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海潮生麋鹿逐,滩涂星灿勺鹬翔。近年来,盐城在国内外旅游社交媒体上的曝光量持续走高。11月9日,以“人才引领 创新融合”为主题的2025江苏盐城沿海人才发展大会也将在这里启幕,全面推介盐城人才生态与发展环境,集中展示人才、科技、产业的创新和改革成果。
作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盐城每年都吸引着大批自然爱好者前来露营赶海、自驾骑行。寻鹿、观鸟、观星、摄影等创新型旅游方式,成为Z世代青年(互联网世代)的旅行灵感库。

坐落于盐城的射阳岛高尔夫球场,拥有绝佳的湿地景色,每周都有韩国高尔夫球友专程乘飞机赶到盐城,挑战有大量水障碍设计的高难度球场。
这座镶嵌在黄海之滨的城市正在被越来越多海外游客和Z世代青年重新认识:它不仅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与“国际湿地城市”,也是可以感受运动、美食与社交的活力之城。
麋鹿秘境与候鸟天堂的生态密码
今年夏天,在上海一家科技企业工作的曾喻带着10岁的孩子自驾到江苏盐城“黄海野鹿荡”,来了一趟枕着星空露营、邂逅自由奔跑的野生麋鹿之旅。
在一条林中小路上,他们看到了一整群野生麋鹿从眼前奔跑而过。“太震撼了,不亚于去肯尼亚看动物迁徙!”
晚上,曾喻搭起露营帐篷,借助专业的高倍望远镜和摄影器材,他们看到了广袤银河中的猎户座和天蝎座。
如今回想起这趟旅行,曾喻感慨自己太幸运了——第一次去“追鹿”就有巨大收获。同时,盐城那大气磅礴的自然之美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全国其他地方没有‘代餐’”。
麋鹿的祖先曾广布于东亚地区,在汉朝末年数量逐步减少,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的一群,后在中国消失。
1986年,39头麋鹿从英国经上海运抵江苏盐城大丰,麋鹿终于重新回到它们的野生祖先最后栖息的沿海滩涂。
在这里,麋鹿被保护得很好。截至2025年6月,江苏沿海麋鹿种群已超8500头——麋鹿种群数量的直线上升,使得如今“追鹿”的游客们能在林深处一睹麋鹿真容。

位于江苏盐城的条子泥湿地,拥有广阔的辐射沙脊群和潮间带湿地,是候鸟迁徙的补给站,每年约有数百万只候鸟途经此地。
在这里,有一种极其珍贵而可爱的小鸟,名为“勺嘴鹬”,全球仅剩600多只,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物种。

摄影发烧友、专业湿地摄影师李东明常常在凌晨三点就起床了,只为能寻找到勺嘴鹬的小小身影。
当记者在滩涂边遇到李东明时,他正架起800毫米的长焦,对准那片涨潮中的海面,此时一望无际的滩涂突然变成了无边无际的海洋,出来觅食的候鸟也多了起来。
条子泥湿地运营部主管金娟告诉记者,近年来条子泥湿地在鸟类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中的名气越来越大,去年全年条子泥景区售票30余万张,观鸟全年各项收入同比增长50%,有不少发烧友还会购买专门的“鸟票”乘坐游览车去往湿地深处。
盐城擦亮两张世界级“金名片”
盐城拥有两张世界级“金名片”——“世界自然遗产地”与“国际湿地城市”。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不仅是全球沿海湿地中的稀缺资源,更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枢纽,被誉为“候鸟的国际机场”。

