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重现基建狂魔?产业链投资机会值得把握丨行业风口
元宇宙投资价值分析。
大家好,我是一名短视频创作者。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种未来性的概念-元宇宙。近年来元宇宙越来越受到大众、商界和投资者的关注。但是元宇宙真的是一个可以期待和投资的领域吗?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是一个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世界。在其中,现实与虚拟世界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流。元宇宙被认为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娱乐、教育、医疗等。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元宇宙仍然处于发展前期,需要时间和技术积累来完善。不过一些大型公司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投入资源和资金,如facebook、Epic Games等。这意味着元宇宙的概念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同关注和投资。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元宇宙领域中存在着不少骗局和陷阱,需要在涉足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调查。我们需要拥有一定的技术和知识储备才能够识别和避免虚假的投资计划。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作为一项未来性的概念,元宇宙的发展未来依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我们需要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并且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够在元宇宙的发展中立足并获得成功。
总之元宇宙是一个未来性的概念,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了解这个领域,理性投资才能够在其中长久发展。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警觉,在虚拟世界中保持清醒和谨慎。
昆明男子花3.9万投资“元宇宙”后,哭着走进派出所……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在ChatGPT等AI技术成为科技界“新宠”后,两年前曾引起极大关注的“元宇宙”概念,却被逐渐边缘化。
新旧技术的更替,也导致了很多元宇宙概念股大跌,相关公司业绩也记录下滑,比如“Facebook”母公司Meta,市值已经蒸发上百亿美元,而曾经价值10亿美元的虚拟房地产平台Decentraland ,如今也难免一落千丈的命运。这家全球最大的元宇宙地产销售平台,成交价中位数已从2022年的45美元跌至5美元,下跌近90%。
当然,受损的不止元宇宙行业公司,还有投资者。在2021年11月元宇宙大火时,曾以12.3万美元(约84.5万人民币)在Decentraland购买了3块虚拟地产的林俊杰,因该地目前总价值仅约1万美元,而浮亏91%。
NFT投资者张宇(化名)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在实际交易中,只有少数用户购买了虚拟房地产,或者Decentraland虚拟世界中可以NFT形式交易的土地。”
元宇宙房屋。
NFT的fans不止林俊杰
4月9日晚,林俊杰本人在微博发声疑似回应元宇宙房产暴跌:“听说最近很多人想帮我理财!”
“我一直很关注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而近几年我认为科技的发展真的很令我兴奋和惊讶,特别是在我举办了自己的线上演唱会之后。”2022年10月18日,林俊杰在RUG RADIO:GM NTFs直言,元宇宙就像新型的演唱会,一个连接歌手与歌迷、音乐人的新空间,通过元宇宙我们可以重建娱乐行业的很多方面。
2022年10月18日,林俊杰在RUG RADIO:GM NTFs分享自己对元宇宙的感受。
曾经,体育艺术界、收藏界、游戏娱乐界等人士纷纷投身NFT产业,周杰伦、余文乐、鹿晗等明星纷纷入局,在元宇宙内购置地产,购买NFT头像,或是发行自己的NFT。
2021年,滚石、时代杂志都宣布推出NFTs;一位名为Beeple的数字艺术家MikeWinkelmann创作的数字合成作品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了6,930万美元的价格,可谓震惊了整个艺术界。
