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榜,使大湾区科创集群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连续五年列日本“东京-横滨”集群之后,在今年的榜单中,“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占据了榜首。在创新强度排名方面,该集群位居第45。
与此同时,“澳门-珠海”集群在2024年首次上榜之后,今年排名又上升两位,至98位。在创新强度排名方面,“澳门-珠海”位居第81。
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圳—香港—广州”“澳门-珠海”集群做了什么?未来还有哪些空间以及挑战?“登顶”之后,大湾区科技创新下一步该怎么走,将如何进一步向纵深迈进?第一财经进行了系列观察报道。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地图上,广深港与广珠澳科创走廊,串联起区域内最活跃的创新要素。其中的广珠澳科创走廊,已成为珠澳科技合作最活跃的区域。
沿着广珠澳科创走廊,正出现一批创新平台,例如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澳门中心和珠海·横琴中心的实体场地已全部启用;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吸引来自澳门、珠海、广州超280家科创主体加入;粤澳先进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获批组建,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在横琴设立产学研示范基地。
2019年初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