过一个学计算机的同学给我讲起过,2011年的时候就有学计算机的朋友跟我讲起过这个东西。但是那个时候可能念书,脑子比较陈旧,所以没有办法接受很多新鲜事物,很排斥这个东西。时间慢慢过去,我就开始反思自己,这个想法是不是错误的?所以我现在每一次接触到新鲜事物的时候,希望自己都是一张白纸是面对所有的新鲜事物,而不是带有任何的偏见和陈见。
Sky:你觉得当时币安为什么选你呢?
币安思思:我觉得第一和我之前的工作经验有一些关系,币安招人其实会综合评估一个人,而不是片面的,因为花瓶易碎,所以要有一些扎实的功底,内外兼修,币安对我面试了很多轮。
我们现在进入访谈时间,我们想听听Sky怎么看待比特币减半以后的市场影响,和比特币价格未来的走向。
Sky:其实说真话,我知道比特币当然很早,跟思思一样,差不多也是09到11年那段时间,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一个同学是美国最开始比较活跃的,算是leader吧。我是2017年才入行的,加入到比特币这个行业里来,今天是我第一次感受减半。
我认为首先第一点,其实我期待这件事情很久了,两年前我就在期待今天,并且两年前用基金抄底了很多比特币,就在期待比特币减半。我感觉减半这个事实还是比较巨大的,因为这个时间上做的这种设计是比较固定的,我觉得这个比较不错。但是它中间发生的曲折还是比较多的,一路以来从去年开始大家对减半有预期到现在,比特币跌跌荡荡,我觉得主要因为,比特币第一次经受和宏观市场、宏观经济的一次大震荡,我个人认为2020年这个减半过程是非常精彩的。
第二点,我认为现在比特币没有达到我个人期待的点,比特币能量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是,这次减半之后对于未来的期待值还是蛮高的,特别是未来一年到两年,我认为比特币从估值角度,以及整个宏观事件和它的协同程度,我肯定是看多的。我说的是中长期,短线不做评价,因为比特币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小孩子,大家都认为它涨的时候就该跟你开玩笑了,所以短线上来说不评价。但是中长线用一两年的角度来看,肯定还是涨的,或者我个人来说还是看多的。
另外一个说比特币减半对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币圈来说,比特币肯定还是一个标杆式的存在,我认为它的影响在这次成功减半之后也是越来越强大的。所以咱们看币圈和非币圈两个圈子,非币圈,大家共识把它当成更加强大的另类资产,这个基本上是被印证的,所以从这点来说应该是一个向好的趋势,很多巨头都在狂买比特币,今年在这么差的大环境情况下,这么动荡的金融环境、流动性稀缺的环境下,很多人居然选择比特币作为另类资产的首要配置,我觉得这个很厉害,这是币圈。
币圈除了比特币作为领导,其他平台币,例如咱们币安,肯定跟着也是一块的。另外,在这个领导下,很多数字货币的生态也会起来,未来一年我还是很看好山寨币的,山寨币也会有一定的空间,我觉得这主要还是比特币老大带领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矿圈来说,简单来说是短线上会有风险,因为减半以后,矿的算力目前来说,这两天正好出块有点快,但是实际上慢慢的会体现出来算力短期会下降,洗掉一些偏散的散户。但是相反的是,我认为接下来一些中上机型,在靠谱的矿产里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好。我认为总体短线上来说可能会洗掉一部分,但是中长线大家也是一样,也会更加稳固,也是个好事。
另外一点,币安也在做矿池,包括今年很多交易所都开始做矿池。这对整体是推动作用,我觉得币矿产业也会更好一点。当然了,因为区块链建设也是跟着这个走的,作为基础设施。
我觉得今年随着整个大环境不好,美国在放水,这个对整个产业,它对区块链整个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有所帮助。所以从这三点上来说,长线来说整个币矿跟链的结合,我觉得还是非常融合的。
比特币的价格的话,看多,我觉得年内的话,15000肯定问题不大。但是友情提醒,中长线是没有问题,但是在短线上来说比特币的波动还是史无前例的大,还是有风险。
我是看多的,为什么看多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以前是做AI的,基本上是放弃了AI来选择了区块链,放弃了传统选择了币圈,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投入去投的票,不只是用钱投票,我们在用自己的青春,当然如果还有青春的话。
币安思思:我也是放弃了传统行业投身到币圈,这一点我觉得你们做的更好一点。未来你还是看多,就像宝二爷说的一样,未来一直是看多的。