封面新闻记者查询到,Decentraland此前宣称,购买虚拟地产后可以在上面建造自己的虚拟房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品牌,或展示自己非功能性的游戏收藏。
早在2021年11月,通过BNB和DOT等DeFi代币,以及基于NFT的加密货币打通公共市场投资者与区块链投资之间连接的上市公司Tokens.com,曾以大约250万美元的价格在Decentraland完成了一笔元宇宙土地交易。该公司表示,这是元宇宙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房地产交易,计划通过Metaverse Group进一步积累元宇宙房地产,将该地区开发成奢侈品牌的虚拟商业中心,就像Rodeo Drive或第五大道,然后将它们出租给有意向的品牌和零售商。
元宇宙树屋和其所有者。
据张宇(化名)透露,他在Metaverse中的投资组合的价值是其购买价格的9倍,而进行投资的原因和逻辑,听起来与在现实中的房产交易十分相似。“买地和买房的关键是位置,市中心的土地和公寓要比郊区的贵很多,海边的地即使离市区很远价格也并不低,因为临海的地也不多。”
为了确保数字不动产能够保值,不能无限供应,这对应着经济学上“稀缺性价值”的概念,互联网可能是无限的,但虚拟房地产不是。例如在“Decentraland”虚拟空间里只有 90,000块土地,每块长宽大约是50英尺(15.24米)。
但覆盖全球的虚拟房地产平台公司SuperWorld,却反其道而行,在赛博味道十足的元宇宙里提供648亿块土地,每块土地都可作为NFT出售。
无论你来自亚非还是欧美,出于对故乡的眷恋还是对异域美景的向往,都可以通过NFT的方式进行购买,在购买之后,还可以在这块土地上举办商业活动,但前提是,得有同样生活在该元宇宙世界的居民,才能为此买单。
在当时业内描绘的元宇宙蓝图下,的确非常诱人,但如今来看,这也就只是一套类似游戏皮肤的特效而已。
Decentraland可进行数字资产买卖。
风靡一时的元宇宙
元宇宙可追溯到的最早来源,是科幻作家尼尔·史蒂芬森于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在该书中脱离于现实的数字化虚拟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构建数字分身,可以把现实世界的所有实物场景再进行复制。
“人们不能在超元域中的任何地方随意现身,不能像《星际迷航》里的柯克船长那样凭借光束从天而降。这会引起混乱并激怒周围的人,也会破坏超元域的象征意味。在超元域凭空出现,或是骤然消失返回现实,这些事应当私下做才对,最好在自己家里进行。”在小说中描绘的数字化虚拟世界中,人们虽有各种限制,但却拥有全新的身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启完全不同的人生。
元宇宙的概念科幻、梦幻,以至于很多人对其趋之若鹜。元宇宙集团(Metaverse)的联合创始人迈克尔·戈德(Michael Gord)曾在采访时直言,对于那些想知道为什么一家公司想要在元宇宙中投资虚拟办公室的人,怀疑论者应该看看流行疾病是如何传播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这是你和朋友一起去的地方,你可以在那里体验会议和音乐会,Metaverse 将势不可当地成为世界第一的社交网络。”
元宇宙集团(Metaverse)官网。
封面新闻记者在查看元宇宙集团官网时发现,该公司拥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并持有大型区块链元宇宙——包括Decentraland、Somnium Space、The Sandbox、Cryptovoxels以及Upland——的虚拟NFT房地产组合。
迈克尔·戈德认为,在投资者中不乏认为元宇宙像素化的山丘中,蕴藏着黄金。“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纽约还是农田的时候来到纽约,你可以选择买下一块SoHo,”他说。 “如果今天有人想在SoHo购买一块房地产,那是无价的,它不在现实中,但同样的体验将在元宇宙中发生。”
Metaverse架构师Hunter Swihart曾表示:“每个人都看到大企业以数百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土地导致价格飞涨,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并补充说如果Decentraland 在不久的将来倒闭,他不会感到惊讶。
Decentraland时装周海报。
近日,Decentraland结束了为期四天的第二届元宇宙虚拟时装周,有60个品牌赞助时装秀,其中包括Tommy Hilfiger和Adidas等品牌。出席人数从第一届的108000人下降到26000人,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只有1000多人同时在线参与。
“我感觉今年的元宇宙时装周并不怎么引人关注。”The Verge的Jay Peters在参加活动后在推文中表示, 自己在时装周上走动时,周围通常只会看到一两个人。
元宇宙房屋销售图。
NFT为什么被投资者青睐?
