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丨6月2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健康提醒】
走路“脚踩棉花”,当心颈椎病
走路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侯宇提醒,走路时出现“脚踩棉花感”,当心颈椎病,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
侯宇表示,颈椎用久了,就像“机器零件退化”一样,肌肉力量下降,变得不禁用了,再加上剧烈运动、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因素,会对脊髓产生压迫,进而造成脊髓受压或缺血,双下肢会缓慢出现麻木、发冷、疼痛和走路不稳、步态笨拙等症状。如果出现踩棉花感,例如头重脚轻、摇摇欲倒这类感受,应提高警惕,一开始是偶尔发作,逐渐会变重。
【医学探索】
复合维生素可改善老人记忆衰退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研究显示,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补充剂能有效减缓与年龄相关的记忆力下降。
在该研究中,超过3500名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主要是非西班牙裔白人)被随机分配到四个组,在三年内每天服用多种维生素补充剂或安慰剂。每年年底,参与者在家中进行一系列在线认知评估,旨在测试海马体的记忆功能,海马体是大脑中受正常衰老影响的区域。结果发现,到第一年结束时,与服用安慰剂的人相比,每天服用多种维生素的人的记忆力有所改善,这种效果在患有潜在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中更为明显。
【疾病防控】
社会隔离、孤独或增加死亡风险
《自然-人类行为》发表研究显示,减少社会隔离和孤独或能提升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此前有研究显示,社会隔离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行为,导致营养不良和缺乏运动,而且社会隔离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此外,孤独还与睡眠障碍和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对此,研究人员对90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开展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在18岁及以上,70%的研究对象年龄在50岁及以上。研究人员发现,社会隔离和孤独与全因死亡和癌症死亡风险升高显著相关,社会隔离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医药进展】
济川药业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获批
济川药业宣布,全资子公司济川有限生产的抗生素产品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获批。
阿奇霉素的抗菌机制是和敏感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的23S rRNA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和阻止50S核糖体亚单位的组成。阿奇霉素最先由克罗地亚Pliva公司研制合成,后将全球的生产和市场开发权进行转让,由美国辉瑞公司和意大利Sigma-Tau公司授让进行全球开发。该药有片剂、胶囊剂、干混悬剂、注射剂、滴眼剂等剂型上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原研于1995年8月在国内上市,商品名为希舒美,规格为0.1g,持证商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知识更新】
限制性断食或能够增强跑步能力
《自然·代谢》发表一项研究发现,断食或许还能增强跑步能力。
该研究采用白天限制性断食(DRF)的方法,即只允许小鼠们在清醒时段进食,从而通过调节代谢生物钟,改善线粒体功能和脂质代谢状态,使小鼠的跑步耐力比夜晚进食或自由进食的同类增强近100%。研究人员发现,DRF对肌肉代谢产物的昼夜变化有显著影响,DRF主要会影响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多种关键物质(如瓜氨酸、戊酰基肉碱等),从而重编程肌肉代谢状态,有效改善线粒体代谢功能,让肌肉更好地抵抗长时间跑动导致的疲劳和能量消耗。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整理
校对 柳宝庆
论伟哥们的“前赴后继”:人口老龄化下的长远趋势
HIV老龄化的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关注。自1980年代以来, 50岁以上HIV感染者的比例逐渐上升。2015年, 17%新诊断的HIV感染病例发生在成年人>50岁, 许多人还患有艾滋病。
2014年, 美国约45%的HIV感染者年龄在50岁以下, 27%年龄在55岁以下, 6%年龄在65岁以下。而我国60岁以上感染者病例也从2010年的4751例上升到2017年的19815例,构成比从7.4%上升到14.7%。
这其中,传播方式在这一感染人群中也存在明显特点:男男性行为(MSM)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异性接触是老年女性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2015年按年龄分列的HIV新诊断病例(美国)
老年人新发感染一直在增加,且据我国数据统计,接近1/4确诊的老年人并没有上药,这不仅仅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更重要是背后折射出的潜在传播风险,实在需要引起重视。
那么,究竟老年人感染HIV会面临什么问题呢?
正常衰老对健康的影响
在NA-ACCORD中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观察组) 的12196名初治患者中, 从40岁开始, 治疗24个月后的免疫反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但对病毒抑制没有影响。
一项评估3015例患者 (401人年龄在50岁以上) 的前瞻性研究发现, 尽管能实现更好的病毒学抑制, 但从HIV进展到艾滋病的风险也更高 (HR 1.52; 95% CI 1.2-2.0)。
文献报道HIV老年感染者的依从性可高达95%。在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中, 年龄增长降低了27%不依从的风险 (RR 0.72;CI 0.64-0.82)。评估短期和长期不依从的老年感染者研究也表明, 这两组都有显著减少 (分别为RR 0.75;CI 0.64-0.87 和 RR 0.65;CI 0.50-0.85)。
与40岁以下患者相比, 60岁以上患者报告的蛋白酶抑制剂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64%:35%)。
另一项针对508例初治患者的研究发现, 毒性引起的抗病毒方案变化也与年龄增长有关,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使肝肾功能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以及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变化。
2002年至2009年对门诊HIV感染者与血清阴性者的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检查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骨折和肾功能衰竭。
多病理的独立预测指标 (p < 0.001) 包括年龄较大 (OR 1.11)、男性性别 (OR 1.77)、CD4最低点小于200 (OR 4.46) 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持续时间 (OR 1.01)。
老年人由于其特殊性,往往都面临着主动检测可能性不大、诊断太晚、药物不良反应和药药相互作用突出等问题,这都要求我们需要对这一群体进行特殊化管理。
备注:首次医疗人员认证成功者可联系小编获得本文的幻灯(中文)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拉米医生微信公众号:lamidr(长按可复制到微信搜索框或直接搜索拉米医生即可关注)
参考文献:
1.http://www.cdc.gov/hiv/group/age/olderamericans/index.html
2.Taffet GE. Normal Aging. UpToDate. Wolters Kluwer Health, 2014.
3.Althoff KN, Justice AC, Gange SJ et al. AIDS 2010;24:2469.
4.Grabar S, Kousignian I, Sobel A et al. AIDS 2004;18: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