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网:
- 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般都怎么称呼?我问路时说这个名字说半天!有好几...
- 2、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址和电话是什么?
- 3、2020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公告
- 4、桐城最低工资标准2022
- 5、2010年度安徽省望江县公开招聘高中教师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般都怎么称呼?我问路时说这个名字说半天!有好几...
1、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一般简称为人社局。人社局主要职责(一)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起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法律分析:人社局,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简称,负责用人,招工,部队退伍转业安置,职工调转,晋升,就业,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指导监督社会保险局对于社会保险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
3、人社局的全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般市一级的单位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比如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
4、是的,人社局全称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社会人士就业、失业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安排和管理;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就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等。人社局是由人事局、劳动局、社会保障局组成。
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址和电话是什么?
1、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址:和平区长白西路51号和平区行政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24-31912738。
2、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地址:和平区长白西路51号A座11楼 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电话:31912257 其他咨询方法:12333,12333热线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直接服务于全体市民的一条服务方式。
3、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址:沈阳和平区哈尔滨路58号;电话号码:024-22539058。
4、沈阳市和平区劳动局即沈阳市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长白西路51号A座11楼。
2020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公告
1、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规定执行。
2、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人才储备,根据工作需要,现决定面向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引进一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优秀人才。
3、八)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引进名额 本次引进紧缺专业人才10名,引进资格条件详见《2022年度黄山市休宁县引进人才岗位计划表》(附件1)。
4、对引进的高校毕业生,根据其专业及相关情况,统筹安排到事业单位,入事业编制。给予博士生30万元、硕士生12万元安家补贴。引进人才三年内在马购买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的,给予博士生9万元、硕士生8万元购房补贴。
5、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引进。 (二)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三)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
桐城最低工资标准2022
年安徽省最低工资标准 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65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0元。
桐城市月最低工资标准143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7元/小时。桐城,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全市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
第二档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500元每月,执行的地区包括:地级市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安庆的市区和寿县、凤台县、毛集试验区。
2010年度安徽省望江县公开招聘高中教师
1、根据望江县编委会议精神,经县事业单位选招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聘用”的原则,2010年度望江县城区高中公开招聘10名研究生学历教师(由县事业单位选招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2、县2010年公开招聘高中教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统分。笔试科目:分专业设置考试科目。
3、安徽省天长市炳辉中学是1997年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创办的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2003年4月通过滁州市首批示范高中验收,2009年6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示范高中,2010年9月初中部整体搬迁至新校区。
4、安庆长江学校招聘启事 安庆长江学校是一所按省级示范高中标准规划建设,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的全寄宿制民办学校,是望江县委、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清华学子、西班牙长江投资公司董事长娄世长先生独资创办。
5、根据国家人事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2005年6号令)和工作需要,经县编委批准,望江县2009年部分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6、招聘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招聘名额、职位和条件 县一中:4名;县二中:4名(含1医);县教师进修学校:2名;县职教中心: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