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兴银理财近日公告称,注册资本已由50亿元增至100亿元,增幅达100%。
此次增资完成后,兴银理财成为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首家注册资本突破百亿元的机构,在全行业排名仅次于工银理财(160亿元)、建信理财(150亿元)、农银理财(120亿元),与中银理财并列第四。
成立于2019年12月的兴银理财,是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理财产品发行、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等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188.6亿元,所有者权益182.52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净利润12.62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轮增资反映出理财公司在经历数年快速扩张后,资本消耗加速,净资本约束逐渐成为业务发展的关键瓶颈。
兴银理财注册资本翻番
兴银理财此次注册资本翻番,被业内视作理财行业步入“资本补充周期”的信号之一。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分析称,理财子公司增资首先是为缓解净资本压力。《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第45条要求理财公司需遵守净资本监管标准,这意味着其业务扩张必须与资本实力相匹配,防止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理财公司应持续符合两项核心指标:净资本不得低于5亿元,且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同时净资本应不低于风险资本的100%。
华宝证券分析师蔡梦苑指出,随着理财产品管理规模持续扩大,计提的风险资本同步上升。兴银理财上半年管理产品规模达2.32万亿元(行业第二),较2024年末增长6.34%。这意味着,资本补充成为公司维持合规和可持续扩张的必然要求。
“兴银理财近年来资产管理规模年复合增速较快,资本消耗压力不断增加,增资补充净资本有助于缓解约束。”周毅钦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注册资本从50亿元提升至100亿元,将为理财业务提供更稳固的资本基础,有助于支撑未来三至五年的业务扩容,特别是在非标资产、非上市企业融资及跨境投资等高风险系数领域的配置空间。
“理财业务本身是轻资本、ROE较高的模式,资本金翻番后,相当于为未来更高风险、更多元的产品线预留了发展空间。”周毅钦称。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资金层面的“加码”,也是兴银理财强化自身行业地位、提升品牌信用的重要一步。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规模在业内往往被视作综合实力的象征,资本更雄厚的机构在代销、委外、同业授信等合作中往往更具话语权。
根据兴业银行中报,截至6月末,兴银理财管理产品总规模为23155.77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占绝对主导(22738.72亿元),混合类产品349.32亿元,权益类产品67.32亿元,商品及衍生品类仅0.41亿元。业内认为,资本金翻倍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权益及混合类资产占比,为未来布局“固收 ”及长期限产品提供空间。
理财子公司增资潮起
兴银理财的增资并非个例。自2022年招银理财引入摩根资产管理作为战略投资者开启增资先河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补血”动作日渐频繁。
今年以来,除兴银理财外,还有多家理财子公司相继获批增资。
2月,施罗德交银理财获批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12亿元;3月,高盛工银理财注册资本从10亿元提升至13.5亿元;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批复同意杭银理财增资20亿元,注册资本由10亿元上调至30亿元,增幅达200%。
业内人士分析,理财子公司自成立至今已运转多年,业务规模普遍从千亿迈向万亿量级。随着管理资产扩张,原有资本金逐渐被消耗,资本补充成为影响机构发展节奏的核心因素。
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认为,理财子公司增资一方面是出于业务扩张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母行对资管板块的战略重视。“注册资本提升后,公司在人才引进、产品创新、规模扩张等方面将更具灵活性和承压空间。”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整体延续增长态势。在披露中报数据的20家上市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有13家规模较去年末上升,其中宁银理财、苏银理财、杭银理财、南银理财、中邮理财、民生理财、光大理财、北银理财等8家增速超过10%;兴银理财、交银理财、信银理财等公司增速在5%以上。
当前,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最高者为工银理财(160亿元),建信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分别为150亿元、120亿元和100亿元。股份行理财子资本普遍集中在50亿元附近,招银理财为55.56亿元,光大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浦银理财等均为50亿元。城商行与农商行理财子则普遍在10亿至30亿元之间,其中上银理财为30亿元。
蔡梦苑认为,增资为理财公司扩充风险资产投资上限提供空间,也为产品结构优化创造条件。“尤其是在权益类、混合类、固收 等高风险系数产品的布局中,注册资本越高,抗风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越稳健,相当于为潜在损失建立更厚的‘安全垫’。”
她还指出,注册资本在理财子公司间的竞争中具有明显信号效应。“更高的资本实力不仅是合规要求的体现,也能在同业授信、代销合作中构建更强的信用基础。兴银理财此次增资,既体现了母行对资管板块的战略倾斜,也向市场传递出公司经营稳健、增长可期的信号。”
周毅钦同样认为,理财子公司增资潮的出现,标志着行业从初期设立期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在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资本实力将成为理财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之一。”他说。未来几年,随着更多理财子公司进入业务成熟期,增资将成为常态化动作,背后体现的正是商业银行“做强理财、做实资管”的战略决心。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