Sky:我觉得很多人在沟通的时候对周期的沟通不够准确,我个人认为从长期20-30年的周期来说,全世界每个人都会拥有比特币,就是几十亿的人会拥有比特币。我们说中期,5到10年的角度,实际上至少持币用户肯定是过亿的。但是对两三年之内的周期,我觉得大家不要估计的太过乐观,从我过去来说,大家往往太过于高估在短期内比特币的一些成长,不是说短期它不会涨,也会,但是在这个周期下,说白了,比特币今天还处于一个早期大众的状态,就是往初期试用者到早期大众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还是需要咱们认知上的传播。
第二个方面还是需要有一些真正落地的东西,比如咱们币安能够做出一些能够落地的东西,给大家真的创造一些价值,感受得到,大家才能相信。
另外第三个角度,它也不只是影响到金融,落地到金融这个产业里来,还得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觉得到这三个维度不是两年期的事情,这不是一个两年可以解决的事情。所以就是说还是提醒大家,短线上大家还是要慎重。
但是我个人来说,很多人会问:一个区块链从业者,币圈的人,你是看多还是看空?他自己的人生都投入到这个币圈里来了,他有什么好看空的?你懂我什么意思吗?举个例子,短线是一种价格判断,谁在跟你讲价格判断这个事情?送你一个词——呵呵。
2
币安思思:说完很火热的减半,再来说说最近也是很火热的一个问题,我们聊聊你们的小姐姐吧,包括我们团队的出现,包括女性在这个圈子里的一些热议话题。499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群?可以跟我们聊聊499的一些故事吗?
Sky:给大家讲一下,你们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叫499吗?
币安思思:我也很想知道,我们请Sky给我们讲讲499的那些故事。
Sky:现在499在这个行业的认知是全球第一的区块链女性社群。实际上是这样,我们499的前身叫三点钟,我相信币圈很多人都知道,在2018年春节的时候我们比较火,我们一起做了三点钟,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但是因为三点钟的影响力太大了,后来一直不敢再发力了。因为三点钟这个影响力很大,在三点钟之前可能国内只有两三家媒体,后来发展到几千家媒体,从业者一下子就多了。我们组织了几场大会,发现业内很多小姐姐加入到了这个产业里来,我就发现很多很优秀的小姐姐。
当然三点钟我们自己也因为regulation,突然有一天下午在家里的时候就在想,也是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做一个纯粹展示小姐姐的社团,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我就说干脆拉一个小群,那天应该是一个小时之内就炸了,因为微信群只允许500个人,我们就把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小姐姐拢起来,留一个位置叫做"虚位以待",给一个男性。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499个小姐姐能给他做出多少个戏来?当时第一个进场的就是孙宇晨,被小姐姐拷问了五分钟就落荒而逃。反正我就记得第一天就特别火爆。后来499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因为微信群是500个人,499就是说499个小姐姐在等你,简单来说就是Only You。
499后来从一开始有一个群拓展到全世界,韩国、东南亚成为币圈社群第一名,甚至非币圈,在女性社群里面我们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基本上咱们所有的从业的KOL都在里边,全世界,不只是中国。
第二个,我们后来专门把Only You做成了AMA,499在过去两年应该是做了两三百场AMA,咱们应该也是全世界AMA第一名。当然你们现在区块101也很火,层次很高,我们在目前来说还险居第一名,场次上来说还是第一名,因为我们做了两三百场。
我们499是美女集中营,因为币圈小姐姐都像思思这样,各种外型条件、内心条件,各种条件都是棒棒的。499是一个女性社群,希望汇集全球区块链中的女性力量,赋能给这些大老爷们,主要是赋能给这个产业。所以过去499主要做这些,在社群方面我们做的比较专业。
今年要跟区块101多合作,多玩,大家一起找点好玩的事情。
币安思思:欢迎欢迎,我们也要向你们多学习学习,你们公司这么多小姐姐,你作为老板,怎么看待币圈行业中的女性力量?
