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聚币网的虚拟币;聚币网coinegg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普洱币诈骗案告破:新一代庞氏骗局如何行骗“割韭菜”

[闽南网]

近几年,区块链、比特币、炒币等都成为了比较火热的词汇,但同时,针对这些而诞生的诈骗案也多了不少。

普洱币诈骗案告破

就在最近,深圳某公司发行了一种号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并有 100 亿藏茶背书的“普银币”出了事, 3000 多位投资者被骗,甚至有投资者数百万元打了水漂。

2017 年 6 月 15 日,深圳市=警方接群众举报称,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存在非法集资的情况。经查,该公司通过“趣钱网”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骗取被害人3. 07 亿元人民币,并有集资诈骗嫌疑。

而在2017年11月,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因招商投资广告中含有“普洱币的创世区块链由丰汇国际集团现有30亿的藏茶作为本位资产”等不实内容,违法广告共被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罚款120万元。

经调查发现,普银公司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平台对外宣称:其公司发布的“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币,是一种自称以百亿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聚币网”(虚拟交易平台)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2018年 3 月 28 日,警方对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集资诈骗案开展收网,成功抓获潘某东、熊某龙等犯罪嫌疑人 6 名。目前正在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为受害人最大程度挽回损失。警方督促其他在逃犯罪嫌疑人,尽快投案自首,主动退赃,争取从宽处理。

普洱币诈骗案:新一代庞氏骗局如何行骗“割韭菜”

第一步,是将虚拟货币包装上新鲜元素,披上“区块链”的外衣,给普银币穿上“马甲”,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利诱贪心之人。

第二步,是在前期进行疯狂宣传,吸引大量热钱进盘。

第三步,犯罪嫌疑人在前期拉涨币价,让“投资者”吃到一些甜头。根据警方侦查结果,价格的变动系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操作,一度将普银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该公司承诺将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通过两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扩大100倍,并宣称补充100亿元的藏茶作为支撑,实际上只使用了5000余万元的投资款对藏茶进行补充。

第四步,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导致投资人手中普银币毫无价值,损失惨重。该公司在发币时称资金将用于茶叶的投资,但在侦查中发现,投资人的钱被该公司以其他目的挥霍。(来源:南山警察、广州日报)

相关阅读:

普洱币诈骗案涉案金额最新进度 普银币是什么哪个平台

虚拟货币诈骗案:普银币 “区块链+普洱”割韭菜只需4步

普洱币是什么意思?普洱币诈骗案涉案金额、欺诈4部曲

普洱币诈骗案是怎么回事?诈骗经过是怎样的?

这两年,如果不晓得“区块链”“比特币”这些流行词,都不好意思出门。一时间,各种打着“去中心化”“运用区块链技术”旗号的虚拟货币大行其道,让人难辨真假。这不,深圳某公司发行了一种号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并有100亿藏茶背书的“普银币”出了事,3000多位投资者被骗,甚至有投资者数百万元打了水漂。

经调查发现,普银公司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平台对外宣称:其公司发布的“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币,是一种自称以百亿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聚币网”(虚拟交易平台)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第一步:穿上“马甲”

第一步是将虚拟货币包装上请输入描述新鲜元素,披上“区块链”的外衣,普银公司声称其发布的“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币),是一种自称以百亿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聚币网(虚拟交易平台)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第二步:粉墨登场

原来在聚币网的虚拟币;聚币网coinegg

第二步是在前期进行疯狂宣传,吸引大量热钱进盘。这家公司在互联网、社交平台、投资论坛上设立公号大肆宣传,甚至在星级酒店做路演,并承诺短时期内的高额回报。

第三步:引君入瓮

第三步,犯罪嫌疑人在前期拉涨币价,让“投资者”吃到一些甜头。但根据警方侦查结果,价格的变动系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操作,一度将普洱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该公司承诺将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通过两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扩大100倍,并宣称补充100亿元的藏茶作为支撑,实际上只有少量的库存藏茶。

第四步:收割“韭菜”

最后就是“割韭菜”了。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导致投资人手中普银币毫无价值,损失惨重。该公司在发币时称资金将用于茶叶的投资,但在侦查中发现,投资人的钱被该公司以其他目的挥霍。

同时,提醒广大网民,选币需谨慎,投资需慎重,不要听信一面之词,而是做好多方面的了解之后,再做定夺。

真正的虚拟货币:

1、真正的虚拟货币限量不增发!

2、真正的虚拟货币必须在国际交易平台交易,可变现

3、真正的虚拟货币有开源代码!有自己独立的钱包!每一个币都有自己的代码,有自己的价值。

4、真正的虚拟货币可以通过矿机挖矿!有自己特定算法。

原来在聚币网的虚拟币;聚币网coinegg

5、真正的虚拟货币是可以和比特币、美元兑换的!

6、真正的虚拟货币是可以相互兑现的!

