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国际现货交易是骗局吗;哈尔滨现货交易所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四看三思等一夜,教您护好钱袋子丨省基金业协会提醒投资者远离非法集资

近年来,以“投资理财”为名义的非法集资案例屡见不鲜,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一带一路”、“支持三农”、“金融创新”、“区块链”、“股权投资”等旗号,通过编造“高收益”、“低风险”项目,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侵害公众利益。“3.15”临近,为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黑龙江省基金业协会提醒非法集资“骗局六大手段”,请广大投资者擦亮眼睛,向非法集资说不。

擦亮眼睛防范“非法集资六大手段”

目前,非法集资主要展现有六大骗局手段,分别是:

1 利用P2P网贷、网络金融互助、网络众筹、第三方理财等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非法集资;

2 利用贵金属、石油、大宗商品等现货或期货交易进行非法集资;

3 利用原始股、企业上市、高息债券、投资基金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4 利用房产售后返租、物业分割销售等进行非法集资;

5 利用高科技项目开发、养老机构、民办教育、涉农互助组织等非法集资;

6 利用假冒民营银行、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四看三思等一夜”保护好钱袋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返利是套路。设局人抓住了人们的防备心不足却“爱财心切”的心理,让骗局屡屡得手,那么我们如何保护好钱袋子?一定要“四看、三思、等一夜”。

一看融资平台合法性。融资主体设立应经有关部门批准,销售的产品应登记备案,相关内容可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或行业监管部门网站查询。(注:登记备案不是行政审批,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

二看宣传方式。私募基金不得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集资款用在实体经营还是投向不明?获取利润的途径是否合法。

四看参与集资的主体。私募基金不得向社会公众即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三思是,

何为等一夜?

投资回报率越高,投资人越要提高警惕,应咨询专业金融机构后再做决定。

最后,黑龙江省基金业协会提示广大投资者:不规范的经济活动蕴藏着巨大风险,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理财、股票、债券、基金和吸收开发项目资金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保护好切身利益。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徐佳亮 记者:周辰

编辑:马云鹏

无本金、无囤货、无风险就能赚钱?——揭秘“无货源开店”骗局

一、冒充公检法诈骗

主要形式: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骗子甚至还会制作假“通缉令”,以达到操控被害人的目的。此类诈骗常由台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实施,他们利用台湾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免签的便利,将窝点设置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的国家,并将诈骗目标逐步转向境外华侨及留学生。为绕开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诈骗分子在拨打诈骗电话时规避“公安局”等敏感词汇,以电话欠费停机、快递包裹有问题等为切入点,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立即以添加“QQ”“微信”“笔录QQ”等名义,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被害人进行后续联系。在这类骗局中,骗子能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甚至银行卡号,而这些公民个人信息都是诈骗团伙购买所得。现在的诈骗“黑科技”不断升级换代,诈骗分子不仅在电话中冒充公检法人员,还诱使受害人安装以假乱真的“公安系统”APP。这类APP打着“公安部”的旗号,表面上是由受害人自行操作,看似公正、公开,而实质上受害人在APP上填写的各类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密码,会实时被犯罪嫌疑人掌握,迷惑性非常强。

典型案例:2018年8月1日,张家口市赤城县某公司财务张某,被犯罪分子电话冒充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通过视频聊天、发布“通缉令”的方法,以其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诈骗资金500万元。赤城县公安局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案件开展侦查,对涉案资金进行追溯、止付,将500万元骗款成功拦截,成功阻止了一起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特大电信诈骗案件。

警方提醒:一是留意来电号码。此类案件中,大多数来电都是通过改号软件从境外拨打,来电显示上会有“+”或“00”等前缀,如出现此类异常,可以基本判定为骗子无疑。二是假冒检察官、法官人员多为南方口音,当对方来电不符合常用语习惯时,就要存疑。三是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通知你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上网浏览自己的通缉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将此类材料邮寄到个人手中。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四是如实在不能辨别真伪,请拨打来电号码当地的110进行核实(当地区号+110)。