在虚拟世界中的交易通常以加密货币进行,除了加密货币外,非同质化代币(NFT)是元宇宙内交易互换的主要方法。
NFT最大的潜力就是重塑流通性和价值重估。现实中的艺术品流通非常局限:艺术品首先要被验证真伪,而区块链技术却能保证数字艺术品的真实性;大众对艺术品价格要求高,大量中等价值的艺术品被淹没;传统艺术品的受众非常小,一般通过拍卖行成交,覆盖用户有限;很多作品难以分开销售。但NFT产品却无以上困扰,所以说NFT降低了数字艺术品的交易成本,极大提高了其流动性。
事实上,NFT这种特性也可以让用户来搭建整个虚拟世界的经济体系。NFT的特征在于赋予虚拟世界的无形资产以价值,以及产权和归属。这与现实世界一样,买到的虚拟物品是属于用户的,而不是属于某个科技公司的,他们可以主观地对这些虚拟物品进行处置。
这种“去中心化”的属性,赋予了元宇宙贴近现实的真实感。没有NFT的元宇宙,玩家恐怕得担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虚拟物品会转瞬即逝或者急速贬值,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科技公司很可能会滥用“发币权”。
2021年11月29日-2023年4月3日三家元宇宙房产公司售卖价格变化表。
前国金证券互联网传媒首席分析师、互联网怪盗团创始人裴培指出,可以利用经济学角度去思考虚拟世界的经济系统:其一,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守等量社会必要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在现实世界的劳动价值与在虚拟世界的劳动价值“等价”,这也就构成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经济联通。但现实世界物品的“复制难度”远低于虚拟世界,在中心化体系中这些虚拟创造物的价值难以用劳动时间衡量。
其二,供求价值论,商品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无内在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值就低;当求大于供时,商品价值就高。同样,在中心化体系下虚拟世界的供给可以是无限的,就像《王者荣耀》里的皮肤一样,而NFT赋予了虚拟世界拥有现实世界那样的经济体系的可能。
无论如何,元宇宙的住房市场并没能照搬现实。据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只有20到30人在买卖Decentraland房产,NFT地产每周交易量约为五万美元,而在一年前,该交易量为数百万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投资元宇宙:是风口还是虎口?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徐珊
编辑 | 云鹏
现在无论是参加活动还是听讲座,大家见面第一句都是“嗨,你今天(听说)元宇宙了吗?”,元宇宙已经成为了科技圈和投资圈业内人士见面必谈话题之一。
目前,行业内主流观点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在现阶段的代名词。从原来简单的网页浏览,到现在围绕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作为信息入口,甚至是出现了支付宝这样的全新支付方式,互联网的更新迭代总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影响。
Meta公司(原Facbook)所展示的元宇宙构想
在国内,互联网的每一次技术变革中,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传统互联网巨头都是其中重要的推动者。但现在,他们不但需要在现阶段继续争夺市场、留存用户,还要早早地为下一代互联网布局,避免被人甩在身后。
智东西通过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腾讯在今年10个月内已经至少投资了67家游戏公司,或许将以“游戏+社交”的方式接轨元宇宙;阿里巴巴也通过刚刚成立的XR实验室逐步实现元宇宙的四个阶段布局;百度早早在VR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开发百度希壤虚拟平台。
据彭博行业研究预计,元宇宙相关业务的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2030年将快速扩张到15000亿美元,六年的时间里几乎实现翻倍增长。BAT可能不在喊着“元宇宙”口号音量最大的几个玩家之中,但他们一定是布局最早、扎的最深以及业务范围最广的潜在巨头玩家代表,尤其是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内,我们可以看到BAT正在频频出手“元宇宙”。