Sky:实际上我认为区块链的小姐姐还是比较值得尊重的,为什么呢?第一个,漂亮,颜值都很高,颜值即正义,我觉得这个还是应该第一个来说的。
第二点,我感觉币圈的小姐姐们都比较独立,特别会挣钱,特别会炒币,咱们说会炒币的小姐姐还是很厉害的,她就在态度上和工作上比较独立。
第三点,因为币圈有个特点是更新换代太快,小姐姐要留在这个圈子里面就要学习能力非常强,更新换代的能力非常强才能跟得上区块链的发展。所以币圈的小姐姐普遍都是特别勤学苦练型的,还是比较值得尊重。我说了三个特点,有颜值,又独立,迭代能力比较快,学习能力比较快,爱学习,我自己感受很深。
大家有一些误解,大家会觉得又浮躁又天天开会,住五星级酒店,乱七八糟搞一通。我觉得这个感知是错误的,这个感知是绝对错误。币圈的小姐姐,从同龄人来说,我个人觉得还是相当值得尊敬,值得尊重的。
当然了,这个也是长远来说,我觉得大家要完成一个比较伟大的事业,或者在一个长期的赛道上,小姐姐们肩负的任务也很重要。所以小姐姐们短期承受点误解或者委屈,有时候也是应该的,心都是被委屈撑大的,但是咱们自己圈子里的人不能这么想。
3
币安思思:如果给自己贴了一个标签,你觉得什么样的标签更适合自己一些呢?
Sky:这个问题不错。我可能就是个简单的创业者,从2006年开始一直在创业,我还是比较喜欢创业这种生活方式,理工男,比较研究派。我觉得还是要做一些东西,通俗点说"搬砖",创造一些价值出来。有的人说我老实,我是山东人,骨子里还是一个比较老实的、典型的理工男。
我过去一直做创业,我也蛮喜欢创业这种生活方式的,比如在区块链中也是比较喜欢做一些实际的东西出来,从小到大我也一直对理工科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最近这两年看历史也多一些。特别是这两年做499,跟499的小姐姐们认识比较多,觉得自己有点"钢铁直男",我觉得都挺有意思的。
但是如果说自己的标签还是比较偏创业,偏理工这种特点。比如读书的时候,本科是清华的,一直学的是材料科学,后来在MIT一直做跟计算机相关的硬核科技。在币圈创业者里有两类人,一拨是比较偏金融,因为咱们币圈本质上是金融科技,一边偏科技,我是科技行业出来的,我是做了很多年科技产业。
有的人说有一拨是"骗子",这个我澄清一下。其实"金融创新"这个词是比较偏数学的,数学是比较偏纯粹逻辑的。咱们认真点说,表面上"骗"和"不骗"看不太出来,说简单点成功的金融创新就叫创新了,失败的金融创新往往叫骗子。举个例子,FCoin刚出来的时候,大家一下子交易挖矿火的时候,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创新好厉害,模式太厉害了,这个往往都是模式。我觉得核心点是看不见摸不着,金融这个东西是很数学的,数学是看不见摸不着,伟大的思想和大骗子的确是很难分清楚,所以它只能通过这种检验。
今年FCoin出了问题,所有人都说是骗子。我说句认真的话,因为我是从互联网过来的,2003年入行的时候,在2005、2006年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年所有行业的人都认为马云是骗子。首先大家认为电子商务是骗子,马云是骗子,甚至互联网也是骗子,其实说真话,很多人忽略了这个曾经。我刚才讲的是2005、2006年我刚入行的时候特别大的感受,我当时也特别不懂,因为我是个理工科的学生,创业者,刚进行觉得有技术就是世界,怎么隔壁出来一个大学读的不怎么明白的人讲电子商务。但不仅仅是我,整个产业当时都不明白,至少我身边有80%-90%的人都认为是个骗子。
实际上从两个维度来说:第一个维度,正是这帮当时被大众认为是“骗子”的人改变了世界,建立了阿里巴巴。第二个维度,当时在电子商务这个领域里面有人真的在骗——所谓"金融创新",当一个事情门槛太低的时候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坏蛋就充分利用这个东西,他就是"骗"。
其实在这一点上,骗与不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过度承诺是骗吗?这个不算骗。你看今天所有的电视广告都是过度承诺,这个不是骗,就是过度营销和过度忽悠,埃隆·马斯克也在忽悠,天天讲人类200年以后会怎么样,孙正义天天讲300年的周期,马云讲100年的周期,谁能想明白?你没法验证,所以就是个忽悠。
所以这种情况下怎么判断?我认为咱们币圈还是挺清晰的,我觉得是透明度,不管发个币还是做个交易所,你的透明度是很关键的。骗不骗是非常主观的,我们追求透明,你能不能让我们知道。比如BNB就很好,BNB定期去回购,销毁,它很透明,有一是一,它有多少资产都很透明。所以大家不是去追逐骗与不骗,而是去追逐透明度。透明度是什么呢?比如你当初是不是照着白皮书来的,你这个交易所是不是说回购就回购,利率是不是靠谱?我们追求这种透明度。