二、兼职类诈骗

主要形式:诈骗分子先是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渠道广泛发布兼职广告,号称给网店提高商家信誉可以“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当受害人轻信其虚假宣传后,诈骗分子即要求受害人在某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的物品进行,其中购物所需费用即本金由受害人支付,诈骗分子承诺在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同返还受害人。在最初几单任务时,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返还本金并支付小额报酬,使其放松警惕。随着受害人量不断增多,诈骗分子最后会以未完成任务量、网络故障等诸多理由不按事先约定返还本金和报酬,而是要求受害人继续并投入更多的本金,使其越陷越深,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受害人多为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有的甚至被骗十几万,给当事人和家庭都造成巨大伤害,严重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社会影响恶劣。

典型案例:2019年2月,受害人魏某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兼职信息,想着轻松赚钱的她在询问过事宜后,开始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先后在购物网站上盈利。忽然有一天,魏某发现自己注册的账户被冻结了,不能返还本金,需要重新付款。骗子称系统权限出现问题,需要李某完成更多任务,客服的回答滴水不漏,魏某只能信服,再次付款,一步步陷入了诈骗团伙设下的陷阱。当李某完成最后一笔转账后,之前热情主动的客服犹如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了,魏某最终被骗十余万元。案件发生后,深州市公安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过大量调查取证,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张某、李某等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3月13日在陕西、江西、河北、四川四省同时行动,一举抓获全部犯罪嫌疑人。

警方提醒:网络诈骗的实施者准确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在最开始的时候,骗子会以练习业务流程为幌子,成功,购物本金和佣金可以迅速返还。受害者尝到了甜头、一旦上钩后,就需要完成连续任务,数额达到一定规模,骗子又会以各种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诱导其向诈骗账户再度汇钱。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骗子“拉黑”后才发觉上当受骗。最为恶劣的是,当诈骗团伙骗取完受害人的现金后,还会诱导受害人通过各大银行和网络金融平台借取小额贷款,进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钱财。网络本就属于失信违法行为,不可从事此类工作,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侦查。

三、冒充熟人领导电话诈骗

主要形式:受害人接到电话后,诈骗分子直呼其名,并用领导口吻要求“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当受害人以为是其某位领导或熟人,并问“是某总、某局长吗?”诈骗分子便作肯定答复。几天后,诈骗分子再次来电,称自己正在开会,找借口要求受害人准备现金送给客人。稍后,诈骗分子会要求改为向某账号转账汇款,此后继续冒充领导或熟人实施诈骗,直到受害人发现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在河北衡水市某乡镇工作的张某,在汽车站坐车时,收到来自自己“镇长”的短信,称急需两万元钱,张某立刻向哥哥借款两万元给“镇长”转账,事后张某哥哥联系镇长问何事借款,镇长称并无此事,方知被骗。2019年3月,衡水市公安局桃城分局立案后迅速展开侦查,最终奔赴广州市番禺区将诈骗犯罪团伙一网打尽,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和深挖中,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掌握了大量的受害人姓名和电话,他们面向全国各地的不特定人士打电话,电话拨打的次数多了,便增加了成功的概率。当受害人遇到某一个特定声音,以为是自己熟悉的人,就对此深信不疑了。事实上,受害人只要陷入对方的圈套,转账往往在短时间内完成。犯罪分子收到钱后又会很快转移出去,整个过程一般也不会超过三四个小时。对此类诈骗,一是听口音,这种诈骗类型具备比较强的地域特征,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较重,当接到这类口音电话时,要提高警惕。二是问虚实,对方获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问对方是否是身边可以看到的人,如对方顺口回复,就可确认是骗子无疑。三是如不能确定对方身份,可详述具体事件进行确认。如对方称是单位领导不方便直接问时,可向同事侧面了解领导相关情况,谨慎核实。

四、QQ(微信)冒充老板(亲友)诈骗

主要形式:诈骗分子通过假冒企业老板的微信、QQ等,添加企业财务人员为好友,随后,模仿老板的口吻向财务人员下达转账指令,又或者将财务人员被拉进所谓“公司高管群”,让财务人员信以为真,将钱款打入诈骗分子指定的账户。

