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自助彩票机兴起!有公司以福彩名义收取2万的租赁费,是商机还是骗局?
来源:中国网
8月26日下午,2020年虹口科技节主场线上启动仪式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虹口区人民政府主办,虹口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承办,以“科技战疫创新未来”为主题,展示科技战疫、创新发展的成效,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努力打造有虹口特色的科创高地。
主场线上启动仪式由虹口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杨利主持。中科院院士、虹口区科协主席褚君浩,上海市科委一级巡视员季晓烨,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梁兆正,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岳彩新,虹口区副区长郑宏,虹口区政协副主席符杰普参加2020年虹口科技节主场线上启动仪式。
【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宏致辞】
凝心聚力科技战疫科普防疫 主场线上启动仪式
今年1月24日,上海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虹口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应急科普,下沉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力量。
在启动仪式上,通过视频形式展示了虹口区科普工作助力疫情防控的工作和成果。虹口区多措并举,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宣传防疫的科普知识;借助“智慧科普盒子”,智能化精准推送防疫科普知识;大力开展科普健康教育,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活动现场,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岳彩新,虹口区政协副主席符杰普向欧阳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以及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授予了“科普驿站”,进一步扩充区域科普驿站资源。目前,虹口科普驿站共有11家。未来,区科协将进一步发挥科普驿站的载体作用,为虹口提供科普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科普活动的有效平台,成为开展日常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2019年上海市科普基地综合评价工作中,虹口区的3家科普基地: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上海岳阳医院科普基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获评优秀,为虹口打造特色科普品牌,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科学抗疫,科普防疫,科普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作为科普职前、职中、职后三大人群之一,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虹口区科协在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设立“创意虹口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虹口区科协主席褚君浩在活动现场为获奖选手在线颁奖。该奖项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的热情,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科技强国”的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
启动仪式上视频连线中科院院士、虹口区科协主席褚君浩,上海市科委一级巡视员季晓烨,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梁兆正,虹口区副区长郑宏,共同宣布“2020年虹口区科技节启动”。
大咖集结科启未来美好生活 科启未来说第三季
在去年的科技节上,虹口区科协推出了全新打造的科普品牌活动——“科启未来说”,它以“每个人都是科学技术的推广者”为核心理念,围绕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重大科技成就等内容进行主题演讲,旨在打造集行业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普平台,助力虹口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助推虹口科创中心建设。
主题演讲一:健康云——科技抗疫中的大数据运用
万达信息副总裁杨海燕女士为我们带来了《科技抗疫中的大数据运用》的主题分享。万达信息作为技术+服务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在疫情初期上线了大数据的联防联控机制,切实解决了来沪人员行动轨迹跟踪问题。之后,团队围绕着采集数据、利用数据,满足了疫情防控中的闭环管理,也提供了一系列宅家看病的生活服务。
主题演讲二:科技抗疫中的无接触经济
叮咚买菜副总裁张奕女士,发表了《科技抗疫中的无接触经济》的分享。疫情期间最基础的生活都遭到了考验,比如吃饭、买菜。而叮咚买菜采用基地直采+城市分选中心,利用全市的小区域、高密度的全球仓,线上下单,物流及时配送到家。保供应、稳价格、保安全,三重保障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为综合民生保驾护航。以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在线新经济”企业,也在疫情中跑出了加速度,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主题演讲三:核酸检测能力背后的科技
硕士生物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国强带来了分享《核酸检测能力背后的科技》。作为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硕世生物一直聚焦于分子诊断领域。此次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硕世生物成为了全球第一家开发成功的公司,在72小时内就完成了研发,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为医院提供了核酸检测试剂盒,贡献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演讲过后,由著名财经评论员、经济学博士马红漫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褚君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就《科技抗疫美好生活》为主题展开对话,三位嘉宾分别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及未来展望,就科技对现代医学乃至全民生活,做出了哪些积极改变。