如今,百度、阿里、腾讯在吃饱了前面几代互联网的红利后,面对下一代互联网将会如何提前布局?他们深耕互联网领域多年,在布局元宇宙方面又各有哪些优势?我们深入探索相关信息后,看到了BAT玩家布局元宇宙背后的业务逻辑和生态。
面对整个行业的大浪潮,背靠着互联网起家的BAT玩家们看起来比较冷静,但收集他们近一年在智能硬件、游戏等与元宇宙有关领域的投资信息后,我发现这些公司早已经开始招兵,布局自己的元宇宙。
1、10个月连投67家游戏公司,腾讯重金打造“游戏元宇宙”
游戏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入口”方式之一,因为它本身自带虚拟场景和虚拟人物形象,颇具元宇宙的雏形。据智东西不完全统计2021年,截止到今年10月,腾讯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游戏公司多达67家,平均4.5天投一家游戏公司。目前投资金额最高的是,腾讯在今年1月向Roblox Corporation投资了5.2亿美元,约35亿人民币。
2021年截止10月底腾讯所参投的游戏公司信息一览(来源:企查查、虎嗅等)
从目前的信息看来,腾讯在手游、端游以及VR游戏方面均有涉猎,还参与投资了一些与游戏内容、游戏平台搭建以及技术开发相关的公司。
不仅如此,国外的游戏大厂中也不乏腾讯的身影,并且早在“元宇宙”这股浪潮起来前,腾讯就已经参投了多个国外游戏公司。2020年,腾讯参与了“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G轮融资,并拿到了独家的中国代理商名额。
Roblox游戏内的场景
并且,腾讯还投资了以3.3亿美元的价格购入了Epic 40%的股份。此外,腾讯投资了虚拟音乐会运营商Wave和生成VR电影公司Original Force。
虚拟音乐平台Wave
在国内游戏生态方面,腾讯选择入股了国内VR游戏公司威魔纪元。据企查查显示,9月1日威魔纪元完成了工商变更,腾讯旗下的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增成为威魔纪元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6%。
腾讯一直在游戏方面广泛布局,一方面是游戏产业的投资本身就颇具升值空间,另一方面来看,游戏领域既能在现阶段给公司带来利润回报,同时还能与未来世界接轨,提前抢占元宇宙市场。
除了游戏之外,腾讯不但围绕着微信建立了包括电商、游戏、支付、生活服务等在内的完整生态体系,而且还围绕游戏为核心投资了有关直播、电竞在内多条丰富的产品线。由此看来,腾讯广泛的产业布局已经让其在下一代互联网中拥有较大的赢面。
国外分析师Not Boring理解的“腾讯元宇宙”
2、阿里:参与AR独角兽两轮融资,还自建VR硬件公司
与腾讯广撒网、多捞鱼的投资方式不同,从近期的资料来看,阿里的相关投资布局仍是围绕社交、电商以及企业服务为主。
阿里近期直接与元宇宙挂钩领域的投资可能要追溯到,2016年阿里先后参与了AR独角兽Magic Leap C轮和D轮融资。其中,Magic Leap C轮融资是由阿里巴巴集团领投,投资金额达到7.935亿美元。
Magic Leap展示的未来场景设想
难道阿里对“元宇宙”概念并不感兴趣?其实不然。
近日,天眼查显示,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阿里元宇宙”“淘宝元宇宙”“钉钉元宇宙”等多项商标。这意味着阿里已经开始逐渐看到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
不仅如此,据企查查显示,8月30日阿里成立杭州数典科技有限公司,将布局VR设备硬件领域,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含: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虚拟现实设备制造等。
而且,在2016年淘宝就上线了VR购物Buy+计划,人们在手机上就能“逛超市”,挑选商品。从这些动态来看,阿里似乎对投资其他企业布局元宇宙的方式并不感兴趣,更偏向于自己打造合适的元宇宙入口。
3、百度:借力爱奇艺,落实元宇宙硬件布局
与阿里、腾讯相比,百度在投资方面略显低调。据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百度今年截止目前为止,共投了7家与智能硬件相关的企业,涉及智能家居、机器人等。而与元宇宙相关的投资,可能还要追溯到2017年,百度参与了美国全息技术公司8i的B轮融资。
但近期百度对元宇宙的关注逐渐升温,据天眼查显示,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申请注册“metaapp”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网站服务、科学仪器。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百度入股的爱奇艺公司同样是国内元宇宙的重要玩家之一。据2020年爱奇艺向美国证劵交易所递交的上市文件显示,百度占爱奇艺总股本的比例为56.1%。
