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数字藏品发行火爆 监管密切关注金融风险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
4月1日,“亚洲天王”周杰伦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其持有的无聊猿BAYC#3738 NFT已被盗,疑似被钓鱼攻击。据悉,该NFT在2022年1月由黄立成赠送给周杰伦。
价值百万NFT被盗
4月1日,周杰伦在 Instagram 上发文称,被电话告知自己此前获赠的BAYC #3738 NFT 被钓鱼网站偷了,他以为是愚人节的玩笑,没想到查看后发现真的没了。并在文后附上“大家请小心”和“这不是愚人节玩笑”的标签。
来源:Instagram
据了解,BAYC #3738 NFT系周杰伦于今年1月从友人处获赠。LOOKSRARE信息显示,该NFT在今日稍早时间从周杰伦地址转出后,短短1个小时内便多次转手,并分别以130 ETH、155 ETH 的价格转手交易。以当前ETH价格计算,周杰伦的被盗的NFT价值超过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320万元。
来源:LOOKSRARE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NFT并没有其宣传的那么安全,而由于盗窃成本低,收益却极高,因此对于NFT账户安全还应多加小心。
什么是NFT?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包括jpg和视频剪辑形式)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可以买卖。
听起来比较抽象,我们先来说说同质化 Token:比如以太坊、比特币等,我有一个比特币,和你的一个比特币交换,完全不影响它的价值,我拥有的还是一个比特币。就像我手里的 100 块和你手里的 100 块可以互换一样(如果不考虑上面编码不一致的话)。
但是如果我手里有张演唱会门票,不一定愿意换你手里的一张演唱会门票,因为我的门票和你的门票位置上面的位置肯定是不一样的,有可能我的在前排你的在最后排,这个座位号门票上面都清清楚楚写着的,两张门票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NFT 就和演唱会门票类似,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不像比特币或以太坊一样,能分割成 0.1 个或 0.01 个 .NFT 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张演唱会门票,拿到其中半张,是无法入场的一样。
那么,NFT 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们知道互联网是个可以让信息自由流转的世界,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等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瞬间转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可以说互联网极大地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些文字、图片、视频被转移的时候,其实转移的是副本,原件还保存在本地。当一张图片被互联网传播了无数次之后,到底哪份是原件、哪些是副本,谁还能分得清楚呢?
NFT 因为具备唯一标识的特点,所以加载了 NFT 的文字、图片、视频相当于在数字世界有了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
无论这些信息被复制多少份,带有 NFT 身份标识的是原件。而且 NFT 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可以让带有 NFT 的信息在不需要中介巨头的情况下自由交易。
价值千万藏品被盗后被低价转卖
2021年是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爆火的一年。根据DappRadar数据显示,2021 年全年NFT的交易额超过了 230 亿美元,其中排名前100的NFT藏品的底价市值达167亿美元。
不过伴随着价值猛增,NFT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和黑客们的目标,相关NFT盗窃事件层出不穷。
基金君曾在2月报道过一起天价NFT藏品被盗事件,海外一名用户发文称自己刚刚丢失了所有的BAYC 系列NFT,这些NFT随后被黑客以低10倍左右的价格转卖了。他表示,黑客以100个以太坊卖掉了他的所有藏品,总价值仅27.5万美元(大约180万元人民币),但按照藏品的稀缺性、不可复制性来看,他的藏品价值应该在1000个以太坊,大约270万美元(约1728万元人民币)。
事后虽然这些NFT被交易平台Opensea“冻结”了。但可惜的是,根据区块链数据,实施盗窃的黑客的电子钱包已经成功转移了价值约150万美元的600以太坊到其Tornado Cash的账户上。
值得注意的是,周杰伦被盗的NFT藏品与这位用户同属于一个项目——无聊猿游艇俱乐部及其衍生作品变异猿游艇俱乐部。
