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 XRP 等「古董币」的暴涨,「韩国大妈冲进加密市场」的新闻再次在社区里传播开。与此同时,XRP、APT 等相关代币在 Upbit、Bithumb 等韩国交易平台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过了 Binance。也就是说,在这些代币上,仅韩国一个地区市场的交易量就足以比肩世界其余地区的交易量总和。
长期以来,加密社区都将上线 Upbit 视为项目的极大利好,在一个代币上线这些韩国交易所后,价格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这种强劲的购买力让世界对「泡菜溢价」充满了好奇,韩国加密货币市场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这里的投资者都有怎样的炒作逻辑?
律动与常年在韩国从事加密建设和教育的 Frax Finance 成员 Andy 进行了访谈,深入探讨了韩国加密市场的投资逻辑与真实现状。
相关阅读:《「僵尸币」怎么突然复活了?》《「妖币制造商」,Upbit 正在夺取加密市场的定价权》
韩国人的「另一个股市」
BlockBeats:你们在韩国市场有着非常强劲的发展,比如大量买入等等。大家是如何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以及他们如何选择币种?
Andy:坦率地说,这仍是一个大家都在试图解开的谜题。有一点我是确定的,那就是 DeFi 在这里相当薄弱,因为交易平台出入金非常方便。我是加拿大公民,在韩国生活了 10 年,早年我可以在 Upbit 和 Bithumb 上交易,我还记得当时我从开设银行账户并连接到 Upbit 或 Bithumb,只用了五分钟就能完成所有操作,轻松地用韩元进行交易和提现。
所以在韩国,大家可以非常轻松地进入加密市场并投资,这并不困难,尽管大家必须在特定银行开设账户。其次,我认为交易加密货币这个行为在韩国投资者,尤其是 20 到 30 岁这个年轻群体中,带有点「希望的曙光」那种味道。
而且韩国的媒体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你可以看到,从 20 多岁到 60 甚至 70 岁的群体都在参与加密市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Bithumb 的办公楼前曾经挤满了 50 岁到 70 岁的老人,试图去开设账户,尤其是在新一轮牛市开始的时候。
BlockBeats:这是发生在上一轮牛市还是这轮牛市的情况?
Andy:是这轮牛市,就在最近的一两周,这在新闻中都有报道。
50 到 70 岁的退休老人在排队开账户,甚至已经排到了 3000 多号,真的很疯狂。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络也都在谈论加密货币二级市场,虽然主流媒体往往倾向于描绘它的危险性,但随着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
据媒体报道,一位近 60 岁的家庭主妇在排队开户时说:「将退休金存在银行账户里感觉很浪费,所以我尝试投资比特币和狗狗币」;图源来自网络
回到年轻人这边,我觉得很多 20 岁出头的年轻人把这看作是一种类似于买彩票的机会。我不想说是赌博,但他们确实把加密货币看作是一种快速赚钱的方式,因为他们接触到的媒体报道更多是某些人通过加密货币赚了很多钱,这比那些亏损的新闻更有吸引力。很多 30 多岁的人会稍微更有策略性一点,尝试理解代币背后的项目是什么,但即便如此,我身边很多朋友依然会先买入代币,然后再进社区问这是什么项目,所以其实大部分人并不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
这种心态可能是出于强烈的 FOMO,这种心态在韩国文化中也很普遍,韩国的跟风文化非常极端。无论是文娱还是投资,很多人感觉如果不参与就会落后于潮流,甚至觉得与整个文化脱节。所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投资什么,可能是因为害怕错过机会,或者朋友建议你参与进来。
而我曾在加拿大生活,那里的一切相对来说更加从容,我从未感到有追逐的压力。但来到韩国后,我感受到社会上流行着快节奏的生活,比如你要在某个年龄段毕业、服兵役、结婚,找到工作,还要进行投资。所以当你身边的人都在用 Upbit 或 Bithumb 交易加密货币时,你就会觉得自己不能落后。我认为很多人是在 FOMO 的驱动下,害怕自己在投资上落后于他人,尤其当看到朋友开始赚钱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BlockBeats:那在过去几年里,DYOR 文化(Do Your Own Research)是否韩国加密市场里发展起来呢?
Andy:我在加密领域工作了七年,并一直住在韩国,的确有看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和研究平台出现,很多线下活动和 Web2 项目也参与进来,真正开始帮助人们了解和学习加密货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的确在购买代币前,会先做自己的研究,很多 KOL 也在讨论加密货币的不同领域,包括 NFT 和其他项目,以及教大家如何将资金从中心化交易平台转移出来,用于空投或质押。
然而韩国交易平台的巨大交易量之所以能时常与 Binance 相媲美,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资金大多留在了交易平台内。比如,当我告诉别人有一个年化收益率 100% 的池子,只要将代币从平台转移到 MetaMask 等钱包,然后跨到另一条公链进行质押时,许多人会因为过程非常复杂而放弃尝试,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教育领域需要大力改进的地方。与美国以及其他地方相比,韩国在 DeFi 和钱包的使用上还远远不足。
在这里,大多数交易者只是在平台上进行交易,资金并不会离开中心化交易平台进入个人钱包。当然了,年轻一些的群体,比如 20 到 30 岁的年轻人的确会自己做一些研究,并愿意尝试这些项目,但与整体市场参与者数量相比,这一群体还是相对较少的。
BlockBeats:所以在韩国,我们是否可以将加密市场视为一个与股票市场一样大,或者至少能相提并论的市场吗?
Andy:我觉得这个比较是合理的,我认为至少在媒体关注度方面,加密货币确实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大家谈论加密货币的频率和股票市场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加密货币没有被视为最好的选择,相比股票市场,它的形象并没那么光鲜。
如果股票市场下跌,媒体的报道可能是「政府政策不力」或者「韩国的金融和经济形势不好」。但如果比特币突然下跌 40% ,媒体通常会说「看,这种情况又发生了,这就是为什么加密货币如此危险,它毁了很多人的生活」,所以这两者的舆论氛围是不同的。
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只要你做了足够的研究,加密货币是相对安全的。尽管它的波动性比股票市场更大,但如果你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如果我对某个代币一无所知,只是追随潮流买入一个 meme 币,而后它突然下跌了 80% ,那么显然我会觉得这是个骗局。但如果我事先知道我在投资什么,而没有做足功课,那么亏损也是预料之中的,这就是区别所在。
BlockBeats:在您看来,媒体的负面报道对韩国加密投资者的影响有多大呢?
Andy: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很多媒体一直在宣传加密货币的危险性,劝人们不要参与,但事实上,这可能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尝试。因为很多人只是跟随潮流,不是因为他们真正了解加密货币。
韩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潮流的国家,不论是音乐、时尚还是其他领域,大家总是追逐最新的趋势,在加密货币方面也是如此,「大家都在投资加密货币交易,所以我也得参与」、「大家都在讨论比特币,那我也得加入」。当我坐上出租车,然后司机开始问:「你听说过比特币吗?」的时候,这通常是我卖出一些代币的信号。
但在熊市期间,普通大众就不再讨论比特币了,但市场的交易量依然很大。如果你观察那些真正专注加密市场并自己做研究的人,他们其实非常聪明,紧跟市场趋势,甚至有时他们的信息比我还要快,尤其是关于一些新项目的消息。在韩国,有一些「加密狂热分子」,他们非常聪明,且对加密市场的一切最新发展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