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0f4;2470f4口径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要发烧,也要理性,从24-70F4聊聊佳能常见镜头的选购思路

此前在微头条里有朋友提到要先看这颗镜头的评测,特此奉上!

24-105mm F4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这个焦段在佳能的努力下,自2005年的一代至今已俨然成为万金油旅游镜头的代言词,去年也发布了第二代24-105mm F4L IS,主要竞争对手尼康则是2010年发布24-120mm F4G VR,所以从参数上来讲,索尼这款24-105mm F4 G几乎是照着这些标杆来做——焦段相同,恒定光圈相同,都带光学防抖,索尼和佳能的24-105mm都是17片镜片、77mm口径,镜头结构非常类似……不过索尼24-105mm F4 G OSS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槽点就是——9999块的售价。

谈论一个商品值不值它的报价,当然就得从它到底有多少实力说起。咱们一点一点的来分析。先看便携性,A7R3+24-105mm F4 G OSS的体重接近1300,而5D4+24-105mm F4L IS II则接近1700g,一机一镜的出游时间长了还是明显有会差异,所以无反系统虽然也不轻,但相对单反来说便携性还是稍高一点点。

再说易用性,索尼24-105mm是冰冰凉的金属镜身,G系列虽然在索尼的定位里只能算是主流,但做工也不会太差,而且金属跟高品质也不能直接划等号,类似16-35 GM就是塑料外壳,但并不意味着它的耐用性就不行。索尼24-105mm变焦环阻尼很小,可轻松扭动,小胖认为应该是为照顾视频拍摄刻意为之,长焦端仰拍时倒也不会向下滑落,但相对而言还是很容易就用手把伸出的内镜筒给按回去,激情拍摄时需要注意。机身有防抖开关、手动自动切换和对焦锁定按键。镜头Made in China,有意思的是很多GM镜头是泰国造,尼康D850也是泰国造,但今天小胖手里的这个组合都是咱们中国造,东南亚人工成本优势看来还是日益明显啊。

接下来就分析一下它的成像素质吧,首先是分辨率,小胖测试了24mm 50mm 105mm三段,我发现这镜头跟佳能24-105mm F4L二代一样,也是F4全开即最佳,中心分辨率很高,到边缘缓缓下降但均匀性还不错,F4跟F8都保持这个趋势而且这两个光圈在全焦段几乎都看不出区别,这对于风光摄影来说还真是好事,可以尽量开大光圈降低ISO,让信噪比最大化。

暗角、色彩和畸变需要说一下,在数码摄影时代尤其是使用RAW格式以及各种机内优化,谈论这三点其实意义不大,首先暗角方面,索尼24-105mm当然有,F4全开还很明显(如上图),但只要打开这个功能(实际上默认就是打开的):

暗角瞬间就木有了(如下图),虽然会吃一点宽容度,但这正是A7R3/A7R2等机身的强项,随便用!

而色彩方面,镜头当然是有色彩还原这项指标,但数码时代颜色也靠RGGB阵列后期计算,而且你见过几个不后期调色就敢把照片放出来秀的摄影师?所以现在已经不再是谈论镜头色彩的时代。畸变也是一样,索尼24-105mm在24mm端有一点桶形畸变,105mm端枕形畸变已经很不明显(如下图),但跟色彩一样,像索尼这种大厂一定会有校正文件,校正畸变也就是在PS/LR里点一下鼠标的事情,已经不再算事儿了。

但色散不同,数码时代虽然色散在软件里有修正选项,机身也会提供校正功能,但牛顿的三棱镜实验告诉你想要逆转上帝给你的光谱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说当代镜头设计有三大难点的话,色散一定位列其一。优秀的镜头设计和装配工艺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来自焦内的倍率色散,在索尼24-105mm上我们可以看到焦内的逆光边缘紫边宽度很小,事实上后期软件里能修正的也就是焦内色散而已,而如果稍微看看焦外就不难发现它有点收不住了,绿色树叶渗着蓝色的边缘,这种焦外的轴向色散后期也基本上救不回来。但好在索尼24-105mm本身光圈并不大,没有加剧色散的宽度,在这方面只要不太纠结就无需担心。

当代镜头设计的三大难点之二是眩光,所有品牌都会号称自己的镀膜可以抑制眩光,比如佳能ASC,比如索尼的Nano AR纳米增透镀膜,比如尼康的纳米结晶涂层……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透光率减小反射率,因为眩光鬼影也就是入射光在镜组内部的反射,但在大多数直面阳光的情况下,即便有这些玄乎的技术加持,眩光和鬼影依然会如影随形,索尼GM系列16-35、24-70都无一幸免,24-105mm自然也不例外,无论长焦还是广角端,无论光圈大小,都会看到很明显的眩光鬼影。当然,设计难点并不等于它在日常使用时就会是很明显的缺点,只是单从镜头设计而言,毕竟大多数日常拍摄也不会有非常强的点光源出现。

第三个难点是镜片精加工的权衡,最典型的就是非球面,虽然利于减小各种像差,但却会对焦外光斑形成很明显的洋葱圈,索尼24-105mm采用了4片非球面,焦外光斑就是这副模样:

可以看到一圈圈的洋葱圈,边缘只有非常轻微的发散,总体来说索尼24-105mm的焦外素质还算不错,在105mm端最短对焦距离只有38厘米,放大倍率0.3X以上,基本算是个小微距,在考虑到它的镜头焦段,在全画幅机身上的确是万金油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24-105mm是9片光圈叶,可拍18星芒,全开的时候就能看到,但直到F11之后才能出现慧尾紧收的星芒形状,用它来拍拍城市夜景倒也很适合。不过这颗镜头在四角边缘区域有一定的像散,强迫症的话可以裁剪一下,换算下来裁到28mm就基本OK了。

