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产上半年收入下降近两成,高端消费市场竞争激烈

7月30日,港资开发商恒隆地产(00101.HK)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总收入港币49.68亿元,同比仍下降19%。

作为恒隆地产核心业务的物业租赁收入仍呈现下降的趋势。报告期内,恒隆地产共实现收入港币46.78亿元,同比下降3%;其中,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按港币计值下跌2%,实现港币31.9亿元,同比下降约2%。

具体来看,内地的商场组合整体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收入表现,报告期内实现人民币24.12亿元。恒隆地产表示,“面对消费模式转趋审慎,抑压高端零售销售表现,我们针对客户独特喜好推出多元化市场营销项目,以刺激消费和带动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商场组合大致录得收入增长。”

这其中,老牌重奢商场上海恒隆广场以人民币8.22亿元的收入稳居各商场之首,出租率也保持在98%。但内地高端零售市场面临的压力仍明显地体现在这一重要项目上,“客户对高端消费渐趋谨慎导致租户销售额下滑8%”。

同样位于上海的港汇恒隆广场整体表现更佳,租金收入实现人民币5.97亿元,同比微增1%,租户销售额也同比上升10%;同期,出租率维持于99%。无锡恒隆广场、大连恒隆广场的租金收入也同比增长5%以上。

此外,收入规模相对较小的天津、武汉、沈阳项目租金收入明显下滑,最大降幅超35%。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伟柏在提到该问题时也坦承,在上述三城面临压力,跟当地市场竞争、商场定位等因素都有关。

在内地办公楼方面,恒隆旗下5个项目都各自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出租率也较2024年末出现明显下滑,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下跌5%至人民币5.28亿元,跌幅主要由出租率下降和租金下调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恒隆地产董事长陈文博在2025年初设定了一个业绩目标,即全年的租赁收入增长个位数。恒隆在上半年的租赁收入整体还是呈下跌的趋势,这也意味着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今年下半年。对实现收入的“微增长”,卢伟柏表示有信心在第三、第四季度实现。

今年6月末,与上海恒隆广场距离仅1公里的兴业太古汇,落地了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的全新概念地标、全球首个“路易号”,吸引了大批客流。对此,卢韦柏表示,目前零售项目的“体验”很重要,现在的顾客到商场除了购物外,还会想要打卡、期待能有更多的体验,所以也会学习这种方式,在商场的每一个角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体验。

目前备受关注的莫过于正在建设中的杭州恒隆广场。这一项目是恒隆在2018年时以超百亿总价拿下,历经约7年的建设,终于进入尾声。卢伟柏透露,项目的商场部分预计会在2026年年中开幕,目前预租率已达81%。

这一还未开业的重奢商场已经物色好了要扩展的部分,恒隆地产将向杭州百大租下了位于延安路546号的杭州百货大楼南、北楼物业,租期自2028年4月起,共20年。

卢韦柏透露,租用的杭州百大两栋物业预计会在2029年成型。而新租用的物业不单单是项目体量增加40%,也把原本的沿街展示面从90米增加到290米,从展示方面来讲,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商场氛围也会大大提升。同时,杭州恒隆广场未来的收益和回报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上一篇: 海啸来袭,平台启动日本酒店退改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