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概念股A股,mtbe概念股

广告 X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虚拟现实产业规划出炉:五年规模超3500亿元!还有这些信号

2021年,元宇宙概念引发市场热议。许多公司都纷纷布局相关的业务,当中以Meta公司最为激进。2021年,扎克伯格宣布了Facebook更名为Meta,直接推动了全球元宇宙产业热度,其发布的元宇宙视频全面诠释了未来元宇宙的对工作、学习、生活等影响。

然而,下重注的元宇宙概念并没有立刻给Meta带来“高光时刻”。尤其是Meta押下重注的元宇宙部门一年巨亏百亿美元,引发了市场大规模抛售。

就在Meta财报公布后的次日,Meta股价暴跌26%,市值蒸发2300多亿美元,创下美股历史上个股最大单日缩水纪录。

尽管扎克伯格曾就“元宇宙”的盈利能力打过预防针,表示“至少在未来三年,Meta元宇宙业务盈利的可能性都非常小”,但财报一出,元宇宙的烧钱能力让市场难以想象。

目前Meta的元宇宙业务收入占比虽小,能给千亿美元营收的Meta带来直接影响还很有限,但高额的VR/AR投入支出也在侵蚀Meta的短期利润。

此外,优质VR内容稀缺,也拖慢了“元宇宙”生态的建立进程。开发成本较高和用户数量较少让优质VR内容难以回本,更长的回本周期也削弱了VR内容开发者的开发热情。

在Meta财报暴雷当天,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跳空下跌8.31%,而A股“元宇宙”概念则在春节前就开始普遍回调,中青宝等元宇宙概念公司春节后也已较高点出现超过3成跌幅。几番“大跃进”之后,元宇宙的泡沫已经濒临破灭。

绝对策略研究公司(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投资策略师认为Meta的本质问题在于其估值。

从基本面来看,高估值的科技股一般依赖融资环境,以往的低利率环境里,科技股的高增长是合理的,但当利率抬升后,一旦融资出现问题,对于科技属性大于科技力的公司而言,市场信心很容易发生动摇。

元宇宙概念炒上天,后续会如何?不少掘金“元宇宙”的人,将当下阶段同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相比,因此,Meta的危机,也就不再仅仅是“元宇宙”危机,连同国内正遭遇瓶颈和重压的互联网巨头一起,2000年科技行业泡沫破灭再次上演。

关键问题来了,元宇宙落地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挑战?

专业人士指出,目前元宇宙处于萌芽阶段,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距离成熟应用仍有较大差距。在萌芽阶段,除了技术制约以外,元宇宙的场景落地仍有很多现实瓶颈需要突破。

同时,有专家提示道,伴随元宇宙的深入发展,其“双刃剑”特征将更加突出。从积极方面来说,元宇宙将打破人们所习惯的现实世界物理规则,在虚拟世界重新定义绝大部分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宏观社会、中观产业和微观个体三个不同层面产生显著影响,以全新的生产方式和合作方式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

从消极方面来说,在大量算法的加持下,元宇宙所产生的新型视觉场景,会让更多人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如何维系现实世界和元宇宙之间的正面互动关系,发挥元宇宙的积极作用,抑制消极作用,妥善解决未来数字成瘾问题,也是元宇宙未来将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元宇宙概念股狂飙后“降温”警惕元宇宙概念股(表)

11月1日盘后,工信部宣布已于近日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简称“《行动计划》”)。

这是时隔四年,我国第二份聚焦虚拟现实的重磅产业政策,《行动计划》提出“三大目标”、“三大专项工程”以及“五大任务”,目标到2026年产业规模超过3500亿元。

剑指3500亿元产业规模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相关人士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该《行动计划》系为贯彻落实我国“十四五”规划要求而制定发布。在此背景下,《行动计划》提出了“三大目标”、“三大专项工程”以及“五大任务”。

其中“三大目标”规划至2026年,可简单归纳为:系统化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以及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其中,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一项中给出了极为具体的考核指标: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三大专项工程”则与“三大目标”大致对应,分别为“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工程”、“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以及“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

其中,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最为瞩目。该工程选择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进行优先布局。工信部拟划出的“最权威高潜力行业”包括:VR/AR工业赋能、VR/AR沉浸式旅游体验、VR/AR大众健身、VR/AR线上演播、VR/AR智慧商圈等五大方向。

从“一到二”产业政策的变与不变

这份《行动计划》是时隔四年,我国中央部委层面发布的第二份虚拟现实产业政策。

2018年12月,工信部曾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这也是我国首份虚拟现实产业政策。对比两份文件,可以看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我国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决心。2018年和2022年,工信部方面对政策的解读中均明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在最新的《行动计划》中,工信部强调,我国“十四五”规划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而变化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专家将其归纳为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是在发展思路上,是“从零到一”和“从一到二”的转变。工信部本次定性,虚拟现实产业已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同时,本次《行动计划》由五部委联合发布,对比四年前的《指导意见》由工信部独自发布,也可以看出,虚拟现实内容在多领域的“融合应用”是本轮政策发力的重要抓手。