虚化效果其实不算是F4光圈的强项,但刚刚的光斑大家也看到了,中心部分还是可以保持得足够圆,边缘会有口径蚀导致的猫眼现象,但严格来说不算什么问题,而且不像佳能卡口设计问题导致的边缘光斑切边现象,在拍摄背景纵深比较大,对焦距离较近的前提下,以105mm F4拍摄,还是可以获得一定的虚化效果,38厘米的近拍也可有很不错的虚化表现,其他拍摄主题就暂时不要打靠虚化来凸显主题的主意了。

机械性能没啥好说的,搭配A7R3这种追焦性能还不错的机身,拍拍小孩、宠物或行人都没问题,毕竟也就105mm,拍鸟拍运动还是太短了,没什么意义去测试。

总体来说:索尼24-105mm F4 G OSS这颗镜头的光学素质还算符合小胖预期,9999的价格呈现出的是初入市时的成本问题,佳能1代24-105 F4L上市时价格也达到了8000,那还是物价水平跟现在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2005年!只能说索尼想要降价也只能盼着自家产品大卖特卖,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就是“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

小胖今天也主要展示的是它的不足,说它好的人自然会很多,网上也有不少了,所以今天小胖就来当个泼冷水的坏叔叔吧,而且也只有在认清它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最好的决定是否要入手。如果是对日常用主流焦段比较中意,又觉得9999太坑太贵的话,现阶段选择5500块索蔡24-70mm F4 ZA OSS性价比更好一些,当然这俩在功能细分上肯定有区别,但搭配A7M2等机身来说是完全OK的,因为仔细想想索尼24-105mm F4 G OSS本身也应该只是顶级机身的套机头定位而已……

本想仔细对比佳能24-105mm F4L IS II,但想想没必要,这俩哥们儿的综合素质相当接近,当然硬要上测试台跑肯定是有差距的,不做的主要原因是无论5D4、1DX2还是6D2,跟A7R3在分辨率上都没办法对抗,而且人家还有个耍赖级的像素偏移功能,小胖又没有5DSR,算了算了……

索尼 20-70mm F4 G 专业评测

24-70f4;2470f4口径

大家好,我是容老师.

最近因为时常扫街,再加上我的定焦镜头扫街起来很不方便,所以萌生了买一个常用的变焦作为日常拍摄挂机头.

首先我考虑到的是网络上推荐的"网红镜头"腾龙28-75 F2.8,素质可以对标各家24-70 F2.8的,这颗镜头在最近又降了一点,双十二6000出头可以拿到了.

我也顺道去了线下店体验了它的香味,可以说除了材质上略差,其他的几乎完美,我当时几乎准备下单了.

顺便又问了一句"24-105多少钱"?

印象中我记得24-105一直居高不下,应该在8300左右,当时得到答复是如果不开票(我和店家很熟,出问题可以补票)7600可以拿下.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了.

很多在犹豫这两颗镜头的小伙伴,最在意的应该是F4的光圈和F2.8的光圈有多大区别.

我特地拿了24GM 来对比,也就是3档光圈的差距.

如果要说虚化,两者几乎可以忽略.,下面两张分别是F2.8的虚化和F4的虚化

你们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吗?F2.8的光斑大一些.

那么,既然虚化上差不多,大3档光圈,晚上拍摄也就更方便些,待会本文最后会给大家放上我用24-105拍摄的夜景.

我不选择腾龙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因为镜头的材质.

24-105的外观上显得更结实并且和机身更搭配(其实镜身也是塑料的)

丰富的按键,镜头上有防抖开关(基本都开着),AF/MF切换,还有一个自定义键(A7M2设置为眼控AF)

105端的长炮,外变焦真的不好看.我还是喜欢70-200那样的内变焦.

不植绒的遮光罩,果然橙G才是最顶级的,银G还是比不上.

77口径,之前买的滤镜支架配有这个转接环,最近对焦距离是38厘米,比起腾龙28-75的19厘米要弱了,镜头前是金属材质.

后镜是塑料材质的,真是遗憾,虽然不至于松动,但是比起金属的确实不算太牢固.

从MTF上看,24端和105端的实线10lp橙色和30lp橙色都是在80以上,说明镜头对比度很好,拍摄的照片通透度很高.

24端和105端的实线10lp绿色和30lp绿色都在80以上,说明镜头细节成像很好,105端在镜头边缘有些成像下降,这是MTF上看到比较关键的缺点了.

从虚线上看,最大光圈上无论是24端还是105端,虚线和实线分叉都比较大,说明这个镜头虚化不是很好,比较.

所以想用这个镜头拍人像的,我并不是很推荐,如果是日常扫街,人文,这个镜头非常合适.

最后上一些,我用这个镜头扫街的片子.

先来一组风光的.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这个镜头,我建议你买下它,当然国内很多摄影师还是被光圈给迷惑,大光圈至上的心态冲昏了头脑,这种小光圈可能看不上.

如果你不差钱,我还是推荐你上24-70 F2.8 GM,原因很简单,可以拍人像呀.

上一篇: UniSwap(uniswap官网)
下一篇: 2023年跨境支付龙头股-跨境支付第一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