盐城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侯德志表示,近年来盐城旅游业的大幅增长,与“生态旅游”在全国兴起的大趋势息息相关。
“过去大家都喜欢扎堆游览名山大川、历史名胜,但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对生态游、动植物保护感兴趣。盐城依托的资源是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这非常符合生态旅游大趋势,围绕这两个金字招牌,我们打造了一系列景区,占到了盐城4A级景区的一半以上,从稀有度来说,盐城的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稀缺性。”
更为难得的是,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旅游素质在迅速提高。无论是野鹿荡还是条子泥湿地,这些景区都能欣赏到最纯粹的自然风光,且商业味儿很淡。
“出于生态保护的需求,我们不能在景区引入大量餐饮业,就连工作人员都只能自己带饭,下班离开时要顺手带走餐后产生的垃圾。”金娟表示。
前来“追鹿”和“观鸟”的游客绝大部分都十分认同这些对于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措施。在麋鹿自然保护区,无论是撑着皮划艇还是骑行“追鹿”的游客,基本都能做到不打扰野生麋鹿的日常生活与迁徙,即便没能近距离观测到野生鹿群,他们虽遗憾却也能表示理解。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章友德长年从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盐城在生态与文旅方面的“突围”,关键在于盐城重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在江苏十三个地级市中,盐城曾属于“追赶型”城市,近年来盐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破圈”。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以能源革命为核心,经济社会转型成为国家共识。在这一背景下,盐城通过生态转型、地方立法保护生态环境等行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发展与其他地区开始有了差异化路线,盐城找到了自己的独特赛道。

“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盐城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这也说明当地早已明晰:如果没有绿色发展,其不可复制的湿地资源、海洋资源的价值,就不能真正被挖掘。现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盐城发展经济,尤其包括文旅产业,其促进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章友德说。
盐城的经济转型也吸引来了更多优秀青年人才。2021年,盐城抢抓机遇,启动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几年来吸引超过18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汇聚盐城,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2所985高校毕业来盐人数均在100人以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上海地区知名高校毕业生来盐人数超200人,其中超过80%投身企业一线。
“高尔夫超级目的地”的国际引力
今年,随着盐城文旅资源的名气越来越响,很多人开始关注到盐城是高尔夫球友的一个“超级目的地”。
而比国内大众更早发现盐城高尔夫资源的竟然是韩国球友,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韩国人从首尔机场直飞抵达盐城,就是为了打上几天高尔夫球。

射阳岛高尔夫球会副总经理孙牧表示,今年盐城作为“高尔夫超级目的地”突然在网络上爆火,截至今年8月底,已经有接近60家媒体报道了韩国人到盐城打球的情况。
在很多人看来,韩国人选择到盐城打球是因为价格低廉、性价比显著。
孙牧告诉记者,价格优势确实是韩国人选择“打飞的”来到盐城的原因之一,但吸引他们的还远不止于此。
韩国约有16.9%的成年人有过高尔夫体验,约500万人参与高尔夫运动,盐城射阳岛高尔夫球场在韩国部分球友群体中已小有名气。
据球会球童部负责人介绍,射阳岛球场为标准18洞,是高规格锦标级球场, 由于具备湿地特色与滨海自然景致,球场有不少水障碍、长球道的设计,因此这里被评价为“华东地区难度系数最高的平原球场”之一,对于追求挑战的高尔夫爱好者来说,尤其具备吸引力。

