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9月8日,云知声(9678.HK)正式纳入沪深港通标的名单,距离其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仅三个月。到9月15号,丽奥资产管理发布云知声深...
2025年9月8日,云知声(9678.HK)正式纳入沪深港通标的名单,距离其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仅三个月。到9月15号,丽奥资产管理发布云知声深度研究报告(9678.HK),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915.39港元。闪电入通以及获“买入”评级,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其上市后市值表现、流动性及财务状况的高度认可,更意味着这家通用人工智能(AGI)企业将通过港股通这一连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接入更广泛的内地投资者群体,为后续技术研发与产业落地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市场关注度,开启上市后发展的全新篇章。
一、 云知声 以稳健业绩筑牢资本信任基础
云知声上市后交出了亮眼经营答卷。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整体经营呈现“多业务齐增长、高潜力领域爆发”的态势: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人民币,同比稳健增长20.2%,在AI行业整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其中,核心业务的增长尤为突出:大模型相关业务凭借技术商业化的快速推进,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57%,达到近1亿元人民币,成为拉动营收的关键动力;AI芯片业务持续放量,上半年销量达1650万颗,累计出货量成功突破1亿颗,标志着其端侧AI硬件布局已形成规模化优势;保险业务更实现爆发式增长,同比涨幅高达1386.8%,拓宽了AI技术落地的场景边界;在“AI 医疗”这一垂直领域,公司通过深化服务能力,实现每名客户收入(客单价)同比116.2%的增长,印证了其在民生刚需领域的业务稳定性。

二、技术筑壁垒 叠加 政策顺东风 , 继续 打开增长空间
亮眼业绩的背后,是云知声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前瞻布局。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核心竞争力,依托自研的Atlas智算平台,不断优化通用大模型底座、专家级大模型与Agent能力,推进端侧推理及芯片优化等关键技术迭代。例如,在模型轻量化与效率提升领域,公司通过先进的大模型蒸馏技术,成功将模型参数压缩至0.5B以内,开发出高性能、低延迟的端侧大模型,并已在吉利博越L及某国内大型车厂的多款车型上成功交付,实现了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端的高效转化。

与此同时,云知声以山海大模型为核心,持续拓展市场边界:一方面,面向东盟等海外市场及国内方言市场,开发多语种、多方言语音大模型,覆盖中、英、泰语、越南语、印尼语及上海话、济南话等数十个语种与方言,具备免语种切换、低成本快速复制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交通枢纽、国际展会、智慧座舱等场景,为海外业务拓展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项目等方式,与瓦努阿图政府、南太平洋数字科技控股、南宁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某头部财产保险公司达成合作,进一步扎根东盟及国内区域市场,深入生产生活与医疗健康领域。
技术实力也持续获得权威认可:公司基于山海大模型的医疗行业专用大模型(UniGPT-Med-U1)在MedBench多项测评中稳居第一;深度参与3项国家大模型标准制定;在自然语言处理顶会ACL2025上发表4篇论文;“语音自由说”技术获国际领先认证,多维度构建起行业竞争壁垒。

更值得关注的是,云知声的战略布局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近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而云知声在“AI 医疗”“AI 交通”“AI 消费”等领域的实践,正与政策重点推动的“人工智能 民生福祉”“人工智能 产业升级”方向精准对接,迎来政策东风加持。
纳入港股通以及获“买入”评级,对云知声而言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在资本助力、技术壁垒与政策支持的多重利好下,作为国内AGI产业化的先行者,云知声有望进一步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我国智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