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8月8日消息,8月8日上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赵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哈萨克斯坦数字发展、创新和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副部长Tuleushin Kanys,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主席兼首席执行官Kathleen A. Krame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Takayuki It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Jeff Burnstein,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乔红,阿联酋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秘书长Mohammad Alshamsi,瑞士工程院院士Bradley Nelson,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此外,还有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金融投资界人士和来自全球133个国家的155名“汉语桥”青年选手等共700余人参加开幕式。

万钢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特别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以来,中国机器人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战略主线不动摇,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持续提升。作为机器人的高阶形态和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安全防护、家政服务、教育医疗等场景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聚焦这一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持续发力,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期待大家利用世界机器人大会这个平台,充分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并以此为契机增进共识、加强合作、共创智能科技的美好未来。

Kathleen A. Kramer代表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致辞,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加速器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在显著提升机器人在感知、认知、决策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推动其智能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过去四十年来,IEEE与中国电子学会在学术交流、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领域保持密切合作。未来,IEEE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开放与协作的理念,希望以世界机器人大会为桥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同行的联系,共享机器人发展脉动、共迎机器人发展机遇。

殷勇在致辞中表示,机器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塑造新型智慧生活的重要驱动力量。北京市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全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今年上半年产业营收增长近40%,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面向未来,北京将持续加大机器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

邹刺勇代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致辞,他指出,当前,机器人正在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融合,并深度重构产业现代化路径,有力驱动生产力大幅跃升。特别是作为智能机器人的最高形态、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创新迭代,并深度赋能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以本届大会为契机,与中国电子学会等众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并肩携手,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努力。

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启航,迄今已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十年间,全球机器人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智能水平加速提升、应用边界加速拓展、创新要素加速汇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他强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创新,活力在于合作,未来在于共享。期待与会各方利用世界机器人大会这个平台,激荡智慧火花、共绘发展蓝图、凝聚变革伟力,携手开启机器人造福人类的新纪元。

开幕式致辞环节由徐晓兰主持,她代表主办方对与会各方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十年前,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致贺信,为促进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机器人应用质效、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耕耘、久久为功,不但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更成为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景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致辞环节后进入报告发布环节,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乔红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通过系统梳理研判技术演进路径、行业应用场景及产业生态格局,从具身感认知、具身决策、具身智能控制、具身智能机器人设计、具身智能软硬件一致性、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工厂、具身智能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具身智能机器人集群及与人协同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源社区、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安全评估与伦理建设等十个维度全面勾勒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未来图景。

大会主办方中国电子学会视频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该报告由学会牵头组织行业权威专家编制,遴选出工业通用操作、汽车制造、3C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生产、安全应急、商业服务、家居服务、农业生产等十大人形机器人潜力应用场景,为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与产业化落地提供明确路径指引,为千行百业注入科技新动能。

此外,北京亦庄“机器人大世界2.0”正式启幕,相较于机器人大世界1.0,创新推出两大消费业态——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和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将以此为核心载体,与区内集聚的星海图、北京优必选、安川首钢等300余家知名机器人生态企业以及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重大创新平台等产业基础联动,构建集展示、交易、应用、体验于一体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综合生态新地标。

大会启动仪式环节,由机器人“天工”主持,领导和嘉宾代表共同为大会揭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参观世界机器人博览会,观摩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企业展台,与参展企业代表围绕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前景深入交流。155名“汉语桥”青年选手沉浸式探馆,在与前沿科技的近距离接触中触摸创新脉搏,感受科技世界的蓬勃魅力。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28家国际机构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支持,同期举办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汇聚ABB、库卡、费斯托、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大赛由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组成,将有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的10000余名精英赛手现场竞技。此外,大会还将围绕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国际合作、技术突破、标准检测、投融资、学术研讨、产业人才培养等方向举办31场活动。

大会同期,北京亦庄还将举办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塑造具有亦庄特色的机器人消费IP,激发企业端与消费端双向活力,实现活动影响力与消费转化的双重提升。作为本届大会的“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以消费节为契机,开设线上专属展区,面向消费者提供近千款机器人产品,覆盖未来生活助手、陪伴、教育、技术开发、养老助力等场景,实现高端制造与大众消费的无缝对接,让机器人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上一篇: 成都世运会丨签约6个产业项目!成都东部新区文商旅体融合“链”出产业新生态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