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畅捷通是一家国内知名的财税SaaS公司。提到SaaS行业,二级市场在2021-2024年是比较绝望的,但在近一年SaaS类公司在产业周期和资本周期等角...
畅捷通是一家国内知名的财税SaaS公司。提到SaaS行业,二级市场在2021-2024年是比较绝望的,但在近一年SaaS类公司在产业周期和资本周期等角度,又开始被市场关注。结合畅捷通、用友、金蝶、北森等公司的中报数据,谈一谈畅捷通的业务情况和市场关注点。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仅用于研究分析。
产业周期:进入景气周期
对于SaaS类公司,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收入和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云订阅收入占比、客户复购率等数据。
畅捷通中报数据:收入4.83亿元、归母净利润0.3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53亿元、-0.10亿元;其中云订阅收入为人民币3.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云订阅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0.84亿元,去年同期为0.49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公司利润的改善是通过降低销售费用率等方式实现。
金蝶中报数据:收入31.92亿元、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去年同期为28.7亿元、-2.1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0.18亿元,去年同期为-1.66亿元。
北森年报数据(截止3月31日):收入为人民币9.45亿元,同比增长10.6%;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0.29亿元,同比改善72.4%;北森云端HCM解决方案的订阅产生的收入为人民币7.2亿元,同比增加14.2%,占总收入的7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0.77亿元,去年同期为-0.82亿元。
结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进入:现金流好于利润数据,利润好于好于收入数据的高质量增长周期,总结一句话:SaaS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景气成长周期。
背后的原因有3点。
(1)一级市场的持续融资受阻,行业内卷减弱,此前的亏钱赚吆喝、投资者买单的情况不再。以畅捷通为例,2023年起公司以效益化发展为主,关注业务良性健康与客户价值。
(2)SaaS产品本身的渗透率提升、产品和技术的改善和优化,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低成本、便捷使用的需求。
(3)AI的技术应用,推动了SaaS公司降低技术和研发的投入成本。以畅捷通为例:公司目前员工991人,上半年人均创收年化水平97万左右,同比增长10%;预计全年人均创收水平保持在100万元以上。
此前市场对SaaS行业最担心的点是中国企业的付费意愿低。这是结果,而非原因。此前的原因是行业在一级市场上融资顺利,亏钱赚吆喝的“军备竞赛”推动了行业价格内卷。而这些外部、内部的影响因素在过去3-5年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SaaS类公司的产业周期已经趋于佳境。
资本周期:从无人问津到关注度提升
回顾2024年年中,资本市场对有增长、利润即将释放的畅捷通是错误定价的。公司当时市值约11亿港元,但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12.3亿元,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公司的隐含假设是“公司没有业务假设,甚至是亏损的业绩预期”,但实际上当时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已经回正,只是利润表依然处于亏损周期。这是由于SaaS类业务的财报特征导致的,目前25年中报数据全面回正。
具体到畅捷通,公司的资本周期有较多的利好因素:
H股“全流通”落地:上半年完成内资股转H股全流通,消除了长期压制估值的不确定性。全流通后,公司流通盘扩大,也有利于引入更多投资者,提升股票流动性和估值水平。
回购计划:宣布最高8000万元的回购计划,充分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高度信心和对当前股价低估的判断,更向市场传递了强烈的价值锚定信号。
AI战略:2025年将“AI至上”纳入公司级战略,围绕智能财税、智能体广场、统一AI助手“小畅”三大方向推进。
潜在分红预期:随着公司盈利趋于稳定、现金流愈发健康,市场对其开启常态化分红的预期正在升温。若能实现分红,将极大吸引注重股东回报的稳健型投资者,进一步拓宽投资者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可能在美元降息周期内对AI、云、SaaS类公司价值重估,如果对比A股、美股的相关公司,畅捷通的“相对估值”更低。
具体看畅捷通的估值,当前市值25亿港元,但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人民币13亿元;如果按照全年净利润是上半年净利润的2倍,约0.66亿元;公司上半年自由现金流约0.8亿元,全年1.6亿元。即目前的估值隐含的是:13亿元现金 7.5倍自由现金流。
公司当前的回购计划、潜在的分红计划等可能推动公司的价值发现和重估,这也是投资此类“沙漠之花”有意思的地方。
综合以上,目前畅捷通的业务进入正循环周期、多种催化剂有可能推动公司的股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