二是在发展目标上,更加清晰定量。对比发展目标相对模糊的《指导意见》,新出炉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虚拟现实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沉浸式内容的发展要点,并且给出了定量定性具体目标。除了前文已经提到的产业目标外,《行动计划》还明确列举了有待重点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

三是在重点工作上,更加具体详细。《行动计划》结合虚拟现实领域沉浸式业态的发展趋势与热点洞察,对后续重点技术与产业环节以专栏形式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探讨。

国内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工信部定义当前国内虚拟现实产业“已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毫不夸张。事实上,仅梳理A股概念股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虚拟现实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终端领域,咨询公司IDC统计,上半年中国AR/VR市场出货超50万台。其中,字节跳动旗下的Pico品牌是国内虚拟现实终端的头部企业,Pico上半年出货量约34.9万台,并于9月发布新机Pico4。

上市公司中,创维数字(000810)自研的VR一体机Pancakexr于8月底量产发布,海信视像(600060)也透露,将择期发布VR一体机。近期也有报道称,TCL即将在11月13日南昌世界VR产业大会上举办VR新品交流会。

在代工制造领域,歌尔股份(002241)是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公司深度绑定Quest、Pico等头部VR设备厂,申万宏源估算,歌尔股份目前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显70%的代工市场份额。同时,歌尔股份还拥有VR设备中关键的Pancake模组量产能力。

在零部件环节,有所布局并向龙头终端厂商供货的企业更为丰富。比如,京东方宣布,在VR等中小尺寸显示产品上已实现了面向品牌客户的量产出货;隆利科技透露,公司搭载Mini-LED背光技术的VR产品已向Meta等知名企业供货;东山精密则表示,电子电路产品在 AR/VR 领域中主要服务国内外主流的客户,今年实现了量价及份额的提升。

在内容与应用方面,A股公司的布局也不再仅限于游戏领域。超图软件的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实现了对Quest的支持,供游戏厂商开发真实场景的游戏。焦点科技、恒信东方、丝路视觉等公司则已尝试在教育、展示等领域落地VR技术。

责编:张骞爻

校对:高源

A股午评:沪指震荡整理半日跌0.34% 光刻胶概念股连续大涨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只要沾上元宇宙概念,股价就能飙升?近日,元宇宙仍然是A股市场上火热的关注焦点。

11月份以来,A股元宇宙指数涨幅接近20%,大幅跑赢其他概念板块,其中,中青宝(300052.SZ)此间涨幅超过60%;佳创视讯(300264.SZ)此间涨幅超过90%。

多家概念股股价出现异常波动,也引发了监管层的极大关注。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1月以来,中青宝、盛天网络、天下秀、大富科技、易尚展示等多家公司收到了沪深交易所下发的关注函或问询函。

随即,连续上涨多日的元宇宙板块迎来“降温”。11月18日,元宇宙板块大幅收跌3.34%,是11月2日以来该板块首次收跌。其中,14只概念股跌幅大跌7%以上,大富科技(300134.SZ)、盛天网络(300494.SZ)、顺网科技(300113.SZ)等跌幅居前。

11月19日,元宇宙指数微涨1.12%,概念股表现涨跌分化,中青宝涨幅为0.09%,佳创视讯涨幅为4.26%,瑞芯微涨幅为5.21%,大富科技跌幅为3.52%,盛天网络跌幅为2.67%。

对于元宇宙概念股,山西证券研报表示,从中长期看,各国产业重点布局或会推动相关板块维持较高景气,但短期内元宇宙概念仍处于硬件攻关的雏形探索期,尚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叠加此前已受资金强烈追捧,当前部分标的的估值或已偏离合理水平,建议警惕近期炒作风险。

概念股降温

11月以来,A股市场上谁最疯狂?无疑当属元宇宙板块。11月1日-16日,A股元宇宙指数涨幅达18.88%。

个股方面,中青宝11月1日-11日涨幅达84.44%,9月6日-11日涨幅更是高达328.96%;佳创视讯11月1日-18日涨幅达94.36%;恒信东方11月1日-18日涨幅达92.44%。

近日,央媒发文评论称:元宇宙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文章称,元宇宙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飞一会儿”。

11月18日,元宇宙板块大幅收跌3.34%,是自11月2日以来该板块首次收跌。其中,14只概念股跌幅大跌7%以上。

多家概念股股价出现异常波动,引发了监管层的极大关注。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1月以来,中青宝、盛天网络、天下秀、大富科技、易尚展示等多家公司收到了关注函或问询函。

根据相关回复来看,相关公司元宇宙业务多处尝试初期。

11月18日,德艺文创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基于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上明确阐明目前暂未涉及“元宇宙”业务。公司根据投资者的提问,回复未来VR、AR、MR等技术在公司主营业务的运用规划是基于当前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及相关技术、硬件设施等迭代完善的预期,但相关技术未来的发展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11月18日,中文在线(300364.SZ)在回应投资者关于元宇宙应用时表示,目前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项目未来的实施进度以及能否达到公司预计的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11月10日,中青宝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在充足性上,作为目前的前沿概念和生态,我们无法100%保证元宇宙概念的更迭和随着概念理解的深入,带来的产品修改调整风险。

