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防“卷”对外抗“压”,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面临突破考验

8月6日至7日,2025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举行,与会的业内人士、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有一个相近的判断,中国新型显示产业正面临着由大到强的嬗变。

在这个过程中,对内要防止行业内卷,对外要增强抗压能力。

不内卷,专注技术进步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理事长陈炎顺在演讲时表示,行业需要竞争,但需要按照市场的要求来竞争,在有序竞争中确保行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他同时强调,当前政府部门都在提倡不要去内卷,LCD行业(液晶显示器)应该说保持了行业的基本稳定,也保证了这个行业在市场环境依然严峻的前提下还能保持发展。

“我们呼吁大家,把这种行业的自律、自觉稳定住,让我们半导体显示行业成为第一个‘不内卷’、专注于技术进步的行业。这样我们就能够为国家、为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陈炎顺说。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梁新清6日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也表示,“可以很欣慰地说,与其他行业相比,新型显示产业的优势更为显著;与内卷严重的行业相比,这个产业表现非常出色。”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规模逆势增长17%,达到2198亿美元,其中,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占据全球半数,达到1080亿美元。

大而不强的情况依然存在

新型显示首批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年来,我国在显示面板大行业方面的投资已经以万亿元计。但领先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方面还存在短板。

在这一行业,虽然当前我国整体出货量达到全球的70%,然而实际销售收入并不理想,收入并未达到70%。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技术领先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高。如果形象地比喻,就是别人在吃肉我们在喝汤。

现在,新型显示产业的技术迭代还在加快。梁新清此前表示:“当前,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目标是做成‘长板’产业,不仅实现产业链安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强有力的支撑,更要实现创新引领,承担起推动全球显示产业持续发展的责任,对全球显示产业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我们发展这个产业的本意是为全世界打工,这肯定不行。”梁新清进一步说,如此大的投入对整个基础产业和上游产业没有一点拉动作用,那也是不行的。

为了追赶产业差距,实现G8.5及以上液晶玻璃基板国产化,国家有必要统筹资源,发展国内领军企业。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上游正逐渐解决生产在国内、材料在国外、关键材料看脸色的窘境,实现装备、材料大比例本土化的跨越。

对外增强抗压能力

当前,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面临挑战,上游核心原材料(如国产化率最低的基板玻璃)推进国产化进程中遭遇到阻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内新型显示企业希望突破外部束缚。

“基板玻璃之于显示面板,正如硅片之于芯片——既是物理载体,更是技术命脉。”梁新清这样比喻。

作为国内新型显示行业上游的一家规模化龙头企业,正面临国际行业巨头的13起调查和诉讼。记者注意到,国际巨头之所以频繁提起调查和诉讼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在新型显示产业方面技术逐步靠近和市场占比的增强。

数据显示,目前在该产业高端领域,国际巨头占比达到50%以上,国外企业总占比在90%左右,留给中国企业的空间不到10%。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不要小瞧这不到10%的占比,有新兴力量加入市场竞争对价格影响很大。

前述企业相关负责人举例道,随着这一领域的某款高端产品国产化,一片玻璃售价从1000多元降到二三百元。这就是市场中的搅动效应,会给普通消费者带来利益。

针对外部压力,这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行业巨头需要巩固领地,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后来者设置障碍,但最终会寻求利益均衡的最大公约数。

中科院院士、新型显示产业领域权威专家欧阳钟灿6日在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在遵守国际规则前提下,加强技术交流与联合研发,推动全球产业链共赢。”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上一篇: AI进化速递 | OpenAI正式发布GPT-5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