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与质量并举:创新奇智2025中期业绩背后的增长逻辑

在全球经济复苏与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创新奇智(2121.HK)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营收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亏损668万元,同比大幅收窄82.1%。这一成绩单背后,是公司从传统AI解决方案向AI2.0工业智能技术体系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创新奇智在"重构增长引擎"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战略升维:从传统解决方案到"一模一体两翼"

创新奇智的增长复苏得益于去年公司对业务战略的前瞻性调整。相较于过去依靠定制化AI解决方案的传统模式,公司已明确构建以"一模一体两翼"为核心的新技术战略:以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以AI智能体为引擎,以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软件为应用两翼。

这一战略升级意味着创新奇智正从提供传统AI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升级为AI2.0时代工业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这战略调整的背后,不仅针对优化了商业模式,更拓宽了市场空间,建立了更高的竞争护城河。

传统工业AI主要依靠特定算法处理结构化数据,是“自动化工具”,而大模型驱动的工业智能体是“自主决策伙伴”,其本质是从规则执行到目标驱动的范式革命。创新奇智的"奇智孔明 AInnoGC 工业大模型"作为公司一切技术创新的底层支撑,实现了从业务的单一规则执行向综合智能的跃升。

更具颠覆性的是,创新奇智针对企业级用户推出的全新AI Agent应用开发平台,使企业能够以可视化、低代码方式快速构建和部署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缩短开发周期。这一平台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AI应用的技术门槛,更建立了可持续的用户生态,为公司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规模化: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性赋能

过去,工业AI解决方案往往是针对单点问题的定制开发,难以快速复制推广。步入工业 AI 2.0 时代,大模型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跨领域知识融合优势,实现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销存运营管理等全链条数据的整合与分析,着力解决系统性问题。创新奇智通过大小模型融合策略,打造AI1.0 MMOC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和AI2.0 AInnoGC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AI双平台深度融合,成功突破了这一瓶颈,加速了商业化进程。

以质检环节为例,创新奇智深度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与视觉小模型技术,将应用场景从单一质检,拓展至模型生产、管理、性能判定、质检应用构建及结果智能分析的全流程,助力客户构建体系化人工智能能力。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创新奇智实现了从传统感知智能向具身智能的技术跨越。公司围绕"打造具备高泛化能力、可多场景落地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ChatRobot"的目标,聚焦多模态感知、端到端生成、云边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ChatRobot具身智能技术平台已完成从第一代本体CR-1到第四代CR-4的持续迭代。

在北方某矿业企业成功落地的翻车机智能摘钩机器人,标志着工业机器人进入工业物流领域。随着与世界顶级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机器人战略合作的深入推进,创新奇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产品落地将进一步显现。

在工业软件领域,公司创新性地推出了包括ChatCAD(生成式辅助工业设计)、 A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AEAM(智能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AEMS(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在内的多个智能化工业软件,从而更有效地监控、分析和追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提升工业客户的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在ChatCAD方面,公司与Bentley联合推出的iPID(智能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产品,深度融合顶尖 AI大模型与工程设计经验,在设计阶段能够提升设计效率10倍以上,在改造阶段,可以快速识别老旧图纸,智能完成改造方案。这一产品有望在石化、冶金、电力、制药等行业实现商业化应用。

相较于过去的单点技术突破,创新奇智已将战略重心转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工业软件领域与Bentley、工业具身智能领域与库卡机器人、AI Agent智能体应用领域与阿里钉钉、亨利加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这种生态协同模式不仅拓展了创新奇智的技术边界和市场空间,也为公司构建以AI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提供了坚实基础,形成了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良性循环。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创新奇智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集成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上一篇: 美国对印度50%关税将生效,哪些行业最受伤?
下一篇:

为您推荐