“高尔夫运动能温和燃脂、促进心血管健康,还能让人回归自然,感受季节与光影的变化,这是一项很容易让人‘上瘾’的运动。”球童部负责人表示。
无论在哪个国家,优质的高尔夫球场都是一种稀缺资源。根据今年10月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发布的《中国高尔夫球运动产业报告》,截至2025年6月,全国营业的高尔夫球场数量仅为335座,这些球场还不全都是标准十八洞球场。
“‘高尔夫超级目的地’的火爆不是意外,而是盐城和韩国多年经贸往来必然形成的一个爆发点。”谈起高尔夫球场的情况,侯德志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入境游,当时盐城文旅就在思考——盐城的入境游发力点在哪里?不需要到处发力,而是应该聚焦到跟盐城的经贸、文化往来最多的国家,盐城与韩国之间有直航航班,一周两趟,韩国可以成为入境游的主攻方向。
“韩国游客到盐城来,有什么游玩项目?生态游、文化游都有可能,但是韩国有一个特点,有接近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喜欢打高尔夫,正好盐城有高尔夫球场,而且性价比挺高,盐城特色高尔夫线路一经推广果然受到欢迎。”侯德志说。
射阳岛高尔夫球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球会从去年四五月份开始做韩国市场,去年全年接待前来打球的入境韩国游客达到3000多人,而今年仅上半年已经有7000多人次前来打球。
不过,目前从韩国来的团体游客只占到球场总游客数量的33%,有近七成的球友仍然是本地客群或来自江浙沪等地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尔夫是“贵族运动”,然而在射阳岛高尔夫球场,无论是散客票还是会员费,都是普通爱好者足以负担得起的,球会也希望通过性价比来吸引更多国人热爱高尔夫运动。
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高尔夫参与人口近年来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我国高尔夫球项目人口总规模已达到540万人,其中高尔夫球场参与人口约406万人。参与这项运动的青少年数量也日益增长,2018年-2024年,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累计注册14.13万人。
可以说,盐城的高尔夫热度绝不是偶然的“突发事件”,而是政策机遇、地理条件、文旅战略结合后的“化学反应”。
千年文脉与Z世代潮流的互相奔赴
过去,人们提起旅行,往往想到的是随人潮打卡名胜古迹,或在豪华酒店中放空身心、细品美食。
而盐城近年来推出的多样化旅游项目,包括麋鹿生态探秘,丹顶鹤、勺嘴鹬“观鸟之旅”、暗夜露营观星、高尔夫休闲体验、黄海一号公路骑行等,都是曾被视为“小众”旅行玩法。
“玩法小众,并不代表传播力小众,旅游方式虽然是新兴的,但对盐城城市形象的传播力是很强的。”侯德志表示,盐城旅行的独特体验,正吸引越来越多的“Z世代”年轻人及海外游客。
他以“观鸟”来举例,“观鸟”过去是非常小众的旅行模式,看似参与的人不多,但这些人都是摄影发烧友,他们在盐城拍到的湿地与候鸟照片在全球各大媒体上传播,这不仅提升了盐城的知名度,也让更多人愿意带着孩子来到盐城寻找黄海“吉祥三宝”(丹顶鹤、麋鹿、勺嘴鹬),了解动物保护知识。

确实,如今旅行早已不再只是“看风景”或“享受舒适”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自然,去追逐野生动物的身影,在营地里仰望星空、聆听鸟鸣,或用镜头捕捉光影的诗意。
那些曾经被视为“小众”的旅行方式,正成为新的主流选择——人们不再满足于目的地的名气,而更在意旅途中的独特体验与内心的丰盈。
生态景色之外,盐城的人文底蕴同样厚重,红色铁军文化、白色海盐文化、绿色湿地文化、蓝色海洋文化共同织就盐城独特的城市气质。
单一的自然景观或许还不足以留住Z世代年轻人与海内外游客,于是盐城又围绕自身特色打造了一系列高辨识度的文旅IP,把自然景观、城市地标和潮流玩法打包呈现。

“如果游客喜欢历史,那么在盐城能够体验到独特的千年海盐历史文化,我们设计了相关特色线路,包括海盐博物馆、盐镇水街、大洋湾《盐渎往事》演出、里下河的淮剧杂技文化表演等。现在流行的city walk(城市漫步)也很适合盐城,盐城的市区很好逛,这里不像热门城市游客那么多,有自己独有的特色、烟火气和美食,在盐城你可以吃到传承百年的‘盐城八大碗’、河湖海三鲜、东台鱼汤面、鸡蛋饼等地道风味。”侯德志表示。
通过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的双轮驱动,盐城不仅稳固了“湿地天堂”的国际形象,还构建出“青年之城”的全新标签,让更多人愿意在这里多停留一晚、多留下一段故事。
在候鸟翱翔的天空下,在“八大碗”的热气中,盐城正用它的自然之美与文化魅力,连接世界与未来。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