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希望未来有更多数字时代性别平等和城市发展走向的探讨

10月26日,2025年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在上海开幕。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在大会期间表示,当前城市的公共空间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改以往所谓的不方便、不安全的环境。

“20年以前,中国在城市发展、设计方面针对的对象是人,但并不区分性别,因此会把女性特有的生活体验、特有的一些困境忽视了。”她说道,“20年多去了,我们做了很多的改进。”她以安全为例,提到上海是她走过的诸多城市中安全感最足的,“得益于灯光工程,越来越完善的路灯体系照亮了城市空间的角角落落,这对女性的出行安全体验相当重要。”

其次,让沈奕斐印象较深的另一大改变便是城市的公共卫生建设方面。如今,男女厕所的比例增加了,且女性卫生间的空间更宽敞了,“尤其上海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甚至是全球前列。”

与此同时,沈奕斐看到,越来越多上海的母婴室也增加了家庭的概念,转变成育儿友好的形式,使得爸爸也能参与其中。而且,在上海的商场或者公共场所中,都有独立的母婴室,并非紧挨着厕所,这些都是重大的变化。

就女性消费空间来说,沈奕斐认为,在近些年的城市改造中,更多的是追求大商场的建设,但其实对女性来说,并不是最喜欢或者最擅长的购物方式。因此,她希望,在未来在城市建设中,能在沿街商铺中增加更多小型店面。而且,她提到,女性在购物中有时往往会承担着家务劳动的重任,因此家门口有没有便利可及、能购买到油盐酱醋的商店,也是对女性生活是否便捷的一个衡量方式。

沈奕斐还表示,当前在互联网上涌现了诸多谈论独立女性的概念。她乐见这一现象,但也强调,当前有些言论在互联网传播时会失真,会把一些概念极端化,比如当前在互联网上很多所谓”独立女性“的概念,更多的是强调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否定了家庭、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沈奕斐认为,独立女性不是跳到了照顾者的对立面,而是均衡的,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独立女性也并不是切断了很多的依赖关系,恰恰相反,多元的依赖会让独立女性更具有韧性。

就当前数字时代和消费主义对未来的性别平等可能产生的影响,沈奕斐认为,当下正处于关键节点上,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探讨数字时代性别平等和城市发展的走向,以及女性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享受到更多溢价。

她还提到,在数字时代,尤其要注重数字素养的提升,这对于男女双方来说同样重要。

“在女性社会参与度方面,上海不仅仅站在中国的前列,应该站在世界和时代的前列,必须直面数字时代的到来,直面AI对生活改变。”沈奕斐说到,“城市的发展其实是日积月累的。相信随着上海的发展,会涌现更多的平等机会,女性在这一环境中的成长,包括地位的提升都是可期的。”未来,她认为,上海要做的是打造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发展环境。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上一篇: 上海经验亮眼!2025女性发展与城市未来对话会聚焦女性与城市“共生”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