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采购类型中的采购内容划分
汽车贷款的常见形式有哪些?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我是金程龙。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汽车贷款的放款流程。贷款的钱是由谁提供的呢?是银行通过金融渠道提供的,然后再转移到汽车销售公司。金融渠道有哪些呢?比如担保公司、券商融资租赁公司。这些都是金融渠道,它们通过赚取利差来盈利。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直接将贷款资金发放给汽车销售公司呢?因为只有在汽车销售公司上牌后,银行才会放款。但是,汽车销售公司需要等到上牌后才能提供车辆登记证书,这就需要一个垫资的中介机构,也就是金融通道。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汽车贷款的几种常见形式。
第一种是普通的常规贷款。如果你购买一台10万元的汽车,贷款8万元,月利率为2.5厘,也就是年化利率为5.8-6%左右。这个利率是很常见、很普通的。为什么月利率是2.5厘,年化利率是5.8-6%呢?这是因为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需要进行多次还款。这种贷款方式是债权,只能要求借款人还款,不能拿车辆作为抵押。
现在网约车最常见的一种贷款方式是高风险的常规贷款,贷款比例可以达到车辆价值的150%。举个例子,如果你购买一台别克汽车,批发价格只有95万元,但是官方指导价是17万元,因此可以贷款14万-15万元。这种贷款方式风险较高,需要通过担保公司来降低风险。月利率一般为4厘左右,年化利率约为9%。但是,司机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因为他们需要多支付50%的贷款金额,还要支付额外的利息。这种贷款方式没有车辆产权,只能要求借款人还款,不能拿车辆作为抵押。
第三种是正规的零首付融资租赁,可以贷款到车辆价值的100%。因为它可以将保险和购置税一起贷款,所以可以贷款更多的资金。这种贷款方式的利率也比较高,一般在月利率5厘左右,年化利率约为12%左右。因为融资租赁是一种以租赁形式归还贷款的方式,可以贷款100%,既有债权也有车辆产权。在还款过程中,租金是还款的主要方式,只有当租金不再支付时,才能获得车辆的产权。如果你还了一年之后选择退车,还需要支付违约金。这种贷款方式是产权,属于租赁公司所有,只有在租金到期之前才能回购车辆。只有在退车时需要支付违约金。这种贷款方式是以租赁形式销售车辆,是常见的几种贷款方式之一。
第四种是以租代购,也就是将车辆租给客户三年,约定三年后回购车辆的价格。这种贷款方式可以贷款超过车辆价值的100%。因为它是以租赁的形式归还贷款,所以可以贷款更多的资金。这种贷款方式的利率也比较高,一般在月利率20%左右。这种贷款方式的风险也比较高,因为它是经营租赁,而不是融资租赁。它不仅需要支付租金,还需要支付利息。这种贷款方式有车辆产权,但产权属于租赁公司,只有在租金到期之前才能回购车辆。只有在退车时需要支付违约金。这种贷款方式是以租赁形式销售车辆,是常见的几种贷款方式之一。
以上就是常见的几种汽车贷款方式。
联华证券分析常见的融资工具有哪些?融资炒股有什么形式?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提出,绿色发展的长远愿景催生了绿色投资市场,储能产业顺势走入快车道,投资热度水涨船高。
储能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有众多投资机会,各种各样的储能技术层出不穷,例如压缩空气、超级电容、飞轮、液流电池,也包括前新的材料和体系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到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00GW,其中电化学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00GW,热力学、机械、电磁等其他类型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200GW。同时,新型储能技术水平将显著提升,新型储能成本将显著降低,新型储能市场将显著扩大,相关的投资机会也随之增加
据企查查统计,截至目前,2023年储能赛道融资案例为53起,广泛涵盖了储能系统集成、PCS,锂电池和钠电池电芯及关键原材料等储能产业链的各主要环节。
7月5日,海辰储能完成45亿元C轮融资;4月17日,融科储能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3月20日,星源博瑞A轮融资数亿源、大锌能源完成pre-A轮融资数千万元、华锦新能源完成天使轮融资数千万元;3月28日,精控能源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3月18日,纬景储能完成超6亿元A轮融资等等。其中储能战略融资事件最多达23起,其次是A轮融资共18起。
根据清科研究《2023年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投资投向了与电化学储能相关的项目,其中的绝大多数与锂离子电池相关,少数其他方向项目包括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水系电池等。
股权投资市场对储能技术的选择基本上与储能市场中新型储能占比吻合,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锂离子电池在性能、价格和安全性等方面已较为贴合储能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储能技术路线仍存不确定性,多数机构对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技术路线仍持观望态度。