郑军华院长作为首批援鄂领队,分享了今年在武汉度过的最“沉闷”的春节。从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到慢慢深入了解制定救治方案,在过程中运用到诸多的科技手段,令郑院长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例尸体解剖,通过解剖才明确了病毒是如何侵犯到人体系统、器官及组织,找到出口。科技正逐渐成为医疗的“曙光”,医疗工作者通过科技找到疾病的发展规律。未来,科技应该还会在疫苗研发、病毒识别等领域发挥作用,带领我们战胜更多未知的公共卫生事件。
而上海公卫中心的朱同玉主任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公卫中心作为上海主要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单位,收治了96%的确诊病例,有“上海小汤山”之称。在科技抗疫方面,朱院长率领团队主要做了三点工作:病毒学研究、抗病物的研究、疫苗研究。同时先进的技术优势,也让上海公卫中心在临床救治上也取得好成绩。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则从智能时代的角度,对科技与生活做出全新的分析。上海之所以在疫情控制方面相对较稳定,和本地高水平的科技技术是紧密相连的。智能时代的到来,科技助力生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捍卫着人们的生存环境,抵抗大自然突如其来的考验;另一个是科技又为生活增加乐趣,随着5G、AI的科技创新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便利,节省了时间精力,可以投入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资源集聚科普活动遍及虹口 科技节面上科普活动
2020年虹口科技节期间,全区100多场主题科普活动精彩纷呈。从区、街道到社区,从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到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恐龙人俱乐部、岳阳医院科普基地等上海市科普基地,各式科普活动集聚全区资源,虹口居民们能通过各种方式、多种渠道参与虹口科技节。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次疫情也开启了科技在医卫方面更大的想象空间,构筑起强大的安全防线。相信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的引领下,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也会逐步提升,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聚焦 | 企业“云”转型 塘塘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果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比作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蝴蝶,那么曾经未引起人类重视的温室气体排放就好比这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看似不经意,却在今天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
为遏制全球气候恶化,中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双碳目标”就像一个天平,一头是控排,即企业需要对其自身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另一头则是中和,即企业需要利用包括付费排放、植树造林和使用“绿色能源”对其排放的碳进行抵消。但碳管理的知识的缺乏与管理工具的缺位,成为了企业“双碳”目标实现路上的拦路虎。
而这正是上海探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探链”)的专长。通过开创性地融合区块链技术,上海探链研发的VeCarbon一站式碳管理SaaS系统为园区、工厂、企业等提供全场景、全链路的碳排放、碳减排和低碳生态搭建服务,精确计算并量化各场景的碳排放和减排行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具备高性能技术架构特性,通过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也大大提高了碳排放收据的透明及可信度。
目前,VeCarbon碳管理SaaS系统为包括水泥、建材、食品饮料、农业、交通出行等多行业提供服务,并围绕低碳领域衍生出多项个性化业务,如企业内部管理精准减碳咨询服务、产品碳足迹计算及展示服务、碳资产管理和绿色金融服务等。在这一系统的帮助下,企业可以零门槛开展低成本、高精度、多场景、可信任的低碳数字化管理,充分满足“付费排碳”时代企业包括供应链碳管理和生产脱碳在内的多种要求。
但VeCarbon碳管理SaaS系统的庞大的数据量、多样的场景以及强大的计算需求也对企业IT系统的稳定性与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上海探链选择了亚马逊云科技作为其技术方面的合作伙伴。
首先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具有覆盖范围广、低成本、高速度、高灵敏性、灵活可拓展等特点。目前亚马逊云科技可以提供200多项满足不同需求的全功能服务,可以覆盖全球26个地理区域并拥有84个可用区。
在安全可靠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也是一骑绝尘。亚马逊云科技定义了云上安全责任共担模型,即亚马逊云科技负责保护基础设施,而客户拥有和控制自己的系统和数据,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平台上,企业可以实现数据资产完全可见,系统完全可控,运行状态可审计。而且,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发展阶段和安全策略灵活构建自己的系统,同时又可以通过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自动化工具实现定制化的安全能力。
此外,亚马逊云科技也依托自身IoT、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合作伙伴专业能力,联合开发了针对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双碳云端综合系列解决方案。该系列解决方案构建基于云端的能源管理平台,聚焦能源生产、用能效率等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
不仅如此,亚马逊云科技还在近期推出了Customer Carbon Footprint Tool(客户碳足迹工具),帮助企业通过构建应用程序监测和监控其碳排放数据,供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免费使用。
这一工具不仅能显示用户当前使用的每一个服务的碳足迹,还会显示随着亚马逊持续迈向净零碳排目标,投入的永续性发展投资会如何降低用户工作负载的碳强度,为企业提供未来几年服务产生的碳排放预测值,协助企业实现自身的减碳目标。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不只是一个概念;低碳减排的倡议,也不只是一个口号,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已经行动起来。
而亚马逊云科技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云计算服务赋能碳中和价值链、电力系统、储能及充电基础设置、能源、工业制造、园区和绿色建筑等诸多领域,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覆盖碳排放核算、分析、披露、碳减排实施、电/碳交易等全链条的可持续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