典型案例:某日,秦皇岛单某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让其加入公司QQ群,进群后其经理“张某”称其正在开会,要求其与另一位“老总”联系签合同的相关事宜,单某看到经理的头像就是本人也没有多想,在和另一位“老总”联系的时候,对方以合同有问题为由要求退还48万余元保证金,单某在“张某”的指挥下转走款项。到了下午,单某见到张总的时候提及此事,发现张总对此并不知情,方知被骗,报案后秦皇岛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现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警方提醒:一是微信、QQ添加好友要谨慎,发现QQ、微信被盗,马上通知亲友、同事,防止冒你之名行骗。二是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财务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轻易转账或违规操作。三是不要在QQ、微信上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五、 网络招嫖诈骗

主要形式:诈骗分子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利用虚拟定位软件在繁华地带发布色诱信息,引诱招嫖人,一旦有人上钩,就会在之前,以先交保证金、交通费等名索要红包,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2019年1月份,衡水市桃城区居民李某,被不法分子以提供服务为名诈骗4千余元,衡水市公安局桃城分局立即组织民警围绕资金流、信息流进行研判,3月4日成功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发现犯罪分子购买大量微信、陌陌账号,借助虚拟定位、魔音变声等软件设置圈套诈骗钱财,受害人1000余名。

警方提醒:招嫖行为本身违法,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行骗更是肆无忌惮,广大群众一定要洁身自好。上网看到此类信息时请不要理会,一旦经不住诱惑就很容易掉进诈骗分子的陷阱。

六、 投资理财诈骗

主要形式: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鼓吹自己能准确预测股票、期货等的涨跌,塑造所谓的“专家”“大师”“白富美”形象,有的诱骗受害人参与投资,收取高额“会员费”“服务费”;有的推销各类“荐股软件” “荐股平台”,以“免费使用”和“高盈利”为诱饵,将用户导流到软件平台,参与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现货交易或境外期货交易,其实这些交易系统都是伪造的。骗子可以在后台实时操纵行情,伪造交易记录,骗取受害人大量资金。

典型案例:2018年10月,武邑县公安局接到侯某报案,称其在家中上网时,发现有关购买的网站,被人拉入投资群,被诱骗在非法网站平台上投资购买,最终遭骗4万余元。案件发生后,我省警方迅速开展案件侦办工作,于2019年4月1日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抓捕犯罪嫌疑人20余名,串并案件上百起,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警方提醒:投资有风险,投资理财一定要到正规平台,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财知识并不靠谱,一旦涉及汇款转账就要警惕了。此外,不要被社交平台上所谓高回报的贵金属、原油、期货等投资、“推荐股票”之类的说辞所迷惑。

七、征婚交友诈骗

主要形式:诈骗分子将自己伪装成为相貌堂堂的成功男士或者美丽可爱的年轻女子,通过相亲网站、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与受害人网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甚至诱惑被害人参与网络、网上购买、网上投资等,骗取钱款。

典型案例:唐山居民杨某报案称,其在婚恋网站上认识一男子,该男子冒充某投资平台维护人员,通过推荐高收益手机投资app,以高额收益为诱饵,诱使其在平台充值投资,诈骗资金20余万元。接警后,遵化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攻坚,专案组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研判,先后两次前往福建开展工作,最终成功捣毁犯罪窝点2个,抓获正在实施诈骗犯罪的嫌疑人吴某等14人,缴获作案电脑16台,手机30余部。目前,该案1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遵化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一些网络上的所谓“贴心暖男”或是“温柔美女”,都是照片加变声软件拼凑出来的,而其真实面目是躲在电脑或手机后面的诈骗分子。他们的手机同时登录几个微信号,与陌生人通过微信加为好友后,就朝男女朋友、确定男女朋友方向聊天,感觉对方上钩后,就以各种理由,比如最近没发工资、家人生病,甚至没钱买水果等理由向对方索要钱财。感觉对方有钱,他们就多要,感觉没钱就少要,直到对方没有利用价值,他们就会拉黑然后失联。最近,这类诈骗又有了新套路,就是将婚恋诈骗与投资诈骗相结合,出现交友过程中拉你“投资”的“骗中骗”。骗子大多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或到平台“充值”,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对此类诈骗,一是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防止对方以虚拟身份实施诈骗。不要轻信网上发过来的图片和视频。二是不要随意转账或者汇款,当素未谋面的网友忽然提及财物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