根据Opensea数据,无聊猿游艇俱乐部(BAYC)启动于2021年4月30日,由10000个具有不同特征和属性的猿猴NFT组成,上线时定价约200美元一个。在推出当晚,10000只生成卡通猿便全数售罄。当时这些卡通猿的成本仅为0.08以太坊。
不久后,这些“猿猴”的价格便一飞冲天,并成为NFT市场上最火爆的项目之一,NBA球星斯蒂芬·库里、歌手林俊杰、贾斯汀·比伯、周杰伦、麦当娜等一众名人纷纷入手无聊猿NFT头像。其中,贾斯汀·比伯入手的无聊猿NFT成交价更是达到130万美元(约830万元人民币)。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NFT并没有其宣传的那么安全,而由于盗窃成本低,收益却极高,因此对于NFT账户安全还应多加小心。
国内平台去金融属性
除了黑客盗窃风险外,价值暴增的NFT项目在监管尺度和性质标准领域也存在广泛争议,国内方面更是存在炒作、洗钱和金融产品化等风险,因此,目前国内平台数字藏品的重点均在于收藏属性,而不是金融属性。
根据天风证券的研究,NFT还存在一是炒作问题,即NFT的限量发行与稀缺性容易引起炒作热,出现价格泡沫;二是是原生资产无法确权问题,即区块链技术虽然能够对已上链的数字内容进行信息溯源,保证数字内容上链后的真实性和所有权归属,但在数字内容被铸成NFT之前的资产确权环节却存在漏洞,铸币平台无法确认数字内容的版权归属;三是能源消耗问题,即激增的NFT产品及交易量会消耗大量能源,对气候造成负面影响。
则发表评论称,目前国内对于NFT的法律性质、交易方式、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尚未明确,NFT存在炒作、洗钱和金融产品化等风险,对于NFT投资应该保持谨慎态度,警惕“击鼓传花”式的金融骗局。
而从目前国内NFT数字藏品发展来看,较大的数字藏品平台“鲸探”、“幻核”均将重点放在数字藏品发行上,且都不允许数字藏品的转售交易行为,并多次采取措施整治数字藏品场外交易和炒作行为。腾讯微信平台也于近期下架了相关数字藏品平台小程序,并封禁了大批涉嫌“NFT 数字藏品交易”业务的微信公众号。
综合中国基金报、澎湃新闻、百度百科
责编:王江龙
本文来自【河南广电-映象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腾讯都玩不下去,NFT为何光速“滑跪”?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在社交媒体上,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项目Moonbirds正成为新的话题热点,1万件作品以 2.5ETH(4.8万人民币)在几个小时售空。据 NFTGo.io数据显示,4月16日至18日,Moonbirds交易量占整个NFT交易市场的25%,上线5天以来价格涨幅超过100%。
在国内市场,NFT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是2021年6月支付宝和敦煌美术研究所联合发布两款 NFT非同质化代币,全球限量发售的敦煌飞天和九色鹿皮肤卖“爆”了,初始发行单价仅为10个支付宝积分+9.9元的两款皮肤,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最高被炒至150万元人民币一个。而此后蚂蚁链澄清,仅支持数字藏品持有者、在持有180天后无偿转赠给符合条件的支付宝实名好友,转赠功能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变相炒作。
“国外的才是真正的NFT,国内的叫数字藏品,只收藏、暂无二次交易。”一位投资者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目前,海外市场NFT交易可使用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在中国市场主要用人民币交易,成为文创行业通过线上方式走进更多人生活的一种潮流,阿里、腾讯、B站、小米等互联网大公司纷纷打造了自己的业务平台。同时,反对数字藏品炒作已成为国内数字藏品行业共识。
NFT的相关金融风险也引起了监管注意。 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下称“三协会倡议”)。
数字收藏品成文创新宠
蚂蚁链之后,2021年8月,由腾讯PCG事业部上线NFT APP幻核并启动“NFT艺术家计划”,陆续发行了敦煌文创数字壁画、靖江王府“摩崖五福”数字石刻、中国航天数字徽章等数字藏品。
2021年12月起,阿里拍卖数字拍卖平台陆续发行了陕西华山景区(5A)、陶艺村富陶博物馆(4A)、西安城墙景区(5A)、西安碑林文旅、遗址博物馆等文旅文博类数字藏品,并开设了数字电竞、数字音乐、数字表情、数字非遗、数字功夫、数字植物等类目。
进入2022年,NFT作为“元宇宙”概念的热点快速铺开,2022年1月,国内首个网文IP数字藏品《大奉打更人之诸天万界》开启预约,限量2000份,于1月8日正式发售。这是基于腾讯云“至信链”技术协议发行的加密数字商品,是阅文集团入局数字藏品的首期项目。
1月5日,B站官方认证号“哔哩哔哩数字藏品”发布一条动态,宣布旗下首款数字艺术头像“鸽德”正式开放报名,全网限量2333个。B站正式进入了发行数字藏品的大军。
2022年元旦,小米对外发布数字藏品“芯纪元”3D模型,OPPO也推出了Find N元宇宙奇旅数字藏品限定礼盒。