叫停ICO后续:退还代币遭遇提现难题

来源:长江日报

本想颐养天年,却被掏空“养老钱”

老年群体成非法集资重灾区

国家稳,天下稳;百姓安,则天下安。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通的愿望。

提及国家安全,多数人会联想到间谍、特工、战争等方面,觉得离现实生活太遥远。实际上,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而是拓展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9年,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我市将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工作。自6月起,每月“一堂课”,讲好国家安全故事,真正让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让国家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当前,非法集资企业或个人打着各种项目投资、产品理财、高息分红、养老保障、互联网金融等幌子,以高息为诱饵,不断变换花样聚敛巨额资金,一旦参加,参与者损失惨重。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金融市场秩序,更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编造虚假项目,高收益背后隐藏大陷阱

“你看中的是别人给的收益

别人惦记的却是你的本金”

案例:

2016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判决结果。被告人蔡某一审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经查,2013年10月,蔡某为吸收资金、偿还债务,伙同他人注册成立浙江银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网上开设“银坊金融”P2P网贷平台,虚构投资项目进行宣传,以年化21.6%的投资利息外加投资奖励的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投资资金由瑞安市金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浙江瑞洋实业有限公司等全额本息担保、组织参观担保公司等手段吸引投资。

经审计,2013年11月至案发,蔡某共向1900余人非法集资2亿余元,造成1200余名投资人实际损失8800余万元。非法集资款绝大部分用于支付高额利息、归还债务、支付运营费用等。

解析:

“你看中的是别人给的收益,别人惦记的却是你的本金”,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所谓“高收益产品”背后隐藏的陷阱。

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或个人根本就不具备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资格,声称资金雄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宣传,以高息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许愿高额回报;有的则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等旗号,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老百姓赚钱不易,一定要警惕高利诱惑,投资时切记不要轻信所谓的小投资、高回报、低风险的虚假宣传,高额利息多陷阱。如果发现上当,要及时报警。

案例: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区的69岁老人卢某,最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感觉天都塌了下来。”

原来,她在北京中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做的“以房养老”项目出了问题,致使她背负了300余万、年息高达24%的贷款。和卢某遭遇类似的,还有数百名老人。

老人们究竟是怎样陷入这般境地的呢?据卢某透露,2017年,她被熟识的朋友拉去参加中安民生的“以房养老”的项目活动。该公司称,如果她把房产抵押,公司将按照年息4%到6%,每月固定支付养老金。根据与中安民生签订的合同,卢某在将自己的房子300万抵押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2500元。

直到贷款公司上门催债,卢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据她透露,之所以相信这个“以房养老”项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安民生在各种宣传中借用了国家的“以房养老”政策,打着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的名义。

今年3月,受骗的老人们陆续向公安机关报案。北京警方进行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了88名犯罪嫌疑人。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解析:

“以房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将住房反向抵押给保险公司,从而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金。这本是政府鼓励的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却被不法分子盯上。在高额经济收益的诱惑下,一些老人为了每月上万元的“养老金”,稀里糊涂地签署了一堆合同,最终因理财抵押而失去房子。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已不足以应对社会多种复杂现象,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成为不法分子欺骗的首选目标。目前,不法分子对老年人“下手”已经不限于保健品、中奖等“传统”骗术,与养老有关的高息理财成为新手段。

针对此类骗术,老年人要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深知“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也就不会落入圈套。倘若遇到类似情况,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要相信不法分子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可能都只是拖延。同时,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理性维权。

此外,子女不要只顾自己的工作,应多与老年人沟通联系,给予适时保护。

盲目跟风追潮流,投资方向雾里看花

炒作“区块链”概念成为诈骗、非吸“新坑”

案例:

2018年5月14日,深圳南山警方通报一起区块链非法集资案件。深圳市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趣钱网”P2P平台,非法吸收公众资金,集资参与者超过3000人,涉案金额约3.07亿元。

经调查发现,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平台对外宣称:其公司发布的“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币”),是一种自称以海量藏茶作为抵押的虚拟货币,投资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银币都有对等实物藏茶作为抵押。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聚币网”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然而,警方侦查发现,所谓买卖价格的变动系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操作实现的,一度将普洱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

实际上,该公司只有少量的库存藏茶。当大量投资人进场后,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导致投资人手中普银币毫无价值,损失惨重。

解析: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种分布式记账的计算机技术。目前,有些大企业已经涉足区块链领域,并运用该技术为公司提供信息化服务。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听到区域链只是利用区块链这个概念进行的非法集资、传销、诈骗。

举例来说,不法分子会把区块链说成是一项划时代的技术变革,会带领投资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有甚者,会抛出一份白皮书。在这份白皮书上,创始团队的成员个个拥有海外高学历,获得某某大奖,项目技术非常成熟,已经获得应用,大多内容用英文撰写,一些术语也让人晦涩难懂。

当前,非法集资呈现出向新领域、新业态蔓延趋势,网络化趋势明显、业务行为复杂化、滥用新概念等几个特点尤为突出。以“区块链”为名头的种种私募、众筹、集资项目,是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

遇上这种情况,投资者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被新潮的概念所迷惑。如果发现已受骗,应及时报警。

撰文:谭在龙 王芳 许春春 周洁

上一篇: 十年后柴犬币能涨到100元吗_柴犬币还会再涨吗
下一篇: 韩国金融监督院开设加密货币投资诈骗举报中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