八、、贷款诈骗

主要形式: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微信群、QQ群等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有的假冒银行发送短信,拨打电话邀请持卡人提额,诱导持卡人按照其要求操作,骗取公民个人信息;有的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通过收取受害人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2019年4月,沧州河间市陈女士在家中接到一个自称是某某担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问其是否需要办理贷款业务,在进一步的了解后,陈女士先后和多个该公司员工、经理,及“银行工作人员”通话,以手续费、保证金、刷流水等名义被骗十万余元。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瞄准的是那些急需用钱又对信用卡使用缺乏了解的人,精心杜撰剧本,受害人很容易就上钩。目前,有不少银行把信用卡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所以一些公司提供贷款服务、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如何分辨真伪。申请办理任何可透支的金融类卡时,都会受到申请单位的严格审查,并核定金融类卡的消费额度。绝对不会是所谓的“工作人员”承诺您多少就是多少。整个申请过程都是免费的,即使涉及交费,也会让你到单位或银行办理,并给予相关收据、收条。切莫被所谓的“高额”“低息”或“无息”诱惑。

九、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主要形式:受害人接到电话后,诈骗分子自称是淘宝、京东或其他购物平台的客服或卖家,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或者“退货给补偿”等,引诱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或引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等,将钱卷入自己的账户。

典型案例:2019年3月,沧州任丘市张某购买一汽车用品,迟迟没有到货,4月,张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圆通快递”客服的电话,称货物在路上丢失,可以给张某赔偿,加微信之后以银行卡、支付宝无法收款,信用分不达标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诈骗受害人十万余元。

警方提醒:一是当遇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或者拨打正规客服,不要轻易点击所谓店家提供的网址,更不能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二是各类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不会提出让用户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及转账要求。三是银行卡号、验证码信息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

十、机票改签诈骗

主要形式:受害人订购机票后,收到诈骗分子发来的“飞机故障或天气原因航班取消,与客服电话联系”的短信。当受害人与短信中的诈骗分子假冒的“客服”电话联系后,“客服”会引导受害人在支付宝或微信钱包进行操作,在“转账平台”上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和验证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钱转到骗子账户。

典型案例:2018年7月19日,保定涿州的刘某收到一条短信,信息的内容是其在前几天购买的机票因天气原因,不能按时起飞,需要更换航班,最后附上一个客服的电话。随后刘某拨通了电话,客服声称将退款900元作为补偿,在客服的指挥下,刘某在不知情情况下银行卡被转账20000元。

警方提醒:在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先购买乘客的订票信息,然后发短信到乘客的手机上,说“您定的机票,航班要取消了,你是要改签,还是要退票,改签或者退票收取20元的手续费。”留一个手机号码,为了看起来像客服电话,在号码前加了“0086”。如果乘客回电话,诈骗分子就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退款的名义骗取对方的银行卡信息进行转账。对此类诈骗,一是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应拨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向机场工作人员核实。二是切记退票、退款是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的,更不需要先行汇款。

来源:河北省公安厅网站

投稿邮箱xtgongan909@126.com

【头条】公安部刑侦局紧急公布:这10类电信诈骗超多人上当!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

当前,不法分子利用日益发展的通信技术和快捷支付技术,在非接触状态下,设计花样繁多的骗局实施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处于高发多发态势。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公安部刑侦局整理近年来十大高发多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给出案例和防骗提醒:

手段一:冒充公检法

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骗子甚至还会制作假“通缉令”,以达到操控被害人的目的。

此类诈骗常由台湾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实施,他们利用台湾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免签的便利,将窝点设置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的国家,并将诈骗目标逐步转向境外华侨及留学生。

为绕开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诈骗分子在拨打诈骗电话时规避“公安局”等敏感词汇,以电话欠费停机、快递包裹有问题等为切入点,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立即以添加“QQ”“微信”“笔录QQ”等名义,利用网络聊天工具与被害人进行后续联系。

在这类骗局中,骗子能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甚至银行卡号,而这些公民个人信息都是诈骗团伙购买所得。

现在的诈骗“黑科技”不断升级换代,诈骗分子不仅在电话中冒充公检法人员,还诱使受害人安装以假乱真的“公安系统”APP。这类APP打着“公安部”的旗号,完全由受害人自行操作,看似公正、公开,更具迷惑性。

案 例

2018年9月5日,桂林市荔浦县一单位财务出纳吴某被不法分子电话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诈骗资金521.7万元。公安机关已抓获涉案人员29名,冻结涉案账户资金1500余万元,扣押黄金66千克、铂金1千克。