据记者了解,不少文创行业的企业,也试图通过发行数字藏品来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爆款产品,间接推升了相关程序开发技术公司的量。华中地区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最近来咨询NFT数字藏品技术的客户明显增多。据其了解,国内的这些区块链都有开放的接口平台,对接比较规范,开发难度不大。
金融企业也在积极推进数字藏品在IP打造推广方面和技术的融合。招行在35周年庆之际,对员工定制投放了12万只喵厂NFT数字藏品。据悉,招行NFT数字藏品设计制作,从创意策划直至成品上线,历时120天,由招行一链通提供技术支持,由开放许可链提供可信权益证明。一链通是招行金融科技战略指引下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开放许可链是招行联合中国信通院、深圳公证处等10多家单位共同打造的大型联盟链网络。
“NFT数字藏品目前来说是比较火热的赛道,多地方省市也开始搭建属于当地的数字藏品平台,”速途元宇宙研究院首席探索官赵佳茹表示,我国国内的主流数字藏品发行平台也分为两大方向,一方面是互联网头部企业旗下的数藏平台以鲸探、幻核、百度为例,这类型的平台不支持二次交易,以联盟链为主;另一方面是以公链技术为基础的唯一艺术、NFTCN(Bigverse)、TopHolder头号藏家等开放转赠、二次交易等功能。
另外一位投资者认为,与曾经风靡的众筹、盲盒等一样,国内NFT数字藏品的交易受到限制,仍然难以完全避免炒作,但是“数字藏品好过加密货币,至少一部分人会在传播过程中接受到艺术品的美育。”
监管警示风险
4月21日据外媒报道,韩国或将出台首个NFT监管规则,NFT有可能被认定为证券。韩国金融当局宣布,韩国金融委员会将在不久后公布《零碎投资等新型证券事业相关方针》,并劝告其他零碎投资事业者研究证券性质,根据方针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范NFT金融证券化,国内也有动作。三协会倡议提出,不在NFT底层商品中包含证券、保险、信贷、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变相发行交易金融产品。不通过分割所有权或者批量创设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质化特征,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ICO)。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持续挂牌交易、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变相违规设立交易场所等。
“NFT的交易明显具有涉众属性。”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2022年NFT相关的交易市场有望迎来规范,预计规范的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NFT数字藏品发行、交易、保存等主要流程开展规范,包括相应的版权保护机制或行业标准等;另一方面则是涉及NFT相关的平台交易管理,比如设置相应的准入机制等。
按照《证券法》,所有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定条件,经过中国证监会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2016年,曾经风靡一时的互联网股权众筹,因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特征,被有关监管部门查处叫停。
赵佳茹认为,NFT数字藏品的收藏价值得到肯定,实现藏品经济从物理世界的实物向数字化转变,满足元宇宙时代用户对于数字化产品收藏需求。为了规避国内的NFT数字藏品平台存在炒作、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警惕ICO“死灰复燃”,数字藏品二次交易功能或将受到严格管控。
苏筱芮建议,从事NFT相关业务的机构需要对照三协会倡议,及时调整内部合规机制,将重心放在保护知识产权、打造精品数字文创方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超过10万亿,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近4万亿。4月15日晚间,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文创金融之夜的讨论中,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表示,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关系表现得更为密切。孙若风认为,随着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新技术以及技术集成时代到来,科技界与文化艺术行业的融合将更加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