百度此前曾表示,将通过媒体视频服务爱奇艺,打造世界上最大的中文VR服务。而在爱奇艺发布了其VR头显奇遇3后,百度将拥有稳定的场景以及产品供应商和应用环境。
从BAT近期的投资动作来看,腾讯的相关投资主要集中游戏领域,并且还在加大投资力度。阿里、百度近期在投资上并没有明显的大动作,但此前都均有涉猎相关领域。
与元宇宙接轨,互联网公司不仅需要拓展业务范围,为自己增加赢面,更需要有优秀的研究团队和技术积累,为未来逐步走入元宇宙做好充足准备,不被其他玩家甩在后面。
1、全真互联网=元宇宙?腾讯F1工作室将打造开放世界
在元宇宙概念爆发之前,马化腾曾提出全真互联网的概念。他谈到,“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这同时也表示如今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已经逐渐成熟,虚实结合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趋势。
马化腾在腾讯集团出品《三观》年度特刊上提出全真互联网
在11月4日举办的腾讯生态大会Techo Day上,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AI Lab和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再次谈到这一概念,认为全真互联时代新世界不是VR、AR、MR,也不是数字孪生,而是真正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紧密结合,即虚实集成世界,需要4个关键技术点:现实虚拟化、虚拟真实化、全息互联网、智能执行体。
腾讯旗下的Robotics X实验室、F1工作室都涉及元宇宙相关业务范围。其中,F1工作室主要为下一代互联网研发游戏,即专门为元宇宙造游戏。
腾讯游戏首席引擎程序员毛星云10月21日在知乎发布招聘启事,宣布腾讯天美成立“F1工作室”,专注于原创3A级游戏研发。
他还在公告中表示,其中“F”指的是Future,似乎也在暗示着F1工作室所打造的未来正是面向未来世界,为进入元宇宙做好准备。
此外,今年4月腾讯对其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将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腾讯体育和WeTV,整合组建“在线视频BU(On-line Video Business Unit,OVB)”,归属于其PCG(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部)。
这次变革将其视频内容方面的业务进行相关整合,不但让其业务方向更具有凝聚力,同时还整合了庞大的内容资源,而这正是目前VR/AR产业在内容生态上的短板所在。
腾讯成立的23年时间里一共调整了5次组织框架,分别对应了互联网发展的五个阶段。此次由IEG互动娱乐物业群总裁姚晓光负责游戏和社交两大部门,或许也是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到来做好准备。
腾讯内部元宇宙布局
2、全力打造VR平台希壤,“基建狂魔”百度要去元宇宙继续干?
元宇宙的落地发展多数还是集中于VR/AR等领域,而百度在VR/AR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仅有百度AR实验室、VR实验室,还衍生出了VR内容平台、VR交互平台等。如今,百度大脑、百度智能云、百度地图以及搜索服务等能力都将为元宇宙的到来奠定技术基础,为元宇宙做好“基建”准备。
事实上,百度进入VR行业上已经有了六、七年时间,也获得了不少成绩。其中,百度智能云能帮助VR设备提高渲染效率,加强画面质感;百度希壤平台已经协助搭建百度世界大会设立VR会场、DEF CON CHINA Party等多个虚拟平台。
通过百度现有的产品来看,百度VR体验平台希壤或成为在元宇宙版图重要的一个产品,甚至可以说是百度的“元宇宙”基础版,同样也是百度在元宇宙方面的相关技术集成的成果。
今年年底,百度希壤即将在百度开发者大会上推出-6.0版本。为什么是-6.0版本?百度副总裁马杰解释道,“像希壤这样的平台,我们认为至少要用7年才能达到‘0.0’版本”。
这一方面体现出搭建一个真正的虚拟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等,同时也隐约透露出百度在VR产业布局的野心。
3、阿里为元宇宙建XR实验室,主攻虚实相融的四个阶段
今年10月,阿里巴巴趁着元宇宙这波浪潮,背靠达摩院研究所建立了XR实验室,并召集了李宏华、谭雄、施家栋在内的专家团队。
此次XR实验室是由谭平亲自坐镇,此人不但是3D模型和全息技术的大佬级专家,还曾任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阿里XR实验室负责人谭平