防骗小贴士

1、留意来电号码。此类案件中,大多数来电都是通过改号软件从境外拨打,来电显示上会有“+”或“00”等前缀,如出现此类异常,可以基本判定为骗子无疑。

2、假冒检察官、法官人员多为南方口音,当对方来电不符合常用语习惯时,就要存疑。

3、公检法人员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通知你核查资金、将钱款转移到“安全账户”,更不会让你上网浏览自己的通缉令或者逮捕令,或者将此类材料邮寄到个人手中。 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4、如实在不能辨别真伪,请拨打来电号码当地的110进行核实(当地区号+110)。

手段二:、贷款

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微信群、QQ群等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有的假冒银行发送短信,拨打电话邀请持卡人提额,诱导持卡人按照其要求操作,骗取公民个人信息;有的以办理大额低息贷款为饵,通过收取受害人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案 例

2018年9月,深圳反诈中心组织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刑警大队在侦办一起网络贷款诈骗案件系列案件中,发现不法分子通过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将潜在贷款对象作为侵害目标,以电话营销贷款和提升各网络贷款平台贷款额度为幌子,收取手续费后拉黑受害人。

12月17日,深圳市公安机关出动286名警力,对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的3个作案窝点开展收网行动。截至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30名,串并案件500余起,缴获大量作案工具、诈骗话术和公民个人信息。

手段三:兼职类

诈骗分子先是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等渠道广泛发布兼职广告,号称给网店提高商家信誉可以“足不出户、日赚千元”。当受害人轻信其虚假宣传后,诈骗分子即要求受害人在某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的物品进行,其中购物所需费用即本金由受害人支付,诈骗分子承诺在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同返还受害人。

在最初几单任务时,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返还本金并支付小额报酬,使其放松警惕。随着受害人量不断增多,诈骗分子最后会以未完成任务量、网络故障等诸多理由不按事先约定返还本金和报酬,而是要求受害人继续并投入更多的本金,使其越陷越深,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受害人多为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有的甚至被骗十几万,给当事人和家庭都造成巨大伤害,严重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社会影响恶劣。

案 例

2018年7月,受害人李某在QQ上收到好友发来的兼职信息,梦想轻松致富的她在询问过事宜后,开始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将自己账户内的1万多元现金分批通过向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对方。

忽然有一天,李某发现,对方说账号被冻结了,不能返还本金,需要重新付款。骗子称系统权限出现问题,需要李某完成更多的任务,才能返还本金。客服的回答滴水不漏,李某只好照做,再次付款,一步步陷入了诈骗团伙设下的陷阱。

看似熟练的对话,其实是犯罪分子提前设计的诈骗剧本,他们早已对受害人的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设计了各种情况下的应对话术,逐步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当李某完成最后一笔转账后,之前热情主动的客服犹如人间蒸发,再也联系不上了。

防骗小贴士

1、网络诈骗的实施者准确掌握了受害人的心理。在最开始的时候,骗子会以练习业务流程为幌子,成功,购物本金和佣金可以迅速返还。

受害者尝到了甜头、一旦上钩后,就需要完成连续任务,数额达到一定规模,骗子又会以各种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诱导其向诈骗账户再度汇钱。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骗子“拉黑”后才发觉上当受骗。

最为恶劣的是,当诈骗团伙骗取完受害人的现金后,还会诱导受害人通过各大银行和网络金融平台借取小额贷款,进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钱财。

2、网络本就属于失信违法行为,不可从事此类工作,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供给警方,以便警方侦查。

手段四:冒充熟人领导电话

受害人接到电话后,诈骗分子直呼其名,并用领导口吻要求“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当受害人以为是其某位领导或熟人,并问“是某总、某局长吗?”诈骗分子便作肯定答复。

几天后,诈骗分子再次来电,称自己正在开会,找借口要求受害人准备现金送给客人。稍后,诈骗分子会要求改为向某账号转账汇款,此后继续冒充领导或熟人实施诈骗,直到受害人发现上当受骗。

案 例

在甘肃兰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珊珊,睡梦中被电话吵醒,对方声称“我是你的领导”,听声音很像上司孟主任。尽管口音略有些异样,但珊珊想到最近孟主任做了牙科手术,可能因此声音变了,就没起疑心。

