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城市日社会系列活动 助力纺织服装产业绿色升级

由欧盟“转型亚洲”(SWITCH-Asia)计划资助、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主办的湖州绍兴纺织服装中小微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实践国际利益相关方研讨会29今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2025年世界城市日社会系列活动之一,汇聚了政府、企业、学术界及国际组织代表,共同探讨纺织服装中小微企业绿色转型路径。

聚焦中小微企业循环转型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高达99.8%,是产业活力的重要源泉。然而,在以湖州、绍兴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企业仍面临发展能级和全球竞争力提升的挑战。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规格国际对话平台,通过案例分享与政策研讨,推动中小微企业从“规模扩张”向“绿色提质”转型。

活动开幕致辞中,宜可城循环发展高级官员邓英志阐明了本次会议的核心目标为发布“转型亚洲(SWITCH-Asia)”项目研究成果,梳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产业转型路径与政策建议,并致力于搭建一个国际实践对接平台,以助力企业建立可持续的国际伙伴关系。宜可城循环发展高级官员邓英志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旨在发布“转型亚洲”项目研究成果,梳理产业转型路径与政策建议,并希望搭建国际实践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建立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湖州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主任翟金坚随后在欢迎辞中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循环经济转型的同时,积极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他诚挚邀请各界关注湖州、投资湖州,共享国际合作发展机遇。湖州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主任翟金坚致欢迎辞,他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湖州的城市发展与产业格局。他特别指出,湖州始终践行绿色发展之路,在当前大力发展传统服装、纺织业的循环经济转型的同时,湖州正积极培育新能源、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期待国内外各方关注湖州、投资湖州,在国际合作中共享发展机遇。

在专题报告部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工程师赵磊分享了湖州、绍兴纺织服装中小微企业的资源代谢、物质流及价值链研究成果。研究通过物质流分析(MFA)和价值链分析(VCA)工具,系统评估了两地企业的资源效率现状。

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可持续发展合作部主任胡柯华则聚焦能力建设进展,介绍了项目在培训师培养、企业试点等方面的成果。他指出,项目已开展5场培训,覆盖119家企业,并通过“资源效率券”支持企业技术升级。

宜可城顾问向婕通过对比中欧循环纺织战略,分享了欧盟在生态设计、生产者责任延伸等领域的政策经验,结合两地优秀企业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中国企业提供国际借鉴。

从试点到复制

活动圆桌讨论环节由东华大学副教授茅丹主持,东华大学教授温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工程师魏杰文、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可持续发展合作部主任胡柯华、宜可城顾问向婕等专家参与,讨论聚焦纺织服装中小微企业循环转型路径与未来。

在圆桌研讨中,专家们就纺织业循环经济转型路径展开对话。魏杰文工程师指出,需建立“国际框架-本土场景”衔接机制,实现双向赋能;胡柯华主任认为,中国中小微企业可在当下服务与规模化中找到自身赛道,把握转型发展未来;温润教授强调企业需具备前瞻意识,借助高校与地方力量构建产业生态圈;向婕顾问则呼吁搭建沟通平台,以提升各方在政策理解与执行中的能动性,推动全链条协同。

本次活动通过国际经验交流与本地实践结合,为湖州、绍兴中小微企业转型提供了具体路径参考。在闭幕致辞环节,宜可城循环发展高级官员邓英志向所有参会嘉宾的出席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本次研讨会通过务实深入的交流,有效凝聚了各方对纺织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共识,为推动后续方案的实施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欧盟SWITCH-Asia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成果将持续推广至更广范围,助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上一篇: 陈天桥在AIAS上提出:发现式AI而不是生成式AI是AGI的标准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