在阿里的云栖大会上,谭平讲到“我们今天熟悉的社交、电商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在元宇宙上都将会有新的呈现方式”。
他还谈到了阿里在元宇宙方面的布局将主要通过全息构建、全息仿真、虚实融合、虚实联动四个阶段,完成从现实社会到虚实相融社会的过渡。
其中,全息构建是指通过VR/AR等数字技术,“复制”一个新的世界,也就是我们说的元宇宙,同时能让用户沉浸在元宇宙世界里。比如说,阿里现在的VR购物、VR试衣间都是该阶段的相关产品。
而虚实联动主要是人们能通过改变虚拟世界来改造真实世界,这可能会成为元宇宙带给我们的最大惊喜之一。
云栖大会上展现的未来购物场景
“元宇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灰犀牛。”谭平表示,元宇宙的到来将通过显示和交互技术的改变,像移动终端一样重新改变各行各业的发展。
从现有的信息看来,在“元宇宙”热潮起来之前,BAT都已经看到了下一代互联网将涉及虚实结合等领域,并已经开始逐步调整业务方向,从自己的优势方面开始布局。
未来BAT将如何接轨元宇宙?百度、腾讯、阿里未来可能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转型方式。
首先来看阿里,阿里目前的产品多数都在围绕着其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以及支付宝支付平台为主,这两大平台都为阿里聚集了大量的用户体系和内容生态体系。
无论是淘宝直播,还是网络店铺都是相对开放内容体系,如何让用户们在下一代互联网体系中,同样也能拥有强大的创造力,输出更多的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就像现在的用户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开店铺,开直播,但以“虚实结合”为主的互联网时代里,如何教会大部分用户运用新的工具创造新的内容发展自己的业务,这将成为阿里接轨元宇宙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云栖大会上展现的未来购物中心
对于腾讯来说,在游戏方面的大量投资、研发和技术积累,这些同样是元宇宙的“敲门砖”。此外,腾讯即将研发的3A级开放世界游戏是一个自由且开放的游戏世界,随着游戏世界的开放进程不断扩大,这个世界可能会渐渐吸纳金融、教育等诸多领域,从而逐渐形成“元宇宙”。
但在这条赛道上,腾讯等玩家们不但面临着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后期维护和更新的难度加大等问题,而且如何创造出让用户满意的虚拟游戏体验,这是腾讯这些以游戏为“钥匙”,接轨元宇宙的玩家们需要考虑的难题。
剩下一种与元宇宙接轨的方式,是以百度、字节这样拥有相关硬件厂商的玩家们以自己的硬件为基础,并通过配套的“元宇宙”平台,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生态。就像苹果的iPhone一样,以优秀的硬件产品作为支撑,引入多方软件产品,逐步完善整个“元宇宙”布局。
这三条赛道上的玩家分别以内容社交体系、游戏以及硬件产品为核心,发力下一代互联网。但他们想真正走入元宇宙,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领头羊,仍需解决生产门槛、内容更新等难点。
结语:BAT能否拿到下一代互联网的“船票”?目前看来,阿里、腾讯、百度还是围绕自己现有的业务为主,运营的方式仍是针对现在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但随着元宇宙概念火热,今年下半年BAT也逐步加大布局与元宇宙有关的业务,发力下一代互联网。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以BAT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巨头,但事实上,以字节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玩家也同样在蓄势待发。对于科幻世界里的未知空间,这条赛道里的部分玩家是趁着热度为自己的公司带来更多新鲜血液,还有部分玩家正在悄悄为下一代互联网布局,希望凭借着底蕴,再度成为领头羊。
对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来说,互联网巨头们一定是其中重要的玩家,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迭,也许会拥有更多的后起之秀,抢占市场份额,这或许会再次改变整个互联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