从融资额来看,融资额过8000万元的案例共19起,占到总案例数量的36%(未披露融资额的项目不计算在内),其中融资额超1.5亿的项目包括海辰储能、融科储能、国润储能、纬景储能、华纬科技、麦田能源、钠创新能源、派能科技、精控能源。
此外,今年还有多家储能企业预备走上IPO之路。7月3日,海辰储能在厦门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目前估值已超300亿元。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仅4年时间已经完成5轮融资,跻身储能龙头企业,其速度之快也是当下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发展蓬勃的一种缩影。
“从前些年光伏、锂电的发展来看,中途虽然都有阶段性调整,但国家鼓励支持的态度始终没有变,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是一个长远且持续的新能源战略,而不是阶段性产物。”有投资人认为,储能在未来几年将会成为最活跃的赛道之一。
新型储能细分赛道火热入局者也正发力做大蓝海,这一万亿赛道充满吸引力。
在宁德时代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达1892.46亿元,同比增长67.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17亿元,同比增长153.64%。
具体到各个业务板块,储能系统已然成为宁的时代的第二大主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79.85亿元,实现营业利润59.67亿元,毛利率达21.32%,有望成为今年主营业务中增速最快的板块。而回溯2020年年报,彼时的储能业务仅实现营收19.43亿元,这意味和宁的时代的储能业务在三年间呈现巨幅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跨界而来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跨界入局储能的上市企业已达11家,包括五粮液和工业富联这两家市值几千亿的酒业和消费电子龙头企业。
这些企业来自各行各业,涵盖了衣、食、住和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其入局方式各有不同,包括开设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入股或收购储能公司、新增经营范围等。转型后的业务则集中在锂电池等储能电池的上下游产业。
行业火热之下,转型新能源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不在少数。
“这对储能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说明行业的发展受到资本的关注,资本的加持可以提前完成大比例资金的投入和人才引进,能够超预期完成规模化生产,形成良机制。专业的认知和资源加成能够引导一种趋势,整体上也代表了社会的选择,选择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社会资源极大的节约。”一位新能源投资人向钛媒体创投家表示。
除了市场化的投资机构入局储能外,不少国资、产业基金也在重注新能源、储能赛道。
今年7月,以北汽集团作为产业方,联合昌发展及金融机构设立的安鹏绿色(北京)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
据了解,安鹏绿色(北京)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目标总规模为30亿元,重点布局以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及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政策为战略目标,以新能源智能汽车及新材料、高端制造领域为切入点,以京津冀地区为聚焦地域,采取产融结合手段,放大产业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引导助推效应,不断优化高精尖产业资源配置,促进汽车产业及高端制造行业绿色转型。
根据清科研究统计,参与设立储能领域基金的管理人背景比较多元,既有与电力或清洁能源相关的产业资本,如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的中国神华、国华投资、三峡集团、宁德时代、保利资本、上汽投资、国网英大等;也有将储能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的地方国资背景管理人,如江苏省投资管理、深创投等。
新能源绿色发展进程中,储能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从以上投资数据不难看出储能行业热度不减,下半年市场红利期依然广阔,相比风电和光伏,储能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有更多投资机会。
在最近一次行业论坛上,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提到把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跟能源交叉融合,这样才能出新的东西、新的领域、新的赛道,才能创造新的动能、新的优势。尤其是能源领域的一些民营企业真正掌握了新的前沿技术,有自己的革新技术且机制灵活,是真正有前途、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