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上调美国经济和通胀预期,预计2023年底前加息两次
记者 崔璞玉
在周三结束的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官员决定将其关键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但预计将在2023年底前加息两次,早于3月时的预期。
美联储官员的预测中值显示,他们预计到2023年底,美联储基准利率将从近零水平被上调至0.6%。3月时的预计为,基准利率将维持在近零水平直至2023年底。
这一政策转变的背后,是更强劲的经济反弹,以及高于预期的通胀水平。“疫苗接种方面的进展减少了新冠病毒在美国的传播,”美联储在会后发布的政策声明中表示,“在这一进展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的指标有所增强。”
当天发布的点阵图显示,18名美联储官员中,有13人预计基准利率将在2023年底之前至少上调一次;其中11人预计基准利率将在2023年底之前上调两次;有7人预计美联储最早将在2022年加息。
而3月时,大部分决策者(11人)预计基准利率将维持在近零水平直至2023年末。
自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区间,以缓冲疫情及相关封锁措施带来的严重冲击。自6月起,该央行开始每月净购买至少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的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降低长期借贷成本。
美联储还在周三重申,他们将继续购买债券,直到经济朝着就业最大化以及2%的通胀水平“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
自上次政策会议以来,劳动力市场的进展比他们预期的要慢。美国4月和5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分别为27.8万和55.9万,双双低于预期,尤其是4月,大幅低于100万的预期。与疫情前水平相比,5月就业人数依然减少了约760万。
但通胀水平却急剧攀升。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创2008年8月以来最快增速;核心CPI同比增长3.8%,为1992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此外,核心PCE指数4月同比上涨3.1%,也创下1992年7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经济进一步重启,需求方面的变化可能规模庞大、来势迅猛,而瓶颈问题、招工难以及其它制约因素可能会继续限制供应方面调整的速度,这加大了通胀可能比预期更高、更持久的可能性。
决策者们预计,到今年四季度,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将同比上升3.4%,高于3月时预计的2.4%。他们还将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从3月时预计的6.5%上修至7%。
此外,美联储官员们预计,美国失业率将在今年底降至4.5%,与3月时的预期持平,5月失业率为5.8%。
不过,美联储并未就何时开始削减其大规模购债计划作出表态,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承认,官员们在会议上讨论了这个问题。“经济显然取得了进展,”鲍威尔称,与会者就经济朝缩减购债的门槛迈近了多少进行了讨论。
“虽然距离实现‘取得进一步重大进展’的标准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与会者们预计,复苏的过程将持续,”他说道,“你可以把这次会议看作是‘就何时开始讨论进行讨论’的一次会议。”
在谈到利率预测时,鲍威尔表示,对于点阵图应持保留态度。他警告称,有关加息的讨论“远远为时过早”。
当天美联储还宣布上调两大管理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的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从0.10%上调至0.15%,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的下限隔夜逆回购利率(ON RRP)从零上调至0.05%。
近期美联储用于控制短期利率的一项关键回购工具的需求首次飙升至超过5000亿美元。纽约联储数据显示,周三59家参与的机构通过隔夜逆回购工具在美联储存放了总计5029亿美元的资金,这超过了周二创下的4974亿美元的前一个纪录高点,为连续第三天创纪录新高。
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规工具是货币市场基金等交易对手方将现金存入美联储的方式,具有收紧流动性的功能。
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其中道琼斯指数跌265.66点,跌幅0.77%,报34033.67点;标普500指数收跌0.54%,报4223.70点;纳斯达克指数收跌0.24%,报14039.68点。
美联储会议前瞻:12月加息50个基点概率提升;2023年有可能降息吗?|央行与货币
本周美联储会议仍决定保持近零的政策利率和QE购债规模不变,明显上调了今年的通胀预期,虽然重申通胀上升主要来自暂时的因素,但释放了两年后、即2023年较有可能加息不止一次的明显信号。相比今年3月公布预期利率路线时,联储决策者预计加息会更快到来。
美东时间6月16日周三,美联储会后公布,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的委员一致同意,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水平保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同时,美联储上调两大管理利率,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的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从0.10%上调至0.15%,和联邦基金利率区间的下限隔夜逆回购利率(ON RRP)从零上调至0.05%。