11月9日,盛天网络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元宇宙概念目前依然是早期阶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从软件到硬件各方面,很多相关技术并不成熟,元宇宙最终将发展成什么形态还有待时间的验证。公司只能基于自己的理解以及对技术路线的预期,利用自身已有的技术优势在不断学习中拥抱技术革新的到来。

探索应用持续发酵

尽管如此,元宇宙板块短暂降温,但元宇宙的探索应用仍然在持续发酵。

据悉,元宇宙概念最早来源于科幻小说《雪崩》描绘的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今年以来,元宇宙不断被人提起。对于元宇宙的概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元宇宙是融宇宙,融合现实与虚拟;元宇宙是超宇宙,超越现实宇宙。

元宇宙的火热也引发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据了解,2021年6月,苹果正式开放构建元宇宙底层组件;2021年8月,字节跳动推出AR开发平台、收购VR企业Pico;2021年9月,腾讯申请注册“QQ元宇宙”等商标。

2021年 10月,Facebook改名Meta。

按照工银国际宏观研究报告分析,元宇宙概念的真正爆发要追溯到8月末。8月29日,字节跳动宣布收购VR公司Pico,元宇宙迅速受到投资界的广泛关注,概念热度从一级市场蔓延至二级市场,由此,其将这一天视作中国元宇宙概念热潮的第一轮起点。10月28日,Facebook改名Meta,再度引发市场与公众热议,质疑与思辨的声音随之迭起,其将此视作元宇宙第二轮热潮的起点。

与此同时,A股市场中元宇宙概念成为涨幅靠前的板块之一。从年初至11月19日,记者根据Wind资讯查询,元宇宙涨幅达到22.42%,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7.17%。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认为,随着元宇宙热点的不断发酵,资本市场通过自我学习加深了对元宇宙的理解。结构上也发生了较大转变,投资热点不再局限于游戏和5G,元宇宙各细分领域都收获了不俗的表现,其中表现最好的是AR/VR相关企业、数字出版以及游戏引擎。

程实表示,这也体现出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元宇宙的认知在不断进化,虽然投机情绪并未消退,但投资者已经不止步于短期概念的炒作,开始深入挖掘具有强可塑性和真正价值的元宇宙题材。由炒作热点延伸到具体要素,资本市场快速的自我学习与价值驱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元宇宙最终落地的可能性。

meta概念股A股,mtbe概念股

警惕炒作风险

“当前互联网产业的主要瓶颈是内卷化的平台形态。”《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因此,人们对于元宇宙的实践落地应用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不少人士认为元宇宙概念仍然尚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警惕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炒作风险。

例如,对于元宇宙的实践应用风险,盛天网络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元宇宙概念目前依然是早期阶段,公司只能基于自己的理解以及对技术路线的预期,利用自身已有的技术优势在不断学习中拥抱技术革新的到来。公司的VR/AR体验专区(体验馆)项目中,公司不生产VR/AR硬件,仅开发内容管理以及付费、衍生服务接入平台。当前项目还在开发阶段,最终落地时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元宇宙概念股的炒作,山西证券表示,元宇宙题材大幅回调,再度提示相关概念的落地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虽中长期具有较优发展前景,但当前部分标的已出现短期过热特征,建议从业绩支撑角度出发,充分考虑风险及性价比,谨慎应对。

此外,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元宇宙存在舆论泡沫风险、资本操纵风险、经济风险等。具体来看,报告指出,在资本吹捧下,非理性的舆论泡沫呼应着非理性的股市震荡。但从产业发展现实来看,目前元宇宙产业仍处于社交+游戏场景应用的奠基阶段,还远未实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此外,元宇宙的概念布局仍集中于XR及游戏社交领域,技术生态和内容生态都尚未成熟,场景入口也有待拓宽,理想愿景和现实发展间仍存在漫长的“去泡沫化”过程。

另外,报告称,从拉升股价到减持嫌疑,从概念炒作到资本操纵,从市场追捧到监管介入,雏形期的元宇宙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和市场都亟需回归理性。

对于元宇宙的未来,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沈阳教授表示,虚拟化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元宇宙化。疫情以来全球化的实体接触变少了,但在虚拟世界的全球化是加速的。网络日活增加,美国互联网大公司股价上涨惊人,会议系统使用广泛,虚拟人技术开始启动,元宇宙初现曙光。在AI的协助下,人类在元宇宙中将没有语言障碍,使用虚拟人之后也没有肤色种族差异,以欧美为首的虚拟全球化显然将会大幅度加速。

上一篇: 交互作用为什么要中心化、交互项去中心化什么意思
下一篇: 中国元宇宙公司排名-元宇宙被叫停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