其实我当时不是担心骗子,骗子肯定是会出局的,本质上行业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今天做交易所也好,做矿圈也好,币圈、矿圈、链圈,它的门槛只会越来越高。我们有个交易所,叫Bitribe,我们是个韩国交易所。在这个角度上骗子很正常,我们也判断不了骗不骗,骗不骗是一个"诛心"行为。比如我今天说思思很漂亮,这就是很正面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心思不纯的话那就是负面的,所以你不能诛心。
这是我回答的关于"骗子"的问题。
币安思思:刚刚也提到您有13年互联网和AI领域的创业经验,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从AI人工智能到区块链,老板谈一下自己的创业经验吧,现在也有很多人想创业。
Sky:我不多说以前了,就说创业这个事情,其实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类似的,我说一下感受,币圈周期性的变化特别快,波荡起伏。我说一下币圈和传统领域的相同和不同,相同来说就是创业的本质是一样的,创造一个公司,创造一个组织,能够长期创造价值,这个本质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我觉得这个根源都是类似的。
但是不同的是什么呢?币圈有个特点,我觉得主要是变化、周期,我自己认为有点像在一个亚马逊河里面漂流的感觉,我说"漂流"这个词是人还得使劲划的那种,不是躺,有人想"躺赢",躺着不能赢,你还得划,亚马逊河水流变化极快,有时候是瀑布,有时候是平坦的小溪,有时候是河流,环境变化也很快,今天在下雨,明天打雷,后天大晴天。所以我的总结就是币圈有点像在亚马逊河里面漂流的感觉,在这个感觉里创业还是很刺激的。
我觉得不同的点就是说需要对周期的判断特别敏感,一般来说8年到10年的周期变化是不大的,我们一般判断8到10年的经济周期,在自己的行业里面5年判断准了,这是传统的范围。但是在区块链里面,的确是一不小心就被甩下船,一不小心就跑偏,我其实区块链是2017年进来的,也是一不小心。我觉得第一个点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业,人首先是得有点初心,有点定力,这个定力本质上来自你对长期的判断,对10年、20年的判断,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不相信亚马逊河的最后是大海,那不好意思,我认为你肯定会被甩下车,如果你不相信比特币或者区块链10年20年的前景,或者你脑子里想象不到这个场景,我建议这个行业也没有什么好打拼的,你大概率会被甩下车,因为它的转弯太多,弯道太多,下滑太多,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关键的。这是第一点,本质上来说对于一个币圈周期的判断导致了你的初心,我觉得这个初心很关键,这个初心本质上也是你对长期时间周期判断。
第二点不同,有了初心以后还得有定力,就是要明白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个是蛮难的,这个还是蛮难的,因为牛市的时候大家感觉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人经常会放大自己的能力,比如今天炒币挣了多少钱,你会觉得"看吧,厉害吧",你不会认为这是运气,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自己厉害,这个有个专业学名叫"获得性认知偏差",什么意思呢?当你拥有了这个东西,你以为都是靠你自己来的,我2017年也是这么觉得,2017年投了差不多40个项目,平均回报差不多10倍20倍,认为自己是股神。
2017年的时候我还认为自己是一个被世界埋没的投资天才,我觉得"怎么以前没有干投资,我去创业干吗",但是这个就叫获得性认知偏差,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把所有的成绩归到自己身上,实际上跟你半毛钱关系没有,核心点是你在对的时候踏入了那条河流,是水大风大,你不过是一头躺在小船上的猪,你连怎么划船都不知道,但是你自己判断不是猪,是海贼王,是带领这艘航海舰队的舰长,所以我说人得有定力。