第二天早上8点多,快到单位的她再次接到了“变了声”的“孟主任”的电话。虽然对垫钱这件事有些不乐意,但珊珊平时对孟主任敬畏有加,不敢多问,再加上对方反复强调留好凭证,可以报销。

珊珊就没有再怀疑,半小时内先后3次在ATM机上向“孟主任”转账3万元。事后,她一核实,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骗小贴士

诈骗分子掌握了大量的受害人姓名和电话,他们面向全国各地的不特定人士打电话,电话拨打的次数多了,便增加了成功的概率。

当受害人遇到某一个特定声音,以为是自己熟悉的人,就对此深信不疑了。事实上,受害人只要陷入对方的圈套,转账往往在短时间内完成。犯罪分子收到钱后又会很快转移出去,整个过程一般也不会超过三四个小时。

对此类诈骗,有以下三点提示:

1、听口音,这种诈骗类型具备比较强的地域特征,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较重,当接到这类口音电话时,要提高警惕。

2、问虚实,对方获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问对方是否是身边可以看到的人,如对方顺口回复,就可确认是骗子无疑。

3、如不能确定对方身份,可详述具体事件进行确认。如对方称是单位领导不方便直接问时,可向同事侧面了解领导相关情况,谨慎核实。

手段五:冒充网购客服退款

受害人接到电话后,诈骗分子自称是淘宝、京东或其他购物平台的客服或卖家,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或者“退货给补偿”等,引诱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或引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等,将钱卷入自己的账户。

案 例

2018年6月6日,嘉兴市居民黄某报案称,被不法分子冒充“天天快递”的客服,以需要撤销投诉并给予3倍的理赔为诱饵,诱使其点击钓鱼网站的方式被骗19980元。

公安机关经过大量工作,捣毁窝点11个,抓获赖某等福建龙岩籍犯罪嫌疑人40余名,扣押手机80余部、手机卡500余张、银行卡700余张、作案电脑20余台、现金50万元,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

防骗小贴士

1、当遇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或者拨打正规客服,不要轻易点击所谓店家提供的网址,更不能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

2、各类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不会提出用户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及转账要求。

3、银行卡号、验证码信息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

手段六:QQ(微信)冒充老板(亲友)

诈骗分子通过假冒企业老板的微信、QQ等,添加企业财务人员为好友,随后,模仿老板的口吻向财务人员下达转账指令,又或者将财务人员被拉进所谓“公司高管群”,让财务人员信以为真,将钱款打入诈骗分子指定的账户。

案 例

广州白云的赵女士突然收到微信信息,一个和老板一模一样的微信添加好友请求。赵女士没多想就加了,印象中老板是有第二个微信的,所以她并未怀疑,而且这个“老板”刚添加完好友,就用一种相当熟悉的口吻和命令式的语气向她下达工作指令。

赵女士公司规模并不算特别大,所以老板时不时也会亲自过问账目。从当时的聊天记录来看,在拿到公司流水单的5分钟之后,对方就发来了一个截图,要求汇货款33万到一个账号,并流畅回答了赵女士的一系列问题。

但是到了中午,真假老板两个人同时联系赵女士。真老板吩咐她一件事情,假老板又跟她在微信说另外一件事。赵女士把事情原委向真老板和盘托出后,才醒过神来,立刻冲到银行,但是已经太迟,对方账户的钱款已经转走。

防骗小贴士

1、微信、QQ添加好友要谨慎,发现QQ、微信被盗,马上通知亲友、同事,防止冒你之名行骗。

2、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财务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违规操作。

3、不要在QQ、微信上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手段七:网络招嫖

诈骗分子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利用虚拟定位软件在繁华地带发布色诱信息,引诱招嫖人,一旦有人上钩,就会在之前,以先交保证金、交通费等名索要红包,实施诈骗。

案 例

2018年10月14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居民徐某报案称,被不法分子以提供服务为名实施诈骗。警方发现1个以海南省儋州籍人为首的招嫖诈骗犯罪团伙,涉及受害人1000余名,涉案金额160万元。

防骗小贴士

招嫖行为本身违法,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行骗更是肆无忌惮,广大群众一定要洁身自好。上网看到此类信息时请不要理会,一旦经不住诱惑就很容易掉进诈骗分子的陷阱。