在利率政策方面,本次声明继续重申去年9月公布的利率前瞻指引,称FOMC“委员会的目标将是,在一段时间内实现通胀适度高于2%,以便让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通胀达到2%,并且长期通胀预期仍很好地锚定在2%。”
和前八次会后声明一样,美联储继续承诺,将为了支持美国经济而运用联储“所有范围”的政策工具。
会后公布的点阵图显示,和今年3月上次发布的点阵图一样,所有美联储官员均预计今年利率保持不变,在2023年之后的更长时间内,多数联储官员预计利率会升至2.5%,高于联储长期目标2%。不同于上次点阵图的是:
这意味着,本次有七成以上的美联储官员预计,联储会在2023年内加息,若一次加息25个基点,那么,本次有六成以上的多数官员都预计,到2023年末,美联储将在当前基础上至少两次加息。
美联储会后还宣布,保持当前每月12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规模不变,也和市场预期一致。本次联储的QE购债指引和前四次会议一样,均表示:“将增加所持的美国债券,至少每月购买8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4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直到对实现(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目标取得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为止。”
本次会后声明中,美联储并未给出任何调整QE购债的信号,也没有任何联储将开始讨论缩减QE购债的暗示。
4月的FOMC会议纪要显示,一些与会官员指出,如果经济继续取得增长,开始讨论调整购债步伐可能是合适的。这是美联储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在会议纪要中公开提到可能该讨论缩减QE。
但本次会议前,华尔街共识预期认为,美联储不太可能在会议声明中提及缩减QE。华尔街见闻文章提到,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类似的讨论可能会从本周开始,但还只停留在初步阶段,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购债计划的具体细节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高盛经济学家们则认为,关于缩减QE的正式讨论将在8月下旬开始,也就是年度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并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缩减QE。
会后公布的更新后经济展望数据显示,美联储官员上调了今年和2023年、即后年的GDP增长预期,下调了明年的失业率预期,上调了今、明、后三年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通胀率预期,并上调了今明两年的核心PCE通胀预期。
联储官员还将后年的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预期水平明显上调。这意味着,他们预计,到后年末,美联储将在当前基础上加息50个基点。
虽然联储官员的今年PCE通胀预期上调到了3%以上,核心PCE通胀预期也达到了3%,但明后年的这两类通胀预期都只是略高于2%这一联储长期平均目标水平。
美联储官员预计的中位值为:
在介绍经济情况方面,和今年4月上次会议声明一样,本次声明依然表示:“通胀已经上升,这主要是一些暂时性因素的体现。”
和上次会后声明一样,本次重申,“在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经济活动和就业的指标已经走强,疫情影响最为负面的一些行业仍疲软,但显示有改善。”
在新冠疫情方面,本次声明删除了前三次会后声明所说的“新冠疫情对美国及全球造成重大的经济困难”,增加了一句“疫苗接种的进展已经降低了新冠病毒在美国的传播”。
和前两次会后声明一样,本次声明仍认为,“部分经济将严重依赖疫情发展形势,包括接种的进展”。本次声明重申,新冠疫情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继续施压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经济前景的风险仍存在。”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50个基点!美联储如期放缓加息节奏 大幅下调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至0.5%
财联社(上海,编辑 史正丞)讯,北京时间6月17日凌晨,就在美联储公布“中规中矩”的FOMC决议同时,一同发布的经济预期引发了市场恐慌。
在市场最为关注的点阵图(加息预期)方面,相较于3月会议时总共有4名委员预期将在2022年加息、7名委员预计将会在2023年加息不同,6月会议点阵图显示总共有7名位员预计将会在2022年加息,而2023年有加息预期的委员达到13名。这也意味着超过半数的FOMC委员给出了提前加息的预期,中位数预测显示美联储将在2023年底前加息两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示,许多与会者认为加息所需的经济条件将会比预期更早得到满足。与加息预期提前同步的是,美联储在经济预期中也大幅提升了对于通胀(PEC物价指数)的预期,对于2021年PCE通胀的中位数预期从3月的2.4%提升至3.4%,核心PCE通胀中位数预期也从3月的2.2%提升至3%。
在同步发布的利率决议中,FOMC表示通胀的确出现了提升,但大多是反应过渡性因素。
受到加息预期提前的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在决议发布后一度跳水近1%,与此同时基准十年期美债收益率飙涨至1.60%附近。不过在鲍威尔极力安抚市场的努力下,后续三大指数跌幅显著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