后来我慢慢明白,比如我们现在也比较简单,就专注做好社群,可能每个人一生有个一两招就够了,可能就是一招,我刚才说定力,在亚马逊河里漂流最重要的是不看世界的变化,,世界的变化不能不关注,也不能过度关注,还得判断的特别准确,有什么周期是真周期,什么周期是假周期,什么是10年的周期,什么是20年周期。
所以我说第二点和以前不同的就是定力,这个定力还是比较关键的,我个人也是过去几年很反思,我们现在比较专注在社群这件事情上,做我们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
第三个点,我觉得在亚马逊河上漂流的时候,努力的时间其实更重要是等待,努力可能小于等待,等待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觉得大部分时候,从我过去来看的话,不努力是不行的,但是很多人很迷恋低质量的努力,这个是错误的,其实更重要的是等待。但是说实话,你知道比特币是一个靠谱的资产,如果一年只规范交易一次,我觉得你有这个定力的话,大概率是能赚钱的,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个克制力,这个克制力跟我刚才说的初心是有关的。
但是我刚才说等待,这个等待其实是很煎熬的,或者我这么说吧,我认为和过去不同的就是,以前我们认为胜利是靠着流血和牺牲换回来的。现在我认为胜利是靠着等待和忍耐、煎熬换回来的,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关键的,就是要有耐心,不能说这个市场一好,大家就说"革命了,革命了",特别激动,今天开始不睡觉,大家开始喊,一片热闹。一跌了,第二天就怨声载道,维权,开始吵闹。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三点比较关键,等待是一个相当相当关键的词语。
在亚马逊河里漂流的时候要想着为什么出发。初心,定力就是你的这艘船究竟是草船还是木船,还是长远巡航舰,这个东西是注定的。
第三个核心除了长期不懈每天前进30公里的毅力以外,我个人认为是一种等待,等待和煎熬还是比较关键的,也就是一种耐心,交易也是一样的,不是说谁出手多,谁交易的频次快,是说一个非常简单的初心和一种深刻的认知,深刻的认知背后体现出来就是定力,第三种就是耐心,真正抓住机会,特别是在币圈,我觉得机会肯定是要来的,币圈一年好多次机会。
我跟大家说一下一姐,一姐在2017年的时候,做币安之前,我们都有沟通过,当时我没有放在心上。等我三个月以后没见一姐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一姐说交易额说突破120亿美金了。当时我以前那个AI公司有个东南亚的负责人,MIT的同学,叫文森,文森当时去美国,一姐在美国斯坦福开见面会,我跟文森说你去见一见一姐,去认识一下。一姐当时在斯坦福校园里面就被所有各界人士围住了,文森半个小时没有进场。
我告诉大家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这种大的牛市,这种大的机会,在那几个场面你就知道了,这种机会我相信将来还会有,在熊市的时候大家觉得未来是不是完全没有了?牛市的时候大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我觉得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键的。这个世界上牛市上肯定会来,虽然咱们说牛短熊长,但是牛市肯定是会来的,只是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是什么时候,你要抽他两巴掌,因为没有人知道。
我刚才说到,我刚进来的时候市场不是牛市,是市场最低谷的时候,那天晚上是和东叔在喝酒,老葛给我讲了一晚上,比特币,两个小时,啥事也不干,也不唱歌,就给我讲比特币,让我研究了两个月。我进来的时候是熊市,但是我进来两个月可是启动的时候恰好是牛市,当时我感受很深,这几年我也在看,每年都有一次小的机会。
所以我跟大家总结一下,我感觉我们在区块链圈也好,特别是币圈,咱们像在一个亚马逊河里漂流,当然币安也经常说"大红海时代,咱们要出海",咱们是小船,就想着怎么活下来,顺便争取使劲划,能够划到入海口就不错了。我觉得更多是向内问问自己,我这两年也是比较向内问的一个状态。以前是大江大河,现在真的是亚马逊河流,全世界吞吐量、环境最复杂的一个地方,在这个里面还是刺激的,蛮有意思的,这个过程会惊心动魄。