手段八:投资理财

诈骗分子在社交平台鼓吹自己能准确预测股票、期货等的涨跌,塑造所谓的“专家”“大师”“白富美”形象,有的诱骗受害人参与投资,收取高额“会员费”“服务费”;

有的推销各类“荐股软件” “荐股平台”,以“免费使用”和“高盈利”为诱饵,将用户导流到软件平台,参与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现货交易或境外期货交易,其实这些交易系统都是伪造的。骗子可以在后台实时操纵行情伪造交易记录,骗取受害人大量资金。

案 例

重庆市云阳县公安局在工作中发现1个以荐股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嫌疑人赵某、张某夫妇成立公司,租用高级写字楼,在无任何股票经纪资质的情况下,招募没有证券业务知识的人员,编写话术模板,以向他人推荐股票收取“信息费”为由实施诈骗。

警方锁定嫌疑人的身份和窝点,随即组织警力赶赴广西桂林,与当地警方联合开展集中抓捕行动,当场抓获嫌疑人154名,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

防骗小贴士

投资有风险,投资理财一定要到正规平台,在微信群、QQ群等交流理财知识并不靠谱,一旦涉及汇款转账就要警惕了。此外,不要被社交平台上所谓高回报的贵金属、原油、期货等投资、“推荐股票”之类的说辞所迷惑。

手段九:征婚交友

诈骗分子将自己伪装成为相貌堂堂的成功男士或者美丽可爱的年轻女子,通过相亲网站、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与受害人网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甚至诱惑被害人参与网络、网上购买、网上投资等,骗取钱款。

案 例

哈尔滨居民杨某报案称,其在婚恋网站上认识一男子,该男子冒充“”网上平台维护人员,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其在平台充值,共计被骗93万元。截至目前,公安机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

防骗小贴士

网络上的“贴心暖男”或是“温柔美女”,多半都是照片加变声软件拼凑出来的,而他们的真实面目是躲在电脑或手机后面的诈骗分子。

他们的手机都同时登录几个微信号,与陌生人通过微信加为好友后,就朝男女朋友、确定男女朋友方向聊天,感觉对方上钩后,就以各种理由,比如最近没发工资、家人生病,甚至没钱买水果等理由向对方索要钱财。感觉对方有钱,他们就多要,感觉没钱就少要,直到对方没有利用价值,他们就会拉黑然后失联。

最近,这类诈骗又有了新套路,就是将婚恋诈骗与投资诈骗相结合,出现交友过程中拉你“投资”的“骗中骗”。骗子大多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或到平台“充值”,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应对此类诈骗,需注意以下两点:

1、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防止对方以虚拟身份实施诈骗。不要轻信网上发过来的图片和视频。

2、不要随意转账或者汇款,当素未谋面的网友忽然提及财物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

手段十:机票退改签

受害人订购机票后,收到诈骗分子发来的“飞机故障或天气原因航班取消,与客服电话联系”的短信。

当受害人与短信中的诈骗分子假冒的“客服”电话联系后,“客服”会引导受害人在支付宝或微信钱包进行操作,在“转账平台”上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和验证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钱转到骗子账户。

案 例

2018年4月12日,浙江瑞安的陈女士在家收到一条飞机出故障被迫取消的短信。几天前,她的确在网上购买了从温州飞往郑州的机票。因为短信信息和她订购的机票完全一致,陈女士就放松了警惕,按短信内容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之后被诈骗10万余元。

防骗小贴士

在此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先购买乘客的订票信息,然后发短信到乘客的手机上,说“您定的机票,航班要取消了,你是要改签,还是要退票,改签或者退票收取20元的手续费。”

留一个手机号码,为了看起来像客服电话,在号码前加了“0086”。 如果乘客回电话,诈骗分子就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退款的名义骗取对方的银行卡信息进行转账。

应对此类诈骗,需注意以下两点:

1、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应拨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向机场工作人员核实。

2、切记退票、退款是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的,更不需要先行汇款。

但求倾尽所有,惟愿天下无诈

来源:北京刑侦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抹茶交易所app官方下载最新(抹茶交易所官方网址)
下一篇: 比特币为什么能换钱?一文详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