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爆了

在美国进行欢乐大选之际,欧洲却被阴霾笼罩。

先把时间回溯至22天前,6月9日。

当天,马克龙脸色铁青,发表全国讲话:自己将解散国民议会,并于6月30日举行选举。

要知道,法国的制度是与众不同的,总统、总理、国民议会三家相互牵制。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惊天豪赌。

不过,市场似乎并不看好他。

法国债市遭遇了自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最为惨烈的崩盘,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股市亦未能幸免,蒸发了近2000亿美元的沉重打击,CAC 40指数跌至1月以来的冰点,哀嚎之声不绝。

企业们纷纷如惊弓之鸟,急于抛售垃圾债以锁定资金,生怕在这场风暴中成为牺牲品。

一切和人们预计的一样。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2点,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

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在勒庞的领导下,得票率高达31.7%,远超马克龙领导的法国复兴党14.6%的得票率,甚至超过了中间派和中左派的总和。

政经民三界,全都炸了。

抗议之火席卷巴黎,来源:每日邮报

一向博爱的法国人究竟是怎么了?

居然这么多人支持勒庞的“禁止穆斯林非法移民、关闭清真寺”、“脱离欧盟”等等极端民族主义政策……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当一块面包卖50万马克,拔枪的速度只会是平时的十倍,这是1933年德国发生的事情。

当左翼老爷天天把政治正确挂在嘴边,对平民的声音视而不见时,民众自然知道该把选票投向谁,这是2024年发生的事情。

01被染黑的法兰西

其实在传统上,法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不“种族主义”的国家。

一方面,法国人自己的血统,本身就是个大杂烩。

从罗马时期的高卢人、拉丁人混居,到法兰克时期和凯尔特人迁徙,再到黑人……

所以法国很少讲民族属性,更注重去塑造法兰西这个国家的凝聚力,强调“来者都是法国人”。

这似乎非常符合现在的普世价值观,但它存在一个非常大的BUG。

“种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两者有什么区别?

种族主义,民众允许国家不强大,国家主义不允许。

前者更看重以血脉为纽带的文化传承,国家只是个容器;而后者的力量,必须由国家本身的归属感和吸引力决定。

你混的好,我与有荣焉。你混的差,我避之不及。

这种模式,包容性强。好的时候,非常好;差的时候,也更容易分崩离析。

幸运的是,从中世纪开始,法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霸主之一。二战之后,又连续过了几十年好日子。

所以一直没出什么问题。

可一旦法国人的日子没有以前好了,平时的政治正确立刻就会为暴露的社会矛盾让步。

详细的,我们后面继续说。

先说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太缺人了,不强调“国家主义”吸引移民,不行。

1829年,英国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被译成法文,核心观点大家耳熟能详:食欲和情欲是人类的刚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需要相应的生活资料匹配,可以用晚婚晚育等措施调控。

拿破仑三世对这套理论十分推崇,立刻下令全国践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此后,法国生育率严重下滑。

到1865年,就早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

曾经的欧洲第一大国,人口先后被德、英反超。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不论是劳动力还是士兵,都需要足够多的青壮。

怎么办?简单:从殖民地拉壮丁。

两次世界大战中,非洲给法军提供了大量兵源(炮灰),为“法国母亲”浴血奋战。

据统计,二战期间,阵亡法军中有四分之一都是非洲裔。

很多攻进法国的德国士兵,生平第一次见到黑人,就是法军中的非洲裔士兵。

即便二战结束后,美苏肢解古老的殖民体系,一个又一个国家取得独立,大英直接被干废。

法国却不肯放手。

经济上,继续维持“非洲法郎”体系;军事上,以“保护者”和“监督者”的名义,在前殖民地各国依然保留驻军。

没办法,这些会说法语的黑人,实在是太香了。

从50年代开始,法国就不断放开对前殖民地的移民限制,吸引廉价劳动力。

到1976年,法国政府又出台家庭团聚制度,允许劳工的妻儿也到法国定居。

只要你来,就给户口,还管饭。

你们的先辈,为法兰西发光发热,甚至献出了生命。

现在,不用你们去死,拼命生娃就行了。

上一篇: 十年磨一剑 出海有领航—天下女人国际论坛全新升级 锻造中国女性领航者大会
下一篇: 龙虎榜 | 佛山系止损广汇汽车,四机构合力买入锦浪科技4835.67万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