我觉得三个词吧,惊心动魄、刺激万分、意义非凡,用这三个词形容币圈,未来大家来看币圈的这帮人,我觉得他们终究还是会出现一批能够改变世界的人,能够驾驭航母的,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厉害。
币圈有个特点,一定要买你自己认可的,懂我说的意思吧?每个人的认知不太一样,我的认知是什么呢?一个资产背后就是一个人,大趋势大概率来说未来有这个趋势,DeFi这个大赛道,先看未来的天气怎么样,买一个大趋势,看看赛道,再琢磨琢磨这个创业人,他是不是天天在干活。
4
币安思思:你们自己也是做交易所,对市面上的交易所你是怎么看待的?怎么看待交易所未来的趋势?
Sky:我认为是这样的,币安肯定还是头部,币安还是非常优秀的,币安的专业程度和资产服务能力,以及全球化品牌,都是做的非常棒的,充分体现了我的尊重性。
我们今天做的交易所叫Bitribe,主要定位韩国以及全球化。
首先从全球化这个角度,我们和币安是一样的,学习咱们币安,但我们主要差异化在韩国,Bitribe我们定位在韩国,我们叫社群化交易所,主要是以社群为基础的海外的一个交易所,我们是韩国的,主要定位于海外的。韩国是这样的,目前来说我们Bitribe,你看JUST韩国首发的时候选择了我们,
Bitribe是一个新的交易所,我们做了四个月,但是在韩国基本上成为二线交易所了,二线交易所里边算是最猛的。上币数量来说过去我们甚至可以说是韩国第一名,从付费和免费来说,我们是韩国过去四个月里上币数最多的,社群人数肯定是最多的。
我们Bitribe的优势是主打社群,社群是服务,我们给资产包括用户,大家在社群里面能够听懂。当然了,目前来说我们不太向中国用户开放,大家可以经常关注。
币安思思:那么对普通人来说,区块链行业还有哪些机会?或者说当下的区块链创业还有一些什么样子的风口?还有哪些风口?
Sky:我觉得是这样,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我打个比方,区块链行业如果用未来20年30年的角度来讲,它有点像现在人人所用的互联网,我用互联网这个词还是比较准确一点,有点像咱们今天还处在1996、1998年的事,你说互联网他都觉得你是骗子,就像今天你遇到一个人,你问他比特币是什么?他都说你是骗子。
我回家参加家庭聚会,亲戚语重心长跟我说"你也读了很多书,这么多年创业不容易,不要误入歧途",这就是大家对比特币的认知。
认知是什么呢?就是很多人认为是这样,这和什么时候想象呢?我给大家准确表述,这和1997、1998年的互联网,和2008、2009年的移动互联网是类似的,但是更准确的来说是互联网,你说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家也说什么鬼东西,什么移动互联网,又弄个概念出来忽悠人。
所以我觉得是说,如果假设咱们用未来20年的角度思考,未来20年遍地都是区块链,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这个场景还是很粗糙的。如果问机会的话,我可以说遍地都是机会,倒推法回到今天遍地都是机会,什么意思呢?今天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赛道都处于非常非常初期的阶段,格局远远未定,当然头部交易所很严重,矿圈也是很严重,链圈也是刚开始,格局远远未定。如果你真能想象到未来20年发挥史诗级别故事的话,如果你有能力幻想出那个场景来的话,你一定会对今天各种机会激动不已。
咱们普世一点说,今年这个赛道,咱们说靠谱点的,有的人说买大饼就可以了,这个肯定是对的,但是买大饼没有那么容易,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说比特币是一个靠谱的资产,这个没有毛病,围绕着比特币这条主线还是有一些靠谱的,这是一。
数字资产这个赛道里面,我认为首先DeFi,其实在资本主义国家是靠谱的,这句话说的很准确,因为资本主义法律比较透明,在规范环境下DeFi是靠谱的。
我做韩国市场比较多,韩国走出来一个数字货币+,这个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太一样,韩国有一些头部的币是可以买的。
中国要走出一条互联网+的路线,我觉得中国的区块链+接下来会引导世界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路径。
5
币安思思: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展望一下币圈未来,下一次比特币减半的时候比特币还会暴涨吗?
Sky:我觉得是这样,准确表达,比特币的共识会越来越强,比特币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时间的共识,这个点大家要明白,我跟大家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比特币在时间这个词上是很深的一个设计,它有很多技术,有很多机制,有很多这种东西,那些都是它的表面现象,其实bitcoin是一个对于时间这个词理解最深刻的创造资产。
所以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比特币的共识是变强的,今天5.12减半,我们共同见证了比特币,说白了就是三次的蜕变,其实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或者我们看到"共识"这个词应该用层级来看待。
比特币在打怪升级,是从第一级到第二级到第三级,第四级的共识完全和第三级不同,第三级共识我可以准确说,我总结一下叫early mass的共识。最开始是一个core的共识,什么叫core的共识?就是一波人出来自己YY,自己讲"老子要改变世界",发几封邮件,就差不多就这么个意思。
这帮人初期开始炒币,把比特币卖成披萨,卖牛肉、卖披萨的故事都来了,这是第二层,我觉得是early adopter 的共识。
现在比特币的early mass共识,就是早期大众,它吸引了一大批还是原币圈的人,但是同时存量市场,但是同时又吸引了一波对这个感兴趣的外圈的人,外圈就传统圈,比如科技圈,我就是科技圈出来的,比如思思也是传统的,一些传统金融圈的人进来了,很多人开始进来,我身边很多传统的人开始挖矿了,这系列进来就是这个意思,它在early mass,它在打怪,打怪这个共识慢慢慢慢建立了。
简单来说肯定会涨,但是这个共识变强下一层我说句认真的话,用过去的角度,以过去的观点来看,下一级怪从难度上来说肯定是越高的,因为参与比特币共识的人越多,它有一个好处,人变多了,玩家变多了,角色变多了,以前只有两种角色,一个是挖矿的,一个是炒币的。
后来进来了创业者,生态建设者,金融创新者,DeFi,乱七八糟的一堆人进来,还有做合约的,这个场子大了,博弈方就多了。博弈方多了,说实话,涨是会涨的,但是暴涨,咱们说的单边暴涨的机会可能是慢慢要慢下来了。
第四个维度是说下一个比特币要进入下一个搭建共识的周期,真正把early mass这个共识做强做壮,除了有一个资产上的强壮度出来,还需要不只是故事,慢慢慢慢还得有一些落地的东西出现。落地的东西还不够,还得要有真正的价值,"价值"这个词是很关键的,下一个阶段的主题肯定是这样的,落地、价值,这个价值是产业价值,是真的对我们生活产生了价值,这需要所有币圈人的努力,这个还是比较重要的。
下一次减半,大家问我说有什么不同?不同就是不知道你是不是还会陪伴我们,思思肯定还会在,币安肯定还会在,但是不知道你是不是还会在,这个不同就是换了一批人,见证这个历史时代的不同,今天是5.12,比特币减半的这一天,这个非常有意义。
币安思思:那我们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了。今天非常谢谢Sky的到来,也谢谢你们的支持,Sky已经下线了,也特别晚了,辛苦了,直播了两个小时了,谢谢币安的粉丝,谢谢一姐,谢谢大家。请大家关注我们币安《区块101》的微信公众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